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源器件性能测试及对现网影响分析随着微蜂窝规模的日益庞大,室分系统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现网中存在大量干扰伴随话务量变化的站点,极大的影响了网络性能,导致用户通话感知下降。根据以往排查故障的经验来看,伴随话务变化的干扰通常与无源器件相关。本文档对无源器件进行了详尽的测试,在测试的基础上对故障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解释了无源器件关键性指标不达标对网络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室分优化与维护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一、常用无源器件及关键性指标 室分系统中常用的无源器件有电桥,耦合器等,主要介绍电桥、耦合器、功分器、负载这四类最常见的无源器件结构及在室分中系统中的作用。1.1常用无源器件简介1.1.1电桥 图1.1:3dB电桥(图片实物生产商:国人通信)上图为目前在室分系统中广泛使用的3dB电桥的实物照片。3dB电桥的主要用途为室分系统中的同频段合路,以取代早期的体积比较庞大的同频段合路器件。如图中所示,上述电桥设备有四个端口,分别为两入两出。每个端口之间的功率关系如下:OUT1=OUT2=0.5*(IN1+IN2) (式1.1)从上式可知,每个端口的输出功率皆等于输入功率之和的一半,即输入信号衰减3dB以后分别从两个端口等功率的输出,就是3dB电桥名称的由来。3dB电桥在室分系统中的安装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1.2:3dB电桥用于同频合路如上图所示,当微蜂窝配置较大时,内部合路不够用,载频分为两组合路,分别经由两个架顶双工器输出。对于宏站而言,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主设备两路输出问题。一是采用物理位置邻近的两付单极化天线输出,二是采用一付45度双极化的天线输出,前者相当于在空间自由合路,后者由不同的极化振子合路,本质上也是空间合路。但是在分布系统中,不具备上述条件。分布系统只能有一套天线,一个入口。因此要将一个CI的频点完整的通过分布系统发射出去,只能通过电桥将两组载频事先合路后再接入分布。综上所述,3dB电桥起的作用为射频级同频合路。1.1.2耦合器 室分中使用的耦合器又称定向耦合器,其内部结构和电桥类似通过微带线或腔体的耦合程度不通,可以制成各种规格的耦合器,常见的耦合器有5dB,15dB,30dB等规格。定向耦合器的外观如下图所示:图1.3:耦合器耦合器为三端口器件,A、B为直通口,信号基本无损通过,C口为耦合口,将A口处功率衰减耦合标称值后从C口输出。C口只能正常耦合由A至B的信号(称为正向信号),由B至A方向的信号(称为反向信号),将会衰减一个较大的功率等级(通常为20dB,这个衰减量称为耦合器的隔离度)后再按照标称耦合度耦合至C口,。定向耦合器主要用于分布系统中干线与支线上的信号分配。1.1.3负载 负载是室分系统中最简单的器件,只有一个入口,主要是用于室分系统中吸收其他器件空置口上多余的能量,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因为吸收功率的原因,负载是室分系统工作时温度最高的器件,在普通机房中实测,其温度最高能到70摄氏度左右,所以,一般测量负载器件的指标都需要在温度箱中测试以考察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1.1.4功分器功分器作用类似于耦合器,在室分系统中起到功率分配的作用,但是功分器是将输入功率等额分配各输出端口,按照输出口的个数,分为二功分,三功分等各型号。以二功分器件为例,为一进两出器件,信号从入口进入,平均分配为两路后输出:图1.4:二功分器件如上图所示,正常使用时,下行信号应当从IN口输入,从两OUT口输出。功分器功率承受能力较差,一般不用于干线的上使用,而是作为耦合器的下级功率分配器件直接连接天线点作为室分系统的最终发射。1.2无源器件的关键性指标1.2.1互调抑制对于一个理想的线性系统,当输入两个信号f1,f2时,输出信号不会出现新的频率。对于非线性系统,将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频率分量,被称作f1,f2的互调产物。新产生的频率和信源频率满足如下关系:fn= N*f2M*f1 (式1.1)其中,N与M皆为正整数,则fn称为f1,f2的(NM)阶产物。互调产物随着阶数的提高而衰减,一般而言三阶产物在频率域最接近f1,f2,且功率较大,因此,一般均以三阶互调抑制深度来评价一个射频器件的互调指标的好坏。图1.5:互调示意图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理想的线性系统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器件都会有一定功率的互调产物。互调产物的产生机理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根据器件的参数进行准确的计算,只能根据实际测量得到1。影响互调的因素很多,如器件材料,加工工艺,装配精密度,输入功率,甚至大气压力都会对互调指标产生影响。目前无源器件集采标准为常温常压下,输入2个43dBm的信号源,其三阶互调抑制要能达到120dBc,行业标准要求达到140dBc。1.2.2隔离度 室分系统中的器件均存在出口和入口,器件的设计制造意图都是希望信号能量能够从输入口进入,无损失的通过器件从输出口输出。但是同向端口间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互相耦合的现象,导致部分信号的功率在两个同向口之间互相窜扰,隔离度是评价器件抑制这种窜扰能力的指标。下图是电桥内部能量传播示意图:图1.6:电桥隔离度示意图电桥的两个IN口之间的信号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耦合,这种耦合是非常有害的,必须加以控制。例如当下行过强的信号从一个IN口窜入另一个IN口时,有可能对另一个IN口下所带的载频产生阻塞,导致GSM系统上行干扰的抬升。无源器件电桥的集采标准为同向端口间隔离度不低于20dB,但是根据3GPP 0505的规范要求2,结合北京现网使用状况,建议此标准有所提高:3GPP TS 05.05协议规定了GSM接收机和发信机的各项性能。其中,5.1节:Blocking characteristics对GSM接收机在各个频段的阻塞容限做了明确规定,其中相关中国GSM的频段划分,主要涉及到以下3个表格:FrequencyFrequency range (MHz)bandGSM900EGSM900R-GSM900MSBTSBTSBTSinband915 980870 925860 925856 - 921outofband (a)0,1 9150,1 8700,1 8600,1 980 12,750 925 12,750 925 12,750 921 12,750表1.1:900M频段划分FrequencyFrequency range (MHz)bandDCS1800MSBTSinband1785 19201690 1805outofband (a)0,1 17050,1 1705 1920 1980N/Aoutof band (d) 1980 12,750 1805 12,750表1.2:DCS频段划分FrequencyGSM400, P-, E- and R-GSM900DCS1800 & PCS 1900bandotherMSsmallMSBTSMSBTSdBVdBmdBVdBmdBVdBmdBVdBmdBVdBm(emf)(emf)(emf)(emf)(emf)inband600kHz|ffo | 800kHz75387043872670437835800kHz|ffo | 1,6MHz803370439716704388251,6MHz|ffo | 30dBdB24592423表5.2:厂家1电桥隔离度数据(c)、互调产物测试曲线图5.1:900M互调曲线图5.2:1800M交调曲线5.1.2厂家2电桥测试数据该电桥为厂家2单独提供电桥,一般用于重要或高话务有干扰站点,现网用应用很少。(a)、互调测试数据测试序号移动制式端口发射频段制式端口互调频段数值交调产物功率(dBm)交调抑制深度(dBc)3)GSM/ GSM935-960GSM890-915-95.9-138.94)DCS/ DCS1805-1850DCS1710-1755-48-91.0 表5.3:厂家2电桥互调数据(b)、隔离度测试数据厂家频段指标要求单位测试数据输入隔离度输出隔离度国人800-250030dBdB29612678表5.4:厂家2电桥隔离度数据(c)、互调产物测试曲线图5.3:900M交调曲线图5.4:1800M交调曲线5.1.3厂家3电桥该电桥为北京公司自行采购的腔体电桥,作为备件,现网中尚未使用。该电桥只支持800M1G频段带宽,未做DCS频段的测试。(a)、互调测试数据测试序号移动制式端口发射频段制式端口互调频段数值交调产物功率(dBm)交调抑制深度(dBc)5)GSM/ GSM935-960GSM890-915-74.9-117.96)DCS/ DCS1805-1850DCS1710-1755- 表5.5:厂家3电桥互调数据(b)、隔离度测试数据厂家频段指标要求单位测试数据输入隔离度输出隔离度邦讯800-250030dBdB22.3922.79表5.6:邦讯电桥隔离度数据 (c)、互调产物测试曲线图5.5:900M交调曲线5.1.4常规指标测试结论 本次测试综合比较了厂家1、厂家2、厂家3三家的电桥产品。测试的指标为三阶互调抑制及同向端口间隔离度。各家产品比较如下(1800M频段的指标测试不涉及厂家3):图5.6:交调抑制深度对比图5.7:隔离度对比如上图所示,厂家2单独提供的电桥在900M频段互调抑制指标优于其他厂家产品,虽然仍未达到行业标准140dBc,但是超过集采标准120dBc。其他两家电桥在45条件下测试的交调抑制指标均未超过120dBc的集采标准,若交调产物落在上行频段内,将会有潜在的上行干扰,需要通过频点调整避免干扰,更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提高电桥的三阶抑制指标。但是对于1800M的频段,所有厂家1和厂家2产品均不合格,且离标准要求较远,需要进一步督促厂家阐述指标下降缘由及改进措施。在隔离度测试中,厂家2电桥隔离度最高,但所有电桥均未超过泰尔出具的30dB标准。如果按照3GPP的规范描述,有可能导致主设备的阻塞干扰,这需要通过测试主设备的抗阻塞性能做进一步规定。5.2功率容限测试 送检的三枚电桥标称功率均为200W,在泰尔实验室中利用信源大功率低互调放大器的方式对送检样品进行了耐功率测试。5.2.1测试方法图5.8:耐功率测试实验系统如图所示,多载波信号源产生频率在885M909M的EDGE信号(载波频率峰均比在3左右)经大功率功放放大,进入双工器滤波,大功率信号进入电桥后发射回的上行频段产物可以透过双工器的上行口进入频谱仪中,以观察在下行频段不断加大功率的情况下,在电桥内部产生的上行产物。对于功率容限的判断原则如下:(1)、驻波不超过1.5(2)、上行底噪不超过-105dbm(1)和(2)中只要有一条不满足要求,即判断这时候功放的实际发射功率为该电桥的功率容限。实验结果显示,厂家1和厂家2的电桥均在很低的功率下产生了飞弧干扰,厂家3电桥为腔体电桥,耐功率性好于微带电桥,虽然没有观测到飞弧噪声,但是,在功率接近基站实际发射水平时,产生了驻波告警。5.2.2测试数据与分析测试序号厂家单载波(EDGE)双载波(间隔1M)三载波(间隔600K)单载波dBm总功率dBmW单载波dBm总功率dBmW单载波dBm总功率dBmW1237.85 37.85 6.10 29.80 32.81 1.91 22.80 27.57 0.57 飞弧飞弧飞弧2150.00 50.00 100.00 34.40 37.41 5.51 30.52 35.29 3.38 驻波告警飞弧飞弧3347.30 47.30 53.70 42.90 45.91 39.00 35.70 40.47 11.15 驻波告警驻波告警驻波告警备注:表中数值为电桥输出口的输出功率的dBm值,是单载波的功率值。表5.7:各样品功率容限测试图5.9:载波数与最大耐受功率对比5.2.3功率耐受性测试结论 (1)、所有送检的三枚电桥均达不到标称功率200W。 (2)、电桥的耐受功率与载波数有密切关系,单载波时,电桥耐受的总功率高,伴随载波数增大,电桥能够耐受的最大功率迅速恶化,导致飞弧现象的产生或驻波性能下降。飞弧噪声是指在器件内部由于器件的氧化,变形,及加工工艺的粗糙都会导致射频信号在器件内部产生的打火现象。内部打火现象不易被直接观测,但是可以从频谱仪观察典型的波形特征:形成一个较宽的底部噪声(类高斯白噪声),并且噪声的功率极不稳定,随时间的变化上下大范围波动。本次测试的两个微带样品在较小功率时,都产生了飞弧噪声:图5.10:正常无干扰测试波形图5.11:厂家1电桥飞弧噪声图5.12:厂家2电桥飞弧噪声图5.13:器件内部尖锐的焊接点极易导致飞弧噪声的出现六、第二次泰尔实验室测试本次测试为厂家送检样品,目的是考察厂家批量供货时产品质量一致性及合格率。测试共涉及电桥、耦合器、负载三个类型产品。6.1电桥样品测试结论6.1.1电桥隔离度测试厂家瑞登1邦讯(窄带)2国人3三元达4样品编号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输入端口隔离度29.7530.94 27.45 24.95 26.09 27.36 26.75 27.41 输出端口隔离度29.0329.6027.41 23.50 22.39 26.97 24.87 24.86 厂家先创5京信6邦讯(宽带)7虹信8样品编号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输入端口隔离度23.94 22.90 27.0127.7929.6518.3424.3624.58输出端口隔离度22.36 21.61 23.9826.2428.7517.8324.3624.58表6.1:端口隔离度测试结论:如果按照泰尔制定的30dB标准,仅有厂家1提供的样品B的一组端口达到标准,没有一个样品完全合格;如果按照集采标准,隔离度需要达到24dB,共有10个样品的两组端口隔离度均达到标准,合格率为62.5%。6.1.2电压驻波比测试厂家1234样品编号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端口11.10 1.11 1.07 1.11 1.10 1.09 1.14 1.14 端口21.12 1.18 1.06 1.12 1.19 1.10 1.16 1.12 端口31.15 1.13 1.07 1.11 1.12 1.15 1.12 1.14 端口41.16 1.19 1.11 1.11 1.16 1.10 1.18 1.17 厂家5678样品编号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端口11.19 1.18 1.111.171.161.251.121.13端口21.16 1.14 1.161.141.121.231.151.15端口31.15 1.18 1.151.221.161.351.191.17端口41.18 1.18 1.141.161.141.251.11.07表6.2:电压驻波比测试结论:所有送检样品电压驻波比均测试合格。6.1.3电桥三阶互调抑制比测试厂家1234样品编号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三阶互调抑制-125.50 -115.00 -101.20 -88.80 -146.10 -151.10 -151.30 -149.50 厂家5678样品编号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三阶互调抑制-119.80 -120.00 -157.20 -141.90 -96.10 -93.30 129.20 131.10 表6.3:三阶互调抑制测试结论:泰尔实验室制定的电桥三阶互调抑制标准为-140dBc,按照该标准,共有6个样品合格,合格率为37.5;按照集采标准为-120dBc,共有10个样品合格,合格率为62.5% 。三阶互调为无源器件的重要指标,本次送检样品的合格率偏低。6.1.4电桥耐功率测试厂家1234样品编号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6载波功率容限(W)129.46 117.80 180.00 180.00 180.00 180.00 158.54 180.00 是否产生飞弧是是否否否否是否厂家5678样品编号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样品A样品B6载波功率容限(W)180.00 179.95 180.00 14.33 180.00 180.00 180.00 180.00 是否产生飞弧否是否是否否否否表6.4:三阶互调抑制测试结论:本次送检样品全部为腔体电桥,功率耐受性得到较大提高,所有送检样品中,除了厂家6样品B在较低的功率(低于基站正常发射功率,按照35dBm*1240W计算),产生了飞弧噪声外,其余样品在现网常规使用均不存在功率耐受问题。如果按照功率标称值判断样品合格率,共有11个样品达到功率标称值,合格率为68.75%。6.2耦合器样品测试结论6.2.1耦合器常规四项测试结论耦合器常规四项测试是指电压驻波比、插损、隔离度、耦合精确度测试。本次耦合器因为涉及各种不同规格(5dB、15dB、30dB),数据量较庞大,原始数据不在单列本报告中仅给出测试结论:在所有送检的42件样品中,只有厂家1的15dB一件样品,厂家4公司30dB的一件样品电压驻波比超过1.3合格门限,其余指标全部合格。6.2.2耦合器三阶互调抑制比测试厂家编号标准与要求单位样品类型/标准条款样品A样品B测试数据测试图形测试数据测试图形1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1-5880-915MHz-143.71-5-A-155.41-5-B1-15880-915MHz-149.01-15-A-151.71-15-B1-30880-915MHz-151.81-30-A-142.81-30-B2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2-5880-915MHz-140.62-5-A-135.52-5-B2-15880-915MHz-144.12-15-A-148.92-15-B2-30880-915MHz-147.62-30-A-141.52-30-B3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3-5880-915MHz-107.93-5-A-95.73-5-B3-15880-915MHz-122.53-15-A-127.13-15-B3-30880-915MHz-129.23-30-A-123.23-30-B4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4-5880-915MHz-127.94-5-A-115.84-5-B4-15880-915MHz-4-30880-915MHz-146.14-30-A-99.84-30-B5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5-5880-915MHz-146.25-5-A-152.35-5-B5-15880-915MHz-141.05-15-A-140.85-15-B5-30880-915MHz-134.45-30-A-144.25-30-B6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6-5880-915MHz-129.76-5-A-130.16-5-B6-15880-915MHz-6-30880-915MHz-7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7-5880-915MHz-148.47-5-A-149.27-5-B7-15880-915MHz-144.17-15-A-137.67-15-B7-30880-915MHz-137.37-30-A-135.27-30-B表6.5:三阶互调抑制测试结论:按照泰尔实验室制定的140dBc行业标准,所有送检的42个样品中,共有16个样品不合格,合格率为61.9%;如果按照集采120dBc标准,共有3件器件不合格,合格率为92.85%。6.2.3耦合器耐功率测试厂家编号检验项目/标准条款单位标准与要求检验结果检验结论样品A样品B5dB耦合器1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41.17-输入功率51.3dBm1.141.17-2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81.04-输入功率51.3dBm1.081.04-3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21.35-输入功率51.3dBm1.121.35-4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71.22-输入功率51.3dBm1.071.22-5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11.10-输入功率51.3dBm1.011.10-6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51.10-输入功率51.3dBm1.051.10-7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21.15-输入功率51.3dBm1.031.15-15dB耦合器1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81.14-输入功率51.3dBm1.181.14-2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11.10-输入功率51.3dBm1.111.10-3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21.17-输入功率51.3dBm1.121.17-4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91.11-输入功率51.3dBm1.091.11-5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61.05-输入功率51.3dBm1.061.05-6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41.11-输入功率51.3dBm1.141.11-7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61.05-输入功率51.3dBm1.161.05-备注:该测试测试端口为端口0,波形为连续波。厂家编号检验项目/标准条款单位标准与要求检验结果检验结论样品A样品B30dB耦合器1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61.08-输入功率51.3dBm1.161.07-2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01.05-输入功率51.3dBm1.101.05-3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11.12-输入功率51.3dBm1.111.12-4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41.14-输入功率51.3dBm1.141.14-5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15.39-输入功率51.3dBm1.115.25-6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21.01-输入功率51.3dBm1.121.01-7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161.10-输入功率51.3dBm1.161.10-备注:该测试测试端口为端口0,波形为连续波。表6.6:耦合器耐功率测试结论:本次送检的42样品,在输入功率达到180W时,驻波没有明显恶化,本次耦合器驻波测试合格率为100。6.3负载样品测试结论 负载样品为单端口器件,测试涉及指标只有电压驻波比、三阶互调抑制及功率容限三项。6.3.1负载电压驻波比测试厂家编号检验项目/标准条款单位标准与要求检验结果测试图样品A样品B1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端口01.061.08-2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端口01.111.11-3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端口01.111.08-4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端口01.101.14-5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端口01.121.11-6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端口01.101.07-表6.7:负载电压驻波比测试结论:负载送检样品的电压驻波比测试全部合格。6.3.2负载三阶互调抑制测试厂家编号标准与要求单位样品类型/标准条款样品A样品B测试数据测试图形测试数据测试图形1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1-0880-915MHz-120.51-0-A-121.21-0-B2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3-0880-915MHz-116.93-0-A-114.33-0-B3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4-0880-915MHz-115.84-0-A-118.74-0-B4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5-0880-915MHz-112.65-0-A-114.85-0-B5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6-0880-915MHz-112.06-0-A-116.66-0-B6GSM/GSM935-960MHz互调-140dBc/43dBmdBc7-0880-915MHz-85.07-0-A-112.57-0-B表6.8:负载三阶互调抑制测试结论:按照泰尔实验室-140dBc标准,所有负载均不合格,合格率为零;按照集采标准-120dBc,仅有厂家1勉强合格,其余厂家样品均不合格,合格率仅为16.7%。6.3.3负载功率耐受性测试厂家编号检验项目/标准条款单位标准与要求检验结果检验结论样品A样品B50W负载厂家1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21.04-输入功率47dBm1.031.04-厂家2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输入功率47dBm-厂家3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41.02-输入功率47dBm1.041.02-厂家4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71.02-输入功率47dBm1.071.03-厂家5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41.07-输入功率47dBm1.041.07-厂家6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41.02-输入功率47dBm1.051.01-厂家7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1.3输入功率43dBm1.071.05-输入功率47dBm1.071.04-备注:该测试测试端口为端口0,波形为连续波。表6.9:负载耐功率测试结论:所有负载在标称最高功率下工作,驻波没有明显恶化,功率耐受测试合格率100%。七、诺西射频实验室测试在前述泰尔实验室的一系列测试中,只发现飞弧现象会导致无源器件在输入下行功率时会产生上行的干扰,结合现网的实际使用状况及泰尔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发现送检的样品中,耐功率测试是合格的(即:没有观察到飞弧噪声的波形),但是使用在分布系统中却会带来上行干扰的器件,这部分器件在常规指标方面体现的特性是三阶互调抑制较低。为了研究无源器件互调抑制指标与导致上行干扰的关联性,本项目组在诺西射频实验室做了一系列研究性实验。7.1实验目标及总体方案本次实验共检测24件无源器件,先期在泰尔实验室做过常规指标及功率耐受测试。本次诺西射频实验室测试目标是将统一编号的24件无源器件通过基站信号实测方式找出该批器件中会对主设备产生上行干扰的一组,比照未产生干扰组,找出常规指标对上行噪声功率的影响。本次实验总体电路连接如下:图7.1:电桥测试系统图7.2:耦合器测试系统如图图所示,BTS做信源,最大程度接近现网的应用。主设备发射的信号经由双工器TX口滤波从双工器的ANT口发射,进入被测器件的输入口。双工器为低互调器件且抗大功率,其滤波性能可以排除来自主设备发射杂散的影响。如果被测器件内部产生了互调,则落在上行频段内的互调产物可以反射入双工器的ANT口,通过RX口送入频谱仪记录干扰波形。7.2干扰波形测试 在7.1的实验系统中,主设备分别发射:1、20、30、40、50、60、70频点,在所有送检的24个样品,共有8件样品出现了干扰波形,其中4号、6号、7号、9号样品有稳定的干扰波形,5号、8号、12号、24号样品干扰时有时无,但出现的概率较大:器件名称电桥电桥电桥电桥电桥电桥耦合器耦合器实验编号4567891224器件来源送检送检现网现网现网送检现网送检上行干扰功率(dBm)-77-80-101-82-84-9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并行化率失真优化-洞察及研究
- 抗纤维化药物设计-洞察及研究
- 虚拟现实系统测试-洞察及研究
- 客户反馈智能分析-洞察及研究
- 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运营详细规程
- 考研英语写作模板应用与实践策略讲解机制原理
- 北京市北神树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性剖析:塑料组分的多维影响探究
- 化工园区难降解污水深度处理中臭氧催化氧化与活性炭吸附的协同效能研究
- ISO14443单片集成读卡机芯片:设计原理、难点与应用创新
- 商业地产营销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工会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考题分类汇编以及知识点穿插(2025年7月-2026年1月)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 高校物业考核管理办法
- 2025年党员党的基本理论应知应会知识100题及答案
- c1满分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管理三方协议(样本)》
- 绿化工程采购管理制度
- 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