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毛葡萄改良新品种NW196苗种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毛葡萄改良新品种NW196苗种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毛葡萄改良新品种NW196苗种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毛葡萄改良新品种NW196苗种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毛葡萄改良新品种NW196苗种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毛葡萄改良新品种NW196苗种繁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 立项背景广西蕴藏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其中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nis Rehd)浆果酿造的山野葡萄酒,以其独特的酒质、风味和风格,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和古朴的山野风情,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一定知名度并占有一定的份额。但由于东亚种群野生葡萄多为雌雄异株、人工栽培丰产稳产性较差、浆果含酸量偏高等先天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南方山野葡萄酿酒业的发展。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凌丰”的选育成功刚好弥补了野生毛葡萄以上不足。 “凌丰”是利用东亚种野生“毛葡萄”(V.quinquangularis Rehd)为母本,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粉红玫瑰”(Muckat Rose)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在F2杂种后代中的单株,经硬枝扦插和绿枝嫁接再分别种植、筛选而成的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凌丰”于2005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2009年5月1日获得由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授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50748.6号,保护期限为20年。该品种生产性能明显优于毛葡萄,主要表现在:为两性花品种。自花授粉能力强,坐果率高,穗形紧凑、果粒排列较紧密;属短需冷量葡萄品种。在桂南气候条件下结果母枝萌芽率高,生长势为中或中偏强,对结果枝进行摘心处理能提高坐果率,产量比毛葡萄大大提高;速生快长,早结丰产。植后第二年开花结果,其副梢也具有开花结果能力;采收期早。在桂南产区一茬果实采收期为6月下旬,比毛葡萄(采收期8月下旬一9月上旬)采收期提前2个月左右,而二茬果实采收期则在11月下旬,极有利于酿酒加工期的调节,深受酿酒加工企业欢迎;抗病性强。主要病害为霜霉病和褐斑病,经喷药防治病情可有效控制,适应在桂南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栽培。原料果经过多次酿造试验并邀请孙方勋(国际葡萄酒评委)、孙军超(国家级葡萄酒评委)等专家进行鉴评,结论认为:该品种酿制的葡萄酒具有典型的野生葡萄酒风格,香气纯正,优雅,味醇厚,丰满,结构感强,典型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野生葡萄酒原料新品种,建议在南方产区大力推广。 目前已在广西的都安、上林、罗城、兴业等县建立了“凌丰”葡萄改良新品种优质栽培配套技术示范基地,以及与福建省福安市、云南省弥勒县(云南红酒厂原料基地)等地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优质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推广示范工作。此外,还利用南方暖冬干燥气候条件,应用夏季重修剪与人工打破春芽休眠调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了酿酒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桂中和桂南产区夏果6月下旬成熟且产量较高,冬果11月下旬至12月初成熟,原料果颜色更深、营养成分含量更高、品质更优,全年平均每亩地产优质原料果2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延长原料供应期而深受葡萄酒加工企业欢迎。 由于采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培育“凌丰”苗木成活率相对较低,短期内无法满足“凌丰”葡萄改良新品种生产推广的需求。目前主要采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规模化生产来解决优良品种的种苗供应的难题。为了我区“凌丰”葡萄种苗培育的标准化、优良化、规范化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组织培养快繁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标准化,建立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凌丰”种苗的组培快繁技术规程势在必行,这对解决葡萄酿酒产业原料基地建设急待解决的品种和优质种苗起到促进作用,推动我区特色野生葡萄酿酒产业化发展,对我区的经济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二、 工作简况本标准由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办公室提出, 根据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推荐性广西地方标准关于下达2009年第五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09349号),由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起草。起草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主要起草人:彭宏祥、刘红兵、黄凤珠、朱建华、李鸿莉、秦献泉、卢塔山、李冬波、徐宁、陆贵锋、莫建光、朱松生。编制过程: 1、编制工作小组从2008年7月开始工作,召开规范制定起草组会议,部署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凌丰”种苗的组培快繁技术规程初稿的起草工作,首先制定了本标准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度。 2、标准编制工作小组在制定标准前,主要参加人员认真学习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有关知识和编写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3、标准编制工作小组在总结前期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和查阅了国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相关的报道和资料。4、以本单位10年以来对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凌丰”种苗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的结果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公开发表的著作、教材、科技论文、成果和技术参数以及参照其它植物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相关标准,初步确定了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凌丰”种苗的组培快繁技术规程5、在制定标准过程中主要参照的资料有: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曹孜义,刘国民,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植物组织培养学,王蒂,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植物组织培养,沈海龙,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彭星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主要论文和参考文献见附件。6、通过调查情况及资料汇总分析,主要编制人对草案编制进行了多次商讨与修订,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到单位现场指导,于2009年12月完成了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凌丰”种苗的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标准草案稿。 7、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分别向科研、教学、管理、生产等相关领域的单位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各方面专家的反馈意见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补充,最后形成标准的送审稿。三、编制原则1、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等基础标准的要求编写。2、本标准以规范“凌丰”种苗的组培快繁技术,提高成效,降低成本,加快优良葡萄种苗的培育,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原则,参照国家有关育苗标准,同时参照了其它植物品种的相关标准来编制各项内容。 3、本标准编制充分考虑到标准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可操作性,确保通过本标准的实施,能够使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有效规范运作,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增加经营的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编制的内容及依据1、主要内容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凌丰”葡萄母本园建立的条件、组培实验室或组培工厂的设施设备条件要求、培养基配制、设备器具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种苗初代培养、继代和生根培养、植病检疫和移植育苗等主要技术操作措施。2、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1) 编制小组工作人员自2000年3月以来至今,共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和自治区的 南方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中试示范、美洲酿酒葡萄引种与广西野生葡萄种质创新、野生毛葡萄远缘杂交种后代组织培养及性状遗传研究、 南方湿热地区葡萄品种遗传改良与产业化发展研究、南方湿热地区葡萄种质创新与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等十多项葡萄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奖,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研生产实践和理论的依据。(2) 建立了设施较完善的原种圃,保证了组培苗的质量。(3) 编制小组工作人员有十多年丰富的组培实验室的工作经验,单位拥有完善的实验室和配套的仪器设备及育苗设施,每年生产各类组培苗数十万株,对组培实验室或组培工厂的设施设备条件要求、培养基配制、设备器具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种苗初代培养、继代和生根培养、植病检疫和移植育苗等主要技术操作措施,都能熟练掌握。(4) 通过对培养基的筛选以及培养环境、光照等因素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凌丰”品种组织培养的配方,制定出了组织培养技术规程。(5) 通过对“凌丰”品种的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规模生产组培苗并大面积的用于生产。(6) 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一套移植育苗等主要技术操作措施。(7) 组培苗示范种植生长结果良好。3、关于引用试验方法标准本标准中涉及到实验室的主要仪器设备要求和育苗农药使用均有相应国家标准直接引用。所引用的标准主要包括:GB215492008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500732001 超净工作台;GB/T 8321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所有部分)。 4、主要试验(或者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1) 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组培苗不占用土地资源,不使用农药、化肥,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2) 每个单芽每年可繁育12株苗,有利于优良资源高效利用。(3) 短期内可大量供应种苗,种苗整齐统一,有利于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生产。(4) 由于该品种采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育苗成活率相对较低,成本高,采用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可大量节约育苗成本。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的编制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与这些文件中的规定不存在矛盾,协调一致。六、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发布的建议建议此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七、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和建议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凌丰”是优良的酿酒原料,适合南方地区种植,目前已在广西的都安、上林、罗城、兴业等县以及与福建省、云南等地推广种植,种苗短缺,由于采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育苗成活率相对较低,短期内无法满足“凌丰”葡萄改良新品种生产推广的需求,需要采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规模化生产来解决优良品种的种苗供应的难题。由于该品种在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并于2009年5月1日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为了推动葡萄酿酒产业化发展,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品种培育人协商,经许可后使用本标准生产繁殖种苗,使该优良品种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八.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 本标准于2009年得到立项,11月将征求意见稿递出由区内9位专家审阅,一共得到45条修改意见,其中: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卢日刚主任药师,提出3条意见,全部采纳;广西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黄正恩推广研究员,提出8条修改意见,全部采纳;广西大学农学院龙明华教授,提出5条意见,全部采纳;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刘布鸣研究员,提出3条修改意见,全部采纳;广西植物研究所韦霄研究员,提出7条修改意见,采纳4条,未采纳3条的原因为:采纳其他专家意见已取消该术语;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王莹高级农艺师,提出4条修改意见,采纳3条,未采纳1条原因为:符号和列式为常用通用,含义和浓度清楚明确;、广西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白芸高级工程师,提出5条修改意见,全部采纳;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周志权教授级高工,提出3条修改意见,全部采纳;广西水果总站陈东奎推广研究员,提出7条修改意见,全部采纳; 毛葡萄改良新品种NW196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项目编写组2012年12月22日附件:参考文献(本标准编写过程中主要参考资料目录)1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 王蒂. 植物组织培养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 沈海龙. 植物组织培养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4 彭星元.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卢塔山,彭宏祥,刘红兵.凌丰酿酒葡萄工厂化育苗的技术优化J.福建果树,2010(1).6 卢塔山,彭宏祥,张瑛.毛葡萄优良雄性单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