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doc_第1页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doc_第2页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doc_第3页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doc_第4页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全本读后感老师布置这次的作业,我想利用这次的机会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关于设计的书,我想都是理论或是历史方面的我可能静不下心去阅读,所以我选择了一本与现代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书。当看了这本书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了解的只是太少。以后我会找时间多看下相关的书。下面是我读书或所了解到。首先我了解了作者,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书中他他介绍了有他参与的各个设计项目。关于他的性格或是坚信的理念我有些拿不稳,但是他有一段话,却使我从中感觉到了这个设计师的伟大胸怀。这句话是: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保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就似是一个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一样,我每天都在设计院子里做设计的果实,所以不论是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整理设计的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就像此书的开头,李埃德尔库特这样评价他:“精确、严谨,他谈起设计来如一种生活哲学,不断变换着他对整个过程的意识,总在某处有所进展、挑战、改变着他的智慧。”智慧是无穷的,而原研哉是一个善于或是说热爱去探究智慧的人。乐于发现生活中可以进行再设计的事物。在设计界他想有众多设计大师对他的美赞。可是在书中我能读到他是一个很谦和的人。对作者的简介就这么多吧,我们从他的著作内容里也能对他了解很多。下面我对这本书进行了概括,同时也谈了我的感触和想法。第一章 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生活用品把日常生活中的用品进行再设计,会以怎样的姿态展示给我们呢?我也很期待,带着期待我认真的往下阅读。作者为此搞了一个展览,参展包括很多领域的设计,各行设计者通过作者给他们选出来的物品,对这些物品进行再设计。作者希望通过这些再创,能反映给我们很多问题,然后再一个个去弥补这些问题,慢慢完善事物。坂茂与卫生纸,建筑师坂茂重新设计了卫生纸,中间的纸管改成了方形,卷起的纸最终也成了方形。传统设计的圆筒纸被拉出来的纸比实际需要的要多,而方形纸则由于阻力起到了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并传递节省的信息。我非常喜欢这个设计,当堆放起来也节省空间。我很有体会,我们寝室的垃圾其实最多的还是卫生纸。试想我们真的有那么多脏东西需要去擦吗?被污质占得面积可能只有小拇指那么大,可是通常我们怕脏了手,会多扯了解,最后干净的地方随着被扔到垃圾桶里也就变成了垃圾。这些不必要的浪费成了大多数人的习惯,这是没有意识的。现在不是崇尚节约、“光盘”吗?其实不需要呼喊,只要每人都愿意从小事做起。这些都远了,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在微妙之处改变人们的习惯,能让人们自己去思考,可能不用那么费力去做那么多宣传了。我期待有天我能用上方形的卫生卷纸。佐藤雅彦与出入境章,他将传统的印章设计成印出来是飞机的造型,这的确令人新颖和惊奇的,或许很多人都会说这个章有意思。传达了日本好客的信息。隈研吾与捕蟑盒,捕蟑盒在日本很常见,可是我们国家倒不多,我还没有见过,倒是市面上像喷雾、投在食物里的药、粘鼠板之类的到很常见。可是平常人家也知道,特别是药类的,对呼吸道、眼睛都有危害,也很容易被小孩误食。而日本的再设计,而没有一点用药剂类的。这次隈研吾设计了一个能折叠的胶带,能放在蟑螂爱出没的橱柜缝隙,害虫爬进去就出不来了,被黏在里面。很感谢大师让我们看到这么精彩的设计,这样我们的生活的确会少许多的小烦恼。面出熏与火柴,他将火柴棒直接换成枯枝,顿时变得很有艺术感。作者的想法是,现在的多数家庭很少出现火柴的身影了,有某种怀旧的感觉。虽然现在大多数人不在使用火柴,可是我发现,我们家里的打火机很容易烂掉,而里面的气也就随之浪费,目前来看回收打火机的行动不是那么的被人关注。有则实验报告说将每一个用完的打火机回收起来,里面剩余的天然气都是巨大的能源,具体的数据我记得不是很清楚。现在我家用的是火柴,对不明白的人来说很老土,但对于像我家这样总是会用烂打火机来说,用火柴成本不仅大大减低,而且用的放心。津村耕佑与尿片,高科技的新材料引领社会的进步,合理地利用资源会带来更美好的明天。比如可降解的一次性饭盒。人类是制造垃圾的能手,人总是嫌泥土很脏,可是泥土却净化了那些垃圾,使地面回归干净。新的材料是必要被发明出来代替现今存在的让人束手无策的不可回收材料。这位装饰设计师,他发明的这套像纸一样的服装,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当老人最终有一天不能自理时,不会逼着他去穿有损他尊严,让他感到羞愧的尿片吧?这个类似裤子的尿片至少消除了们的抵触情绪。这个设计更体现了一种关怀,连作者自己也说:“现在即便是明天我就不得不开始穿尿片,我也无所谓了。津村耕佑的尿片证明,设计连我们的心理忧虑都能妙手解决。”看到这里时,我就想真正需要的就是像这样的以人为本,和谐的设计吧。深泽直人与茶带,茶带到现在意识很普遍的产品,深泽直人是个很出色的产品设计师,作者对他的评价很高,我也不去写他了,只能说他的产品设计很成功。“再设计”的展览也达到了世界性的影响力,作者有一个观点就是“让世界未知”。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本是设计的果实,但设计师以一种崭新的眼光,试试重新审视日常环境,好像它们仍是未知的一样。我们的设计或许不需要凭空再造一个新的事物出来,而是用新的眼光对我们的日常用品进行再设计,或许会令我们的生活更完善,更环保,更节能!“设计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或许这个展览就是要告诉我们这点吧。建筑师的通心粉。这个展览也是作者策划并制作的产品设计展。通过对通心粉的再设计,体现建筑师的能力。有意思的是,因为是食品,每一个设计都请了食评家,插画家竹冈美穗提供一个配菜谱。这让我在看着节时多了一份兴趣。通心粉最开始是意大利的一种面食,现在被传到很多国家,但中国视乎出现的很少,我是没有亲眼见过的。据说中国在唐代时,意大利使者很喜欢中国又细又长的面,于是皇上就赐给了他们几位拉面师傅。可惜回去后拉面师傅不管怎么教,他们都学不会。没办法,怪不得意大利只能做宽面了。肯定里面有关的建筑学,在一个食物产品中体现,我是无法分辨好坏的。但通过这次的设计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幽默,对设计无穷尽的思考。在我们的国家,因为五千的传统,是很难做出让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新设计的。他们的精神值得探讨,谁也不能否定日本的设计在世界所居的位置。第二章 五感的觉醒零四年作者策划并完成了一个项目“触觉展”。展览是同个各个方面的感觉给我们以触觉的感受。作者设计的“HAPTIC”展的标志,“H”用猪鬃植在硅胶的表面,让人看起来自然的觉得很别扭。这次的展览还不能画草图。津村耕佑设计的是“灯笼”,从图片了解到,他将头发植在灯笼上,光从中间发出,头发的质地清楚展现。可是却太像头,长短的发型,让人觉得这是“鬼灯”,实在恐怖。连作者也说,这个灯笼是没办法吸引别人有触摸的意愿的。祖父江慎设计了一个蝌蚪杯垫,透明的圆玻璃,里面整齐的排列着小蝌蚪。像是做生物实验。伊东丰雄的门把手,是一种叫“凝胶”很软的材料做的。门把手本身造型也像手,我想到小时候一个玩具,也是手的造型,还很软,甩出去可以粘在墙壁上。这个门把手很可爱,比起一般的门把手,触感肯定不一样。我觉得有种生命力,像是在说:“欢迎你回家,握个手吧。”现在的遥控器都是硬的,没有任何变化。Panasonic设计公司设计了一个变化多端的遥控器。不用的时候就瘫软在那里,当手触碰到时,又会立刻变硬,并发光。这让我觉得它像是未来的东西。不知道前后的触觉是怎样的,不知道这个产品能不能流向市场。让我举得很有意思,且有点小惊喜的是深泽直人设计的“果汁的肌肤”。形状就是一般牛奶的形状,附带吸管。而他把盒子和食品本身融到了一起。香蕉汁的盒子外观就是一个香蕉皮,只是有点方方的。草莓汁的盒子就像草莓表皮一样,不仅是颜色没变化,连小点点都是一样的。猕猴桃汁,盒子外面也是毛茸茸的。看到这样的盒子是不是很想去尝尝果汁的味道?看是不是真的一样。这样的包装直入人心,但或许大量生产时这样的材料与制作过程会很费神吧。挟士秀平设计的木屐,形状没有变,只有脚踩上去的部分被铺上青苔,还有的是松针,枯叶,雪,泥沙等等。估计脚踩上去会不自主的发凉吧。设计师是想让我们重新回到光脚的时代,真正去接触这片土地。作者很喜欢他的设计,作者觉得我们认识事物不是靠一方面的感觉,而是五感的结合。每一个感觉都会形成大脑意识的积累,向搜集的信息。当我们有一方面的感觉带给我们时,大脑就会搜寻与这个感觉相关联的一切信息。比如书,看到是白色,会想到它的触感是光滑的。作者也举了例子,我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这样分析我们的感觉意识,这样以后讨论事物我们可以分解成很多方面。就像作者说:“设计不仅跟颜色和形状有关。研究我们如何感受颜色和形式,或是研究感觉,是设计的一项关键课题。而观察人如何感觉物体将会给予社会新的方向。”铃木康广设计了一个圆白菜的碗。很美观,打破我们队常规事物的看法,这样的碗或许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吧。山中俊治设计的指南针,是纸做的,但是涂了一层防水材料,可以在水中漂浮。现在纸也不怕水了。作者设计的谁弹珠平台,也是防水材料,看到这里时我就想到了荷叶,被称为“荷叶效应”。现在的飞机外表用的就是这样的材料,不会被雨水等污染。如果将这样的材料运用到我们的建筑的话,就不会出现,水垢污染前提的现象了。我队这个材料没有更多地了解了,为什么没有被大量使用我也不明白。对于作品我就说这么多,作者说:“如若我们要从感觉这一侧去重设物品再造的驱动力的话,我们的设计过程就不是始于技术,而是始于感觉认知,它是与各种科学法则平行进步的。”现在技术的进步会影响我能感觉的退化。我很喜欢画画,但是我的专业让我更多的接触电脑软件处理图片的技术。但是我知道软件只是我们的工具而已。图片的效果是在自己脑海就该形成的,而不是软件做出的这个效果好看才觉得就是这个效果。我们的感觉认知必须建立,而不能只依赖于软件。这就是作者说的对事物的感觉,对事物的敏感。这种微妙的感觉,不经过训练是无法达到的。动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第三章 引人兴趣的媒介作者在这章介绍了媒介的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会千差万别。我们全身都不满了脑神经,作者通过各种媒介向人们传达信息。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节目表册,作者将册子封面用上一种白色松软的纸张,在上面压上凹陷的文字,看上去清澈如冰,摸起来很舒服。他想通过这个册子作为媒介,想来参会的观众表现好客。雪白的册子上红色的火焰有颜色,像在跳跃,观众无不称道的。梅田医院的视觉指示系统。这是一所产科和小儿科专科医院。作者为体现医院干净卫生的环境,对妇女儿童健康负责的态度,对她们的关怀,将指示文字图标等印在白布上。白布能给人柔软的感觉,能让产妇的心理压力放松,并且白布的干净整洁的信息。我很佩服作者,大胆的创新,和细腻敏锐的分析,还有那颗关怀的心。松层银座再造项目。作者大胆的运用了白,我体会到作者对“白”的喜爱,还要突起的点,一度让我认为他是一个“点控”。银座墙面运用了点,还有他们卡片上的点,包括手提袋的白和黑点,相互呼应,体现了一个整体。里面的两张宣传海报,虽然很有创新,但是我不大明白表达的意思。说一说“作为信息雕刻的书籍”。作者认为书籍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携带图像和文字的抽象媒介。现在的显示器让人们对书籍的关注越来越少。即使现在电脑可能让我们搜集很多图片,但是我还是希望拥有几本画册,它给我的是一种充实的满足感。就像拿到这本快到五百页的书时,我就有一种想快快阅读它的感觉。书作为信息的媒介它是有感染力的。第四章 白作者心里的“白”如同“静”“空”之类的词,具有容纳性,他对“白”的理念很高深,这是书中有一处我没有理解的部分。作者很爱纸张,那我就说说纸张的“白”。古人发明出纸后,有多少文人学士想在此圣洁的地方一挥自己的才艺。这种“白”是灵感的诱因,让人变得欣喜。就连我自己,每当看到一大张雪白的纸时,我就很喜欢,总觉得自己会在上面画出漂亮的画。第五章 无印良品无、亦所有无印良品向来以一个不是品牌的品牌自居,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倡导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我很喜欢它的广告,将标志放在地平线上。地平线是视觉的集中带,整个标志是最突出的。恰好体现“无、亦所有”。作者说:“只有当一则广告被当作一具空的容器,观众能够自由地将其想法和愿望置入其中时,传播才是有效的。”无印良品“家”的海报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广阔,而是微小,小到牙刷,杯子,而这无不体现“家”。琐碎的事物共同构成了家。对于学平面的我,这是一次启发。其中他们设计了一个储藏方案,用折叠的隔板将家里的说有陈设隔在里面,等用时再打开隔板。这个设计我觉得很巧妙。至少在空间利用上,是很合理的。第六章 从亚洲的顶端看世界作者觉得日本是一个及其错综复杂的文化区,接受各种文化。但正因这样,日本成熟的文化是优雅的,他介绍了很多休闲场所,如雅叙园,小布施堂,无何有之乡等。这些地方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与自然的共存给了他们心灵的享受,带给他们无尽的灵感。而那里的设计又是别具一格。作者介绍了他为北奥做的标志设计,但没有被选中。我觉得作者设计的标志或许能体现奥运会的精神,但是在体现北京,或中国文化方面稍微薄弱了一点。而中间太阳的符号“日”,会被误解为日本的象征,各项运动的符号汇到一起会觉得图案看起来有些杂乱。或许更具体的原因我不知道吧。第八章 一种新的信息作者提供Exformation的想法,明白我们知道的很少。目的是让参与者以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探究事物。他们对四万十川进行了八个研究。我比较喜欢的是“模拟如果河是一条路”。他们将河用电脑技术变成一条路,像驾驶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