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数字校园设计方案-完整版本.doc_第1页
[解决方案]数字校园设计方案-完整版本.doc_第2页
[解决方案]数字校园设计方案-完整版本.doc_第3页
[解决方案]数字校园设计方案-完整版本.doc_第4页
[解决方案]数字校园设计方案-完整版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宣传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数字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 页 目目 录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章、项目概述5 1.1 项目背景5 1.1.1 设计目标.8 1.1.2 设计原则.8 1.2 各系统设计简述.9 1.2.1 综合布线系统.9 1.2.2 网络系统.14 1.2.3 主机系统.14 1.2.4 监控系统.15 1.2.5 广播系统.15 1.2.6 多媒体教学系统.15 1.2.7 音视频系统.15 1.2.8 中心机房建设.15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6 1.1 需求分析.16 1.2 系统概述.16 1.3 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16 1.3.1 设计原则.16 1.3.2 设计目标.17 1.4 布线系统标准及规范.17 1.5 综合布线总体设计考虑.18 1.5.1 系统拓扑结构图.18 1.5.2 信息点布置点表.21 1.5.3 工作区子系统.22 1.5.4 水平布线子系统.22 1.5.5 楼层配线间子系统.23 1.5.6 垂直主干子系统.23 1.5.7 垂直桥架系统.23 1.5.8 水平桥架系统.24 1.5.9 水平管路系统.24 1.6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24 1.6.1 系统概述.24 1.6.2 设计依据.25 1.6.3 系统功能.25 1.6.4 设备选型.25 第三章、网络系统设计第三章、网络系统设计29 1.1 建设原则.29 1.2 网络总体设计构建策略.30 1.3 网络 TOP 结构设计.30 1.4IP 地址与 VLAN 规划.33 宣传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数字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 页 1.4.1 IP 地址的目标及分配原则.33 1.4.2 规划目标.33 1.4.3 规划要求.34 1.4.4 设计原则.34 1.4.5IP 地址管理.35 1.4.6 路由策略.36 1.5 可靠性设计.36 1.5.1 可靠性概述.36 1.5.2 可靠性设计及相关技术.37 1.6 安全设计.38 1.6.1 防火墙部署说明.39 1.6.2 防病毒系统部署说明.39 第四章、主机系统设计第四章、主机系统设计40 1.1 方案设计原则.40 1.2 系统框架设计重点.40 1.2.1 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和高技术含量的方案设计.40 1.2.2 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41 1.2.3 保证系统的高性能.42 1.2.4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42 1.2.5 保证架构的可扩展性.42 1.2.6 最佳的性能价格比.43 1.2.7 提供高效优质的售后服务.43 1.3 系统建设技术方案.43 1.3.1 技术概要.43 1.3.2 产品选型考虑.44 1.3.3 主机系统 TOP 设计.45 1.4 产品选型及配置.45 1.4.1 教务服务器.45 1.4.2VOD 服务器.46 1.4.3Mail 服务器.46 1.4.4 防病毒服务器.47 1.4.5WEB 服务器.47 1.4.6 电子阅览室服务器47 1.4.7 数据库服务器.48 1.3.8 磁盘阵列系统.48 第五章、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第五章、视频监控系统设计51 1.1 监控系统设计思想.51 1.2 监控系统设计依据和标准.53 1.3 系统设计方案.53 1.3.1 监控点位设计.54 1.3.2 网络监控系统基本需求.54 1.3.3 视频监控系统现场监控点设置.55 1.3.4 监控系统拓扑图.55 宣传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数字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3 页 第六章、班班通系统设计第六章、班班通系统设计56 1.1 多媒体设备选型建议.56 1.2 多媒体教室 PC 配置.57 1.3 多媒体教室投影机配置.58 第七章、演播室系统建设第七章、演播室系统建设59 1.1 系统内容.59 1.2 系统配置原则.59 1.3 系统设备选型.59 1.4 设计说明.60 1.4.1 基本改造部分.60 1.4.2 专业灯光部分.60 1. 5 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61 1.5.1 全插件开放式构架.62 1.5.2 智能合成.62 1.5.3 强大的三维特技.63 1.5.4 高效灵活的工作流程.63 1.5.5 字幕与视频编辑的高度融合.64 1.5.6 系统关键特性.64 第八章、多功能厅设计第八章、多功能厅设计68 1.1 多功能厅基本概况.68 1.2 多功能礼堂在设计方面的分析建议.68 1.3 音响系统的基本要求.69 1.4 设计的基本理念.69 1.5 达到的要求.70 第九章、校园广播系统第九章、校园广播系统71 1.1 系统概述.71 1.2 系统点位设计.71 1.3 系统设计.72 1.3.1 系统功能要求.72 1.3.2 校园广播系统技术要求.73 1.3.3 信号传输与分配系统部分.74 1.4 系统具体功能设计.74 第十章、中心机房设计方案第十章、中心机房设计方案75 1.1 需求分析.75 1.2 设计原则.75 1.3 设计重点内容.75 1.4 工程概况.76 1.5 引用标准.76 1.6 设计指标.78 宣传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数字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4 页 1.6.1 机房环境.78 1.6.2 照度.78 1.6.3 电气设计指标.78 1.7 地面装修方案设计.78 1.7.1 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78 1.7.2 主要材料的选择.79 1.7.3 技术场地的特殊处理.80 1.8 供配电系统.80 1.8.1 计算机供电质量要求及保障.80 1.8.2 供配电系统组成.81 1.8.2.1 负荷计算 81 1.8.2.2 主电源线 82 1.8.2.3 配电箱 82 1.8.2.4 配电线路 83 1.8.3 机房设备电气安全防范.84 1.8.4 UPS 系统.85 1.9 机房环境设计.85 1.10 接地防雷系统.85 1.10.1 接地方案.85 1.10.2 机房防雷.86 1.11 设备机柜.86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XXXXXXXXXX 校园网建设配置清单报价校园网建设配置清单报价.88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5 页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 项目项目背景背景 校园网是各种类型网络中一大分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作为新技术的发祥地学校,和网络的关系十分密切,网络最初是在校园里进行 实验并获得成功的,许多网络新技术也是首先在校园网中获得成功,进而才推向社会的。 另一方面,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的学校,知识、人才的资源十分丰富,比其他行业更 渴求信息,希望能有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来促进自身在研究、学术上的进步,培养更 多与社会接轨的各类人才。 本文将从用户的需求分析入手,阐述校园网的综合建设理念、系统架构、组网方式、 应用分析及细化、以及网络产品如何满足校园网用户的多方面需求。 国内校园网现状国内校园网现状 正是因为看到网络与学校之间的密切关系,国家从 1994 年正式启动中国教育科研计 算机网(CERNET)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地发展,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已经从最初 的单一应用发展现目前的应用日益多样化局面。 伴随着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就对我们的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 们的建网理念注入更多内涵。网络建设也由最初较简单的单项工程演变成一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的较为庞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也要求我们的建设者在设计之初就应当以系统的、发 展的、科学的眼界去考虑与之相关的事宜。 对比国外校园网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我国目前的大多数校园网的结构、规模和应用 都不是很完整,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其它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发 挥。 怎样利用网络设备,进一步发挥各种设备的功能,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系统的高度灵 活集成,提高多层次的应用水平将是学校校园网建设中的一个工作重点和难点。 校园网总体设计思路校园网总体设计思路 凡事应谋定而后动。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 建设的核心任务。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我们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学 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6 页 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 Intranet 服务类型,进而确 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 确定网络拓朴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 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 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安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建设校园网对每个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 决策和紧张的施工。当一堆设备变成网络的时候,大部分学校的满腔热情也慢慢地冷却凝 固。校园网建成了,各种问题也不断涌现:设计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没有合适的应用软件, 许多设想根本无法实施,后续的维护费用不堪承受等等。 作为校园网,需要连接多少个节点,怎样利用网络设备使得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 节点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来,怎样使得整个网络中的节点相互连通,这些问题仅仅是 校园网需要解决问题中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网的建设绝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技 术问题,而是会引深到更深的层次,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场革命会彻底改变我们 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 综合考虑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以及当前学校自身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和对未来的设想,我们对学校的需求做如下解析: 信息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信息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是指学校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改建,扩建或新建校园网络, 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建设学生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班班通”教室、电子监控 室、实训室等基础的信息化硬件设备或设施。并需要将这些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 先进设备应有的先进性能,为日益丰富的信息化应用提供高性能的通道。 校园网信息安全一体化建设 校园网信息安全一体化建设是指学校需要有统一的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 统和校园监控系统;并且能够实现这些系统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对接。 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 资源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实现优质资源在全校、全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充分共享、利用 和交流,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目标所在。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7 页 教育管理一体化建设 以网络为基础,搭建学校的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校务平台,实现科学、合理、畅通 的校内无纸化办公、管理等的流程;实现与上级主管机构的平台对接。 教育服务一体化建设 要求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控系统、建设学生数字化学习系统,为学生的素质 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非常荣幸地就重庆 xxxxx 数字化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校园信息化系统 解决方案。为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针对上述需求情况分析,我们为重庆 xxxxx 校园网络建设做以下规划设计: 学校系统设计包括以下方面 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网络系统 3.主机系统 4.监控系统 5.班班通建设 6.音视频系统(广播系统、演播系统、多功能厅建设、音乐教室) 7.机房建设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8 页 1.1.1 设计目标 建成一个全校范围的、高速的、开放的、分布的、多媒体的信息基础设施,使校园计 算机网络进一步实用化,并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如下功能: 1、实现学校主要的教学、科研、管理计算机联网; 2、为教职工对外联系交流、查询、网络教学创造条件,通过网络密切与国内外的学术联 系,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联网微机,使他们能够接触丰富 的信息资源和最新科技成果,最终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科技人才; 3、完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中心建设,提供更新更全的 Internet 服务功能,达到高水平服 务; 4、建设校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现代化,增强教育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实现办公 自动化,提高学校各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5、建设网络计算环境,提供集成的计算资源,为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创造条件; 6、通过建筑自动化及通讯自动化设备,提高教学设备使用水平、加强校区安全管理以达 到节能、管理、效益的目的,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达到以上的建设目标,在系统架构设计上,我们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1.2 设计原则 国际化、标准化 我们所推荐的产品,不管是从设计、生产、安装或管理上都遵循国际标准,可以做到 和其它同类型产品的互通互换,保护学校投资。 高稳定、高性能 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保证稳定性基础上,同时能保证高的性能,保证主干系统 在 3-5 年内不落后。我们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监控系统、广播 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都是独立的系统,而且也是经市场及时间考验证明是绝对成熟的产品 及解决方案,因此首先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南华中天的专业化服务和专业 化实施经验,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并提高系统的性能。 灵活、可扩展 基于国际化和标准化的产品必定是灵活和可扩展的,由于标准化,在产品出现故障后 (当然这种机率是很小的) ,即可以从南华中天备品备件库中拿出相同类型的任何一种产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9 页 品来替换。此外,由于我们的解决方案在设计时就留有足够的余量,在学校需要扩展时, 只需要购买相应的配件,即可接入网络,系统具有相当的可扩展性。 经济合理 再好的设施,特别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都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因此没有必要现在 就为以后的需求付费,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我们严格本着够用、实用、经理合理的原则来 构建重庆 xxxxx 的信息化系统。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技术方案设计全面,考虑到了目前学校方面的需求,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资金投 入情况,我们把整个解决方案分成了几个步骤,根据学校需求分步实施。 1.2 各系统设计简述 1.2.1 综合布线系统 本次学校综合布线涉及学校的主教学楼办公室教室及多功能室、电脑教室、电子阅览 室、语言室、实训室等区域。总体设计思路: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中心位于主教学楼三楼多功能室 网络中心机房。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超五类系列布线产品,语音点和数据点可互换。 信息点在楼层配线间全部采用 RJ45 24 口数据配线架进行端接。 数据干线全部采用八芯室外单模连接光缆和六类双绞线进行端接。 中心机房光纤配线架采用 19“标准机架式,各汇聚接入点及接入机柜采用终端光 纤盒。 所有机柜采用标准 19“机柜,机柜内设风扇、电源及门锁。 综合布线系统管路系统,垂直、水平主干采用金属桥架与 PVC 管相结合方式的管 路方式。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0 页 序 号 位置信息点(D)电话(T)闭录(B) 1 办公楼 1 楼活动厅 411 2 办公楼 1 楼国象办公室 111 3 办公楼 1 大棋盘 110 4 办公楼 1 楼待用 2 间 220 5 办公楼 2 楼教师办公室(6 间) 36366 6 办公楼 2 楼卫生心里(2 间) 222 7 办公楼 2 楼复印室 111 8 办公楼 3 楼书记室 111 9 办公楼 3 楼人事及档案室 222 10 办公楼 3 楼教导处 661 11 办公楼 3 楼教研活动室 661 12 办公楼 3 楼科研室 661 13 办公楼 3 楼招生办公室 661 14 办公楼 3 楼副校长室 111 15 办公楼 3 楼德育室 221 16 办公楼 3 楼体训室 111 17 办公楼 3 楼沐浴室 010 18 小计 787621 19 办公楼 4 楼校长办公室 111 20 办公楼 4 楼小会议室 111 21 办公楼 4 楼大会议室 111 22 办公楼 4 楼图书馆 221 23 办公楼 4 楼待用室 111 24 办公楼 5 楼机房、监控室 222 25 办公楼 5 楼科技活动室(2 间) 222 26 办公楼 5 楼财务室 441 27 办公楼 5 楼保管室 111 28 办公楼 5 楼音乐教室 201 29 办公楼 5 楼工会办公室 111 30 办公楼 5 楼活动室 111 31 小计 191714 32 教学楼 1 楼(8 间) 1608 33 教学楼 2 楼(8 间) 1608 34 教学楼 3 楼(6 间) 1206 35 教学楼 3 楼自然试验室(1 间) 201 36 小计 65023 37 教学楼 4 楼普通教室(6 间) 1206 38 教学楼 4 楼自然实验室 201 39 教学楼 5 楼微机室(2 大套间) 6111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1 页 212M2 40 教学楼 5 楼语音室(1 套间) 211 41 教学楼 5 楼演播室 414 42 小计 81313 43 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室) 244 座位 300M21314 44 小计 1314 45 食堂 2F(无线) 924 46 小计 924 47 合计 2659979 序 号 位置数量 1 中心机房到教学楼 2 楼中间位置分配 线间 150 2 中心机房到教学楼 4 楼中间位置分配 线间 200 3 中心机房到办公楼 2 楼分配线间 150 4 中心机房到办公楼 4 楼分配线间 200 5 中心机房到教学楼 5 楼微机室 150 6 中心机房到食堂 450 7 中心机房到原四南小学配线间 600 8 中心机房到学术报告厅 200 9 合计 2100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2 页 布线系统连接图如下: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3 页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4 页 1.2.2 网络系统 网络设备做为整个校园网络的核心部门,为了保证学校网络的稳定运行,我们采用分 层的设计方法,把学校的网络系统分为核心层、汇聚和接入层。从逻辑上,一个健壮的网 络可分为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每层都有其特点。如下图: 核心层:负责高速交换(统管全局)-网络中的核心设备。 分布层:基于策略的数据处理(制定规则)-通常为中端网络设备。 接入层:网点的接入(进行实施)-通常为低端网络设备。 层次化设计的优点为: 可扩展性:因为网络可模块化增长而不会遇到问题。 简单性:通过将网络分成许多小单元,降低了网络的整体复杂性,使故障排除更容 易,能隔离广播风暴的传播、防止路由循环等潜在的问题。 设计的灵活性:使网络容易升级到最新的技术,升级任意层次的网络不会对其他层 次造成影响,无需改变整个环境。 可管理性:层次结构使单个设备的配置的复杂性大大降低,更易管理。 1.2.3 主机系统 主机系统采用 64 位技术和四核服务器产品,教学资源和数据的集中存储采用光纤存 储系统。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5 页 1.2.4 监控系统 学校监控系统由前端图像声音采集设备(如摄像机、拾音器) 、图像声音传输线缆和 后端存储显示与回放设备组成。 主要保证学校财产及学生、老师的安全。该系统设计方式可与学校闭路系统有机结合, 把教学教室的画面、声音,通过闭路电视向全校指定地点播出,可到达实况转播功能,便 于领导适时检查、了解学校安全情况。 1.2.5 广播系统 系统整体规划为“音源多样化、播放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扩展自由化、操作人性化” 的智能广播系统。 1.2.6 多媒体教学系统 网络多媒体设计主要选择以下设备:教师多媒体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投影机、视频 展台、有源音箱、麦克风、以及定制课桌等附件。 1.2.7 音视频系统 音视频系统音视频系统主要包括:广播系统、演播室系统、多功能教室、音乐教室扩音系统。具 体设计为校园广播系统主要是指学校教室及办公室、走道、公共区域的扩音系统;演播室 主要包括:专业音响部分、专业灯光部分、视频摄像部分、非编部分、演播室基础装修部 分、配套部分;多功能厅建设:专业音响部分、视频部分、专业舞台灯光部分、舞台灯光 钢架;音乐教室扩音系统。 1.2.8 中心机房建设 中心机房是重要的数据和通讯枢纽,作为保证计算机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工作场地,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中有关计 算机机房标准及要求。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6 页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1 需求分析 此次重庆 xxxxx 校园网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中心位 于 楼 楼网络中心机房。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超五类系列布线产品。网络信息点在楼层分配线间全部采用 RJ45 24 口数据配线架进行端接。数据干线全部采用 6 芯室外单模连接光缆和超五类双绞 线进行端接。所有机柜采用标准 19“机柜,机柜内设风扇、电源及门锁。 1.2 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作为一项半永久工程,其前期设计工作十分重要,这也要基于用户的需要和 楼宇的应用及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布线工程可以分为水平布线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设 备间及管理间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 1.3 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 1.3.1 设计原则 为充分保证本工程结构化布线系统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 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和图像传递,本布线产品遵循以下原则: 实用性:本布线系统的设计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即在系统中能实现文字数字、 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输的前提下,合理平衡系统的经济性与超前性,以避 免片面追求超前性而脱离实际,或片面追求经济性而损害大楼的智能性。 可靠性:系统必须能够 365*7*24 小时连续工作。子系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子系 统运行,也不影响集成系统除该子系统之外的其他功能的运行。 经济性:本工程布线系统所选用的设备与系统,以现有成熟的设备和系统为基础, 以总体目标为方向,局部服从全局,力求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生命周期获 得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7 页 模块化: 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 其余所有的接插件 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 可互连所有话音, 数据,图像,网络和楼宇自动化设备的 连接。以方便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 易维护性:要保证日常运行,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尽量做 到所需维护人员少,维护工作量小,维护强度低,维护费用低。 可扩展性:重庆 xxxxx 布线系统设计尽量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及规范,兼容不同 厂商、不同协议的设备和系统的信号传输,各子系统可方便进出系统。 1.3.2 设计目标 为满足重庆 xxxxx 校园网建设项目需要,包括办公楼、教学楼、多功能厅、食堂 等,在内的接入区域将实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符合最新国际标准,包括国际标准 ISO/IEC IS 11801、欧洲标准 EN 50173 及北 美 EIA/TIA 568A 标准。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 适应现在和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可扩展性 等特点。 实现数据通信、话音通信、图像通信、图像传递以及 ISDN、ATM 的高质量传输。 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的计算机终端或通信设备。具 有高度可管理性和扩展性,适应校园网业务应用和需要。 1.4 布线系统标准及规范 本方案书的方案设计及选用的布线系统遵循以下国际标准: ISO/IEC11801 用户建筑通用布线标准 CENELECEN50173 用户建筑布线标准 CENELECEN50174 用户建筑布线安装规范 CENELECEN50167/68/69 EIA/TIA568A,EIA/TIA568B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8 页 TSB67 本方案书的方案设计依据的中国国内规范主要有: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173-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T926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5 综合布线总体设计考虑 信息点位统计总数为 364 点。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中心位于办公楼 5 楼中心机房。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超五类系列布线产品。 信息点在楼层配线间全部采用 RJ45 24 口数据配线架进行端接。 数据干线全部采用 6 芯室外单模连接光缆和六类双绞线进行端接。 中心机房光纤配线架采用 19“标准机架式,各汇聚接入点及接入机柜采用终端光 纤盒。 所有机柜采用标准 19“机柜,机柜内设风扇、电源及门锁。 综合布线系统管路系统,垂直、水平主干采用金属桥架与 PVC 管相结合方式的管 路方式。 1.5.1 系统拓扑结构图 本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整套先进完善网络布线系统,包括提供数据、语音、 图像、控制等传输,提供接入方式、配线和各楼层网络间互连。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综 合布线、电气安全等技术标准。综合布线图中的数据点和监控点为初步统计数据,数据点 和监控点以施工实测为准。在工程实施之前,我们会对重庆 xxxxx 的综合布线系统作详细 的规划设计,并充分考虑总体布线的防雷及接地,防雷接地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再作详细的 设计方案。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19 页 综合布线图如下: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0 页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1 页 1.5.2 信息点布置点表 布线系统点位图 序 号 位置 信息点 (D) 电话 (T) 闭录 (B) 1 办公楼 1 楼活动厅 411 2 办公楼 1 楼国象办公室 111 3 办公楼 1 大棋盘 110 4 办公楼 1 楼待用 2 间 220 5 办公楼 2 楼教师办公室(6 间) 36366 6 办公楼 2 楼卫生心里(2 间) 222 7 办公楼 2 楼复印室 111 8 办公楼 3 楼书记室 111 9 办公楼 3 楼人事及档案室 222 10 办公楼 3 楼教导处 661 11 办公楼 3 楼教研活动室 661 12 办公楼 3 楼科研室 661 13 办公楼 3 楼招生办公室 661 14 办公楼 3 楼副校长室 111 15 办公楼 3 楼德育室 221 16 办公楼 3 楼体训室 111 17 办公楼 3 楼沐浴室 010 18 小计 787621 19 办公楼 4 楼校长办公室 111 20 办公楼 4 楼小会议室 111 21 办公楼 4 楼大会议室 111 22 办公楼 4 楼图书馆 221 23 办公楼 4 楼待用室 111 24 办公楼 5 楼机房、监控室 222 25 办公楼 5 楼科技活动室(2 间) 222 26 办公楼 5 楼财务室 441 27 办公楼 5 楼保管室 111 28 办公楼 5 楼音乐教室 201 29 办公楼 5 楼工会办公室 111 30 办公楼 5 楼活动室 111 31 小计 191714 32 教学楼 1 楼(8 间) 1608 33 教学楼 2 楼(8 间) 1608 34 教学楼 3 楼(6 间) 1206 35 教学楼 3 楼自然试验室(1 间) 201 36 小计 65023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2 页 37 教学楼 4 楼普通教室(6 间) 1206 38 教学楼 4 楼自然实验室 201 39 教学楼 5 楼微机室(2 大套间)212M2 6111 40 教学楼 5 楼语音室(1 套间) 211 41 教学楼 5 楼演播室 414 42 小计 81313 43 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室) 244 座位 300M21314 44 小计 1314 45 食堂 2F(无线) 924 46 小计 924 47 合计 2659979 1.5.3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的产品选型工作区的产品选型 信息插座选用超五类非屏蔽模块,配 86 型面板和插座。 1.5.4 水平布线子系统 从分配线间配线架到各通信引出端属于水平布线子系统,包括:通讯引出端、水平电 缆、水平光缆及其在分配线间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接插软线和跳线。 在本方案书中,线缆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水平电缆由分配线间配线架引出。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3 页 1.5.5 楼层配线间子系统 在办公楼 2、4 楼及教学楼 2、4 楼设置楼层配线间(FD),配线间全部采用 19 英寸 规格密封式玻璃门机柜,用于放置配线设备和网络设备,网络配置不同的配线架进行管理。 分配线间设计:在办公楼 2、4 楼及教学楼 2、4 楼设置分配线间,里面设置 1 台 42U(2000*600*600)机柜、12 口的光配线架、110 配线架、楼层数据配线架、跳线管理 架。 1.5.6 垂直主干子系统 中心机房 MDF 与各个建筑单体 MIDF 的连接采用室外铠装 6 芯单模光缆包括:教学楼、 多功能厅、食堂等。主教学楼 MIDF 与其楼层 IDF 的连接采用 6 芯单模光纤连接。本设计 的特点是数据系统采用光纤的方式,可以满足该校园网未来业务应用需求。 主配线间系统 在综合布线设计在主教学楼 5 楼中心机房设置主配线架。 机柜:全部采用 19 寸标准机柜 光纤配线盘:标准的 19 英寸机架式结构,1HU19 英寸 24ST 模块化配线盘,内置光纤管 理装置,光纤熔接后安装在光纤接续箱内。 1.5.21.5.2 管线桥架设计管线桥架设计 1.5.7 垂直桥架系统 综合布线和其余弱电系统合用一根桥架,因为垂直上去的线缆越来越少,因此上去的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4 页 桥架选用同上,垂直桥架尺寸设计为 200X100,由土建实施由土建实施,从弱电管井开始安装,沿着 走道敷设,桥架内每米设置一个扣环,以固定垂直光纤、大对数电缆等其他弱电线路; 1.5.8 水平桥架系统 为了和垂直桥架相对应,我们在每层的走廊吊顶内安装了水平桥架,根据楼层的信息 点数和其他系统地点数桥架的尺寸为 200x100、100x50 水平桥架的设计为所有系统(除其 他系统的电源线)合用一个桥架,由土建实施由土建实施,水平桥架进弱电井汇聚部分应加宽并考虑 余量。电源线不使用水平桥架,全部采用单独管道穿线。 1.5.9 水平管路系统 水平管路主要为从水平桥架至各个系统终端所使用的管材,采用的材料视各个系统的 不同而不同,综合布线线缆由桥架引出,穿 13 根线的管材的管径均为 20,穿 46 根 线的管材管径均为 25;有线电视线路从桥架引出,穿管径 20 的管子到用户信息点;安保 系统从桥架的引出线路穿管径 25 的管子到所需要的位置;UPS 电源至每个弱电间的管路 为电线管,管径 20mm。综合布线和有线电视的布点位置应离地 30CM;当设备到场后,管 路与设备之间留有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之间就需要金属软管来连接,在金属软管与预埋 管路之间加设过路盒,用于防止鼠害等。 1.6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1.6.1 系统概述 有线电视系统由接收部分、前端部分、干线传输和分配网络接收部分、前端部分、干线传输和分配网络等组成。 1.接收部分:有线电视信号通过电缆送入学校中心机房,预留卫星信号和自办节目入口为 今后能够顺利的增加节目。 2.前端部分:将来自接收部分的各种电视信号进行技术处理,使它们变成符合系统传输要 求的高频电视信号,并送入混合器进行混合,输出一个复合信号,送至干线的传输网中。 3.干线传输:将前端部分输出的高频电视信号不失真地、稳定地传送到系统的分配网络输 入端口,而且其信号电频需满足系统分配网络的要求。 4.分配网络 :将由前端提供、干线传输过来的高频电视信号通过电缆分配到每个用户终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5 页 端,而且要保证每个用户终端得到的电平值符合系统的要求。 1.6.2 设计依据 GY/T106-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BT6510-97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50200-9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广电部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设计规范 GY/T118-95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技术要求 九州牌有线电视设备产品说明书 GB50339-2003 智能建筑质量验收规范 广发技安(1997)49 号有线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管理规定 1.6.3 系统功能 1.功能说明 接收和播放重庆市有线电视节目。 系统预留接收卫星信号的功能。 系统具有双向传输的功能。 系统预留播出自办节目的功能。 2.2.一般参数一般参数 传输节目:重庆市有线电视信号 传输频率:上行频段:530MHz 回传通道 下行频段:45750MHz 重庆市光缆信号 750-860MHz 预留卫星信号 温度适应范围: 2560 系统传输质量主观评价: 4 级 现用户容量:79 个终端 1.6.4 设备选型 1.1.线路放大器线路放大器 GJY826F-BGJY826F-B:采用“九洲”牌 GJY826F-BGJY826F-B 型干线放大器,它用在 862MHz 分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6 页 配系统中,用以补偿电缆对信号的损耗,具有手动斜率和手动衰减功能,能改善非线性失 真。整机采用压铸型铝合金外壳,密封散执性好,防水,防潮,电磁干扰,可长期在野外 恶劣条件下工作。 其性能参数如下: 项目单位性能参数备注 频率范围 MHz54-862 正向 最小满增益 dB33 标称增益 dB33 带内平坦度 dB1 不带双向滤波器具(带为0.75) 标称输入电平 dBuV72 标称输出电平 dBuV105 最大输出电平 dBuV110 噪声系数 dB8 反射损耗 dB10 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 dB61 59 路射频信号加 200MHz 压缩数 据信号,相对于射频信号低 10 电 长度 载波组合交扰调制比 dB61 载波组合二次差拍比 dB60 耐冲击电压 Kv5(10/700us) 群时延 ns10f=57.75MHz 调节输出电平 dB-20 相对于主输出 调节输出频响 dB1.5 平坦输出 测试口电平 dB- 301.5 工作温度范围 - 25+55 功耗 W23 供电电压 VAC220V50Hz 2.2.无源器件无源器件 全部采用“九洲”牌 5-1000MHz 高隔离分支分配器系列和用户盒。分配器是 将一路电视信号均等地分成几路输出的无源器件,用于放大器的输出端或把一条主 干线分成若干条支干线,通过它将信号分配到各个用户,用于CATV 系统。 性能指标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7 页 3 3. .分分支支器器 是以较小的插入损耗传输信号和一定的分支衰减馈送给用户,用于 CATV 系统、以及其他 GCATV 系统 、前端系统的线性信号合成、分配电路中。全部 产品抗电磁辐射干扰。 主要技术参数 4 4. .双双孔孔用用户户盒盒 该产品为信息宽带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用于室内,满足双向传输信号的要求。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8 页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29 页 第三章、网络系统设计 作为教育 IP 宽带校园网,重庆 xxxxx 需要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传输技术,建设 技术先进、结构优良、性能稳定、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实时、可靠、稳定、带宽的需求。 此外,重庆 xxxxx 校园网能够通过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方便的网络管理和维护, 提供快捷的业务开发和应用。最后,在这一平台上还必须实现多种应用系统和应用网络的 多种接入,多种接入和业务无缝结合,适应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1.11.1 建设原则建设原则 重庆 xxxxx 校园网应该是一个灵活的、可以管理的、高带宽、高可靠性、先进的网络 系统。为达到重庆 xxxxx 校网络的最优效果,在网络设计构建中,应始终坚持以下建网原 则: 高可靠性高可靠性-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在网络设计中选用 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订可靠的网络备份策略,保证网络具有故障自 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重庆 xxxxx 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保证满足重庆 xxxxx 应用系统业务的同时,又要体现出网络系 统的先进性。在网络设计中要把先进的技术与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标准结合起来,充分考虑 到重庆 xxxxx 网络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高性能高性能承载网络性能是重庆 xxxxx 整个业务网络良好运行的基础,设计中必须保障 网络及设备的高吞吐能力,保证各种信息(数据、语音、视频)的高质量传输,才能使网 络不成为重庆 xxxxx 业务开展的瓶颈; 标准开放性标准开放性-支持国际上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国际标准的大型的动态路由协议等开 放协议,有利于以保证与其它网络(如公共数据网、金融网络、校园内其它网络)之间的平 滑连接互通,以及将来网络的扩展; 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灵活性及可扩展性-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网络可以平滑地扩充和升级,最大 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 可管理性可管理性-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带宽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 管理平台,具有对设备、端口等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及可提供故障自动报警; 安全性安全性-制订统一的骨干网安全策略,整体考虑网络平台的安全性;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30 页 1.21.2 网络总体设计构建策略网络总体设计构建策略 为切实达到以上的网络设计原则,实现重庆 xxxxx 网络优化目标,使重庆 xxxxx 网络 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的接入能力,并易于管理,易于维护,在网络设计及构建中 始终应遵循如下方面技术策略: 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平台 网络的互联及互通关键是对相同标准的遵循,在重庆 xxxxx 网络中,由于有多项技术 的应用,要使这些应用技术能融合到一起,实现重庆 xxxxx 的业务整合及数据集中等业务, 就必须统一标准。从开放性、发展性、成熟性等方面来看,只有 IP 技术才能成为统一平 台网络构建的标准。而在具体实施中,必须统一规划 IP 地址及各种应用,采用开放的技 术及国际标准,如路由协议、安全标准、接入标准和网络管理平台等,才能保证实现网络 的统一,并确保网络的可扩展性。 网络分层设计原则网络分层设计原则 为减少网络中各部分的相关性,便于网络的实施及管理,在重庆 xxxxx 网络的构建中, 从整体上可划分为骨干互联部分和接入部分。骨干互联部分负责网络各节点间的互联及完 成高效的数据传输、交换、转发及路由分发;业务接入部分则负责将各种业务通过各种接 口及标准接入到网络中,并完成业务系统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性控制等功能,在业务进入骨 干网络前进行优先级别控制以网络服务实施质量保障,各类业务进入骨干网络后将按照预 先设定的传输线路进行传输。 将骨干互联部分和业务接入部分分离可以减少骨干和接入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在各级网络骨干节点处的网络接入设备上,为各类业务子网预留标准接入接口,各种业务 通过这些标准接口接入到骨干网上。业务应用接入的变化,只影响接入设备及接入部分网 络,对骨干网络没有影响,从而增强了网络的扩展能力和新业务的接入能力,便于管理和 维护。 1.31.3 网络网络 TOPTOP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根据重庆 xxxxx 网络建设的目标和业务需求,我们在设计重庆 xxxxx 校园网按照分层 模块化设计,选择星形的完全的第三层交换模式的主干网结构,我们认为使用完全的第三 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校园网设计方案 共 83 页 第 31 页 层交换式主干网络最为适合。首先主教学楼办公室、电脑教室及语言室等网络信息点数量 众多,所以整个网络的广播信息量巨大,如果处理不好必将严重影响网络的性能。第三层 交换式主干网正是在屏蔽分布层广播信息、方便的网络扩展、实现三层的 QOS、组播、和 整个网络的负载平衡等性能方面最具优势。 分为水平层面上的核心层(网络主干)、汇聚层、接入层,其信息流动模式是汇集于 主干核心层。在垂直层面上分为管理层和安全层。 其中网络的核心层(或称主干)部分是整个网络的信息汇集处,需拥有足够的带宽和 良好的升级能力;具有足够的网络智能和承载多种服务类型的能力;同时具有很高可靠性。 网络的接入层(或称接入层)作为网络的底层,直接面对用户,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易用性;多种服务接入能力。 从网络的管理层和安全层面讲,网络应具有极强的贯穿 2 个水平层面的控制能力和网 络安全能力。包括灵活的计帐方式;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和基于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 的性能测量和故障监控,并提供远程配置和故障排除能力。 其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如图所示,重庆 xxxxx 中心的校园网网络整体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 层。采用锐捷网络的高性能核心交换机 RG-S8610 作为核心节点,中心机房设置在办公楼 5 楼,汇集层采用 RG-S5750S,具体设置在办公 2 楼、办公楼 4 楼、教学楼 2 楼、教学楼 4 楼、多功能厅、食堂、微机室设置分配线间,设置 7 个汇聚节点。接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