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语文知识积累的几点想法和做法.ppt_第1页
中考语文语文知识积累的几点想法和做法.ppt_第2页
中考语文语文知识积累的几点想法和做法.ppt_第3页
中考语文语文知识积累的几点想法和做法.ppt_第4页
中考语文语文知识积累的几点想法和做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知识积累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朱彬茹 二零一六年四月,一张整理单,中考语文知识积累考试范围 一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汉字表中的1500个汉字为主,考查常用汉字 二古诗文默写 (一)六册语文书中出现的古诗词(课文中和课后附录中)+ 增加的18首诗歌 (二)文言文(考试说明第4页附录1:优秀古文背诵推荐篇目) (20篇罗列) (三)选读中的原句,三课内文言文 (一)词语的基本释义,(考试说明第7页附录3: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 (二)文言文中重要词句的意思,主要内容的了解,和主旨的把握。 四名著 (一)掌握考试说明第7页附录4: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二)名著:课内 + 增加的4本 (18本罗列书目) 五. 地方教材: 了解话说温州(8年级)第一章、第三章中的相关内容。,一 张 整 理 单,方向要正确 目的要明确 复习要针对,关于字,关 于 字,既 即,既: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像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 即:会意。甲骨文坐人形面对食器。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既然 即使 既出,得其船 既醉而退 既加冠 即书诗四句,关 于 字,八百里分麾下炙 赢得生前身后名,炙:会意。炙,炮肉也。说文。从肉从火。本义: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关 于 字,山山唯落晖 惟吾德馨 惟长堤一痕 惟有乳下孙 缔、蒂、谛 润如油膏,关 于 字,几点想法: 1.下苦功,更要下巧功(方法:本义、形声构字、找规律、找意义) 2.回到汉字本身,回到最初。 3.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关于古诗文,古诗文的尴尬 学生的难点 考试的压力 对古诗文的积累能从机械记忆走向理解、感悟与运用,建议至少达到50%的比例。 2015年浙江省学业考试试卷体现的教学导向,关 于 古 诗 文,陶渊明: 归园田居 五柳先生传 饮酒 桃花源记,关 于 古 诗 文,少时颇有壮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陶渊明杂诗) 桓温三次北伐、谢安、淝水之战 哀帝、废帝、简文帝死、孝武帝亡 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405年),陶渊明五十四岁归隐田园。(曾五次为官,因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失望和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又五次辞官)次年(406年)作归园田居五首(但使愿无违),表现归隐后前期较适意的生活。 火灾、从弟陶仲德去世、讨伐北燕、刘毅兵败,关 于 古 诗 文,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乙卯(415),陶渊明六十四岁迁回园田居,朝廷征召陶渊明为著作郎,陶渊明称疾不到,与刘遗民、周续之并称“寻阳三隐”。 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作于是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丁巳(417),陶渊明六十六岁,饮酒十二首(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于是年。 刘裕派人杀害晋安帝, 刘裕进爵为宋王,篡逆之心昭然若揭。 陶渊明闻刘裕篡位称帝,更名陶潜。 做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宋武帝永初三年壬戍(422),陶渊明七十一岁。 陶潜作桃花源记并诗。 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6),陶渊明七十六岁。 陶潜作自祭文。 冬,陶潜病逝。,关 于 古 诗 文,陶渊明从官场逃离到田园,再由田园逃离到桃源的精神之旅。断续十几年的仕途生活,使他对官场失望了,但还没有对社会现实完全否定,他满怀喜悦归园田居,把田园当作与上层社会相对立的乐土,躬耕田园,结果“夏日常饥”“寒夜无被眠”,这使他对追求的田园也同样地失望和否定。如果说官场的失望尚有田园为退路,如今,否定田园又退向何方呢?只有于心灵中另寻他路,由田园到桃源。武陵桃源是相对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彼岸世界。,关 于 古 诗 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人可以自给自足。 “屋舍俨然”为什么没有高高低低的房屋?没有贫富,没有差距,没有阶级。 “鸡犬相闻”和“鸡鸣狗叫”有何区别?平和平静之态。,关 于 古 诗 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实录: 师:“并”起什么作用呢? 生:使句式有了变化,打破四字结构。 生:连接作用。 师:如果是连接那删掉句子意思会变吗? 生朗读比较,发现意思无影响。 师:可见不是连接。那是什么? 生:强调。 师:强调了什么? 生:黄发垂髫。 师:为什么要强调老人和小孩生活在桃花源从心 底感到快乐呢?,关 于 古 诗 文,师:中国历史上每到动荡之际,饿死的多是老人小孩,“易子而食”的事情屡屡发生。老人和小孩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大道之行也中理想的社会亦是“老有所养,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同样强调理想社会中要使弱势群体有所依靠,生活得好。想想今天我们的口号是“爱护弱势群体”,可以窥见弱势群体的现实生存状态。所以理想社会并非gdp是多少,科技有多发达,比谁造的楼是世界第一高楼,而是让那些弱者都感到生活在这个时代和社会中,从内心深处感到满足和快乐,这才是理想社会。,关 于 古 诗 文,教材内: 李白、杜甫、诸子百家 山水、贬官、边塞、乡愁 教材内外: 苏轼为议题的群文阅读: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记承天寺夜游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定风波、和子由渑池怀旧、东坡、猪肉颂、儋耳夜书、临皋闲题、记游松风亭、试笔自书,苏东坡传(林语堂)、苏东坡突围(余秋雨)、来生嫁给苏轼(梁衡),关 于 古 诗 文,关 于 古 诗 文,背诵 随文理解 迁移 整理,几点想法: 1.每堂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生命的质量。学生的 生命大部分是在课堂里成长的。(于漪)功夫 在平常。 2.古诗文教学不等于古汉语教学。古文有情致。 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是 一体的。 3.如若将积累仅仅等同于识记,积累的行为可能 无法在个体生命发展的过程中生成价值和意义。 2015年浙江省学业考试试卷体现的教学导向,关 于 古 诗 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一些古书,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若讲实用,似乎是没有,有实用的东西都收纳在各种学科里了;可是有无用之用,这可以打个比方。有些人不怕旅行辛苦,道路几千,跑上峨眉金顶看日出,或者跑到甘肃敦煌,看一窟寺历代的造像跟壁画。在专讲实用的人看来,他们干的完全没有实用,只有那股傻劲儿倒可以佩服。可是他们从金顶下来,打敦煌回转,胸襟推广了,眼光深远了。虽然还是各做他们的事儿,却有了一种新的精神。这就是所谓无用之用。读古书读的得其道,也会有类似的无用之用。 叶圣陶读经典常谈,关 于 古 诗 文,关于名著,三国演义的阅读: 导读课(概述、激趣) 阅读136回,整理方法:刘备、曹操、孙吴,关 于 名 著,三国演义的阅读: 导读课(概述、激趣) 阅读136回,整理方法:刘备、曹操、孙吴,关 于 名 著,关 于 名 著,三国演义的阅读: 导读课(概述、激趣) 阅读136回,整理方法:刘备、曹操、孙吴 隆中对教学 易中天三顾茅庐、隆中对策 阅读3756回,整理方法:刘备、曹操、孙权 赤壁大战,关 于 名 著,三国演义的阅读: 导读课(概述、激趣) 阅读136回,整理方法:刘备、曹操、孙吴 隆中对教学 易中天三顾茅庐、隆中对策 阅读3756回,整理方法:刘备、曹操、孙权 赤壁大战 阅读5785回,整理方法:刘备、曹操、孙权 杨修之死(72回)教学 阅读8691回 出师表教学 阅读92104回,六出祁山 姜维九次北伐,三国归晋 阅读效果检测,关 于 名 著,几点想法: 1.名著考查的目的绝不是考试答题(孩子的苦恼) 意义: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李希贵) 阅读是孩子存在和成长的一种方式 我更愿意将读书的过程理解成一种自我的修行。仿若出家人的修行一样,并不见得每一个行者最终都能大彻大悟,成就高僧。但默念打坐,晨钟暮鼓,青灯古佛的自我修行里,他却在觉悟的状态里做。因为有了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了不同的意义。一个人读书,即使无法参透生命的本质,但却在无限接近本质。 真实阅读,强调过程。,关 于 名 著,几点想法: 2.方法指导: 梳理的方法: 三国演义三国、经典人物情节、地图 人类群星闪耀时人物+事件+意义、序言 格列佛游记四个国家顺序和主要事件、讽 刺意义 水浒先分(主要人物+事件)后合(梁山聚义,招安)、实验中学108将 掌握重点,关 于 名 著,几点想法: 3.“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牡丹亭) 任何优秀的教师都无法替代学生的成长。以活动的方式推进阅读。 4.今天我们怎么考名著? 嘉兴2015年卷: 下面这首小诗富有哲理, 请选择下列选项中的一个人 物,结合其经历加以印证。 a阿廖沙 b范爱农 c列夫托尔斯泰,关 于 名 著,几点想法: 4.今天我们怎么考名著? 衢州2015年卷: 学贵有思。在阅读城南旧事后,小柯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英子说绝不像妈妈说的这么写,而是要写“我们看海去”?请联系名著内容帮他解答疑惑。 疑惑摘录: 妈妈说:“小英子-将来你长大了,就把今天的事儿写一本书,说一说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个下场。” “不!”-我绝不像妈妈说的这么写。我要写的是:“我们看海去。” 去。”,关 于 名 著,几点想法: 4.今天我们怎么考名著? 由了解信息走向感悟鉴赏,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