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国文学批评课程论文-《庆祝无意义》中历史情境的再现.doc_第1页
当代外国文学批评课程论文-《庆祝无意义》中历史情境的再现.doc_第2页
当代外国文学批评课程论文-《庆祝无意义》中历史情境的再现.doc_第3页
当代外国文学批评课程论文-《庆祝无意义》中历史情境的再现.doc_第4页
当代外国文学批评课程论文-《庆祝无意义》中历史情境的再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课程论文SEMINAR PAPER论文题目: 庆祝无意义中历史情境的再现姓名: 朱丽莎 学号:1141409007任课教师:吴保华 课程名称:当代外国文学批评 2015年02月10日庆祝无意义中历史情境的再现引言在庆祝无意义中,有关于对历史情境的再现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全书共七个部分,第二部分木偶剧着重重温了斯大林这个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小说末尾过来一个打猎的人和一个撒尿的人一小节又重新构建了某一历史情境。米兰昆德拉似乎对斯大林这一人物有很纠结的感情,或者说对斯大林时期有着特殊的不能释怀的感情,斯大林出现在他很多的作品中。在昆德拉的眼中,他所看到的历史与正统的历史学家所看到的历史不一样。他从另一种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解读历史。 他多采取一种人性的角度,温情的角度,而不是像历史家一样记录冷冰冰的历史经过。在昆德拉眼中历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个性,有幽默感的。或许这种解读不一定与历史相符,只是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 他往往着眼于分析当时历史人物的心里,仿佛一个读者在读历史小说时极力揣测当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所感。他从一种更细腻,更微小的角度描述历史,读起来更有些名人轶事的感觉,使历史感觉起来不那么沉重,不那么充满刀光血影,大事大变,而是很轻松很简单,很温情。斯大林也不再是一个铁着面孔的领导者,而是一个有着自己小心思小感情的真正的人。我不敢定义昆德拉到底创造了一种怎样的历史观,但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新的尝试。或许是人文历史观,心里历史观,又或者是温情历史观。关键字: 历史情境 生存状态 背叛历史 米兰昆德拉 庆祝无意义一、带有个人风格的历史重现米兰昆德拉的历史带有他自己的风格,带有他自己的风格魅力。他的历史像羽毛一样轻。他的历史是轻松的幽默的。或许这一只都是昆德拉一直都在追求的好心情。同样似乎斯大林也在追求自己的好心情。但总有一些他自己也化不开纠结的东西,就是那些他在作品中反复提到的主题。昆德拉似乎对“轻”这个字也有独特的感情。他的成名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到了“轻”。在庆祝无意义中提到了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飘。在小说第二部分木偶剧中,斯大林向他的小圈子讲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这也是斯大林追求好心情的态度。在第五部分中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飘这一部分中,昆德拉描述了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飘的情景,在羽毛飘下的整个过程中,故事中主人公们都思考了自己的生存状态。或许羽毛的轻又象征了一种沉重。我想很多作家都是有些一生也解不开,化不开的结在纠结着,导致在作品中反复提到某个主题。就是这些纠结的事便是生命不能承受的。对夏尔来说,病中的母亲正式他所担心与纠结的, 拉蒙却受到自己心仪的女人朱丽的背叛而感到心情沉重。拉弗朗克为自己情人的死去而悲伤。二、庆祝无意义中历史情境的特点庆祝无意义中的历史情境有几个重要的特点。首先,他采取与历史学家不同的素材,不同的角度。其次,他将历史情境与其小说并置,显得具有冲突感,又给历史情境赋予了现代特点。最后,他重新解读历史。在昆德拉看来,小说因对历史的不同态度而分成两类:“一方面,存在考察人类生存的历史尺度的小说,另一方面,存在着图解某一历史情境,在某一给定的历史时刻,某一小说化的编年史中描写某一社会情境的小说。 昆德拉当然不会完全取消历史,在他看来,文学既不能无视历史的存在,但又不能走传统历史学家的老路。对于小说家来说,就必须走出一条描写具有存在意味的历史情境的小说新路 李凤亮 历史境况:在复杂与简练之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人们总以为自己抓住了历史的真实性,但昆德拉认为,事实恰恰相反: “他们既不了解历史的意义,也不知道它未来的进程,甚至不知道他们自己的行动(通过他们,他们无意识地参与那些其意义脱离他们自己的事件)的客观意义,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前行犹如人在雾中前行。昆德拉和克里玛这两位捷克作家似乎都在努力向我们证明:追求历史的崇高并非一定走向人性的崇高,反而往往导致绝对与专制,这是一个存在的悖论。正是在这一点上,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转化成了一个个特别的存在情境,进入了小说家的笔下,被分析,批判,从而具有了与其史学价值不一样的人类学意义。小说家与史学家的不同,不仅在于他们对待历史大事时所采取的视角及发现的意义根本不同,还表现在他们对具体“分析材料”的择取上。一些不为历史学家注意的事件。由于其特殊的人类学价值而进入了小说家的视野。小说家敏感地捕捉它,从而发现人类所处的某种存在境况。庆祝无意义中 ,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斯大林本来是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可是并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个笑话,他们只是说斯大林在说谎。可见当时斯大林的伙伴并不信任他,更可以看出的是他们都缺乏幽默感。正统的历史学家是不会注意到这样微小的细节的,米兰昆德拉却能注意到这些小事。另外一件小事是夏尔给他的朋友讲家里你跟和普鲁士首都的故事,柯尼斯堡变成了加里宁格勒,而且一直没变过。加里宁是一个无辜的傀儡,患有前列腺增生,经常感到尿急。斯大林总是故意将话讲的很长,加里宁不好意思总是去厕所,逼得加里宁尿了裤子。斯大林用一个可怜的前列腺病人的名字来命名那座德国城市。阿兰推测“斯大林对加里宁有一种特殊的温情。斯大林的一生充满了杀戮,但是面对加里宁他短暂的忘记了痛苦,他的同情心在觉醒,他发现长期以来早已停止体验的一种感情,斯大林想到这个为他受苦的人,斯大林要感谢他的忠诚,犒赏他的热忱献身。昆德拉并不太看重历史的连续性和真实感,在他看来,真正有价值的历史情境,产生于对历史的剥离中,因此他对自己小说中的历史题材确定了这样四条原则“以最简练的方式对待全部历史境况,这与历史学家们对待历史事件的放大与夸张恰成反比,其二,只保留那些能为小说人物 “ 创造出一种揭示性生存情景的历史境况,这又与传统历史小说对历史做无止境的描绘与想象大异其趣;其三,选取那些常被历史学遗忘,但又极具人类学意义的事件,从而体现对人的个体存在的关注。其四,从某个角度重新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本身,使历史境况重新转化为有效的存在境况。他采取与历史学家迥然不同的眼光,即弱化政治-社会维度的意义,还有历史事件在人本-存在维度上的价值。昆德拉对历史本身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历史情境中人物的生存状态。他并不关心自己的作品是否忠于历史,是否反映了那个时期世界的大起大落,而是真实的关心每个人物的生存状态。换言之,昆德拉真心的关心他作品的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关心他们是否快乐,是否幸福,他一点也不再乎什么崇高的精神热血,抑或是荣耀,政治权利。他真正关系的是每一个个体到底生活的是否开心。这便是米兰昆德拉对于其作品中每一个任务的温情,他是一个温柔的,有人文情怀的好作家。他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对特丽莎这一感情与生活上的弱者心理的体察与关怀,对托马斯内心纠结的关怀,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塑造的人物都充满了尊重与的细心体察,并且真心同情并关心他们。在庆祝无意义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昆德拉对加里宁的尿急也有细心地体察,所以他才能推测出斯大林对加里宁的温情。这是一个温柔细心的作家。三、对历史的报复昆德拉小说中的历史是对历史的报复。在我们眼中斯大林是一个残暴,专制的暴君,可是在在庆祝无意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会讲笑话,充满温情的斯大林。一个懂幽默有感情的斯大林。我们也看出昆德拉在尝试以他的角度解释某种历史细节。普鲁士首都的易名为加里宁格勒,可能有很多解释,但我们看到,昆德拉认为这是因为加里宁勾起了斯大林早已死去的某种同情心,使得斯大林对加里宁产生了某种温情。这是他对正统历史的挑衅,戏谑,报复。在过来一个打猎的人和一个撒尿的人这一小节中,他这样描写斯大林:因为这张留胡子的脸有什么东西很祥和,这使公园的氛围清新,有了一种从古时带过来的田园气息。他教人想起了好色者、乡村的轻狂之徒、冒险家,往往步入中年变得世故后更讨人喜欢。他有乡下人的魅力,男性的善良,民间的土风,人们见了感到震动,向他露出微笑,他也兴高采烈回应。“祥和、清新、田园气息、讨人喜欢,魅力,善良。”这样的字眼被用于描写斯大林,完全与人们印象中的斯大林不一样。同样,也是在过来一个打猎的人和一个撒尿的人这一小节中。斯大林和加里宁穿越到拉蒙他们所在的时空,昆德拉似乎又在杜撰一幕新的穿越剧,斯大林打掉了放在卢森堡公园的玛丽德美第奇雕像的鼻子。这种过去与现在的并置给人一种突兀的光怪陆离的感觉,昆德拉或许在这部小说中加入了前一段时间正在流行的穿越小说的写法,总之,到最后,故事里的人物似乎都和解了,他们纠结的事都放下了,也算是一个圆满的大结局吧。达德洛与拉蒙和解了,阿兰一直纠结的他和他母亲的关系也得到了和解。昆德拉对传统历史的报复在于他的反正统,反沉重,或许昆德拉一直是叛逆的,他背叛传统的历史,背叛沉重的人生,追求一种轻松,或许无意义正好给了他一个恰当的借口来逃离生命中的沉重。在他的作品里,有很多人物都如昆德拉一样想要逃离生命中的沉重,可是生命本身却是又那么沉重,不可承受,这便是人类的悲剧。昆德拉一直尝试背叛,嘲笑,戏谑这个冷酷的现实世界,他轻蔑所谓的权利,名声,荣耀,这些虚伪的东西,他只想以他的作品为这个冰冷而带来一丝温情,温暖人的心灵。昆德拉的写作带有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抗,玩世不恭的意味。他笔下的历史也是对正史的反抗。他讲历史与他的想象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种时间的错位,如同毕加索的画作,给人一种扭曲的,错位的,光怪陆离的感觉。这或许是米兰昆德拉在写作手法上的新的突破。他在尝试运用新的写作手法。庆祝无意义这本小书,虽然短小但是包罗万象,更加瑰丽多彩。在昆德拉的作品中充满着微小,幽默,羽毛,轻,这样的字眼,或许这正反映了,昆德拉希望生活像羽毛一样轻。或许是因为他眼中的世界太过沉重,他的经历让他感觉生命如此沉重。结语米兰昆德拉对历史情境的再现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带有一种寻找好心情的态度。昆德拉笔下的历史重现带有自己的特点, 采用与传统历史学家不同的历史素材,将历史与小说并置,凸显冲突感,成功重新解读历史。他有着与传统历史学家不一样的历史观,他关心的是历史中人物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历史本身。同样昆德拉的历史也是对历史的背叛与报复,他背叛传统,沉重的历史,追求真实的,人性的历史。历史与小说冲突并置,正是昆德拉笔下历史的魅力所在。使用文本庆祝无意义米兰昆德拉著 马振骋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7月参考文献1 段宝林. 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 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0.2 华莱士马丁. 当代叙事学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