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活性与3种颅脑疾病关系的研究.doc_第1页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活性与3种颅脑疾病关系的研究.doc_第2页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活性与3种颅脑疾病关系的研究.doc_第3页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活性与3种颅脑疾病关系的研究.doc_第4页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活性与3种颅脑疾病关系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活性与3种颅脑疾病关系的研究作者:石志敏 周盛年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山东 济南 25001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检测对于判断脑梗死、脑出血、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 采用CK同工酶柱层析分离及检测不同病程、不同病情及不同预后的98例脑梗死、脑出血、颅脑损伤病人的CKBB活性。结果 不同病程、不同病情及不同预后的脑损伤患者CKBB活性均高于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P0.05)。另外,3种疾病其病程3 d组、重症组CKBB活性均显著增高 (P0.05)。结论 CKBB活性有助于判断脑梗死、脑出血、颅脑损伤的病情和预后。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颅脑损伤;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肌酸激酶(CK)及其脑型同工酶(CKBB)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的有用指标,CKBB活性在脑细胞受损的病人均有升高,但在不同颅脑疾病其升高的程度不同1。本文拟探讨CKBB活性与几种颅脑疾病之间病情及预后的关系,以进一步明确其临床实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我科2006年1月至2006年7月间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98例,男67例,女31例,年龄5076(平均67.412.3) 岁。脑梗死和脑出血诊断均按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定的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扫描或MRI证实。脑梗死病人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580(平均67)岁;脑出血病人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272(平均62)岁;颅脑外伤病人34例,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2246(平均34)岁,损伤类型包括脑挫裂伤23例(男20例和女3例)、硬膜下血肿6例(男4例和女2例)、硬膜外血肿3例(男2例和女1例)及脑干损伤2例(均为男性)。34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11例,68分10例,912分7例,1315分6例。将格拉斯评分小于8分的颅脑损伤、大面积脑梗死及大量脑出血(出血量大于30 ml)的患者称为重症组;格拉斯评分大于9分的颅脑损伤、梗死面积较小或小血管梗死者及小量脑出血患者称为轻症组。预后不良者为留有明显后遗症,如肢体瘫痪伴语言障碍或明显的智能障碍等。预后良好者为无明显后遗症。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临床确诊。 1.2 标本收集 每例肘静脉采血4 ml(不要求空腹),室温下置干燥净化试管中凝固,1 h内3 000 r/min分离血清。同时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查。标本采集时间分别在病后24 h内及病后连续3 d。 1.3 检测方法 由北京百和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CKBB活性测定采用CK同工酶柱层析分离及检测,参照离子交换层析技术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用xs表示,变量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不同病程、不同病情及不同预后的脑损伤患者CKBB活性均明显高于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P0.05)。另外, 3种疾病其病程3 d组、重症组CKBB活性均显著增高(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的CKBB活性检测结果(略) 与组内比较:1)P0.05,与脑出血组、脑梗死组比较:2)P0.05 3 讨论 CKBB在脑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它既存在于星形细胞中,又存在于神经元中,包括神经元的轴突、树突及胞体,子宫、前列腺、肾脏、胃肠道、甲状腺、肺脏等器官的组织细胞中虽亦含有,但浓度远低于脑组织;若能排除这些器官的疾病,则CKBB活性升高对CNS病损诊断具有特异性。CKBB活性升高是CNS损伤标志,病因不同其活性也有差别。脑梗死发生时,因缺血缺氧,病灶内脑细胞膜通透性增加,CKBB被释放入细胞间隙,再由此扩散入脑脊液及通过受损的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血液。有学者2对血液和脑脊液中CKBB进行分析表明,血清和脑脊液中CKBB呈正相关。若血脑脊液屏障被破坏且血液循环状况良好,则血清CKBB活性升高同样能反映脑组织受损伤的程度。并且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行脑室穿刺或腰穿可增加诱发脑疝的风险3。Ruzak等4研究报道,血清中CKBB活性与急性脑梗死病情相关。脑脊液中CKBB活性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存活病人神经功能状况相关,测其活性有利于临床准确判断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5。 June等6认为CKBB是重度脑损伤的指征,脑出血量越大的患者CKBB的活性越高。对于已经测出CKBB的病人、如4 d后CKBB活性仍很高,则提示预后不良。因此脑血管病急性期,尤其是病程3 d以内其活性升高最明显,故此期间采集标本测定CKBB活性有助于临床诊断病灶范围,程度及预后5。若病程3 d后其活性仍很高,则脑损伤原因可能依然存在,这可视为判断CNS再次受损伤的生化指标之一。 在颅脑外伤时细胞膜破坏,引起CKBB由细胞液立即释出经细胞外液进入脑脊液,再通过受损的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血液。本组资料提示血中CKBB活性变化与脑实质损伤有关。血液中CKBB活性的高低,能反映原发脑损伤的实际范围或程度,损伤越重,对脑组织破坏就越大,CKBB释放量越多,活性升高越显著。不同类型的损伤,酶活性升高幅度不一致。深部脑组织损伤如脑干挫伤及脑疝时,伤后初期几小时内的CKBB活性可能正常,以后呈病理性升高,可能是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酶扩散时间延长所致。血液中CKBB的活性,在伤后1224 h最高,3 d内恢复正常。对酶活性下降迟缓或持续不降者,表明颅脑损伤后有缺血缺氧性损伤等继发性进行性脑损害。因此,动态监测CKBB活性变化可判断是否有脑组织继发性损害,对于病人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雨平,刘道宽.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在脑血管病中的意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和脑浆液中CKBB变化及与CT片上病损大小的关系J.临床神经科学,1994;2(1):1. 2 岑柳仙.脑损伤患者血液与脑脊液中LDH、CK及其同工酶分析和相关性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3):372. 3 姚裕家,李顺品,李炜如.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和脑脊液LDH、CK及同工酶分析和相关性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9;2(1):279. 4 RuzakSkocir B. Cerebrospinal fluid CK enzyme and CK isoenzymes in the outcome prognosi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Neurol Croat,1991;40(4):24757. 5 谭来勋,于步润,蔡 转.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在中风诊断中的意义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册,1995;22(3):126. 6 June F, Saburou Y,Keiko Y, et al.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