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剑州中学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1页
川剑州中学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2页
川剑州中学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3页
川剑州中学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4页
川剑州中学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剑州中学2014年秋季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说明:试卷分,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度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庶子继承制C次子继承制D嫡长孙继承制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统一度量衡 B中央政府设立“三公” C地方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5. 2009年10月在山东省召开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其宣传口号有“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齐鲁齐心,全民全运”等。用“齐鲁”代表山东起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6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民主权利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7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明太祖废除宰相制,由六部分理朝政的举措是为解决 A地方割据问题 B丞相与六部尚书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挽救封建制衰落的问题9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 A明太祖时期B明宪宗时期 C明宣宗时期 D明成祖时期 10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C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11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中书省制 D、秦朝的郡县制12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13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A皇权、相权矛盾得到了调和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战胜皇权,得以恢复 D皇权日益加强 1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5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是 A、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 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和村 C、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 D、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16帝国主义未能完全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 军事力量不足 C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 D中国人民进行反抗斗争17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18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制造的最大规模的屠杀是 A旅顺大屠杀 B731部队的细菌战 C河北潘家峪村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19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实行全民族抗战B战争的正义性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D正确的战略战术20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出列强侵华的主要趋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B从开埠通商到割占领土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21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八一三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22中国近代被列强割占的领土有 香港岛 台湾岛 澎湖列岛 辽东半岛 A B C D 23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 A清政府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24疯狂洗劫和焚烧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的西方列强是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俄国 2518951913年英日德俄等国在华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13家,资金合计1.3亿元。行业涉及矿业、水电、纺织、食品、机器造船等。这说明下列各项规定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A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B 日本可在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C割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厂 D 开放沙市、重庆等地为商埠26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今天成为最新设置的直辖市是 A 上海 B 天津 C 重庆 D 广州271894年,清政府丧失黄海制海权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B北洋舰队主力被歼灭 C北洋舰队将领临阵脱逃 D李鸿章推行“保船避战”的方针28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其中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美国提出这条规定的目的在于A利用经济优势排斥欧洲列强 B插足其他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C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 D独享列强在华侵略权益29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一败一成,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 B两次战争发生时的国际环境不同C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领导力量不同 D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同30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关键是A.何应钦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 B.中国共产党从中调停 C.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D.亲英美派积极营救蒋介石 6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历史试题答题卷第卷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6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第第II卷材料解析题(2小题,共40分)3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皇 帝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奉常 郎中令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薝曝杂记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1)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8分)(2)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2分)(3)材料一的制度有什么特点?(3分)(4)材料四中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4分)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3分)32阅读下列两幅历史图片:(20分)请回答:(1)以上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都与江苏有关,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2)历史学家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的要求。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会选取马关条约中的哪两点史实加以说明?(6分)(3)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6分)(4)你认为造成图一和图二不同场景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高2013级历史期中检测题答案12345678910CADCABCCDA11121314151617181920CCDCDDDDAD21222324252627292930DACBBCDBCB 31(1)秦朝: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8分)(2)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被废除;皇权日益加强(2分)(3)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3分)(4)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的旨意传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2分)反映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分)32. (1)图一马关条约中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图二中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