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高产栽培技术.pptx_第1页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pptx_第2页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pptx_第3页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pptx_第4页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辣 椒,1. 辣椒概述 2. 生长发育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 辣椒的类型和品种 4.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5. 辣椒病虫害及其防治,辣椒概述,(一) 基本信息,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後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二) 起源与种植,起源: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 我国种植历史:已有300多年 我国主要产区:主要分布在陕西、贵州、湖南、四川、河南等省区,我国种植区域:长江流域蔬菜三主作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和重庆等省市,该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辣椒产区和辣椒消费区。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纬度不同,辣椒栽培季节有很大的差异。华南地区和云南的南部,辣椒一年四季都能栽培,但最适生长时期是夏植和秋植。,(三) 辣椒的价值,食用价值:辣椒营养十分丰富,每100克鲜辣椒含蛋白质1.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5克、粗纤维0.7克、钙12毫克、磷40毫克、铁0.8毫克、胡萝卜素0.73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3毫克、维生素c1.85毫克。可产生热量109千焦。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占首位,其他维生素含量也相当高。,药用价值:辣椒含有丰富的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碱、酰香荚兰胺等,故具辛辣味。食用辣椒,辛辣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可驱寒解表、活络生肌。辣椒的药用价值也极高,果实、茎、叶、根和种子都可入药,性热味辛,入心、脾经。有温中下气、开胃消食、散寒除湿的作用。,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 生长发育,辣椒的生长发育,从播种至辣椒成熟,可分为三个时期:种子发芽期,幼苗期,开花结果期。 种子发芽期 是指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真叶显露期。在温度、湿度适宜、通气良好的条件下,从播种到现真叶需1015天。这一时期管理上应促进种子迅速发芽出土,否则既消耗了种子内的养分,又不能及时使秧苗由异养转入自养阶段,导致幼苗生长纤细、柔弱。,幼苗期 从第l片真叶显露到第1个花蕾现蕾为幼苗期。幼苗期的长短因苗期的温度和品种熟性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在华南地区辣椒幼苗期一般为3050天。管理上,应合理调控温度、光照、水分及养分供应,创造适宜的苗床环境,使秧苗营养生长健壮,正常进行花芽分化。这对获得早熟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开花结果期 从第1朵花现蕾到第1个果坐果为始花期,以后即为结果期。始花期长2030天。结果期,开花与结果交替进行,一般为60100天。这一时期植株不断分枝、开花结果,先后被采收,是辣椒产量形成的主要阶段。管理上,应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证茎叶正常生长,延缓衰老,延长结果期,以提高产量。,(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 辣椒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 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真叶显露,最适温度2528度。苗期:从真叶显露到第一花现蕾。较发芽期温度可稍低,白天2325度,夜间1522度,从子叶开展开到58片真叶期,对温度要求严格,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将影响花芽的形成,最后影响花的质量。开花结果期:从植株第一花开放到第一果座果,由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阶段。白天2327度,夜间1823度,白天阳光充足,夜间温度稍低仍能正常生长。低于15度生长极慢且不能坐果,落花但一般不会落果,低于12度生长停止,落花并且落果。,5度以下,植株受不同程度冷害,幼嫩部分出现坏死,叶和茎有坏死斑,甚至整株枯死。高于35度,花器发育不健全、柱头干枯,花粉少且不正常,不能坐果或坐果不良。36度以上,生长基本停止并产生热害。,光照 发芽期种子要求黑暗,在有光条件下往往发芽不良。幼苗期有良好的光照,幼苗节间短,茎粗壮,叶片肥厚,颜色浓绿,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不易感病。成株期光照充足,能促进辣椒枝叶繁茂,茎干粗壮,叶面积大,叶片厚,是获得丰产必要条件。开花结果期充足的光照,有利于促进花器生长发育,结果多,果实发育良好。但在烈日炎炎的强光条件下,易引起辣椒叶片萎蔫,生长发育受阻,抗病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叶片灼伤。,水份 辣椒对水分的要求较严格,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在海南辣椒浸种时间一般是68小时,过长过短都不利于发芽。辣椒幼苗期需水较少,土壤过湿,通气性差则根系发育不良,容易徒长。植株营养生长期需充足的水份,满足根、茎、叶生长需要;初花期要适当控制水份,让植株顺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果实膨大期需充足水分,如供水不足则果表皱缩、弯曲,色泽暗淡,形成畸形果,水分过多易导致落花落果。,土壤 沙质土含沙粒较重,吸水保水性弱,透水透气性强,化肥易于流失,生长易后劲不足;粘质土含颗粒多,保水保肥力强,但透水透气性较差,养分分解较慢,幼苗生长缓慢,但后期生长旺盛;壤质土介于沙质和粘质土类之间,具有较好的水、肥、气、热等土壤综合性状,适宜植株生长。沙壤土同时具备沙土和壤土的优点,是最适合辣椒生长的土壤。,养分 辣椒对氮、磷、钾肥料均有较大的需求,对钙、镁、硫、硼、锌、钼、锰等多种中量、微量元素的需求量亦较大。足够的氮肥是辣椒生长结果所必要的,氮肥不足则植株矮,叶片小,分枝少,果实小。但偏施氮肥,缺乏磷肥和钾肥则植株易徒长,并易感染病害。施用磷肥能促进辣椒根系发育,钾肥能促进辣椒茎秆健壮和果实的膨大。 辣椒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幼苗期需肥量虽然少,但培育壮苗要求养分全面。结果以后则需供给充足的氮、磷、钾养和中量、微量元素养分,以促进其果大、丰产、果色艳丽。,辣椒的类型和品种,(一)辣椒的类型,1、樱桃类辣椒,叶中等大小,圆形、卵圆或椭圆形,果小如樱桃,圆形或扁圆形,红、黄或微紫色,辣味甚强,制干辣椒或供观赏,如成都的扣子椒、五色椒等,2、圆锥椒类,植株矮,果实为圆锥形或圆筒形,多向上生长,味辣,如仓平的鸡心椒等,3、簇生椒类,叶狭长,果实簇生,向上生长,果色深红,果肉薄,辣味甚强,油分高,多作干辣椒栽培,晚熟,耐热,抗病毒力强,如贵州七星椒等,4、长椒类,株型矮小至高大,分枝性强,叶片较小或中等,果实一般下垂,为长角形,先端尖,微弯曲,似牛角、羊角、线形。果肉薄或厚,肉薄、辛辣味浓,供干制、腌渍或制辣椒酱,如陕西的大角椒;肉厚,辛辣味适中的供鲜食,如长沙牛角椒等,5、甜柿椒类,分枝性较弱,叶片和果实均较大。根据辣椒的生长分枝和结果习性,也可分为无限生长类型、有限生长类型和部分有限生长类型,(二)辣椒的品种,1、热辣一号,热辣1号由热科院品资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较好;其果长2226厘米,果径3.33.7厘米,果肉厚0.30.4厘米,单果重6070克,商品成熟果绿色,果实商品率较高。该品种丰产稳产,果实辣度低,较适合不嗜辣地区和不嗜辣人群的消费,且营养价值高。亩产可达4000公斤。,2、热辣二号,热科院品资所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播种至开花约80天,播种至始收约142天。生长势强,株高5560厘米,最大株高130厘米,开展度90厘米,每节310朵花。果实方灯笼形,果面条沟多,果柄长,未熟果绿色或绿白色,老熟果黄色至深黄色,果长5.6厘米左右,果肩宽3.9厘米左右,单果质量14.6克。每果位坐果13个,个别果位可坐果46个,一般单株坐果130个左右。抗黄瓜花叶病毒,每亩产量3000公斤左右。,3、红丰404,该品种系香港益农公司引进。红丰404植株生长势旺盛,株型紧凑,分枝多。株高7080厘米,开展度6070厘米。第一果着生于主茎1315节。果实细长羊角形、匀直,果面光亮、有光泽,果皮深绿色,老熟后呈鲜红色、着色均匀、硬度好,肉质细软,味辣,商品性较佳。中晚熟,生育期约180天,从播种至始收110天左右。果长1215厘米,果肩宽约2厘米,果肉厚0.300.40厘米,单果重20克左右,座果率特高且连续座果能力强,单株挂果40个以上,亩产30004000公斤。,4、海椒3号,该品种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海椒3号植株生长势旺,分枝紧凑。株高4550厘米,开展度5055厘米。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10节。果实粗短牛角形,果皮光滑、绿色,肉质细软、微辣带甜,商品性佳。中熟偏早品种,生育期120130天,从播种至始收8090天。果长1416厘米,果肩宽3.54.6厘米,果肉厚0.400.50厘米,单果重60100克,座果率高,单株挂果可达25个,亩产达30004000公斤。,5、湘研13号,该品种系湖南湘研种苗有限公司育成。湘研13号植株生长势较强,株型紧凑。株高52厘米左右,开展度62厘米左右。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10节。果实粗短牛角形,果皮绿色,果面光滑,微辣带甜,品质好,商品性佳。中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从播种至始收8090天。果长约15.2厘米,果肩宽约4.2厘米,果肉厚0.38厘米左右,单果重405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80克,单株座果20个以上,连续结果能力较强,亩产30004000公斤。,6、中椒6号,该品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中椒6号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约45厘米,开展度5060厘米。第一果着生于主茎910节。果实粗短牛角形,果面光滑、外形美观,果皮绿色,味微辣,风味佳。中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从播种至始收8090天。果长13厘米左右,果肩宽4.5厘米左右,果肉厚约0.40厘米,单果重5562克,结果率高,亩产25003000公斤。,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栽培制度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苗期约30天左右。 栽培制度:辣椒不宜在前茬是茄科、甘薯等作物的地块种植,要实行至少2年以上轮作。前茬最好是豆类、水稻与玉米等。用重茬地种植辣椒,植株生长不良,病害严重,缺素症状明显,畸形果多,果实品质差。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佳的品种。如热辣4号、热甜5号等。,(二)育苗,育苗是指苗圃选择、苗床建立、营养土配制、播种、幼苗管理至幼苗定植的作业过程。壮苗标准:日历苗龄3540天,6叶1心或7叶1心,株高1620厘米,茎粗0.4厘米以上,子叶完好,叶大而厚,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无病虫为害。 播种量:根据定植株数确定亩用种量。多数品种每亩用种3540克,但要适当留余地。,种子处理:先用55度温水在不断搅拌条件下浸泡1520分钟,捞出凉1520分钟待种子降到室温后再将种子放在清水中飘洗。把筛选好的种子分别再置于清水中浸泡34小时。 种子催芽:种子处理好后,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包裹好,然后催芽23天。每天必须用清水冲洗种子一次,以除去种子表面粘液,防止种子发霉腐烂,促进种子早发芽。,播种:种子催芽23天,大部分种子未露白前即播种。播种时要注意下面几点:播种前1天把营养土淋透,要使营养土610厘米的土层都湿透;盖土厚度为0.61.0厘米,盖土过薄幼苗带壳,过厚难出苗;盖土后再铺上茅草或遮阳网(23层)保湿降温,三分之一种子出芽时将覆盖物揭除,并适当遮荫降温。,(三)定植,定植前准备:播种前3060天把种植田深犁翻晒并撒施熟石灰50100公斤/亩。 整地:播种后即开始整地。基肥:每亩撒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公斤,钙镁磷肥5075公斤,饼肥3040公斤,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撒施基肥后要充分翻耙均匀并整细、整平。畦宽120140厘米(包沟),畦高2535厘米,畦长2025米。畦间沟要平坦,达到易灌易排的目的。选用100120厘米宽的地膜。应选择晴朗无风时覆盖地膜。建议尽量采用膜下喷灌或滴灌方式栽培。,定植:定植前2天,给幼苗喷施5%壳寡糖水剂1000倍液+50%异菌脲800倍液+1%甲维盐1200倍液。定植前56小时,给幼苗淋足水,使营养土坨全部湿透。双行定植,株距2733厘米,畦面上行距4560厘米。每亩定植株数:大果型甜椒品种2800株左右,中果型牛角椒、泡椒与线椒3300株左右,小果型朝天椒2000株左右。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无雨时间定植。定植后12小时内浇足定根水,并于第二天早上封严种植孔。,(四)田间管理,查苗和补苗: 缓苗后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工作。枯死苗、弱苗、残苗尽快拔除,补上壮苗。定植后56天进行本项工作。 水分管理:定植后定根水一定要浇足。定植后3天左右一般不再浇水,定植后56天结合查苗补苗轻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定植后710天)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群垂直下扎土层,使小苗矮壮。植株长12片新叶后(定植后1520天)即要保持充足水分,促使植株长茎长叶。,初花期适当控制水分,果实有筷子头大后要保证充足水分以促进果实膨大。供水时间以早、晚为宜,不能在中午地温高时灌水或浇水。有土传病害的田块不能进行沟灌,应浇灌。辣椒根系较怕涝,数小时的土壤渍水会造成根系的窒息,引起叶片黄化、脱落、落花落果,长时间渍水会造成植株死亡。要经常清理田间沟内积水,做到雨停、水过、沟干。有条件尽量采用膜下滴灌。,养分管理:辣椒是全营养型作物,不同的生育期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求也不同。从定植到现蕾,以茎、枝条和叶生长为主,氮、磷肥对其花的数量和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宜多施氮磷肥。进入开花期后,宜多施钾肥,尽量避免花而不实。,长势过弱的植株应以尿素为主追肥12次,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结果盛期对养分的吸收量最大。第一次采果后应追肥一次,每亩施放多元复合肥5公斤、硫酸钾2.5公斤和尿素2.5公斤,并结合防病虫害叶面追肥,以后每摘果1次就追肥1次。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每710天一次,增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有效防止叶片早衰,使果实商品性更好。叶面追肥种类以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硝酸钙和微量元素液肥为主。,辣椒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辣椒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品质的优劣,产量的高低乃至生产的成败。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限制一般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及使用次数,合理交替、轮换使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病虫草害控制在防治指标以内。,辣椒的病虫害防治,(一)主要病害,1、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 苗期猝倒病:该病常使胚和子叶变褐腐烂,致使种子不能萌发,幼苗不能出土。 防治方法:傍晚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 0.01%芸苔素内酯乳油800010000倍液,隔3天再叶面喷施0.2%硝酸钙水液。如零星发现有病株即进行化学防治,交替使用下列药物中12种叶面。72.2%霜霉威水剂400500倍液;68.75%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800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噁霉灵水剂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如死较重可改叶面雾为淋施,如湿度大可改为药土撒施。,猝倒病,苗期立枯病:小苗和大苗均能发病,但一般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病时病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随后病斑逐渐凹陷,并扩大绕茎1周,病部收缩干枯, 有的木质部暴露在外,叶色变黄凋萎,根变褐腐烂植株死亡。湿度高时,病部产生褐色稀疏的蛛网状霉(以此可与猝倒病区别)。 防治方法:参照猝倒病防治。,辣椒细菌性叶斑病:发病叶片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膜质,大小不等,叶肉凹陷,呈薄膜状。 防治措施:发病始期开始喷药,选用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50加瑞农可湿牲粉剂6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l:1 l:200倍式波尔多液710天l次,连续防治34次。雨后及时补喷,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辣椒疫病(黑胫病):在辣椒田里表现出明显的中心病株和发病中心,发病中心多形成在低洼积水和土壤黏重地带。幼苗期发病,多从茎基部开始感病,病部出现水渍状软腐,不定形的暗褐色斑块,逐渐软腐,幼苗倒伏死亡。成株的根、茎、叶、果实均可受害。上述各染病部位的病斑在天气潮湿时,表面可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层。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选用下列药剂12种交替防治。50%烯酰吗啉600800倍液;72%霜脲锰锌600800倍液;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8001000倍液;64%噁霉锰锌600倍液。,灰霉病症状:秧苗染病,导致茎缢缩变细,由病部折断而枯死;叶片染病,严重时上部叶片全部烂掉。植株染病,上端枝叶萎蔫枯死,病部表面生灰白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下列药剂12种交替叶面喷雾防治。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l500倍稀释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病毒病症状:病叶明显变黄,落叶。病部组织变褐坏死或表现为条斑、坏死斑驳、环斑、生长点枯死等。病株变形,如叶片变成线形叶,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在生产中,几种症状往往同时出现,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可以选用下列药物12种交替防治。2%壳寡糖水剂500600倍液;20%盐酸吗啉呱+83增抗剂500倍液喷雾;72%盐酸吗啉呱+厥叶灵500倍液;18%腐植酸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二)主要虫害,主要虫害有:蚜虫、茶黄螨、红蜘蛛、蓟马、烟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防治方法可从表4中选择对应农药防治。 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防治方法: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50010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10%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蓟马:幼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则呈棕色或黑色。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等)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嫩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