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游记中的佛、道、儒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蕴含了许多学派的思想,有对佛教尊崇的描写,有对道家修行求长生的描述,同时还把儒家思想融入其中。西游记可以说是反映佛道儒三教的基本义理的杰出代表。首先西游记主要是描写师徒五人取经路上的经历,取经路就是反映他们在一次次经历磨难最后到灵山感悟到最终的解悟,修成正果的过程。这本身就反映一种佛家修行的理念。佛法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苦谛,指经验世界的现实;因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指痛苦消失;道谛,指灭苦的方法。这与师徒取经之路的经历也很符合,有需要经历的磨难,有磨难产生的原因,有消除磨难的方法,最终到一切磨难消除终成正果。同时小说中也有大量对于佛法无边的描写。最早在西游记第七回中就有体现,“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众雷神与阿傩、迦叶一个个合掌称扬道:善哉,善哉!” 西游记第七回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二月版 p66这段描写就可以看出即使是众神都无法降服的孙悟空,到了如来面前却是连如来的手掌都逃不出去。而之后,在取经路上,大鹏的出现又一次体现了佛法无边的思想,大鹏是取经路上最难对付的妖怪,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其他神仙都无法降服,可是到了如来那里,如来只是谈笑风生,慢慢讲说大鹏来历,挥动手指就收服了大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说对佛法的宣扬与尊崇,不仅反映了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佛法无边,佛的思想是修成正果的关键,佛的法力可以令任何妖魔灰飞烟灭。除了对于佛教的描写,小说中还有许多对于道家思想的描述。但相比于佛家,作者对于道家的描写却不像对于佛家那么尊崇。小说中有不少描写都是皇帝昏庸,道士掌权。比如乌鸡国国王,与妖道结拜,最后却被其推入井中,最后得师徒一行搭救才重掌大权。再比如车迟国国王任用三个妖道为国师,听信道士,让无辜僧人为道士服务。而且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并不是唐僧,他最早是拜师菩提老祖,学到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可以上天入地,去龙王处抢到武器金箍棒,去阎王那里消除自己的名字,使自己超越了轮回。可以说是拜师学道先赋予了孙悟空一身本领,但这没有使得他成为正果,反而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后护送唐僧取经才修得正果。同样还有猪八戒和沙僧。猪八戒是“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功德圆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西游记第十九回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二月版 p181沙僧是“名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二月版 p213猪八戒和沙僧一开始也是通过修道来成为神仙,但最后还是修佛来成为正果。其他还有许多对于道教形象的描写,像太上老君等等,都反映了道教的精神。由此就可以看出小说中有对道家思想的宣传,但没有像佛法那么推崇。我认为这应该和作者本身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作者吴承恩生活在明嘉靖年间,而嘉靖皇帝是个不理朝政,宠信道士的昏君。吴承恩对此不满,所以才在小说中描写了不少昏君和妖道来讽刺当时的社会现状。中国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在中国开始处于一种主流地位,因此儒家思想也渗入了小说之中,西游记也是如此。在唐僧被黄袍怪变成老虎,白龙马劝猪八戒去请孙悟空时就说“大师兄是有仁有义的美猴王。”而唐僧更是被许多学者成为带着僧帽的儒士。唐僧的有些话语就反映了儒家的思想,像他取经前对唐王李世民说的那些话:“太宗见了颂子,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城,重修善果。众官无不遵依。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誉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随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 西游记第十二回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二月版 p116这些话完全不像一个僧人说的,更像一个儒士。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西游记中许多地方都提到了仁的精神。“如来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二月版 p995这段文字是师徒几人最终到灵山见得如来佛祖时如来所说的话,而这段话中如来也提到了仁义的思想,可见小说对于儒家思想的渗透。通过以上的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对于佛、道、儒思想的体现与融合。这种融合体现在角色上最典型的就是孙悟空。刚就已经提到孙悟空一开始是学道,之后又通过取经修佛而成为斗战胜佛。这就已经体现了他身上佛道的融合。而且又是“有仁有义的美猴王”,唐僧多次误会他,把他赶走,他也依然忠于唐僧,可见儒家“忠孝节义”在孙悟空身上的体现。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把佛道儒三教合一再加上大胆想象,向人们展示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具提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海水淡化技术创新-洞察及研究
- 采购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
- 法律事务所合同管理案例分析
- 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指南
- 基于BPR理论的ERP实施: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路径研究
- 社区服务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混凝土交易合同书
- 2025年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风险预测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产业生态构建与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可行性研究报告
- 土地综合整治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JJF(皖) 174-2024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在线审查规范
- JGJ-T+141-2017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 历年全国《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历年真题】
- 基本乐理(师范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JJG 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
- 《解剖学基础》课件-上肢骨及其连接
-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样本
- 小米全屋智能方案
- 杏仁粉营养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