国内现状_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及评价体系.doc_第1页
国内现状_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及评价体系.doc_第2页
国内现状_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及评价体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基的区域供热率已经超过 90,而且很好地解决了环保问题21。 瑞典集中供热占全国总需求热量的 34%,集中供热热力网总长 6500km,1600万栋公寓和 11 万 小型建筑与集中供热热力网相连,说明集中供热在瑞典的城市 和人口密集区已广泛使用 。德国集中供热总热量为 1961 万 GJ,其中西德地区 热电联产占 67%,原东德地区热电联占 41%。 因此,德国也是集中供热发展较 好的国家之一。韩国发展城市集中供热的历史与我国相当,也是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 中期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令人刮目相看。韩国集中供热的规模、设计、施工、 运行、管理全面引进芬兰供热先进技术,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使供热系统更先 进、完善。从70年代以来,北欧较大型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普遍采用了计算机自动控 制22。这些国家的集中供热系统普遍实现了热网运行的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管 理运行水平比较高, 基本上不存在冷热不均的水平失调现象,北欧的室外管网 输送效率在90%以上,而日本则在95%以上,远远高于我国,管网的能量损失主 要在于管网的保温方面。发达国家推进建筑节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以德国(德国供热度日数与 我国北京市供热度日数接近)为例,其单位面积建筑供热能耗近20多年来已大大减少(见表1-1)1。德国建筑供热能耗表1-1年份建筑能耗(kWh/年)折合标准煤(kg/年)1984 年前20025024.630.81984 年15020018.524.61990 年10015012.318.51995 年10012512.315.42001 年30703.78.61.2.2 我国的集中供热事业,可以说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 始发展的。伴随着当时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兴建了区域性热电厂,如在北京、保 定、石家庄、郑州、洛阳、西安、兰州、太原等地,为我国发展热电联产事业奠 定了基础。- 4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节能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使我国集中供热事业,无论是在供热规模还是供热技术上,都有很 大的发展。根据能源部的统计资料,1980 年,全国单机容量 6MW 及以上的供热 机组总容量为 4434MW ,到 1998 年底已发展到 9989MW ,年供热量为 56481 104 GJ。至 2001 年底,全国城市蒸汽集中供热能力达到 72242t/h,1996 年至 2001 年平均每年增加 1985.2t/h,年平均递增 3.05%;2001 年底全国城市热 水集中供热能力达到 126249MW,1996 年至 2001 年平均每年增加 4457.8MW, 年平均递增 6.58%23。目前看来,热电联产仍是蒸汽集中供热的主力军,锅炉房则承担了城镇热水 集中供热的重担。统计资料表明,热电联产占全国蒸汽总供热能力和蒸汽总供热 量的 6570%。如 2001 年,全国蒸汽集中供热能力为 72242t/h,热电联产为50150t/h,占 69%;全国蒸汽总供热量为 37655 104 GJ,热电联产为 25270 104 GJ, 占 67%。锅炉房占全国城镇热水集中供热总供热量的 7075%。如 2001 年,全 国热水集中供热能力为 126429MW,锅炉房为 88843MW,约占 70%,全国热水 集中供热总量为 100019.2 104 GJ,锅炉房为 74209 104 GJ,约占 74.2%23。根据建设部统计资料,1980 年,“三北” 地区集中供热的建设面积仅为 1124.8 万 m2 ,普及率为 2%;到 1990 年底,全国已经有 117 个城市建设了集中供热设施, 供热面积达 21263 万 m2,“三北”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 12%;至 2000 年底, “三北”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已达到 25%以上24。目前我国供热发展状况良好,热电、区域锅炉的供热结构渐趋合理,中国北 方城市建筑供热,目前大多以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为主,以燃气、电、 中央空调等其他方式为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集中供热热源总供热量中, 热电联产占 62.9%,区域锅炉房占 35.75%,其它占 1.35%25。另外,能源结构也 渐趋合理,中国北方地区冬季供热以煤为主要燃料,但随着供热技术、设备的发 展与开发,以及供热方式的多样化,供热能源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目前以气、 油、电为供热能源的供热面积在逐年增加,为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煤、气、 油、电等构筑的供热能源结构渐趋合理。虽然我国的集中供热普及率在以很快的速度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绝大多数的供热系统都在以很低的效率运行,每年都有巨量的能源在供热系统- 5 -的运行中被浪费掉。造成能源浪费的原因有: 建筑的保温性能太差; 室外供热管网的水平失调; 室外供热管网的保温不善和漏水; 锅炉房设备运行方式老化。 针对建筑能耗较大的问题,建设部提出了建设节能建筑的提议,同时,还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极力推行供热计量的实施,比如,2003 年建设部、 国家发改委等 8 部委下发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05 年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 8 部委又下发了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 见,2006 年建设部再次专项下发了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城建 2006159 号),明确提出了推进供热计量收费的目标和时间表。为了响应建设部 的节能要求,很多城市提出了几步走的节能战略,目前,天津等大城市已经实行 了三步节能标准。目前,天津市共建节能住宅 7349 万,占全市住宅总量的47.8%,其中 1992 年至 2000 年,累计建成一步节能住宅(节能达到 30%)3504 万;2001 年至 2005 年建成二步节能住宅(节能达到 50%)2345 万;2005 年至今, 建成三步节能住宅(节能达到 65%)1500 万。市政府在加大新建居住建筑节能工 作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场投资为主,政策鼓励为辅”的全新模式,通过供热 单位投资,政府适当补贴、改造了塘沽区 7000 平方米的既有住宅,使之达到了 三步节能标准。结果表明,夏季空调节电达到 48%,冬季供热煤耗也有所下降,。 可见,实行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后,建筑耗能量有所降低。天津市不仅是全国建筑节能先进城市,还是供热计量的先进试点城市。在推 行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