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字 经 测 试 题姓 名: 班 级: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52分)1、人之初,( )。性相近,( )。2、玉不琢,( )。人不学,( )。为人子,( )。亲师友,( )。3、首孝弟,( )。知某数,( )。4、人不学,( )。幼儿学,( )。5、曰春夏,( )。此四时,( )。曰南北,( )。此四方,( )。曰水火,( )。此五行,( )。6、勤有功,( )。戒之哉,( )。7、匏土革,( )。丝与竹,( )。8、高曾祖,( )。身而子,( )。( ),至玄曾。乃九族,( )。9、史记一,( )。后汉三,( )。二、我会选。(每题3分,共21分)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D、狗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6、建立夏朝的是( )。A、尧 B、舜 C、禹 D、汤7、“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句话是说( )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做人要遵守礼节,讲求信用。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三、连线题。(每题3分,共18分)头悬梁 朱买臣 锥刺股 车胤 如囊萤 李密如映雪 苏秦如负薪 孙康如挂角 孙敬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9分)1、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三字经上说: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些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你能写出历史上几个孝子的名字吗?(至少三个)2、“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三个)3、三字经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我会填。(64分)1、人之初,_ 。性相近,_ 。苟不教,_ 。2、玉不琢,_ 。人不学,_。为人子,_ 。亲师友,_ 。3、首孝弟,_ 。知某数,_ 。4、三才者_,三光者,_。5、曰春夏,_。此四时,_。曰南北,_ 。此四方,_ 。曰水火,_。此五行,_。6、勤有功,_ 。戒之哉,_ 。7、匏土革,_ 。丝与竹,_。8、高曾祖,_ 。身而子,_。自子孙,_。乃九族,_。9、父子恩,_。兄则友,_ 。长幼序,_ 。君则敬,_。此十义,_ 。10、“子不学,_。_,老何为?”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二、我会选。(24分)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A、窦燕山 B、曾参 C、黄香 D、孔子3、“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4、“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D、狗5、“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 D、要刻苦学习6、“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D、要学会学习7、论 语共有( )篇。A、10篇 B、15篇 C、20篇 D、308、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柯 C、子思 D、老子9、周公著作了什么书?( )A诗经 B论语 C周礼10、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 )A古诗 B四诗 C唐诗11、建立夏朝的是( )A、尧 B、舜 C、禹 D、汤12、“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说明学习要( )、能吃苦,还要有坚强的意志。A、自觉 B、靠父母 C、靠老师三、我会连。(10分)苟不教,性乃迁 教不严,师之惰养不教,父之过 详训诂,明句读凡训蒙,须讲究 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有义方 百而千,千而万一而十,十而百 教之道,贵以专 我周公,作周礼 如六经,始可读孝经通,四书熟 著六官,存治体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为学者,必有初 号六经,当讲求诗书易,礼春秋 小学终,至四书1. 最佳答案 2. 1性本善 习相远 2不成器 不知义 方少时 习礼仪 3次见闻 识某文 4 天地人 日月星 5曰秋冬 运不穷 曰西东 应乎中 木金土 本乎数 6戏无益 宜勉力 7 木石金 乃八音 8父而身 子而孙 至玄曾 人之伦 9夫妇从 弟则恭 友与朋 臣则忠 人所同 10呢?。 11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a) 1 B 2 C 3 A 4 A 5 C 6 C 7 C 8 C3.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4.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5.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6.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7.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8.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9.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10.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11.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2.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13. 版权所有。14. 希望可以帮助你。中华经典三字经知识检测 班级 姓名 一、我会填。(40分)1.人之初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2. 择邻处 子不学 窦燕山 有义方 名俱扬3.养不教 教不严 师之惰 非所宜 幼不学 4.玉不琢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习礼仪5.香九龄 孝于亲 所当执 能让梨 宜先知6.首孝悌 知某数 识某文 十而百 千而万7.三才者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夫妇顺二、我会选。(60分)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3.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D.狗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6. “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哪一句?( )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C.人不学,不知义。 D.幼不学,老何为。7.“苟不教,性乃迁”中“苟”的意思是:( )A.如果,假如 B.苟且 C.尚且 D.姓苟的老师8.“幼不学,老何为”中“为”的意思是:( )A.为了 B.因为 C.为什么 D.作为9.“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讲的是什么故事?( ).孟母断机教子.黄香温席 . 孔融让梨 .五子登科10.王小清的爸爸对儿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顾着自己打牌。你打算用哪句话来劝他?( ).亲师友 习礼仪 .养不教 父之过 .昔孟母 择邻处 .人不学 不知礼三字经试题一、我会填。(64分)1、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2、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3、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4、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5、匏土革, 。丝与竹, 。二、我会选。(16分)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D、狗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6、论 语共有( )篇。A、10篇 B、15篇 C、20篇 7、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柯 C、子思 D、老子8、建立夏朝的是( )。A、尧 B、舜 C、禹 D、汤三字经试卷第一课一、填空。人之初 , 习相远。 , 。教之道 。二、判断。1.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是独角蛟、白额虎。 ( )2.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 ( )3.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周处最终成为了西晋的一代名臣。( )4.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周处不是三害之一。 ( )三、按要求写原文或意思。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2.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间的差异不大。但是随着后天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四、找错别字,将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进,习香远,苟不教。性乃千,叫之道。贵以砖。 ( ) ( ) ( ) ( ) ( )第二课一、 填空。昔孟母, , 。断机杼。 , ,教五子, 。二、 判断题:1.孟子三迁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孔子身上的。 ( )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 )3.三字经中窦禹钧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长大后,名扬四海。( )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学”。 ( )三、选择题:1.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荀子2.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 )A 孟子的母亲 B 老子的母亲 C 孔子的母亲3.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 黄香 B 曾参 C 窦禹钧四、按要求写原文意思。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的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五、找错别字,把正确的填入括号。希孟母 择令处 逗燕山 明俱杨( ) ( ) ( ) ( )第三课一、 填空: ,父之过。 教不严, 。 子不学, 。 ,老何为?二、 判断:1.莫扎特在母亲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音乐大师。 ( )2.孔子的儿子孔鲤学会了礼。 ( )3.幼不学,老何为?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 )4.孔子认为大学和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 )5.子不学,非所宜。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因该的。 ( )三、选择:1.孔子认为( )和( )是教育的重要内容。A 诗 B 孟子 C 礼 D 大学2.孔子鲤的父亲是( )A 爸爸 B 姐姐 C 母亲四、按要求写意思。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五、找出错别字,并改正。养不叫,父知过。 ( )( )叫不盐,狮知惰。 ( )( )子不学,飞所宜。 ( )( )幼不学,姥和为? ( )( )第四课一、 填空:玉不琢, ; 不知义。为人子, ;亲师友, 。二、 选择:1.李白是受了( )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A、父亲 B 、老婆婆 C 、老爷爷2.春季是四时之首。( )A 、是 B、不是 C 、不确定3.李白小时候十分( )A、爱学习 B、贪玩 C、聪明 D、助人为乐4、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 )A、乐器 B、精美 C、才三、判断。1、李白小时候十分乐于助人。( )2、李白刻苦学习是受了老婆婆的启示。( )3、春季吃鸡肉,有助于养脾。( )4、中国人很喜欢玉,常用玉来做各种装饰品。( )四、把文中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玉不逐,不成气。( )( )仁不学,不知意。( )( )为仁纸,方少时。( )( )亲师友,戏李仪。( )( )五、理解下文意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第五课一、 填一填: 香九龄, 。孝 ,所当执。 ,能 。弟于长, 。首 ,次 。知某数, 。二、 选择题: 1.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 )A 要认真学习 B 要帮助别人 C 要学会谦让 2.冬天替父亲暖被窝的是( )A 李白 B 黄香 C 曾参 3.春季三个月,属( )A 金 B 水 C 火 D 木 E 土 4.黄香受到过( )的颁旨嘉奖。 A 汉和帝 B 汉武帝 C 汉景帝 5.春季要特别注意( )的养护。A 肺 B脾 C 肾 D 心 E 肝三、找错别字,将错别字圈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1.香九龄,能温习。 ( )2.弟于长,仪先知。 ( )3.知某数,识某闻。 ( )四写出原文。1.孝顺父母的品德是每个做子女的都应该具备的。2.尊敬兄长的德行,是我们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3.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则要学习文化,增长知识。第六课一、 填空,并解释下列意思。一而十, ,百而千, 。三才者, 。三光者 。三纲者 。父子亲, 。译: 二、 知文明意(给下面的问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魏微是一个( )的人。A 敢于犯颜直谏 B 胆小害怕 C 忠心耿耿与君共同进退2.唐太宗是得到( )的指导才冷静。A 魏微 B 长孙皇后 C 李白3.三才者指的是( )。A 天地人 B 日月星 C 君臣义4.太阳系核心是( )A 一颗恒星 B 天王星 C 卫星三、判断正误:1.魏微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 )2.柑橘是适合春天食用的水果。 ( )3.唐太宗是一位聪明的君主。 ( )4.“三纲”就是臣子对君主要诚实。 ( )四、学文知行:明明读一年级时他不教顺父母,夫妻之间不是吵就是闹,我们能用三字经的一句话来劝答他们一家人吗?第七课一、 默写第七课:曰春夏, , , 。 , 。 , 。 , 。 。 。二、填空:1.文中四时指 2.文中四方指 3.文中五行指 四、选择:1.根据五行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均归于( ),凡是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属于( ),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属于( );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事物归事物归属于( )凡具有寒冷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 )A 金 B 木 C 水 D 火 E 土2.按数学所说:“下( )右( )左( )上( )A东 B 南 C 西 D 北3.四季正确排序是( )A 春夏冬秋 B春夏秋冬五、按要求写意思:1.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2.曰南北,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3.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第八课一、 填空:五常是指:( )、( )、( )、( )、( )。六谷是指:( )、( )、( )、( )、( )。重义气的人是( )。二默写:曰仁义, , 。此五常, , , 。此六谷,人所食。三、 按要求写意思。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四选择:1.谁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A 钱学森 B袁隆平 C 华君庚 D李四光2.民间有没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A 有 B 没有 C 可能有 D 不能确定3.考古学家在折江姚河姆度发现了7000年前的稻谷吗?( )A 有 B 没有五、判断:1.钱学森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2.民间没有的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3.考古学家没有发现7000年前的稻谷。 ( )4.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的著作吗? ( )第九课一、填空:马( )羊,鸡( )( ),此六( ),人所( )。曰喜( ),曰衰( )、爱( )( ),七( )具。( )土( ),木( )金,( )与竹,( )八音。1.六畜是哪六畜: 2.七情是哪七情: 3.八音是哪八音: 二解决问题:1. 战国时期,是谁亲率大军讨伐孤竹国?2. 俞伯乐在东海蓬莱山创作了哪本书?3. 春分要多吃什么东西?4. 古人用什么做成笙?5. 古人用什么做钟和饶用什么蒙鼓?第十课一、 填空题:高 ,父而 。身 , 。 孙,至 。 族,人之 。二选择:1.在九族中的第三代叫( )A 高祖 B祖父 C 曾祖2.在( )代以内为亲族。A 五 B 二 C 三3.万石家风讲述的是( )教育子孙知错就改。A 孟子 B 孔子 C 石奋三、按要求写出意思。1.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2.九族分别指哪些? 四、 判断:1.九族中的六代为亲族。 ( )2.这一课告诉我们九族之间应互相尊敬,互相关爱,和睦相处。( )3.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 ( )4.清明的时候应该吃汤圆。 ( )5.石奋是依靠绝食使他的儿女改正错误。( )6.这一课共讲了八族。 ( )第十一课一、 填空:父子恩, , 。弟则恭,长幼序, , ,臣则忠,此十义,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的意思是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的意思是 。二连一连:夫妇从 友与朋 这十种大义,人们应当遵守兄则友 臣则忠 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长幼序 人所同 长辈和晚辈之间要尊卑有序,朋友之间要守信用君则敬 父子恩 儿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妻子要顺从丈夫此十义 弟则恭 君主对臣子敬重,臣子对君主忠诚三、 判断正误:1.父子恩,夫妇从的意思是儿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妻子要顺从自己的丈夫( )2.君则敬,臣则忠是十义中的两义。 ( )3.兄折友,弟则恭的意思是哥哥要让着弟弟,弟弟要和哥哥和谐。 ( )4.古有朋友,三益三损是孔子说的。 ( )5.这一课主要写对朋友应同甘共苦、讲信用、重义气。( )6.在古时个有个叫孟光的女子长得又黑又丑力气大得惊人,到了三十岁还没嫁人,后来她说要嫁就稼梁鸿梁知道孟光的心意后娶了孟光,从此男耕女织,这个故事选自第十一课。 ( )第十二课一、 填空题: 须讲究。小学终, 。论语 大学 合称四书,小学这部书作者是 。明 读, , 。详 ,明句读,想建气派大楼的 。二、连一连:为学者 明句读 凡训蒙 又要说明应在哪里停顿小学终 须讲究 明句读 论语、孟子、大学详训诂 至四书 详训诂 要详细解释字词的意义凡训蒙 必有初 至四书 凡是教小孩子读书的三、 判断:1.古人学习是十分强调循序渐进的,必须由浅入深。 ( )2.小学是学习洒扫、游戏、听课的事。 ( )3.小学这部书的作者是曾子。 ( )4.小学要懂得孝敬亲人,尊敬师长、敬爱长辈、亏待朋的道理。( )四、简答题:“古人学习,十分强调循序渐进,必须由浅入深,从学习一些启蒙知识开始。”原文是:“读书”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原文是:“为学者,必有初”的意思是:“详训诂,明句读”的意思是:三字经试题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的句子是 , 。 , 。“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四个: 、 、 、 。弟子规三字经上说:“子不学, 。 ,老何为。 ,不成器。人不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 、 、 、 、 、 三字经“ 、 、 、 。”告诉我们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便于查寻,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弟子规古人说:“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现代人也经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都证明:人们敬重一个人,主要是看 ,而不是看 。弟子规养不教, 。教不严, 。三字经见人恶, ,有则改,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 。弟子规二、选择题1、“昔孟母,择邻处。”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人身上。(B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太祖兴,国大明” -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B )A、李世明 B、朱元璋 C、赵匡胤 D、成吉思汗3、“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C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B )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B )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 D、戚继光6、“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 )A、孙敬和苏秦 B、李白和杜甫 C、程颐和程颢 D、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种 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 C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 )A、猪 B、鸭 C、鸽子 D、狗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C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6、论 语共有( C )篇。A、10篇 B、15篇 C、20篇 7、中庸的作者是( C )。A、孔子 B、孟柯 C、子思 D、老子8、建立夏朝的是(C )。A、尧 B、舜 C、禹 D、汤 3、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的句子是 ( )( )() 。5、三字经上说:“子不学,( ) 。( ) ,老何为。(),不成器。人不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6、“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 )A、孙敬和苏秦 B、李白和杜甫 C、程颐和程颢 D、毛泽东和周恩来1、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 ( A )A、事虽小勿擅为 茍擅为 子道亏B、物虽小 勿私藏 茍私藏亲心伤2、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B )A、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B、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3、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 A )A、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B、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4、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B )A、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B、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5、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 ( A )A、亲爱我 孝何难 B、亲憎我 孝方贤6、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 ( A )A、近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B、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7、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 ( B )A、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B、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10、“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告诉我们()。、恩欲报,怨欲忘。、善相劝,行皆建。、报怨短,报恩长。四、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多说话不如少说话,说话要恰当无误,千万不要花言巧语。)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3“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弟子规(能够亲近品行高尚的仁人,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道德品质会一天天长进,过错会一天天减少。)4“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弟子规知识竞赛内容(三)(2009-04-05 14:0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集锦 弟子规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看到这个故事题目能想到故事中的哪些人?我打的前部分是故事题目,后部分是答案。韦编三绝孔子;专心致志奕秋的一个学生;刨根问底沈括;铁杵磨针李白;“读书三到”书签鲁迅;纸上谈兵赵括;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七擒孟获诸葛亮;宽厚待人刘宽;以德报怨宋就;结草报恩魏颗,小玉,小玉的父亲;狱中学习夏侯胜和黄霸;以德治盗赵文子;倒屣相迎蔡邕和王粲;守庙人改错孔子;重才轻仇祁黄羊;割发代首曹操;将相和蔺相如和廉颇;车与城堡孔子;三年不窥园董仲舒;道听途说艾子,毛空;笑里藏刀李义府;口蜜腹剑李林甫;不吃无主梨许衡;邯郸学步燕国少年;三顾茅庐刘备,关羽,张飞;布衣本色包拯;凿壁借光匡衡;代人养母杜环;重义轻财卜式;卖身葬父董永;刻木侍亲丁兰;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婉言劝父孙之觉;辞官报恩李密;编蒲抄书路温舒。国学之美生生不息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主持人台词(2009-12-01 13:26:06) 转载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主持人台词甲:国学经典穿越千年时空。乙:书声琅琅承续中华文明。甲: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道和谐的精神。乙:这就是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文化精神。甲:民族精神需要代代传承。乙:代代传承需要我们来延续。甲:让我们来弘扬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融真善美品质于一身,做内涵丰富的一代新人。乙:今天,我们包信中心校本部师生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目的就是要传承我们的根文化。甲: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本次比赛圆满成功。乙:现在我宣布,包信中心校本部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甲:悠悠五千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乙:滔滔黄河水,润育者华夏儿女的生息。甲:在这悠悠的岁月中,三字经给人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明。乙:在这悠悠的岁月中,三字经向我们讲述一个伟大民族的进程。甲:我们今天重读三字经,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洁考核试题及答案
- 讲师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社团组织结构与文化传承机制探析-洞察及研究
- 中国竹文化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年高级经济师实务(10个专业)真题及答案解析
- 记叙文修辞手法课件
- 塑胶安全培训课件内容
- 风电场项目后期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方案
- 清洁电器行业经营绩效分析及投资风险策略报告
- 让礼住我家课件
-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系统HSPM培训教材
- 2025年蛇年年会汇报年终总结大会模板
- 存款代持协议书范文模板
- DB3301T 0374-2022 疗休养基地评价规范
- 胖东来企业文化指导手册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历史
- 委托别人找工作的协议
- 医技三基三严知识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 Y -S-T 732-202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截面图册 (正式版)
- 不定代词专项练习(附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