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前言-1二、绿松石简介1. 绿松石的性质-12. 分类-33. 类别等级-44. 加工工艺-5三、绿松石在中国各个时期的发展及特点1. 新石器时代-52. 奴隶社会-93. 秦汉时期-164. 汉末至元朝-175. 明清时期-19四、绿松石在国外的发展-22五、现代的绿松石欣赏-22六、小结-23七、参考文献-231、 前言 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对于“绿松石”工艺的鉴赏,由于十堰市绿松石行业比较繁荣,从小耳濡目染,对绿松石也产生浓厚的兴趣。本人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也对目前十堰市的绿松石市场做了部分的走访和调查,本文将从绿松石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同时结合藏、蒙等少数名族的绿松石文化和国外绿松石文化进行分析,探讨绿松石的工业美术特征。2、 绿松石简介古人有云:玉,石之美者。千百年来,玉以其独有的品性,备受人们推崇。被誉为“成功之石”的绿松石是我国传统玉石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自古以来深受中外人士的重视和崇尚。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绿松石饰品发现于埃及,已有 8000多年的历史。绿松石也是我国使用最早的玉石材料之一,作为玉制品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从近年来我国考古出土文物中可知,7000年以来各时期的遗址墓地均有绿松石制品出土,而且有的出土量非常之丰富,可见,在中国玉文化历史中,绿松石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 绿松石的性质 绿松石通常呈现致密块状、肾状、钟乳状、皮壳状等集合体,特别是具有独特的天蓝色或称为 极品云盖寺高蓝瓷松原料横切面 “绿松石色”,使人一见便晓。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下: 化学成分一种含水的铜铝酸盐类矿物,分子式为CuAl6(PO4)4(OH)85H2O。理论成分为P2O5 34.12%,AL2O3 36.84%,CUO 9.57%,H2O 19.47%。而自然界产出的绿松石与理论成分有很大差别。 物理特性形态:三斜晶系,隐晶质,少见微小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断口:贝壳状到粒状(与孔系度有关)。硬度:致密块状者摩氏硬度为56,孔系度大者摩氏硬度较小。韧性:白垩状者韧性小,易断裂,致密者韧性好。条痕:白色或绿色。 极品春带彩绿松石雕件 玉感强烈透明度:通常不透明。光泽:抛光面为油脂玻璃光泽,断口上为油脂暗淡光泽。包裹体:常有黑色斑点或黑色线状褐矿或其他氧化铁包裹物。颜色:天蓝色,极具特征性,以至于成了一种标准色-绿松石色。其余有深蓝、淡蓝、湖水蓝、蓝绿、苹果绿、黄绿、浅黄、浅灰色。铜导致了蓝色,铁在化学成分中可以替代部分铝,使绿松石呈现绿色,水的含量也影响着蓝色的色调。吸收光谱:在强的反射光下,偶尔可见两条中等至微弱的蓝区432纳米和420纳米吸收带,有时在460纳米处可见模糊不清的吸收带。发光性:在紫外线长照射下有淡黄绿色到蓝色的荧光,短波荧光不明显。X射线照射下也无明显的发光现象。热学性质:遇热通常会爆裂成碎片,变为褐色,火焰下呈绿色。酸:在盐酸中溶解很慢。2. 分类 绿松石通常按产地、颜色、光泽、质地、结构和构造对其分类,而许多分类又或多或少的引申为绿松石的质量等级,因而带有等级意义。 按颜色分类A、蓝色绿松石(Blue turquoise):蓝色,不透明块体,有时为暗蓝色;B、浅蓝色绿松石(Pala blue turquoise):浅蓝色,不透明块体;C、蓝绿色绿松石(Blue-green turquoise):蓝绿色,不透明块体;D、绿色绿松石(Green turquoise):绿色,不透明块体;E、黄绿色绿松石(Yellow-green turquoise):黄绿色,不透明块体;F、浅绿色绿松石(Greenish turquoise):浅绿色,不透明块体。 按地区分类A、湖北绿松石:产自中国鄂西北的绿松石,古称荆州石或襄阳甸子。湖北绿松石产量大,质量优,享誉中外,主要分布在鄂西北的郧县、竹山、郧西等地,矿山位于武当山脉的西端、汉水以南的部分区域内。B、尼沙普尔绿松石:产自伊朗北部阿里米塞尔山上的尼沙普尔地区。中国古称回回甸子,日本等国称东方绿松石。C、西奈绿松石:位于西奈半岛,是世界最古老的绿松石矿山。D、美国绿松石:产自美国西南各州,特别是亚利桑那州最为丰富。按产地分还有埃及绿松石、智利绿松石、澳大利亚绿松石,等等。然而有些产地名称,不仅仅代表产地,同时还代表和指示绿松石的质量等级,故这些名称也具有质量等级意义。 按结构等分类A、透明绿松石:指透明的绿松石晶体。极罕见,仅产与美国弗吉尼亚州,琢磨后的透明宝石重量不到1 克拉;B、块状绿松石:指致密块状的绿松石,它们色泽艳丽,质地细腻,坚韧而光洁,为玉雕的主要材料,相当常见;C、结核状绿松石:指呈球形、椭球形、葡萄形、枕形等形态的绿松石,结核大小悬殊;D、蓝缟绿松石:也称为花边绿松石,指因铁质的存在而形成的具有蜘蛛网状花纹的绿松石;E、铁线绿松石:指表层具有纤细的铁黑色花线的绿松石;F、瓷松石:指呈天蓝色、质地致密坚韧,破碎后断口如瓷器断口,异常光亮的绿松石,质量好;G、脉状绿松石:指呈脉状、赋存于围岩破碎带中的绿松石;H、斑杂状绿松石:指因含有高岭石和褐铁矿等物质而呈现的斑点状、星点状构造的绿松石,质量较差;I、面松:指质地不坚的绿松石,断口呈粒状,硬度小,用指甲能刻划。有的块料可用; J、泡松:指比面松还软的绿松石,为劣等品,不能用做玉雕材料。但这种绿松石经过人工着色、注胶处理,已成为一种优化绿松石品种。3. 类别等级 国际: 泡松:又称面松,呈淡蓝色到月白色,硬度在4.5以下,用小刀能刻划。因为这种绿松石软而疏松,只有较大块才有使用价值,为质量最次的松石。但在绿松石原料日益缺乏的今天,常采用注塑、注蜡以及染色等人工处理方法,改善其质量及外观,因而也可废物利用。 铁线松:绿松石中有黑色褐铁矿细脉呈网状分布,使蓝色或绿色绿松石呈现有黑色龟背纹、网纹或脉状纹的绿松石品种,被称为铁线松。其上的褐铁矿细脉被称为铁线。铁线纤细,粘结牢固,质坚硬,和松石形成一体,使松石上有如墨线勾画的自然图案,美观而独具一格。具美丽蜘蛛网纹的绿松石也可成为佳品。但若网纹为粘土质细脉组成,则称为泥线绿松石。泥线松石胶结不牢固,质地较软,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 国内: 根据颜色、光泽、质地和块度,中国工艺美术界一般将绿松石划分为三个等级: 18K金镶钻松石吊坠一级绿松石:呈鲜艳的天蓝色,颜色纯正、均匀,光泽强,半透明至微透明,表面有玻璃感。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无铁线或其他缺陷,块度大。 二级绿松石:呈深蓝、蓝绿、翠绿色,光泽较强,微透明。质地坚韧,铁线或其他缺陷很少,块度中等。三级绿松石:呈浅蓝或蓝白,浅黄绿等色,光泽较差,质地比较僵硬,铁线明显,或白脑、筋、糠心等缺陷较多,块度大小不等。4. 加工工艺 绿松石的工艺要求,主要以颜色、质地、杂质及块度大小为标准。质硬、色蓝如瓷松者,块大者为特级料,中小块为一级料;中等硬度、色由蓝到豆绿,如绿松以及网纹美观的铁线松者,大块为一级料,中小块为二级料;其它可使用的料为三级料;最次者为面松,只有大块或处理后才能使用。绿松石玉雕工艺品是中国独具风格的出口玉雕品种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素享盛誉。3、 绿松石在中国各个时期的发展及特点1. 新石器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绿松石与软玉、玛瑙等玉石均作为美身的饰品。据考古出土文物资料显示,新石器时代的绿松石制品十分丰富,分布广泛。这个时期人们对绿松石的认识和利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距今10000年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和早期2、距今7000年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3、距今5000年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1. 距今10000年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和早期。这个时期出土的绿松石器并不多,以黄河中下游地区裴李岗文化发现的一批绿松石器居多。 主要特征为:形制种类少,以片状的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珠、坠等饰件为常见器形;器体较小;工艺简单,磨制不精,有些耳饰有小穿孔。 (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400年)遗址中出土两件绿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长的鱼形饰物。在同属于仰韶文化的陕西汉中龙岗寺也出土绿松石小坠饰。) 鱼形饰物 2.距今7000年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期出土绿松石器的遗址和数量增多,有江苏灌云大伊山遗址、大溪文化巫山大溪遗址、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永昌鸳鸯池遗址、乐都柳湾遗址等,其中乐都柳湾遗址出土绿松石饰品达244件,是出土绿松石数量和种类最丰富的遗址。此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阜新胡头沟遗址、岫岩北沟遗址也有少量出土。 主要特征为:形制多样,除扁平各式坠、珠等小件饰物外,新出现了管状坠饰、串饰及鱼、鸟、鸮等动物形饰;器体明显比早期的增大;各类器物普遍比一期打磨光滑,工艺精细,有些施有纹饰。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创了骨器上镶嵌绿松石的工艺。 (绿松石鸟形饰,1979年出土于辽宁喀左县红山文化东山嘴遗址,辽宁省博物馆藏。该饰物发现于红山文化祭坛方形基址东外侧,作展翅鸮形,是我国已发掘出的第二枚绿松石动植物造型,这枚鸟形绿松石是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交流的见证。) 绿松石鸟形饰物 (大汶口文化骨雕筒,1957山东大汉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该骨雕筒高7.7厘米,呈三角形,由动物肢骨雕刻而成,弦之间各嵌带纹绿松石圆饼五个,一侧穿四孔,器壁薄,刮磨光滑,为随葬的装饰品。装饰单纯、造型质朴、料作细致。牙骨雕刻及玉石镶嵌技艺始于大汶口文化,并开创了商周镶嵌工艺的先河。) 大汶口文化骨雕筒 3、距今5000年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出土绿松石器的遗址和数量比前段有所减少,但分布范围却有扩大。 东北地区有小珠山上层文化,黄河流域有:山东龙山文化临朐朱封墓地、庙底沟二期文化武功浒西庄遗址、齐家文化乐都柳湾遗址、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等。长江下游地区此时发现绿松石器较少,良渚文化萧县金寨遗址、福泉山遗址发现的绿松石制品不足百件。东南沿海地区的石峡文化石峡遗址出土10件长绿松石饰,清远港江河支流新石器时代遗址仅发现1件绿松石饰。 主要特征为:在数量上较前段明显减少,种类也相对简单,不见大型器物和有特色的器物,反映了绿松石衰落的趋向。这与同期良渚文化大量使用闪石类软玉,红山文化广泛运用岫玉有关。山东龙山文化朱封墓地M201出土的镶绿松石玉冠饰和齐家文化店河遗址出土镶嵌17枚绿松石片的陶器,表明镶嵌工艺的进步和发展。 (龙山文化的玉冠饰,1989年山东省临朐县朱封202号龙山文化墓葬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考古工作队藏。原冠遍缀绿松石小薄片,计有980多片。冠顶插有一簪饰,簪首呈镂空扇形,花眼间镶嵌绿松石,犹如“龙眼”,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应为龙山文化晚期代表性作品。) 龙山文化的玉冠饰 齐家文化,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的,后来该时期多个遗址中发现绿松石珠、玉佩饰、坠饰、发箍等若干。固原店河遗址出土的1件陶器,器为束腰、上下两面内凹的圆形,在陶器一面周围粘有17枚小绿松石薄片,这是极少见的陶器上镶绿松石。另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上镶嵌绿松石也是值得考究的。此外该文化时期首次出现了嵌绿松石的红铜器和青铜器。齐家文化镶有绿松石的青铜器齐家文化玉璜2. 奴隶社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进入了历史新时期,新石器时代之后的玉器逐渐脱离了史前的玉雕形式,开创了玉文化的新纪元。 从考古资料来看,由夏到战国这一时期,绿松石文化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与同期另一种普遍使用的玉石玛瑙相比,绿松石已逐渐发展为威严与权力的象征,这也成为该时期玉文化的显著特点。 在造型上,沿袭了新石器时期的串、珠、管、片以及鸟、蝉等动物造型;在工艺上,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的基础上,镶嵌技术逐步成熟,而随着青铜器工艺的发展,嵌绿松石青铜器普遍。该时期分为两个阶段:1、 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玉文化最显著特点就是绿松石的使用量的巨增。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高达数千件,甚至在二里头文化4期偏晚还发现了一处绿松石废料坑,出土了数千枚绿松石块粒;内蒙古赤峰市大甸子墓葬发现绿松石珠322件;四川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商周遗址、北京琉璃河燕国早期贵族墓地、山西曲沃北赵村晋国晋侯墓地等皆有绿松石器产出,可见绿松石用量的庞大。从总体上看,绿松石器数量多,分布集中于奴隶社会时期的中原地区。 主要特征:这一时期的绿松石出土物多见绿松石饰和绿松石镶嵌的各种器具饰物,富于观赏性和装饰性,时代风格表现为崇尚自然,追求真实。造型上沿袭了新石器时期的串、珠、管、片以及鸟、蝉等动物造型,此外还首次出现了绿松石玉人;在工艺上,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的基础上,镶嵌技术逐步成熟,而随着青铜器工艺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嵌绿松石青铜器。2、由奴隶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 该时期继承了夏商西周的工艺,玉器的生产制作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峰,绿松石的利用在夏商西周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辉煌。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战国时期,24个省、区的墓葬中,有233处出土过绿松石玉器,且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湖北等省出现频率最高,并呈向外扩散分布的趋势。主要有: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了多达1518粒绿松石珠饰;浙江东阳前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3000多件玉器中绿松石占绝大多数;虢(gu)国墓地M2012号出土133件绿松石制品;战国时期的云南呈贡天子庙滇墓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绿松石珠。 主要特征:此期绿松石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绿松石器有逐渐由中原地区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扩展的趋势,风格参差,因地域不同而多样化;出现了不少新造型、纹饰与工艺技巧的新变化,形式美的标准大大提高。同时,嵌绿松石青铜器技术更为成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按照功能而言,可将该时期的绿松石制品分为礼仪器、兵器、装饰品、实用器四大类。(1)礼仪器: 商代的宰丰骨匕刻辞,牛骨,呈匕首形,上镶嵌十四颗绿松石,相传也为安阳出土。殷商时期甲骨文,多为卜辞,记事者甚少,此骨匕记载了帝乙或辛帝时,宰丰受到商王赏赐之事。宰丰骨匕一面刻辞纹,另一面刻有文字,一端残,文字分两行,完整无损,罕见之极。其布局精妙奇美,疏密得当,笔力雄健浑圆,结体错落有致,显示出卜辞书法成熟之美。 宰丰骨匕刻辞 鹿角立鹤,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鹿角立鹤为青铜铸制,器形以底座、立鹤,鹿角以榨卯构连,鹤为长颈圆首,尖嘴上翘作钩状,硕腹拱背,翅展尾垂,高腿扁足,头两侧生有枝权丛生、朝上内卷呈圆弧状的一对鹿角。在鹤背上有凸脊,脊上及腹、翅、尾下部镶嵌绿松石。此外在曾侯乙墓中还出土了战国早期玉首削、乙匕、嵌绿松石龙纹豆、镶绿松石提链铜小口鼎等文物均镶嵌有绿松石。 鹿角立鹤 青铜器神兽,1990年河南淅川徐家岭楚墓出土,收藏于河南博物馆。 该青铜器龙首、虎颈、虎身、虎尾、龟足,张口吐舌,牙齿犀利。龙首上附六条蛇形龙。脊背上有一方座,座上有一神兽也为龙首,口衔一条龙,龙首。通身饰动物纹和云纹,满嵌绿松石。绿松石镶嵌精细,绿石莹莹,极为美观,实属罕见之物。 青铜器神兽 战国中期镶金错银牺尊兽,1977年在河北平山县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牺尊眼镶绿松石,双耳直竖,颈戴项圈,券商饰有金泡,背上有一活盖,为浮游天鹅形,器身通饰错云头纹,显得极其精美。 镶金错银牺尊兽 春秋时期,楚人卞和献璧,璧成为历史王朝的传国玉玺,引得王室乐此不倦为之纷争,今人考证和氏璧是绿松石,产出地在今神农架、房县一带。(2)兵器: 夏代晚期的十字纹方钺,藏上海博物馆。此器方形平刃,阑旁有两方孔,似用于皮条捆扎。器物中心有一圆孔,其周围用绿松石镶嵌卉纹六组,纹饰较为特殊。此方钺大而且重,使用不便,还有绿松石作镶嵌,当是军队仪仗用具。 十字纹方钺 商代镶嵌蛇纹铜铋玉矛,1986年河南安阳大司空南25号墓出土,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玉戈直刃弧背,刻兽面纹,背有扉棱,铜柄上有龠,下有鐏,绿松石镶嵌出兽面纹,龙纹,蕉叶纹。 镶嵌蛇纹铜铋玉矛 春秋战国菱形暗格纹剑,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剑通长60.8厘米,重0.96千克。剑身宽长厚重,前锋尖锐,中起脊线,饰双线菱形暗格纹,倒凹字形凹格,用玻璃,绿松石,孔雀石嵌出兽面纹,圆茎上有一箍棱,圆盘形首。 菱形暗格纹剑 春秋时期还出土了一批包括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在内的名剑和各种兵器。越王勾践铜剑于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1974年庐江县汤池镇出土了吴王光剑,上嵌绿松石,但已脱落。1992年在陕西省宝鸡益门2号墓出土了嵌石金柄铁剑,现藏于宝鸡考古队。(3)装饰品: 嵌绿松石兽面纹铜饰牌,1981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该铜牌以青铜为底,上嵌有若干抛光的绿松石薄片,与同遗址56座墓葬中出土的绿松石与陶珠相兼、陶珠项链、贝壳项链相比,表明了贵族成员的身份地位的差异,饰品的绿松石余越多越显得地位高贵,例4号墓,出土了200余件绿松石管和绿松石片的饰品,墓主身份应为高级贵族。 嵌绿松石兽面纹铜饰牌(4) 实用器: 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妇好墓,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该杯用象牙根段制成,形似现侈口薄唇,中腰微束。杯身一侧有与杯身等高的夔龙形把手。杯身有雕刻精细的花纹且具有相当的装饰性,上下边口为两条素地宽边,中间由绿松石的条带间隔为四段,分别采用了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雕刻精细的饕餮纹及变形夔纹,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嵌绿松石象牙杯 春秋时期兽面纹金方泡,1992年陕西宝鸡益门村2号墓出土,现藏宝鸡市考古工作队。方泡为金质,正面饰有蟠螭纹组成的兽面纹,左边一件双眼镂空,并在对称部位镶嵌八块绿松石。 兽面纹金方泡3. 秦汉时期 自秦始皇灭掉各诸侯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朝伊始,中国玉文化就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该时期的玉材丰富,雕工技艺推陈出新,并日趋成熟,而国家的繁荣昌盛,东西文化交流的频繁密集,使得玉器的艺术性与鉴赏性大大提升。尽管不如奴隶社会时期的那般的大量使用,但这个时期的绿松石,因其绚丽的蓝色而成为宫廷制品中不可或缺的点缀玉石,达到了玉材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秦汉时期延续了战国后期绿松石的辉煌,显著的特点是绿松石的大量出土已由先前的中原地区转向西南等周边地区。主要有:滇国绿松石制品,如云南德钦县纳古石棺墓出土的绿松石珠716粒,云南江川县李家山6座典型发掘墓葬中出土的绿松石珠达几万枚;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出土的嵌绿松石铜器、金银器;满城汉墓出土装饰器中的鎏金银、错金银和镶嵌玛瑙绿松石等等。 主要特征:由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鎏金银、错金银和镶嵌绿松石工艺到西汉时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出土的制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制作精美,生动华美。西南边境地区的绿松石用量巨大,全部是装饰品和镶嵌饰品,有珠形、管形和枣核形不等,大小也不一致,有的穿孔成串,有的镶嵌于扣饰、标首、铜镯等青铜器器物上,被赋予鲜明的地域特色。 绿松石子母鸽为东汉文物,1970年江苏省徐州市上山一号汉墓出土,雕刻在一小块绿松石料上,是一件微型圆雕珍品。 绿松石子母鸽 东汉时期金银器八角圆环嵌绿松石金饰,内嵌爪子形绿松石,1980年讲述邗江广陵王刘荆墓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馆。 金银器八角圆环嵌绿松石金饰 东汉时期的腰带钩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馆。带钩首部似鹰,鹰前额嵌以绿松石,钩身作鸟喙神人,额镶一滴水状绿松石,通体嵌4颗绿松石。 腰带钩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4. 汉末至元朝(1) 汉末及魏晋南北时期,时局动乱,经济萧条,出土玉器寥若晨星;(2)是隋至盛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东西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在汉代金银工艺的基础上,绿松石与金银结合的制品大量出现,多为宫廷使用。 金筐宝钿白玉带,1991年出土于西安南郊南里王村韦氏家族墓地,藏于陕西考古研究所。玉带由16个部分组成,每片雕件中都用金作纹镶以各种宝石、绿松石、珍珠等。 金筐宝钿白玉带 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带去大量的绿松石,装饰拉萨的大昭寺,使西藏的绿松石装饰延续一千多年,绿松石与藏传佛教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吐蕃赞普戴的头盔鎏金铜头盔,镶有绿松石、水晶石、红宝石和珍珠等,做工十分精致,反映了当时的高超的工艺水平。置于拉萨布达拉宫中的西藏大佛,制作于唐代,用黄金镶嵌绿松石、珊瑚而成。 鎏金铜头盔(3)晚唐及五代十国的动荡萧条时期。基本上鲜少绿松石制品出现,属于绿松石的衰落时期;(4) 宋辽金元时期。在盛唐的基础上,嵌绿松石工艺更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绿松石向华夏大地其它地区的传播,绿松石逐渐被某些少数民族(如满族、藏族、蒙族、门巴族等)所推崇,尤其是藏区的少数民族,将其视为灵魂之石、护身符,绿松石文化渐渐渗透到华夏各地。到元代将产自中国鄂西北的绿松石称“荆州石”或“襄阳甸子”,在当时享有盛名。 故宫博物院藏有元代毗卢遮那佛像,胸前和两臂镶嵌有3颗醒目的绿松石,特别是胸前的绿松石与佛手相对应,突出了佛像的主题。 元代毗卢遮那佛像5.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出土绿松石饰品的遗址主要有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54粒,而在故宫、雍和宫等宫殿旧址依旧陈列着传世的绿松石器物。 主要特征:绿松石与宗教文化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嵌绿松石佛器的大量出现。 随着中国地域版图的扩大,文化交流的频繁,进入明清后的绿松石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在清代,因其“色相如天”而深受宫廷的喜爱,被称为“天国宝石”,在宫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清代皇帝上朝的朝带、朝珠,皇太后、皇后束发的金约、颈饰用的领约,公侯的朝冠,郡主额驸的朝带等,都依规矩镶嵌着大小、数目不等的绿松石,象征着权位、财富和吉祥。绿松石更是与佛教、喇嘛教文化紧紧相连,嵌绿松石佛器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制品。此外,开采工艺的成熟使得绿松石雕件块度变大,不似新石器时期的小型,在造型上更是匠心独运,题材丰富。 与前两期相比,绿松石制品的功用不再是简单的礼器,也融入到生活当中来,不同于前两期的绿松石制品主要可以分为装饰品、生活用品、佛器、雕刻摆件四类。(1) 装饰品 铁错银龙纹嵌绿松石如意 七成金累丝嵌石如意 松石绿釉梅瓶(2) 生活用品 朱雀衔环杯 出土于西汉中山靖王墓,青铜铸造,通体错金并镶嵌有绿松石,形状呈一朱雀衔环矗立座上,两高足杯呈直口,弧腹,高足,底座呈喇叭形,朱雀腹部与杯口两侧相连,杯内外壁饰柿蒂纹,杯座饰云纹。朱雀颈、腹及高足杯外壁饰圆形或心形绿松石,共17颗。此器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工艺精湛,错金及镶嵌装饰,更显光彩耀目,为汉代出土青铜器中之精品。 朱雀衔环杯(3) 佛器 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绿松石与宗教文化的结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绿松石更是与佛教、喇嘛教文化紧紧相连,嵌绿松石佛器成为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制品。 明代佛像供养天女,藏于雍和宫中,头、颈、胳膊镶有大而醒目的绿松石。绿度母通体镶有绿松石,雍和宫所藏四尊绿度母佛像中有三尊镶绿松石。 (4)雕刻摆件 在玉雕工艺日趋成熟的封建社会时期,绿松石的雕刻艺术品逐渐增多,造型多样,题材丰富,制作精美,艺术性强,多见于清代绿松石山子。由于开采工艺的成熟使得绿松石雕件块度变大,此时期的雕刻作品不似新石器时期的小型件,出现大量的大件雕刻作品。 清代绿松石雕群猴山子摆件,该摆件积石相临,高秀独出,山上群猴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石色碧蓝若湖水,质地均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绿松石在国外的发展1. 古埃及时期 在古埃及同一时期,绿松石饰品制作和使用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古埃及十八王朝图特卡蒙墓,于1917年被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发现,墓中出土文物超过10000件,每件都是无价之宝,文物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所蕴涵的谜团使图特卡蒙陵墓排在世界十大宝藏的第一位。在这些文物中,镶嵌绿松石的精美文物占了很大的比例。 美洲绿松石文化历史也十分悠久,此时期的美洲大陆上生活着印第安人,他们认为绿松石是大海和蓝天的精灵,会给远征的人带来吉祥和好运,被誉为成功幸运之石,是神力的象征。 公元8世纪,在美洲的玛雅文化、印加文化中都大量使用绿松石,崇尚绿松石。玛雅人是居住在中美洲的古印第安人,诞生与公元前3113年,在公元后约750便神秘的消失了。1987年秘鲁赛班出土了大量镶嵌绿松石的神迷文物。 在印第安的后古典期早期(900-1250年),在伊达尔戈州图拉出土了绿松石镶嵌圆盘,武士和统治者常将这种圆盘挂在腰后作为装饰。这种圆盘用木材、绿松石、贝壳、硬玉等多种材料镶嵌而成。圆盘分为8个等份,用4个蛇头分别指示4个方向。中美洲印第安人认为,大地四方有一位神灵把守,辅以不同的颜色为标志,东方红色,北方白色,西方黑色,南方黄色,与中国古代四方神的信仰十分接近。 13世纪,绿松石经土耳其传入欧洲,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