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题材情感总结.doc_第1页
古诗词题材情感总结.doc_第2页
古诗词题材情感总结.doc_第3页
古诗词题材情感总结.doc_第4页
古诗词题材情感总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古诗词鉴赏总结题材分类:一、赠友送别诗情感:这类诗多抒写离情别绪,抒发别离的孤苦,表达对朋友亲人或爱人的依恋,对人间种种美好情感的珍惜。或互相勉励,表明心志。常见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想象、烘托、比喻等。意象:阳关、长亭、劳歌、南浦、柳岸、流水等。二、思乡怀人诗情感:思乡指客居在外的人思念家乡亲人,怀人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思妇闺情诗也在此外。常见手法: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想象、用典、修辞等。意象:杨柳、明月、鸿雁、杜鹃、鹧鸪、双鲤、尺素、梅花、燕子等。三、羁旅行役诗情感:这类诗多写游客浪子出门在外,眼前景触发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和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行旅途中的艰辛与痛苦。常见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修辞等。意象:油灯、鸡鸣、车铎、板桥、山路、鸿雁、落日、秋风、孤帆等。四、忧国伤时诗情感:类诗抨击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无耻的腐化生活,关心人民的疾苦,对劳动者寄寓了深切同情,忧虑时局,呼唤光明,表达了炽热的爱国情怀。常见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等。意象:神州、山河、草木、征夫、烽火、田稼等。五、边塞征战诗情感:这类诗或抒发戍卒思归之苦,或抒发思妇忧亲之情,或抒发边关将士立功边陲之志。风格或悲壮或凄苦或豪迈。这类诗描写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主题;有的还指出了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不顾百姓死活的残暴本质。常见手法:借事抒情、借景抒情、动静结合、想象、用典、修辞等。意象:关山、明月、羌笛、长城、冰雪、羽书、刁斗、瀚海、楼兰、单于等。六、写景咏物诗情感:这类诗作,多以自然界的景物为写作对象,在景物中寄寓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的志向。常见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视觉与听觉描写、细节描写、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七、咏史怀古诗情感:这类诗有的借古事、古人、古迹等生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伤感;有的孤影自怜,感慨自身,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理想。常见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用典、修辞等。意象:黍离、商女、明月、城池、流水、野草、燕子等。八、山水田园诗情感:这类诗大多寄情山水,醉意田园,表达了对山水景物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愿望,对清闲安逸生活的羡慕或自得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险恶。有的也反映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常见手法:侧面烘托、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不同时代诗歌特点:一、初唐:1、时间:自唐建国至唐玄宗开元初(公元618年712年),约一百年。2、时代特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治开明,重视文学。3、诗人特点:心胸开阔,视野宽广,积极进取,报国意识强。4、代表诗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二、盛唐:1、时间:自玄宗开元初年到代宗大历初(712年766年),约五十年。2、时代特点:国家达到空前的强盛。安史之乱为强大的盛唐画上了休止符。3、诗人特点: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豪情与渴望。跻身仕林,是他们最大的夙愿。唐代士子做官的途径大致有三:科举考试,从军(觅封侯)和献诗于权贵,得以引荐。如以上均未能奏效,文人只能隐居山林田野,以诗歌寄情山水歌咏田园。4、代表诗人:唐代诗歌的最高峰: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并称“李杜”)。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并称“王孟”),常建。边塞诗派:高适,岑参(并称“高岑”);王之涣,王昌龄。三、中唐:1、时间:从代宗大历元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66835),约七十年。2、时代特点:“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迅速地由繁盛转入衰乱。3、诗人特点:谋求变革和突破,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流派。同时,一部分诗人关心国事,产生大量感时伤怀、讥讽时政,同情百姓疾苦的诗作。4、代表诗人: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浅白)。此外还有柳宗元、刘禹锡;刘长卿等。四、晚唐:1、时间:835年907年。2、时代特点:唐王朝进一步走向衰败,宦官操纵时局,士大夫党争不休,藩镇对抗朝廷,经济日益凋弊。3、诗人特点:失望与沮丧的阴影投射在文人及其作品中。中唐改革的锐气消失了,文人将诗作题材转向内心,用较为含蓄的语言来表现自我。4、代表诗人:李商隐代表了意境朦胧迷幻的晚唐风格。杜牧写得最好的是咏史诗。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五、北宋:1、时代特点:北宋君权高度集中,限制武将,文人主政,因此,北宋文人较唐代有更强的入仕欲望。2、诗人特点:有强烈的忠君报国思想,喜谈时政,好发议论。诗歌也充满了哲理思考。3、代表诗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六、南宋:1、时代特点:1127年靖康之乱,亡国南渡。中原沦于金人之手,南宋朝廷偏安江南。2、诗人特点:诗人把自己的终生追求与国家命运完全融为一体,忧国爱国成为当时诗歌的最强音。3、代表诗人:陆游、范成大、林升、文天祥。中国古典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内容:忧国忧民、当道昏庸、山河沦丧、离乱痛苦、同情百性、怀古咏史、借古讽今、昔盛今衰、国家前途、蔑视权贵、愤世嫉俗、仕途感喟、怀才不遇、寄情山水、田园情趣、归隐田园、登高览胜、伤春悲秋、闺思春怨、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建功立业、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青春易逝、触景生情、羁旅愁思、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4.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活哲理的阐释如:杜甫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说明大自然是无私心的道理。古诗常见艺术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重要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语言风格简析豪迈雄奇: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鉴赏诗歌语言常用字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清新自然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陆游的慷慨激昂 孟浩然 闲静淡远 苏轼的旷达豪迈 辛弃疾的慷慨悲壮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诗歌题材的语言特点: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