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案.doc_第1页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案.doc_第2页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案.doc_第3页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案.doc_第4页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用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2、 能准确演唱歌曲歌曲中的休止符,做到声断气连。3、 能积极参与合唱,用自然的声音合唱歌曲。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在能较为准确地演唱二声部。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侗家风情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去看一看,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猜一猜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哪个民族做客呢?2、你看出是哪个民族了吗?(侗族)是的,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侗族,侗族是生活在我们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刚才大家欣赏到的就是侗族在举行盛大节日的时候所进行的大歌表演。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学唱一首具有侗族大歌风格的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侗族吧!(设计意图:一下子使课堂气氛活了起来,并在无形中感受侗族音乐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走进侗寨,感受风情。1、师:看,我们来到了侗族山寨,大家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各种图片,并配有字体。出示侗寨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2简介侗族山寨:侗寨的外形也非常的特别,是侗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地方。鼓 楼:是侗寨人开会商量重要事情的地方,象征着团结吉祥。风雨桥:具有遮风挡雨的作用,是侗族最具标志性的建筑。(设计意图:通过所看到的一组侗族的代表性建筑、风光、风俗等图片,让学生对美丽的侗族有大体的印象和产生主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喜爱侗族之情,为下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3、风情体验,拦路对歌(1)拦路对节奏师: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侗寨门前,让我们一起畅游神奇的侗寨吧?咦?为什么侗寨大门紧闭啊,好客的侗族朋友怎么用一根长长的木棍把我们拒之于寨门之外呢?(出示课件:我们侗族有拦路歌的礼俗,和尊贵的客人进行对唱,只有对上了拦路歌,才能让客人进寨。)师:哦,原来是侗族的习俗,那侗家的孩子给咱们出的什么难题呢?(出示课件大家听好啦,谁能听出这个节奏,并能把节奏拍打出来)师:谁先来试试看?他打得对吗?(可以用铃鼓打节奏)(出示第一行节奏 X | X | X | X |)师:老师请你带同学们一起来试一试。师:那我们要对什么节奏呢?老师已经把节奏准备好啦?瞧!(可以用双响筒打节奏)(出示第二行节奏 XXX X | XXX X| XX XX| XX X|)师:下面我们来对节奏拉,(生生合作)(师引导手拍第一声部的节奏口读第二声部节奏)准备好了吗?(设计意图:将本课歌曲学唱中的二声部节奏提练出来,巧设成“拦路对节奏”的游戏,分散了本课歌曲学唱中的一个难点,也激发了学生在感受侗族风情中学习新知的兴趣,并将歌曲中的二声部节奏学扎实了)(2)拦路配合唱师:同学们配合得很好,可侗家孩子们又说啦:你们不紧要对上我们的节奏,还要在这个节奏的基础上加上旋律唱出来才能进入山寨。 (课件出示声音,你们才过了第一关哦,只要你们过了这一关,我们就会打开寨门热情地欢迎你们啦)师:那我们赶紧来看看他们又给咱们出来什么难题?(课件:播放合唱部分)师:哦,原来是要分声部合唱啊,侗族朋友给我们的这个合唱分成了几个声部啊?(两个)我们一起来把这两个声部的旋律分别唱一唱并填上歌词。师:仔细想想,你觉得这两个声部的情绪一样吗?(不一样)生:第一声部,深情地悠扬的;第二声部轻快的跳跃的;师:同学们赞同他的说法吗?同学们老师现在做两种不同的动作请你们为两个声部选择合适的动作?这种舞蹈动作其实是侗族特有的叫罗也舞。请同学们起立跟老师一起来做一下!(同学们选择完后,老师教动作)(第一声部做晃手的动作;第二声部做踏脚摆手的动作。)师:那下面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自己挑战一下,和老师来进行合唱,谁来?你挑选一个声部。师:同学们想和老师合唱?你们选哪个声部?准备好啦?(师生合唱)师:老师也想听听同学们之间优美的合唱?(生生合唱)(设计意图:二声部合唱是歌曲教学中很难突破的一大难点。此环节的设计就是将这一难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主动、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去攻克,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又一大难点。)三、学唱新歌,共享快乐。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师:同学们配合的真不错,侗族的小朋友也都听见了,她们用美妙的歌声来欢迎我们进寨啦,让我们仔细聆听。(播放音乐侗家儿童多快乐)师:(欣赏完以后)你此刻的心情怎么样?生:情绪:欢快 2、范唱,感受歌词内容师:快乐的情绪感染了同学们也深深地感染了我,那么老师先代表大家和侗家娃娃一起来唱一唱,请小朋友听好,这首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对生活的赞美)3、学唱歌谱,解决难点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音准请同学们轻声的跟着老师的琴来从头学唱歌谱,老师弹一句,同学们听完再唱。(第一遍唱第一声部,第二遍唱第二声部)觉得哪个地方演唱有困难的,大家指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解决。(四分休止、八分休止,声断气连)4、填词演唱,感受歌曲师:接下来我们就试着跟琴唱一唱歌词(指导学生轻声演唱,纠正不对的地方),“追的画眉大声和”这句中的休止符一定要唱好,可以让同学们先读歌词,再进行演唱,做到声断气连。歌曲最后有个下滑音,唱出来就行。师:我们把歌曲完整的跟着琴演唱一遍,注意身体要坐直,吐字要清晰,咬字要准确。(歌曲可以采用多种演唱方式演唱歌曲:一领众合、师生接龙、男女合唱等引导学生体会演唱带来的不同音乐感受,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师:侗家娃娃迫不及待的要和我们班的同学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那让我们跟着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唱起来吧!5、创编舞蹈师:这么美妙的歌声没有舞蹈怎么能行呢?我们都知道侗族有罗也舞,现在就让我们入乡随俗,一起来跳跳快乐的罗也舞。为了能让大家学得更好,老师先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动作。师:让我们和侗家娃娃一起载歌载舞吧,共同欢唱侗家娃娃多快乐。生:齐声演唱歌曲并跟着音乐舞蹈起来。6、讲解五声调式师:我们知道音乐中有七个音符:1234567,我们看一下在外面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几个音?5个音,没有4和7,这种只有5个音组成的调式,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五声调式。作曲家用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声调式来创编歌曲,更形象地表现了侗族儿童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设计意图:在前面拦路对歌的基础上,再来听赏、感受、学唱侗家儿童多快乐可谓游刃有余了。在歌曲学唱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用发现新的难点、比较两个声部的不同情绪、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与合唱、创编欢快的侗族舞步来表演。可谓是调动了学生的各部感官,学得趣、唱得美、跳得欢,深切地感受了侗族儿童的快乐生活和美好明天。)四、细说衷情,依依惜别1、师:我们到了侗族,你都感受到了什么?生:2、师:侗族小朋友的感受呢?你们太棒了,如果你们想更多的了解侗族,下次欢迎大家再来侗族游玩)3、师:感谢侗族小朋友的邀请,让我们再次唱响侗族大歌侗家娃娃真快乐,在快乐的歌声中乘车火车继续游玩。4、在音乐声中结束本堂课。侗家儿童多快乐 教学反思侗家儿童多快乐这首歌觉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表现侗家儿童在党的关怀和哺育下,生活的无比幸福。 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让学生随着侗家儿童多快乐的伴奏音乐和老师一起律动导入,让学生熟悉旋律和后面要学习的动作。通过所看到的一组侗族的代表性建筑、风光、风俗等图片,让学生对美丽的侗族有大体的印象和产生主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喜爱侗族之情,为下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在同学们说出侗族后,接着揭示课题侗家儿童多快乐,将本课歌曲学唱中的二声部节奏提练出来,巧设成“拦路对节奏”的游戏,分散了本课歌曲学唱中的一个难点,也激发了学生在感受侗族风情中学习新知的兴趣,并将歌曲中的二声部节奏学扎实了,同学们读的还是不错的,读的过程中也能找到难点的节奏,加以解决。二声部合唱是歌曲教学中很难突破的一大难点。此环节的设计就是将这一难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主动、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去攻克,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又一大难点。接着在前面拦路对歌的基础上,再来听赏、感受、学唱侗家儿童多快乐可谓游刃有余了。在歌曲学唱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用发现新的难点、比较两个声部的不同情绪、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与合唱、创编欢快的侗族舞步来表演。可谓是调动了学生的各部感官,学得趣、唱得美、跳得欢,深切地感受了侗族儿童的快乐生活和美好明天。 本课教学我觉得最不好的地方是对歌曲情绪的处理,太过仓促,不精细,学生的演唱情感表达不够,不能唱出民族歌曲的特色,在音强弱上没能很好的引导,在没唱好歌曲的情况下进行了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没有达到好的效果,特别是二声部的部分,主要还是我对教材吃的不透,由于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声音训练,当歌曲的情感表达需要借助声音时,我所说的“跳跃一点”,“轻柔一点”起不到效果。学生演唱能力的下降,缺乏对声音的控制和对气息的运用,难以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在枯燥无味的练习中,学生逐渐失去对歌唱的信心,得不到音乐的审美体验。 因此,要让学生多欣赏,先感受到合唱的美,培养学习的兴趣。在课前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 通过反思这一课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经过教学反思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侗家儿童多快乐说课稿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侗家儿童多快乐,这一课是人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歌曲,是一堂以合唱教学为主的唱歌综合课。我们教材中的一些合唱歌曲,很多教师感觉很无奈,有的老师一遍遍单调的分声部练习,然后再合唱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收效甚微。如何有效开展班级合唱教学,让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成,是我这堂课所思考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设计中,我处处以学生为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很自然的学会歌曲。这堂课设计了2个教学目标:一、能与他人合作,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二、借助歌曲学习,对侗族音乐文化有初步的了解。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声部掌握及歌曲表现。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感受歌曲韵律,二是唱唱侗家儿歌,三是体验侗族音乐。三个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层层递进,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了开发。下面我就把这堂课的教学过程简要地向大家阐述如下:第一步感受歌曲韵律。首先让学生上台敲击打击乐器并感受音色,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听辨出伴奏里的打击乐器铃鼓。然后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拍击节奏,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特点,第二是为最后歌曲的参与表现做铺垫。第二步唱唱侗家儿歌,共安排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整体感受音乐,安排了2次聆听,第一次聆听主要是请学生边聆听边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出演唱形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的演唱形式,能听辨出合唱和齐唱。第二次聆听后请学生哼唱他印象深的乐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整体印象。第二个环节是两声部的学习,它打破常规,先让学生听听是几个声部在唱,然后先学习学生印象深的一个声部,再学习另一个声部。分声部唱熟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性,让2名学生先试着合一合,然后师生合唱,再到学生合唱,层层递进,有效地解决了合唱教学的难点。并在每一次的演唱当中都会关注学生声音,及时提出演唱要求。第三个环节是歌曲后部分学习。这部分的学习难点也比较多,主要是休止符和每段结尾的“也罗也”的不同唱法。四分休止符学生很难停拍,所以用默读节奏的方法进行突破;两段结尾的“也罗也”学生很容易唱成一样,先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然后再在第二段的结尾加上手势动作,学生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