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紧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职业紧张伴随着每一位从业人员,职业紧张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严重的卫生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职业紧张的概念、理论模型、测量工具并详细地总结了关于职业紧张当前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职业紧张未来研究的展望。关键词:职业紧张;心理健康;职业紧张评价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调查,新时代人们感受最强烈的情绪之一就是紧张,紧张已经成为普遍的心理感受1。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工作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被突出出来,职业紧张问题也日益引起职业卫生工作者的关注。甚至一些观点认为,职业紧张已经成为影响职业健康的最突出因素2。1.职业紧张的概念职业紧张在学术研究中被定义为:工作场所中的社会心理因素超出人体的调节能力时,或者说工作要求与能力、资源、需求不相匹配时所产生的有害的生理和心理反应3。国内也有人认为,职业紧张是指在某些职业条件下,客观要求与个人主观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4。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不断进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组织和个人两方面都暴露出相应的不适应(个人的主观动机或愿望与组织环境所提供的“满足”如工资、待遇、地位等存在差距,或个人的体力、知识、经验或技能与工作需求如工作负荷,复杂性及个人应负责任等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既阻碍了组织绩效的提高,也增加了个人的心理压力,而职业紧张现象就是这种不适应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2.职业紧张的理论模型Caplan等人提出了“人与环境匹配模型”(Personal-Environment Fit Model),把心理紧张看作是环境要求与人的主观能力间的不平衡知觉所致。该模型认为当个体的能力不能够适应工作要求,在个体潜能与环境的要求之间出现差距时就会产生职业紧张感。Karasck提出的工作寻求-控制模式(Job Demand-Control Model),强调职业紧张是由工作的自主性要求和个人可控水平间的不平衡所致,这种不平衡被个人意识到后,将导致不良紧张反应5。Seligman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发现,当个体认为对环境变化已无能为力,面对高风险、高危机的职业,就会产生悲观失望和高度的职业紧张感。Siegrist博士提出了“付出与回报失衡模式”,认为个体普遍具有追求付出与回报相平衡的愿望,但工作中的付出和所得到的回报常常不等值,职业紧张就源于付出与回报的不等值判断,过多的付出和过多的回报都会使个体产生职业紧张感6。目前,很多研究以“人与环境匹配模型”和“工作寻求与控制模型”为逻辑起点。这两类理论在本质上都强调认知因素在职业紧张感产生和紧张反应表现中的重要作用。3.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目前对于职业紧张的研究表明,紧张来源于职业本身的刺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角色特征、工作特征、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物理性紧张源。而影响职业紧张的具体因素则包括:A型行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差异以及社会支持。关于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的研究,基本上是沿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研究外源性影响因素,即环境研究取向。分析职业环境因素对职业紧张的影响,如任务难度、工作的自主性等微观变量,还有组织特征和物理环境等宏观变量。另一是研究内源性影响因素,即社会认知的研究取向。此类研究把个体的任务知觉、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感以及归因方式、应对方式等作为干预变量,证实了它们与职业紧张有关。如Mcgrath认为在环境压力下是否产生职业紧张,取决于个体对任务和成绩的主观认识。Weiner也认为如果个体认为成功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即进行成功后的“内源性归因”,那么即使在面对高风险、高压力的环境,也会以乐观的心态和正确的认知面对。由于外源性影响因素涉及面广、干预难度高,所以基于职业紧张调节的现实需要,社会认知定向研究范式成为当前工作压力和职业紧张研究的主流7。如Caplan把应激源细分为人际关系、工作动机、职业发展、组织结构、组织气氛五个方面,把个体间差异作为中介变量,分析它们与个体职业紧张反应的关系8。关于影响职业紧张的个体间差异变量,比较多的研究选择了任务知觉、应对方式和控制感等,并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了应对方式、控制感是职业紧张源和紧张反应间的中介变量9。4. 职业紧张的危害目前,研究者们在从多个方面对职业紧张进行的研究发现,职业紧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4.1对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现阶段,企业职工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而职工的工作满意度也直接关系职工对企业的认同度。杨惠芳等人关于体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现状关系的研究发现:职业紧张因素的持续存在造成体力劳动者心理生理健康状况下降,影响了劳动者的健康并出现了生理、心理和行为效应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10。还有人在研究了人机交互作用后,认为工作负荷较大、控制不佳和对使用新技术训练不足等紧张因素可导致身体不适;而性格改变以焦虑和恐惧为主,还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满意度降低。4.2对员工的职业倦怠和个体疲劳的影响Wager认为疲劳的严重等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所承受的紧张水平11。员工个人的职业紧张程度越高,他的工作压力就会变得越大,就更易产生个体的疲劳,也就容易对自己的职业失去信心,使他们情绪低落、工作消极,以致职业倦怠。4.3对员工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国内有研究认为紧张是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可感受到的失衡,在这种情绪况下,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引起相应的(可觉察的)功能紊乱12。之后做了关于紧张诱导高血压的动物实验研究,也证明了紧张是诱导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国外也有类似的报道:Schnall等报道,工作紧张与高血压之间有显著关联13,长期监测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在工作时血压最高。24小时连续监测12名急诊医生,在工作前及工作中心率变化较大,交感神经亢进。过于亢进的交感神经系统在高血压的形成上也起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早期,但是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4.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免疫功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功能,它的存在保证了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转而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紧张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使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紧张所致的免疫系统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下降,T、B淋巴细胞数及T细胞亚群的减少14。这一影响主要在于,职业紧张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引起忧郁、焦虑,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而大量研究证明,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能够产生相似的细胞因子和神经肽类激素,故使得免疫功能产生相应的变化,导致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水平进一步升高,机体免疫力不断下降。5.职业紧张的研究方法紧张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作用也是不同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紧张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然而,过度的紧张则有损于机体健康。长而往之,更是贻害无穷。因此,适当的测量工具是必要的,这能够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目前尚未研制出成熟的测试工具。在职业紧张研究中主要还是借用国外较为成熟的工具和方法。国内外所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生化指标测定、电生理检查、神经行为学研究等,内容涉及影响因素、行业间比较、应对干预、紧张与生化因素的因果关系等。研究发现职业紧张与岗位职责、工作方式、时间压力、组织机构等均有关,因而预防和干预策略常涉及职务分析、组织机构的重新设计等组织行为学问题。在职业紧张研究中使用的问卷主要有以下几个:5.1职业紧张量表(Occupation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OSI-R)该量表由Osipow(1981)研制,经7次修订而成,目前在20多个国家应用。四川大学王治明教授对原量表中的约三分之一条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量表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5。该量表包括3分量表、14个子项;每个子项有10个条目共140个条目,即职业任务(occupational role questionnaire,ORQ),个体紧张反应(personal strain questionnaire,PSQ)和个体应对资源(personal rope questionnaire,PRQ);各条目按5级计分。王治明用该量表对教师、护士、医生等职业者进行了比较研究,研制出了成渝地区紧张度常模。OSI-R是一种全面测定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和个体应对能力三个方面的量表。其内容包括一般项目(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等)和3个职业紧张状况问卷,分别为职业任务问卷、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和个体应对能力问卷。其中职业任务问卷包括: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模糊、角色界限不清、责任感、工作环境6个子问卷;个人紧张反应问卷包括业务技术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4个子问卷;个人应对能力问卷包括休闲、自我保健、社会支持、理3事4个子问卷。其中职业任务问卷得分值越高表明任务越重;个人紧张反应问卷得分值越高表明紧张反应越强烈;个人应对能力问卷得分值越高表明自我调节能力越强。5.2职业紧张调查量表OSI(Occupational Stree Indicator)该量表的研制者是国际职业紧张研究的权威、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Cooper教授,他在1988年通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证实了该量表的运用价值。该量表共有六个因子:工作满意感、健康状况、行为类型、对周围事件的解释、工作压力和紧张应付方式。各因子所包括的项目数不同,全量表共有155个项目。5.3工作紧张问卷(Work Stree Questionnaire)由美国学者McLean研制,包括三个因子:应付能力(Coping)、工作满意感(Job Satisfaction or Job Context)和职业紧张因素(Occupational Streeor)。问卷包括47个项目,采用5级计分。5.4工作紧张测量量表(Job Stress Survey,JSS)该量表由SPEL BERGER等研制历经20年修订而提出的。该评价工具通过紧张因素强度和频率综合评价工作紧张反应,近几年来被国外研究者广泛应用于工作紧张反应的评价。JSS是一种通过量化方法测定工作紧张的量表,包括工作压力量表和组织支持缺乏量表两张子量表。其主要由60个条目组成,通过对紧张因素强度和作用时间综合测量评价工作紧张反应。两个子量表各有20个条目组成,而其余的20个条目是测量其他紧张因素。JSS前30个条目主要测量紧张因素的强度,其评分范围从1-9,1代表紧张强度很低,9代表紧张强度很高;后30个条目主要测量过去6个月内相应紧张因素的作用天数,其赋值从0-9+d(9d以上用9+表示)。紧张指数、工作压力指数、组织支持缺乏指数由其相应条目的强度和频度相乘而得。主要用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脑力劳动人群。6.职业紧张的干预在策略上职业紧张干预需要采用三级预防的综合策略16,从减少紧张源、降低个体反应敏感性、早期侦测并及时处理紧张反应、尽量减少紧张相关疾病的危害等角度分级控制职业紧张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一级预防着重于人机工效学的应用、工作与环境的重新设计、组织和管理的完善;二级预防的重点在于对劳动者的培训与教育;三级预防的重点在于发展响应更敏感的管理系统,强化企业职业卫生功能,加强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治疗、康复与管理。在干预的具体实施上,目前防止职业紧张方面的措施主要是从个体水平、组织水平和国家、国际水平三个层次来开展,在不同层次上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个体水平干预主要针对劳动者个体,主要措施包括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增强劳动者的初级健康护理,训练干预(体能训练、运动训练、放松训练等)。个体干预成本不高且容易实施,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紧张的来源,效果的持续性差。组织水平干预主要是在企业层次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根除职业紧张产生的根源,改变工作方式、任务负荷、生产进度,甚至改变组织结构。组织干预可以从根本上解除工作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紧张,但由于可能带来组织管理方式的重大变化而不易被组织管理者接受。在国家和国际级层面采取的措施包括完善国家立法、强化工作场所监督管理,以保护职业心理疾患受罹者的权益。加强国家间的国际合作,以协调行动、交流技术和分享经验,共同应对职业紧张与职业心理问题造成的全球挑战。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提出了职业紧张预防管理的5个步骤16。第一步是职业紧张的检测与准备,内容包括争取企业组织管理层的支持、广泛宣传职业紧张相关知识、建立工作家庭沟通界面、争取各类利益相关群体参与、收集职业紧张信息等;第二步是危险因素和危险人群分析,通过问卷、检查表、访谈等方式收集详细信息,更深入地分析工作场所的职业紧张因素、紧张受罹人群、紧张程度及紧张发生的特点;第三步是设计行动计划,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紧张解决方案并形成具体行动计划,要注意明确执行人、行动优先顺序及行动时间要求等;第四步是实施行动计划,包括讨论实施方案以统一认识,明确有关各方的任务,组织实施活动;第五步是评价干预效果,内容包括干预目标的实现程度,行动计划的负作用,行动计划的投入效益情况,有关各方对行动计划的满意度等。关于职业紧张相关疾病的立法问题,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西欧和亚洲各国还没有专门针对职业紧张的相关法律和管理规定,仅有少数国家将职业相关疾病列入法定职业病名单,如北欧的瑞典。在中国的台湾地区,当局已经将物理因素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列入了法定职业病名单,并努力将心理因素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列入此名单中。2008年,在欧盟的资助下,英国学者牵头起草了社会心理风险管理欧洲框架指南(Guidance on the European Framework for Psychosocial RiskMan-agement,PRIMA-EF),该指南着眼于在欧盟范围内的国家和企业的不同层面,提供促进政策、评价指标以及计划行动等的框架;该框架强调的是各方利益相关者(政府、雇主、职工以及职工代表)加强社会对话,共同合作17。PRIMA-EF的发布对欧盟各个成员国广大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干预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7.研究方向展望根据国内外职业紧张的研究现况,结合我国职业紧张管理实践,在此展望职业紧张研究领域今后的若干重要工作方向:有效的本土化测量方法的建立:目前国内用于职业紧张测试的量表种类繁多,且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由于这些量表是在国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开发的,其条目结构及问题选用与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相当的差异,这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测量的有效性。此外,使用国外量表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如OSI-R量表是商业性而非免费的,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导致产权纠纷。因此,研发符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特征的职业紧张测量问卷并在全国推广使用具有现实意义,这一方面可以改进职业紧张测量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国职业紧张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更加规范;紧张暴露强度的科学度量:评价紧张与健康结局关系的一个强力证据是使用职业紧张的累计暴露量来建立清晰的剂量反应关系,累计暴露量由暴露强度和暴露时间来决定,目前的紧张测试基本上都不能较好地反映紧张暴露的时间,这是紧张测量中应该考虑解决的一个问题;人群职业紧张状态监测:从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发现,我国职业心理问题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充分采用现代公共卫生监测技术对国民的职业紧张状况进行定期监测,总结并通报监测结果,及时反映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动态,对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显得很重要;基于队列的长期健康效应研究:国内外开展的人群职业紧张研究大多数是横断面研究,这种类型的研究对于健康结局的归因评价是不足的,因为职业紧张相关疾患与紧张本身的因素关系就很复杂。此外,横断面研究还不利于观察紧张的长期慢性损害。如果能够建立起职业紧张人群的观察队列,将为职业紧张对人群健康损害的研究提供强力的判断证据;职业紧张健康损害的机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医学检测技术、信息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深入研究职业紧张造成健康损害的机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充分结合应用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拓展研究视角,深化研究的主题,获取说服力更强的研究证据。除此之外,职业紧张还有其它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内容都值得更进一步深入开展,包括有效的干预策略与措施,新出现的职业紧张因素评价,职业紧张职业卫生标准研究等,这些工作都依赖于政府、企业、职业卫生者及广大的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Seyle,H.The stress of lifeM.New York: Mc Graw-Hill,1956,1-5.2杨文杰,李健.工作场所中社会心理因素的测量-两种职业紧张测试模式的运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12(22)6:422-426.3Noguchi K,Ogawa T,Inugami A,et al.Acute subarachnoid he-mor - rhage: MR imagingwith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pulse se - quencesJ.Radiology,1995,196: 773 - 775.4中国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 3.5Marmot M, Siegrist J, Theorell T, et al. Health and the psycholocial environment at work. In: Marmot M, Wilkinson RGeds.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J.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105-131.6张剑,郭德俊.自我效能感与人力资源管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18-122.7Cooper CL, Sutherland VJ. Job stress, mental health and accidents among offshore workers in the oil and gas ex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模板
- 物业管理企业秩序维护工作手册范本
- 校长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从一节课的变化看教育质量的成长
- 幽门螺杆菌课件提问
- 2025年口腔行业投放分析报告-培训课件
- 巡察检查工作要点课件
- 峡山区安全培训班课件
- 尾气烟囱施工安全培训
- 小鸭找家课件
- 励志教育做一只努力向上的蜗牛主题班会
- 《消化性溃疡诊疗》课件
- GB/T 44927-2024知识管理体系要求
- 小学生美术素养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 《混凝土质量通病》课件
- 化学反应中的表示课件九年级化学(2024)上册
- 乳腺肿物手术配合护理
- 2024年在图书管理员培训上的讲话范例(3篇)
- 《天津市主要葫芦科作物对CGMMV的抗性鉴定及耐热性研究》
- 《语言学概论》教案(完整版)
- 《成本会计》高职财经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合肥市肥东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