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在康复医学运用浅谈.doc_第1页
中医学在康复医学运用浅谈.doc_第2页
中医学在康复医学运用浅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在康复医学运用浅谈 62017070 王萍摘要:当前,现代医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新的重要分支,人们渴望生命的延续,体细胞物种克隆的成功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待生命的方式;未来世界医学的趋势将会由面向疾病转为面向健康与康复,健康不仅是疾病或虚弱的消除,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美状态。已经从“治病救命”转变为“治病救命功能”,以及到目前的生物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康复一词,原意是“复原”,“恢复原来的良好状态”,“重新获得能力”,“恢复原来的权利、资格、地位、尊严”等。康复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 以自然疗法、整体疗法、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医学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关键词:中医学;中医康复;现代康复 一康复医学的认识定义: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中医康复学定义: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及急性病后期者,通过采用各种中医药特有的康复方法及其他有用的措施,以减轻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和使之重返社会。在康复实施过程中,应有本人、家属及社区的参与。障碍及障碍与证候的关系:在中医康复学中对功能障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它是随着中医康复学的发展而逐渐深化的。现代康复学中障碍分为三个层级,形态功能障碍即生物水平的障碍、能力障碍即个体水平的障碍及社会不利即社会群体水平的障碍。从文献中分析,中医对障碍水平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生物学水平上,至于后两个水平的障碍,中医古籍中尚未见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论述,有类似含义的内容散见于各种医籍中。从康复医学角度来看,生物水平的障碍在中医学中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医认为症状是组成疾病和证候的基本因素和外在表现。证候是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各种症状、病因、病位及邪正对比等各方面病理因素的综合,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的是内在脏腑、经络、气血等的病理状态。由于某种病因的作用使机体产生了某种病机变化,在内反映为某种证候类型,在外则表现为某些症状从康复学角度看,这些症状就是导致各种功能障碍的因素。所以在中医康复学中辨识障碍的水平和程度与辨识证候类型有同样的意义。现代康复学中障碍的观点与中医康复学中证候的概念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两者相比,证候反映了机体内在生理功能的障碍,而康复学中的障碍反映的是外在形体和行为的功能障碍。中医康复学中既有证候的概念也有障碍的概念,这正是中医康复学的特色。评价及评价与辨证的关系:评价是现代康复学的特征之一,是反映功能障碍程度的手段,离开评价康复医学就不能成为完整的体系。中医证候是中医临床的核心问题,是中医多种治疗方法的主要作用对象,证候不明,方药难施。所以,证候诊断是中医临床过程中实施中医治疗方法的必经之路:由于中医康复学中所采用的康复方法,与中医临床、中医养生的方法一致,所以,证候诊断也是中医康复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故中医康复评价首先是中医诊断领域内的辨证。主要通过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等四种手段来实现康复治疗方法:在我国古代,康复医疗活动,康复医疗就产生了,并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发展:在历代医家的努力下,中医康复学的内容不断得到完善,康复方法不断得到补充,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如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按摩疗法、熏洗疗法、气功疗法、运动疗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与现代康复方法相比,独具特色而历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代康复 定义: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康复医学的构成:基础康复学、康复残疾学(学科体系的核心、支柱)、临床康复评定学和临床康复治疗学。康复医学研究的对象:伤病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能力受限的病伤残者以及老年人当中的活动功能受限者。二 现代康复医学与传统中医的结合具有临床优越性 现代康复医学涉及的病种非常广泛,但以神经系的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炎等瘫痪性疾病和外科系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病等疼痛性疾病为主要病种,与传统针灸、推拿治疗的病种有高度的相关性。另外,现代康复以PT、OT、ST、假肢矫形器,以及声光电等理疗为手段,大多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对改善运动、认知、言语语言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很大帮助,现代康复医学客观、规范、量化的诊断、评定标准有益于评价康复疗效;而传统康复医学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以“整体康复观”、“辨证康复观”和“功能康复观”为特点ol,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基础,而且运用针刺、推拿、药物等被动手段,配合太极拳、导引等主动训练,以醒神开窍、疏通经络、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强身健体为治疗目的。现代康复治疗的各种物理手段配合上具有明确适应证和疗效的传统康复治疗方法,二者一动一静,相互协同,无疑具有最大的互补性”,能超越单一现代或者传统康复治疗所能取得的疗效。三 提高中医水平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的前提条件 在学习借鉴现代康复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中医药、针灸水平是广大从事中医康复工作者的责任,更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因此,在强调建设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过程中,既要重视引进掌握西方先进康复理念与技术,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挖掘、整理祖国医学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从而促进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的发展。 总之,我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丰富的康复理论、技术和方法,从事中西医结合康复工作的人员在重视学习吸纳先进西方康复理念和技术的同时,更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挖掘、整理祖国医学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推进康复技术创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体系贡献一份力量。参考文献: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陈仲武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专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李建军,刘松怀,张凤仁我国康复医学相关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