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读语文教学提纲.doc_第1页
半工半读语文教学提纲.doc_第2页
半工半读语文教学提纲.doc_第3页
半工半读语文教学提纲.doc_第4页
半工半读语文教学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工半读语文教学提纲(第一年)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学会学习学习有两种类型:一是侧重与获取前人的知识、经验,使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有所借鉴;二是侧重与吸收新信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两种学习都是必要的。1足球与人生2走一步,再走一步3哲理小品二题 落在主球上的苍蝇 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4水刀的启迪5论“入迷”6 21世纪,我们学什么和怎样学7古人睿智的故事田忌赛马怀丙浮牛(宋史)表达训练:记叙和说明第一单元习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各项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熬(o)白菜隽(jun)永 翘(qio)首 繁芜(w)丛杂 B气氛(fn) 蓼(lio)蓝 比(b)及 义愤填膺(yng) C可憎(zng) 跬(ki)步 浪遏(ji) 锲(qi)而不舍 D数(c)罟 酗(xing)酒 伺(s)机 杀一儆(jng)百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是 A凋蔽 绿阴 肆业 按部就班 B翩然 坍圮 布署 直接了当 C铭记 釉子 攀缘 头昏脑涨 D倾轧 描摹 宏扬 永保青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现在社会上经常听到老师、家长 孩子“太不听话了”。(2)在众多的证明中,所述的这个证明极其 明了。(3)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 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A.报怨 简捷 卑劣 B.抱怨 简洁 卑鄙 C.抱怨 简捷 卑劣 D.报怨 简洁 卑鄙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今天去呢?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B.“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C.“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神话是世代相承的口头文学,其中不少创作于有历史记载以前。 B.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C.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着它的意义和道理。 D.这类文章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领域多,往往令读者俯拾皆是。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问、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反对抄袭等不良学风。 B.通知要求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环保工作,并将其纳入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C.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序言,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作者写的序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还有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代替序言的。 B.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散文家,1968年因花未眠获诺贝尔文学奖。 C.抒情散文往往直接抒情,具有真实性、独特性、社会性、时代性等特点。 D.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还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通过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8.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秋水开头对“秋水”的描写体现了庄子散文汪洋恣肆的特点。 B.劝学一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着重谈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C.马丁路德金“梦想”有一天美国政府能给黑人一些支票,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 D.鲁迅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命名为呐喊,为的是唤醒麻木的人们,“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9.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B.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C.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D.这寂寞又一天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每小题2分,共6分)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10.文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 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B.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不能朗照。 C.不能朗照。 D.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11.选出对第句分析正确的一项A.描写月下灌木和柳树之美。B.描写灌木和柳树的影子美。 C.正面描写月色朦胧美。D.用反衬法写月光轻盈荡漾。12.作者之所以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理由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朦朦胧胧的月色下一切都变得美好,正和他对美好的向往心情相吻合。 B.和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情吻合。 C.在这淡淡的月色下,能给人丰富的遐想,使作者感到“到了另一个世界”似的。 D.朦胧的月色能赋予景物新奇甜美、温和的霂味,令人神往。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每小题2分,共8分)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习辞:熟悉外交事务的人 B.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坐:停下来C.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集中注意力1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王曰,何为者也? A.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5.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B.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C.今齐地方千里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君臣将“一个齐国人”偷换成“所有齐国人”以图羞辱齐使者的伎俩,被晏子一眼看穿,晏子以其外交上的机智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B.楚君臣选择“酒酣”时推出一被绑者,目的是解除晏子的戒备,使晏子面临受辱而应对不暇。 C.晏子“避席”即对,可见其不但擅长辞令,而且任何时候都不忘国家使者维护国家尊严,百姓声誉的神圣职责。 D.楚王因为妒忌晏子的辞令,就和身边的人一起设圈套为难晏子,没想到晏子为人严肃,楚王反自取其辱17文言文翻译(每句2分,共8分)(1)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4)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在诗中,诗人写了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3分)答: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 19.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5分)(1)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2)指点江山, , 。(3)月光如流水一般,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5)故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8分)美哉,书卷气(节选)我喜欢孩子身上有几分书卷气,方不至于势利庸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实,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大学者熊十力说他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他发现许多丑恶的东西还在自己生命的深层起作用。王冶秋先生十四遍读阿Q正传,他的体会是:“第一次读它,我们会笑得肚子痛,接着鄙弃其人,之后鄙弃化为同情,同情上升为深思;再读,阿Q向自己扑来;到后来,才觉得他是一面镜子,也许是报警器”而我们读书常常是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很少深入挖掘,摄取营养。关于读书,爱默生如是说:“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得要重读,用大半生的阅历去读,用睿智和从容去读,直到读出人生况味,读出真知灼见,这不正是对人生旅途的扩展与丰富?读书可以随缘。我非常喜爱莎剧,却不能欣赏莎翁的十四行诗集,使我着迷的是白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那美丽的内慧,那跳荡的爱的火焰,实在让人心醉。再说,我对音乐是门外汉,偶尔在读书上读到辛丰年谈音乐的大作,可谓“声情并茂”,以后读一篇爱一篇,结下难解之缘。永玉三记之三的芥末居杂记是画册,在书摊上匆匆翻看,而难以割爱,于是买下一本,置诸案头,生平琐屑,以此为乐。女诗人崇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啊,别积累使你们沦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以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吧。听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20.怎样理解爱默生说的“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这句话? (4分)答: 21.“听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法国最大的博物馆)”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答: 22.结合自己的读书生活,运用所学过的修辞知识,写一个有关书的富有哲理的句子。(6分)答: 23.下面对所选文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人身上有书卷气,就会堂堂正正做一个人,不致于势利庸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B.真正的大家读书决不是水过地皮湿的读法,而是反复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发现、新收获。 C.读书要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去读,这正是对人生的扩展与丰富。 D.女诗人崇德格朗的话是说人积累财富最终会沦为乞丐。 E.大学者熊十力读儒林外史全身冒汗是由于他读得太认真了,太吃力了。得分评卷人六、(12分)24从以下景点中任选三个,写成一组排比句,描绘北京的时代风貌。(4分)故宫 地坛 四合院 天安门 胡同 中关村 圆明园 奥运新村 25.请拟一条以“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态度真诚,语言简明。(10-20字之间)(4分)26.尊师,是当今社会上一个公众的话题。请以此为内容,补充对联的下联。(4分)上联: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 下联: 第二单元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指着眼于文章整体,完整地把握它所表达的情与意。其阅读的一般程序是:审题辨体整体认读自我诘问筛选存储。8智取生辰纲9那天,妈妈哭了10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11丑石12梦溪笔谈两则一举而三役济鉴画13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14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表达训练:议论第二单元习题习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上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勾(gu)当 周匝(z) 远飏(yng) 蹊跷(qio) B、倏地(sh) 皱缬(xi) 明眸(mu ) 着实(zho) C、桎梏(qo) 不禁(jn) 崛起(ju) 毗邻(p) D、玫瑰(gu) 嫡亲(d) 懵懂(mng) 摇曳(zh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匮乏 诊断 逡巡 敛声屏气 B、迤逦 报负 后裔 振聋发聩 C、镌刻 气概 刺耳 天经地义 D、繁冗 眼棱 钹儿 毛骨悚然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B、妈妈买了一大包水果和苹果,荔枝等。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D、他的家乡是福建惠安县人。4、下列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他自满,诲人不倦,好教训别人,指挥别人,总想爬在别人头上。 B、在这次比赛中,中国足球队表现得差强人意,以一分之差败给对方。 C、你是个党员干部,在洪水到来的时候,你当然应该首当其冲地带领群众奔赴抗洪第一线。 D、有关自己的身世,她从来没有说过,就是别人问起来,她也讳莫如深。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的笔墨又怎能更多地为他们的业绩生色? 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部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杂盛开的白莲。 从这时候起,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水声淙淙,跟我们跟到南天门。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所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A对比 反语 比喻 拟人 反问 B反语 反语 夸张 排比 反问C夸张 比喻 拟人 比喻 设问 D对比 对比 比喻 排比 设问6、为下列各句排列顺序,将序号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本电熨斗通电约1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温度。(2)旋钮供调节温度用,向右旋转增高,向左旋转降低。(3)用户在选购或使用时衣注意电慰斗的规定电压是否上当把电压是否与当地电压相等。(4)熨斗通电后升温迅速,自动调温器仅供所需的电力,使熨斗在所选定之温度,因此较其他普通电熨斗更为省电。(5)在熨烫各种织物时,只需转动旋钮使红尖对准旋纽周围的织物名称,热度持续不变。当超出需用温度,本电熨斗能自动断电降温,由指示灯熄灭表示,如低于需用热度则能自动接电升温,由指示灯亮表示。(6)电熨斗不用,准备贮存时,要将旋钮拧回原处低点,冷却后,放干燥处,切勿受潮。(7)使用新熨斗,最初数小时通常会出少许烟雾,此种现象不久即消失。(8)在熨烫过程中如暂时不用,可将电熨斗竖起搁置于工作台上,以免烧焦工作台及擦伤底面的电镀层。(9)保持熨斗清洁,可用微湿布抹擦,禁放在硬而脆的物体上,以免划伤。(10)保修期一年答: 7、下列句子不是单句的一句是( )A、海南岛和廉江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荔枝原产地的明证。B、虽在匈牙利本国,也没有这么完整的本子。C、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D、小屋点缀了山,树又点缀了小屋。8、下面是关于水平的五种估价,按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水平不很一般水平很不一般水平不一般水平很一般水平一般 A、B、C、D、9、下列成语和“敲锣打鼓”结构不同的是( )A、顶天立地 B、翻山越岭 C、破釜沉舟 D、锲而不舍10、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开创了编年体的写作方法,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包身工是现代剧作家夏衍写的,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一篇报告文学,在题材和艺术形式上都为我国的报告文学树立了典范。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C、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入选中学课本的有背影、威尼斯、春、荷塘月色等。D、阿Q正传节选自呐喊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它以艺术形象总结了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记余文阅读(6分)(一)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人也跳起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当然可以。”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亲着,接着就带看这件宝物跑了。11、上文“迟疑”这神态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情( )(1分)A、急不可待而又怕失面子的心情 B、想借又难于开口的心情C、犹豫不定又怕失去机会的心情 D、想马上借到又怕不能如愿的心情12、这段描写表现了路瓦栽夫人借项链过程的心理变化,这变化可分三个阶段(3分) 13、“我只借这一件”所表现的心态是( )(1分)A、唯恐对方不借 B、强调特别表现这件C、表明数量 D、不想多借14、上文主要采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1分)A、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B、行动、心理、肖像描写C、肖像、心理描写 D、语言、肖像描写(二)说明文阅读(10分) 第一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在图面。譬如粘一颗柳树吧,干和枝如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奖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锻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15、 不用括号而把文中加波纹线的句子的意思表述出来答: (1分)16、解释:“心里有谱”,“谱”的意思是 (1分)17、文中加直线的文字说明了什么?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掐丝工序的具体操作过程及刺绣的相同点B、掐丝工人能够随意地用铜丝在铜胎上粘成图画C、工人制作景秦蓝,也如刺绣,一样费尽了心思D、景秦蓝的制作与刺绣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18、文中方框选填一个词语是( )(1分)A、细微 B、微妙 C、精细 D、精致19、对本文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B、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分类 C、引用、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D、引用、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20、找出文中能说明“掐丝”工作步骤的四个字(2分) 21、最后一句话最主要的意思是( )(1分)A、“掐丝”这道工序要求严,难度高 B、景泰蓝之所以珍贵的原因 C、“掐丝”是一件非常精细的工作 D、赞叹工人技巧的娴熟 22、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 )(1分) A、说明什么是“掐丝” B、说明“掐丝”的工艺程序 C、说明“掐丝”工人的精湛技巧 D、说明“掐丝”工作的特点 23、本段共6句,对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B、| C、| D、| (三)议论文阅读(8分)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做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 a 的大敌,是 b 的大敌,是 c 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2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25、“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的意思是( )(2分) A、讲演的内容条理性强,但繁冗、拖沓 B、讲演只是罗列现象,脱离实际,缺乏分析 C、讲演内容丰富全面,但条理不妥当 D、讲演内容复杂,条理也要妥当 26、对加横线句子所作的语法、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复句/排比 B、单句/排比 C、单句/对偶 D、复句/比喻 27、原文有a、b、c三处空缺,依次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民、工人阶级、共产党 B、人民、共产党、工人阶级 C、共产党、人民、工人阶级 D、共产党、工人阶级、人民 (四)诗词鉴赏(6分) 28、在各句的括号里写出诗句景物的季节(4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1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分)29、下面是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对其中“颈联”两句的诗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以“沉舟”、“病树”与“千帆过”、“万木春”作对照,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B、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怅惆,但又为友人奋发向上感到欢欣鼓舞。C、象地描绘了眼前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陶醉忘情的心态。D、通过眼前景物的描写,揭示了客观事物新陈代谢,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文言文(10分)(一)单项选择题:(3分)30、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称代使用的一项是( )(1分)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B、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1、下列加点词与其他词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词是( )(1分)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B、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C、属予作文以记之。D、文过饰非32、下列句子中“而”字表示前后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1分)A、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B、吾尝终日而思矣。C、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云者不少。(二)多项选择题(2分)33、选出下列加点的词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两项是( )(2分)A、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希在于险远。(三)翻译文言句子。(5分)3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3分)译 : 3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分)译 : 四、作文36、给电风扇拟写一条广告词。(提示:特点吹风)(5分)37、给上海长命牌牙刷拟定一条广告词(提示:从质量上考虑)(5分)(二)大作文(30分)题目:老师,我想对您说要求:以职业学校的生活为素材,可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700字第三单元 领悟主旨 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学习概括文章的主旨。要弄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就要从研究文章内容、形式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入手。这是因为斜纹长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决定写什么以及怎样写的;读者透过作者选写的和选用的形式当然也就能够寻索出他的协作意旨了。15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6两份履历17我很重要18幸福的计算法19职业20我平庸,我选择快乐21诗词四首邶风静女(诗经)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雪表达训练:选用恰当的文体表情达意第三单元习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背诵积累:(13分) 完成上下句(6分) ,化作春泥更护花。 采菊东篱下,。 ,铁马冰河入梦来。 气蒸云梦泽,。 ,将登太行雪满山。 南朝四百八十寺,。 按提示填空:(7分) 美国在联全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原句回答) 李登辉搞“台独”遭到全国人民包括台湾民众强烈反对,这叫做“,。”(用孟子二章中的语句) 我国古今诗文中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两句: A B 语言运用(12+2分) 补写句子(6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是没有_,是没有_。 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任选一题,两题全做另加2分)(2分+2分) 忆昨日同学情深, 书声朗朗诵春花, 运用名著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任选两题,三题全做对另加2分)(4%+2%) (1)西游记中最能表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_。 (2)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刘备;_;_。 (3)“林黛玉”和“林冲”分别是我国古典名著_和_中的主人公。 二、阅读(6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21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1)则:; (2)而:; 2甲段中“前人之述备矣”其中“前人之述”是指上一节的“”一句。(用课文中原话回答)(1%) 3选出与乙段中的“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2%) 4甲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联系下文,这个“异”字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3%) (1)。 (2)。 5有一个成语出自乙段,请用这个成语造句。(3%) 成语: 造句: 6甲、乙两段均为写景语段,甲描写了景,乙描写了景,两者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的呢?(4%) 7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中的“乐”与甲段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4%) 阅读下面短文:(24分) 有了书,才将古今距离的时间拉近了。“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从这几句话我们看见了两千四百一十九年前一个名叫孔丘的老头子的形象和疲惫倒霉的样子(读孔子世家)。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能望见驶向冰岛的渔船和大海里汹涌的波涛(读冰岛渔夫)。读但丁的神曲,一个在尘世的人可以认识天堂和地狱。读吴承恩的西游记,一个最现实的人也能像孙猴子一样可以入地腾空。书,什么不给你呢?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给城市的人以乡村的风光,给乡村的人以城市的豪华。年老的无妨读血气刚盛的人的冒险故事,年轻的也可以学饱经世故的长者的经验。 书籍是会提高人的从()到文明,从()到崇高。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真是这样,读书愈多,应当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因为那样,可以经验得多,见闻得广啊!小气的人该会大方一点,狭隘的人该会开旷一些。“学问就是力量!”有人这样强调说过。自然,也还是有俗不可耐的读书人的,正像有博雅的文盲一样。但原有博雅的人再多读上一些好书呢,我想他会像纯钢之出于生铁,更近乎炉火炖青了。因而有了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和梁高祖“三日不读谢玄晖(南朝齐著名作家)诗,便觉口臭”那样的话。 读书吧,从书里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东西吧!富有真理的书是万能的钥匙,什么幸福的门用它都可以打开。 1、简答。(11%) 第一段中句与句的内容关系是:句是句的;句与句的层次关系是。(4%) 第一段中“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促膝谈心”的双方指的是和(各限两字);第二段中“那样”指的是。(用原文四字短语)(4%) 第二段处的标点符号应该是(A,B:CD!);为处划横词语补出两个反义词:;。(3%)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2%) 3、按要求补充论据。(4%) 给分论点“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仿原文“读,一个”形式。)。 给分论点“书,什么不给你呢?”补充一个道理论据。(仿原文此论点后的表达方式) 。 4、从总体上看,最符合文段思路的一项是()(2%) A逐步深入B分别介绍 C由分到总D正反比较 5、古人形容事物的“多少”,爱用“三”字,如选文中的二处,另外还有如“绕梁三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请你也举出四个含“三”字的成语、俗语或典故。(4%) 举例: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20分) 【甲】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