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的相关知识...ppt_第1页
穴位贴敷的相关知识...ppt_第2页
穴位贴敷的相关知识...ppt_第3页
穴位贴敷的相关知识...ppt_第4页
穴位贴敷的相关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贴敷的相关知识 罗文跃 2016年 一、概念 穴位贴敷,是指在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 原理,作用于人体表面,缓解病痛。现在穴位贴 敷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种安全的,稳定的治疗 方式。 二、穴位贴敷的发展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 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 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 愈合,这就是中药贴敷治病的起源。 春秋时期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和疗效已有一定的认识逐 步运用于临床,晋唐时期,穴位贴敷疗法已被广 泛地应用,清代则是穴位贴敷疗法较为成熟的阶 段。建国以来,穴位贴敷疗法不但用于治疗常见 病,而且应用于治疗肺结核、肝硬化、冠心病, 高血压等以及其他疑难病种。 三、作用机制 (一)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 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 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运用穴位贴敷 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 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 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凋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 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 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 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 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 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 强的药效作用。 (三)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 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 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 四、 方药的选择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方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为研末用作穴 位贴敷来治疗相应疾病。但与内服药物相比,贴敷用药多有以下 特点: (一)应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现在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冰片 、麝香、丁香、白芥子、姜、肉桂、细辛、白芷、皂角、穿山 甲。 (二)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如生南 星、生半夏、川乌、草乌、巴豆、班蟊、附子、大戟等。 (三)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羊肉、动物内脏、鳖甲。 (四)选择适当溶剂调,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常 用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 醋调贴敷药,而起解毒、化瘀、敛 疮等作用,虽用药猛,可缓其性; 酒调贴敷缓其性;酒调贴敷药, 则起行气、通络、消肿、止痛 等作用,虽用缓药,可激其性; 水调贴敷药,药,专取药物性; 油调贴敷药,可润肤生肌。此外, 五、穴位的选择 穴位贴敷疗法的穴位选择与针灸疗法是一致的, 也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选取贴敷 的穴位,并力求少而精。此外,还应结合以下选 穴特点: (一)选择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最直接的穴位 贴敷药物。 (二)选用阿是穴贴敷药物。 (三)选用经验穴贴敷药物,如吴茱萸贴敷涌泉穴 治疗小儿流涎;威灵仙贴敷身柱穴治疗百日咳等 。 六、贴敷方法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 妥。贴药前,定准穴位,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 用乙醇棉球擦净,然后敷药。也有使用助渗剂者 ,在敷药前,先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或助渗剂与 药物调和后再用。 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 、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 免移动或脱落,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 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目前有专供 贴敷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如 需换药,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各种植物油, 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 敷药。 贴敷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13天换药1 次,不需溶剂调和的药物,还可适当延长至57 天换药1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患者的反应 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正常后再敷药 。 对于寒性病证,可在敷药后,在药上热敷或 艾灸。 适应范围 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 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 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 、胸痹、不寐、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 积、黄疸、胁痛、头痛、眩晕、口眼斜、消渴、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 、乳核、疮疡肿毒、喉痹、牙痛、口疮、疟疾、 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夜啼、厌食、遗尿、 流涎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穴位贴敷的禁忌症 (1) 孕妇,多数外贴药物对孕期妇女可能不安 全。 (2)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贴敷;对橡皮膏过敏者应 提前告诉医生,换用其他方式固定 (3)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有破 损或有皮疹者。 (4)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 咯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慢性咳喘病 的急性发作期等。 (5)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 病患者不能采用 n贴敷期间饮食宜忌: (1)不要吃过于冰冷的食物,一般的水果,如西 瓜、桃等是可以食用的; (2)不要吃容易过敏的的食物,尤其是哮喘病人 ,但每个病人过敏食物也不尽相同,一概禁食, 也是不科学的,例如鱼、虾、肉,只要平时不过 敏,贴敷期间也不需要禁食;辛辣食物不宜多吃 。 注意事项 (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 防蒸发。 (2)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 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肤疾宁膏或用绷带固 定贴敷药物。 (4)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 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5)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 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 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 注意事项 (6)对于幼儿,应避免贴敷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