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改革.学年论.docx_第1页
论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改革.学年论.docx_第2页
论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改革.学年论.docx_第3页
论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改革.学年论.docx_第4页
论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改革.学年论.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管理12-1班 郭小艳 学号3121136115论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改革目 次 摘要Abstract一、 问题的提出二、 公务员薪酬体制的历史演变及特点三、 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现状分析 (一) 我国公务员工资的现状 1.不满怪圈问题 2.频繁跳槽问题3.腐败诟病问题 (二) 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存在的问题 1.公务员薪酬水平不合理 2.区域、部门间薪酬差距大 3.工资结构不合理 4.考核制度不健全 5.缺乏激励作用四、 解决方法与对策 1.从社会角度考虑公平原则,平衡区域差异 2.调整与优化工资结构配置 3.建立职务、技能和绩效相结合的结构制度 4.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强化激励保障机制 摘 要我国公务员工资改革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公务员工资增长机制得不到确定的落实,薪酬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引起了公务员的跳槽问题频频出现,薪酬制度陷入不满怪圈。同时,一些公务员利用手头权力资源进行寻租活动,权钱交易、色情交易、卖官鬻爵、灰色收入、黑色收入诟病影响之大。只有不断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规范公务员福利,收入跟上生活水平步调。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将薪酬制度与考核制度紧密联系,由平均主义转向为注重绩效。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强化激励保障制度,以此来留住人才,对外具有竞争力作用。实行公务员“阳光工资”,使公务员薪酬结构和实际水平透明化,建立多层次交叉立体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形成内、外部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AbstractSalary reform of civil servant system malpractice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not 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ivil service wage growth mechanism, compensation structure unreasonable phenomenon. Caused job-hopping problems appeared frequently, civil servant salary system in a circle. At the same time, some civil servants use hand power resources for rent-seeking activities, trade power, the sex trade, sell ranks and titles, gray, black revenue for impact. Only by perfecting the civil servants pay system, standardize the civil servants welfare, income keep up with the standard of living pac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will be closely linked to the salary system and examination system, by equalitarianism turn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erform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servant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strengthen the incentive security system, in order to retain talent, external competitive action. Wage for civil servants sunshine, make the civil servants pay structure and the actual level of transparency, establishing multi-layer cross stereo supervision mechanism, subject to public supervision, form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system.关键词:薪酬制度;灰色收入;绩效考核;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腐败Key words:salary system;gray income;performance appraisal;civil servant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incentive mechanism;corruption一、问题的提出“现行薪酬体制,不要说体面的生活,就是基本的生活都难以达到。这种情况下,真正的一批非常能干的、有理想的公务员可能就会离开公共部门,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是很大的损失”。1“希望涨工资”这一诉求被多次提及。许多公务员呼吁“提低限高”,即规范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完善职务和职级并行的薪酬制度。公务员薪酬与公务员管理的改革相比,出现了严重滞后现象。目前,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中不科学、不完善和不合理的成分较多。公务员薪酬不能充分体现公务员的劳动价值和社会精英地位,造成政府部门行政效率低下、人才流失、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甚至滋生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其原因是我国公务员工资相对水平不合理,区域、部门薪酬差距较大,津贴补贴、奖金收入占很多比重,使得财政控制能力非常单薄,造成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合理。公务员人力资本价值及绩效难以衡量。考核制度不公平,人情味较浓,存在拉帮结派现象。部分处于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由于薪酬水平低,加上政府又缺乏对其财产、收入的有力监督,利用职权大搞圈钱色交易。改革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实在必行,应该建立公平化、规范化,透明化的薪酬制度,加大薪酬政策的激励作用,以避免政府部门优秀人才的流失,提高行政效率,清除腐败动机。二、公务员薪酬体制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我国公务员工资共经历了1956年、1985年、1993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6年、2014年等的九次调整。其中前三年调整幅度较大。1956年第一次工资改革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各种职务由高到低共30个登记。其中最高的国家主席、总理月工资为404.8元,最低是一般工人,为25.5元,高低相差16倍。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务等级工资制度逐渐演变成了属人工资制度,显露出了管理职级不符、高度集中、功能单一、劳酬脱节、机制僵化的弊端,导致了机关效率低下,严重的人才流失。为此,1985年中央决定进行了第二次工资改革,开始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标准工资加上副食补贴及行政费节支奖。按工资的不同职能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个部分。基础工资则按工作人员本人的生活费确定,六类地区每人每月40元。职务工资按职务的高低、责任的大小、工作的简繁和业务的水平确定,一个职务设有几个等级的工资标准,上下职务工资适当交叉。国家主席和总理的工资是办事员的10倍。每人按所担任的实际职务及级别领取职务工资。工龄工资按工作年限以每年0.5元计算;奖励工资为了奖励有突出成绩的公务员。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度与过去单一的等级工资制相比,突出了岗位因素,更好地反映了工资的多种功能,增强了公务员的激励性,并且实现了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分离,取得了更好的效果。2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1985年工资结构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从1993年开始进行了以职务工资制度为主的第三次工资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职务工资制,按工资的不同职能设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个部分。并决定建立了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增加工资的途径有以下这三个方面:(1)定期考核晋升工资的档次;(2)随职务、级别的晋升而相应增加工资;(3)根据物价波动指数和企业同类人员工资水平的增长情况做相应调整。这次的改革,增长幅度较大,且较好地调动了公务员的积极性。31997年7月进行了再次的调整,这次调整将基础工资标准由原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110元。机关新录用人员的试用工资相应提高:大学本科生由每月70元提高到225元;硕士生由每月97元提高到260元;博士生由每月105元提高到290元。1999年7月,基础工资标准由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80元,级别工资标准由10级至1级每月55元至470元,提高到85元至720元。2001年1月,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国务院再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公务员工资标准,每人每月180元的基础工资提高到230元;15级至1级每人每月85元至720元的级别工资,提高到115元至1166元。2003年7月,职务工资由100元至850元提高到130元至1150元。2006年7月,实行职级工资制,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列入基本工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职务工资由原来的130元至1150元提高到340元至4000元。公务员的级别由现行15个调整为27个,级别工资由原来的115元至1160元提高到290元至3820元。2014年10月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将往年公务员工资调整前后对比整理如下: 表1-1 往年公务员工资调整前后对比表 单位:元时间调整前调整后1997年标准90110大学本科70225硕士97260博士1052901999年标准110180十级5585一级4707202001年标准180230十五级85115一级72011662003年低职务100130高职务85011502006年低职务130340高职务11504000十五级115290一级11663820图1-1 往年公务员工资调整前后对比图 将往年调整后的国家公务员高低工资差别整理如下:表1-3 调整后的国家公务员高低工资差别表(不包括工龄工资) 单位:倍时间工资差别倍数1956年101985年10.21993年6.11997年6.11999年5.62001年6.42003年6.62006年10图1-2调整后的国家公务员高低工资差别图三、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的现状1.不满怪圈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公务员的工资并没有多大的变动,缓慢的增长幅度,已经不能满足公务员的需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在十六大行业中,居于中间偏后的位置。虽然国家多次上调公务员工资,水涨船高,别的行业工资也随之提高,且大部分上调幅度大于公务员。从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来看。公务员工资没有太大变化,处于较低水平。在现实当中,一些机关和公务员进行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其灰色收入、黑色收入广受诟病,这也间接导致机关单位不敢涨工资和不能涨工资的现实。久而久之,公务员薪酬制度正陷入一个各方不满的怪圈,低薪易引发公务员在工作上积极性大打折扣、懈怠不思进取,公开涨薪又会引起公众“拍砖”,不满情绪高涨。“高薪养廉”呼吁了十几年,仍然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社会上流传的涨工资不过是“风吹过耳”,不见实际行动。当前公务员工资制度正在处于一个各方不满的怪圈之中:合理的公务员涨薪可能引起民众的“拍砖”,人事部门长期压制工资的增长又会引起公务员的不满,还会导致地方政府变了法子给员工涨工资。根据相关研究,公务员队伍的学历绝大大部分高于其他行业。相同的能力,但是工资却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使得公务员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心理,引起不满现象。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认识中。公务员工资与公务员收入和待遇是两码事。工资条列出的各项清清楚楚,但是实际的收入待遇道不清说不明。很难辨清工资条背后的真实收入。这也是一听到公务员涨工资,反对声音连连不断的重要原因。公务员工资改革陷入央地关系的怪圈: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2.频繁跳槽问题近段时间,我国公务员跳槽事件频频发生。尽管第三波公务员离职潮远没到来,但是新近离职公务员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粤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公务员离职比中西部内陆地区要多;男性比女性多;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比一般行政部门要多;而从工作年限来看,80后特别是85后,入职2到8年的居多;70后有少数离职,60后极为罕见。辞职原因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工资低,二是职务升迁不顺。现在的公务员跳槽和往年相比有一些明显的不同和区别,就是专业化(如司法、金融、财政等专业化部门)、年轻化、基层化、区域化等“新四化”倾向严重,而跳槽的主要原因是待遇低和自感没前途。“新四化”公务员的快速跳槽或者说退出公务员队伍,一方面国家或地方组织公考与补充新人的花费付诸东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专业岗位的公务员加速离去的现象,不利于公务部门专职业务能力的提升和精益求精,也不利于进行下一步公务专业岗位机构改革。再一方面,发达地区的专业年轻公务员离去的数量增加,不但与这些地区的一些公务活动的强调专业性不相适应,也会破坏这些地区与相关地区公务员总体素质、平均年龄等方面的平衡,还会在公务员队伍中起到不良的失范作用,加速公务员队伍整体离职的速度,对全面高素质高能力地建设公务员队伍来说是一个负能量。3.腐败诟病问题 基层公务员以至于普通百姓对于官员身份趋之若鹜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官员所能享受的高薪酬优待遇,更多在于官员身份所能掌握控制的权力资源,以及由其所带来的种种特权,甚至是由其所引起及产生的存在的寻租空间。因此,对于县级以下机关基层公务员加薪有路式的制度调整虽然在破除官本位、缓解机关内部恶性竞争上有其效,但效果可能也是相当有限的。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即使是对官方原有的目的与初衷,即解决乡镇机关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也很难产生很大的效果。如果公务员的工资收入维持生计出现困难,就难免为生计而谋他路,工作积极性也由此受到很大影响。“身在曹营心在汉”,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也难免会有一些意识薄弱的公务员从其它渠道谋取钱财,如暗地里与人合伙做生意,亦或做与职务不相称的事情。这些不仅打击了公务员干事业的积极性,还也有损于干部的形象。“低薪出焦裕禄,高薪出许三多,高官厚禄造贪腐”。此语一出,立刻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高官厚禄助长了某些官员的贪婪之心,应该加大力度降薪减员。又有人认为,只有高薪才能养廉,才能真正使官员由“不敢贪”转变为“不想贪”。但是,官员的薪酬真的是公务员贪污腐败的罪魁祸首吗?治理贪污腐败完善制度是关键。虽然薪酬不是官员贪污腐败的根本原因,但官员的种种腐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我国薪酬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对偏低工资的合理提高,规范公务员福利待遇,清理灰色收入、隐形收入,才能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心,为反腐工作提供制度。(二)我国公务员薪酬体制存在的问题1.公务员薪酬水平不合理近年来,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国家连续了多次地进行公务员薪酬体制改革,使得公务员工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拉小。但是表面上看起来加薪,而实际工资的增加幅度并不大,与大部分行业相比,工资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对公务员缺乏激励性,对外部缺乏竞争性,不能起到吸引留住人才和激励竞争的作用。给公务员的心理带来不平衡效应,给国家相关的管理机关实施人才战略和人才培养方案带来不利影响。 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的薪酬水平,普遍不高,待遇过于依赖单一的职务“官位”。因此,人社部制定以“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为重心的薪酬体系改革,强调“副处长工资可能比处长还高”,无疑具有现实合理性和必要性。4但是“副处工资比处长高”这不是关键。因为它不能完全保证公务员收入分配公平,真正的关键在于全面制约与收入分配相关的各种“官员”权力。在社会收入分配层面,不仅要“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更要提高底层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待遇,并确保公务员与其他行业劳动者薪酬水平的总体均衡。5这正如李克强总理日前强调的,“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确保公共资金节约、合理、有效使用”,“政府俭朴了,用于群众的钱就能更多”。2.区域、部门间薪酬差距大 区域、部门间薪酬差距大的表现在于,一是地区薪酬不平衡。就全国范围来说,各省市市区的公务员薪酬水平极不均衡,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了公务员的工资差距也跟着拉大。二是部门间收入差距过大。主要表现在薪酬制度的收入上,除了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以外,各部门一般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自己的一套补贴体系。这种内部的补贴明目种类丰富多样,且占公务员的实际收入的比例相当大,有的甚至已超过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部分,这种差距违背了薪酬的调节和激励职能,造成政府之间恶性竞争的严重后果。3.工资结构不合理 2014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发布关于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提出,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不够健全。一是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未落实,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但从调研情况来看,2006年以来,全国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一直未作调整,公务员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二是公务员工资结构不合理。基本工资占公务员收入比重仅为三分之一左右,津贴补贴占比过大,而津贴补贴标准取决于地方财政状况。5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结构功能重叠。职工工资制的主题框架构成上采用了二元结构式,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间的关系难把握。二是内在结构体系不全然合理。构成上,留有很多以前的工资形式的痕迹。职务工资的级别工资还采用1956年的一职书级,上下交叉的设置方式:职务工资依旧沿用了1985年的12个职务层次设立若干工资档次的模式。这一种继承方式,一方面职务工资档次偏少,不能满足十年以上正常晋升的需要。另一方面工资级别设置缺失,形成了低频增资和无级可升的运作机制。 依靠职务晋升来提高公务员的待遇,只会强化“官本位”。阻碍改革创新,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损害国家的利益。 公务员的薪酬制度缺少一个规范化、透明性的调整制度。从1977年至2003年就薪酬作了六次调整,但是具体的加薪依据无从得知,都是政府说的算。4.考核制度不健全 中国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大多数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细化标准,考核过程中不能够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公务员进行有效的考核,采用“一刀切”,而忽视了定量考核,也就是对较为客观的具体操作化的考核,如公务员数据整理,资料汇总等方面的能力。这就使在考核过程中,领导的主观考察标准对公务员整体考察有着重要影响。6领导者的爱好偏见直接影响了被考核者的绩效。可能产生晕论效应、首因效应、逻辑误差等的认为因素偏差,进而影响公务员的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导致人才流失。考核方法不够健全,不注重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考核量表不清晰,全凭领导个人主观意见,缺乏民主性、公平性,考核手段缺少制度化、规范化,使考核结果难以发挥。 5.缺乏激励作用很多人选择公务员这个职位是因为稳定、风险低,但是缺点又是显而易见的,吃大锅饭,能力高低、贡献大小与工作的奉献度没有关联,职务薪酬都是论工作年龄来算,根本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不能充分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严重的平均主义会形成公务员在岗位上懈怠、不思进取、混子日,甚至有的还会选择离开公务员行业。 纵观历年来的工资调动,凡是同职务、同级别的公务员不论行业、岗位、贡献、工龄等因素,均实行平均主义,同等加薪。大大削弱了留作用。许多平庸之辈搭便车而受责备,这会给公务员带来挫败感的负激励。四、解决方法与对策1.从社会角度考虑公平原则,平衡区域差异 2006年的公务员法就已经提出“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但时至今日工资调查机制仍未建立。7按照国际惯例和中国的相关通行做法,公务员工资应该大致与人均收入持平。但是中国的地域、行业之前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了人民的收入水平复杂多样。要减少、消除差异化,就需要一套完整科学的比较调查制度来支持,来平衡职业、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建议应从建立健全公务员薪酬社会保障机制入手,建立更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科学权威的公务员工资标准或标准幅度,在新标准中要着重考虑提高基本工资比重,从而有效发挥工资制度的保障和激励作用;要在增加中央财政投入的同时,减少地方财政对公务员薪酬构成的自主决定权,以实现同一地区同级别公务员基本同工同酬。为了实现公务员薪酬的正常增长机制,应建立公务员薪酬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其他人员薪酬水平的调查比较,作为调整公务员薪酬水平的参考依据,使公务员薪酬水平和经济发展、物价水平以及公务员的工作职责、任务等相适应,形成公务员薪酬正常增长机制。2.调整与优化工资结构配置调整职务工资,使其与责任挂钩,改革套该不合理、计算复杂的级别工资,建立以技能、知识水平、经验、阅历等为基础的技能工资,并且增加绩效工资,体现公务员的实绩和贡献,增强薪酬的激励功能。就我国目前情况而定,首先要调整工资与福利的比例关系,使得工资的水平要相对高一点,福利水平相对低一点。优化直接薪酬内部工资、奖金津贴与补贴的比例关系。基本工资应占主要比重,其次是奖金,再次是津贴和补贴。工资在薪酬结构中应当占主导地位,是薪酬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按劳取酬的首要体现,其内容和标准应该由中央政府进行统一的规定。8福利是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必要补充,它解决的是生活负担、共同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提高公务员福利的社会化、商品化、货币化的程度,比如全国范围的“房改”和个别地区的“车改”,就是实现公务员福利货币化的典例。津贴是薪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资的重要补充。津贴可以弥补各个地区的物价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基本生活费用的差异,满足公务员保持与当地企业相当层次人员的相近生活素质而产生的诉求,对于在特殊环境和特殊岗位工作的公务员所付出的额外劳动补偿。国家应从以下几点来调整与优化工资结构配置: 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