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武都引水一期工程后评价报告.doc_第1页
四川武都引水一期工程后评价报告.doc_第2页
四川武都引水一期工程后评价报告.doc_第3页
四川武都引水一期工程后评价报告.doc_第4页
四川武都引水一期工程后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武都引水一期工程后评价报告(内容摘要)武都引水一期工程是四川省农业总体规划中的一项以农业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兼顾城乡供水等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18.06亿元,于l988开工,2000年建成。项目实际可灌溉绵阳地区和连宁市涪江以东、梓潼江以西六个县的l00万亩农田。项目产生的年GDP增加值达到5.5亿元以上,经济内部受益率为23 (i=12),经济效益良好。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扶贫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评价认为,项目是成功的。项目的主要经验教训有: 1在西部工程缺水地区兴修水利,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方针,对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2、国家投资和积极利用优惠的国际资金,是西部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加大这类资金的投入并合理使用,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3、农民和当地政府的参与是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应充分调动农民兴修水利,脱贫致富的迫切心情和积极性,发挥地方政府的优势。 4建立和健全专门的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机构和制度是项目实施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必须在项目实施前创造条件,进行机构建设。5西部农民比较贫穷,过多地集资兴修水利比较困难。从武引一期的实践看,农民集资投劳的比例达到l 2,负担比较沉重。这种困难不仅影响到工程进度,而且延误了农毛渠的建设,使项目效益的发挥受到限制。项目后评价建议: 1尽快建设武都引水项目的二期工程,扩大农业灌溉面积,增加蓄水供水能力,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武引二期建设中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考虑工程对下游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克服和解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2认真总结农民集资兴修水利的经验教训,研究解决好武引一期部分农毛渠建设的滞后问题。同时,在二期建设中应考虑增加国家和政府的投入比例,尽可能减轻农民负担。 3宣传和推广节约用水技术和节水种植品种,提高广大农民、居民和工业企业的节水意识。同时制订和健全水价政策,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调节用水,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4在建立和健全水费收管的基础上,研究武引一期世行贷款的偿还问题。该项目的现有债务,除四川省财政承诺负担和武引项目承担外,其余债务宜由绵阳市政府财政负担。5继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武引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关注一期建成工程的日常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使项目具备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附:武引一期工程后评价逻辑框架武引一期项目后评价逻辑框架层次目标验证指标资料来源原因分析持续性条件原定指标实际实现长远影响: 西部大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扶贫 农村社会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 水利灌溉规划 增加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扶贫;建设四川水利灌溉系统.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方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灌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47元/年;贫困人口减少;带动农村GDP增长,年经济效益5.5亿元以上;形成四川省水利灌溉系统.国家计委立项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文件;调概文件;世行完工报告;审计文件等.项目后评价调查报告;评价报告.国家西部开发方针正确,“三农”政策对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基础设施,社会影响巨大而深远。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国家发展方针;自然灾害;投资政策;地方政府参与;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直接目标: 解决干旱 灌溉面积 水稻种植 农业增加值 EIRR彻底解决灌区原来的干旱局面,灌溉面积达到127万亩;通过增加水稻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其他指标无定量数据。解决灌区原来的干旱局面,灌溉面积增加100万亩,比计划少27万亩,供水量增加3亿立方/年;复种指数增加,水稻减产;农业增加值达到3亿元;增加城市供水8400万立方;工程EIRR为23%。国家计委立项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文件;调概文件;世行完工报告;审计文件等.项目后评价调查报告;评价报告.灌溉能力减小主要是由于蓄水能力不足、农毛渠滞后和灌溉浪费所致;粮价下滑,造成粮食减产;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产值。建设武引二期工程,扩大灌溉面积和水量;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水费立法收取;宣传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利管理力度和制度。项目产出: 一期水利工程 移民安置 机构设置项目实施结果与原定计划基本相符:工程建设内容及变化详见总报告表3和表4,但部分农毛渠建设滞后;顺利移民约1.57万人,搬迁民房105万平方米;市县建立了专门武引管理局并建立了 规章制度。国家计委立项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文件;调概文件;世行完工报告;审计文件等.由于工程管理得力,项目质量优良;部分 农毛渠建设滞后主要 市农民筹资困难。解决农毛渠滞后问题;加强建设工程的维护保养和管理。项目投入: 资金投入 时间投入 人力投入总投资4.85亿元;预计工期8年;农民集资和以劳代资投入。实际投资18.06亿元,利用世行贷款6767万美元;工期12年;农民集资8600万元,以劳代资13290万元。国家计委立项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文件;调概文件;世行完工报告;审计文件等.投资增加主要是外部因素,详见表5;工期延误主要是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祥见表2.总结经验教训,为二期工程提供借鉴。四川武都引水一期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受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建设局(即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的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后评价局承担了四川武都引水一期工程(简称“武引一期”)的 项目 后评价工作。项目 后评价的内容包括:总结项目在 决策、准备、建设过程中的 经验教训;评价项目带来的 社会效益以及对 周边经济环境的影响,研究项目持续发展的前景及在西部大开发中的 地位和作用。项目后评价以项目批准复建的1987年、项目 调整概算的1997年、项目竣工决算时的2000年数据为基准,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对照项目批复建设规划目标进行对比和评价。专家组的 社会调查走访了绵阳市以及江油、游仙、三台、梓潼、盐亭、射洪等六个县(市、区),深入6个乡镇,访问了30户农民;召开了13次座谈会,会见了120名各方人士。在收集数据信息资料的 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形成此报告。一、 项目概况四川 省武都 引水工程是四川省“西水东调”总体规划中的一项以农业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兼顾城乡供水等综合利用项目,并列入了“中国九十年代农业发展刚要”。项目 建设的 目的是针对该地区长年干旱、缺水的 状况,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满足农民脱贫致富的要求和 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证生产和 生活用水,促进形成该 地区高产、稳产的高效农业结构。本项目评价涉及的是武都引水的第一期工程。武引一期工程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和遂宁市,计划可灌溉江油、游仙、梓潼、三台、盐亭、射洪等地的127万亩农田。其主要建设内容有:内容有:取水枢纽;石龙嘴电站l座装机2台176 0 0千瓦;输水渠道6 8条1109公里;隧洞4 21座122公里,渡槽119座24公里;倒虹管56处14公里;集中提灌站11座,总装机5 8 01千瓦;沉抗调节水库,库容9820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实现灌溉面积l27万亩。四川武都弓l水一期工程19 8 7年6月日家计委计农1 9 8 798 9号文正式批复建设,从1992年起使用世界银行贷款6767万美元;l997年国家计委计建设1 997 2445号文批准,该项目投资概算调整为1 806亿元。至2 0 0 0年1 2月已完成该项目建设,经审计,竣工决算投资为l 77 5亿元。该项目由四川省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设计,工程建设由四川武都引水工程建设局承担。二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一)项目建设的实施程序和进度 武引一期建设实施的依据和程序如表l所示。工程始于1 958年,1978年国家批准立项,后因种种原因停工缓建;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恢复建设;1988年经国家批准,确定武引一期工程纳入“四川省农业发展项目”,统一向世界银行贷款,该工程1992年开始利用世行贷款;l 997年经中咨公司调概评审,国家计委批复了武引一期工程的调概方案;2 0 00年工程完工,世界银行同年完成了四川农业发展项目的实施完成报告,四川省审计厅同年提交了武引一期工程的财务决算审计意见。武引一期工程的实施执行了当时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手续齐全。 表1 项目建设的依据和程序序号文件 内容发文单位文件编号发问时间1关于武都水库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复函水利电力部(78)水电规字第49号1978年 6月2关于恢复建设武都引水工程的复函国家计委计农【1987】989号文1987年5月3关于四川农业发展项目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文件国家计委计贷【1988】316号1988年11月4关于四川武都引水一期工程调整概算的评审报告中国国际工程 咨询公司咨农【1997】154号1997年5月5关于四川武都引水一期工程调整概算的批复国家计委计建设【1997】2445号文1997年7月6四川农业综合发展项目的实施完成报告(24110)世界银行报告号:20583中国2000年 6月7关于武都引水一期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的审计意见四川省审计厅川审意投【2000】353号2000年12月武引一期工程建设工期很长,于1988年9月正式开工,历时13年,分段分期建设情况见表2和表3.表2 工程建设进度和工期变化恢复建设时的计划(1987)世行评估时的计划(1992)中期调整时的计划(1996)实际施工期(2000)备注完工时间1988198819881988完工时间1996200020002000工期(月)961441441441987年6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武引一期工程建设,原合理工期计划1996年底完工。1988年项目开始实施,1996年3月完成拦河闸枢纽、总干渠一、二段和石龙咀电站等主体工程建设。在项目实施中,由于物价上胀,造成资金严重不足,投资严重突破概算,加之世行贷款评估滞后,使工期后推。经有关部门批准,工程计划进度调整为2 0 0 0年底完成。由于地方政府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加之工程管理和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工程基本上按调整后的工期完成。然而,如何保证项目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按期完成的关键之一,需要在今后项目建设准备和实施中给予足够的重视。(二)工程建设内容的调整和变化武引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表3所示,项目建设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原定的规划内容实施的。当然,工程在建设中也有重要的调整和变更。表3 武引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名称 建设内容一完成情况完成时间工程质量 备注渠道取水枢纽工程进水洞、冲沙洞、拦河闸、白玉埝。 完成 1990 优良按原计划建设总干渠首 段8.4 3公里(流量11 0立方米秒) 完成 1991 优良按原计划建设石龙咀电 站枢纽装机28800千瓦 完成 1991 优良按原计划建设总干渠二 段20.96公里(流量60立方米秒) 完成 1 996 优良按原计划建设总干渠三 段7.85公里(流量60立方米秒) 完成 1997 优良 f按原计划建设涪梓干渠 上段26.76公里(流量22立方米秒) 完成 1 998 优良。按原计划建设涪梓干渠 下段37.14公里(流量22立方米秒) 完成 1 999 优良按原计划建设沉抗水库总库容9820万立方米,坝高55米 完成 1 999 优良计划调整已建中小型配套工程渠66条1 037.81公里,电力提灌站11座6168千瓦 完成 2 000 优良按原计划建设红岩水库总库容5220万立方米,坝高4 3.5米 取消计划调整来建表3中红岩水库原被列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沉抗水库为地方确定的自行建设项目,没有列入一期建设规划。考虑到沉抗水库为涪梓干渠上的 一座反调节水库,控制涪梓干渠下段49.94万亩的 灌溉面积,对提高沉抗水库下游农田的灌溉保证率,减少武引总干渠、涪梓干渠上段工程建设规模都具有重要作用;而红岩水库这方面的功能显然不足。加之考虑到要保证当地灌区内乡镇生产和生活用水等因素,项目单位提出进行调整。经省级审查单位同意,将红岩水库置换为沉抗水库。运营实践和沉抗水库工程建设现场调研表明该水库建设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开发的综合效益前景十分乐观。工程建设的这个调整是合理的、可行的,对周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就工程本身来讲,由于物价通涨造成建设资金不足,在决策上有欠缺的地方,导致工程建设期延长、管理混乱。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今后工程建设规划中应加以重视。(三)世行贷款的中期调整方案 在武弓l一期实施期中,世行四川农业开发项目办于1 99 5年至1996年间进行了项目的中期调整。中调方案如表4所示,调增武引一期高复片区,增加灌溉面积2 5万亩,增加投资232亿元。同时撤销原定绵阳纸厂项目。经过调整,武引一期利用世行贷款的规模从原来的6000万美元,增加到6767万美元。世行项目完成报告认为,武引一期工程建设内容的调整是合理的、有效的。表4 世行对武引一期工程的中期调整方案和结果工程项目计量单位 评估指标 调整指标 实际实现总干渠 公里 1 2.2 1 2.2 1 2.2干渠 公里 6 9.6 69.6 69.6分干渠 公里 4 0.0 9 3.5 9 3.5支渠 公里 7 5.8 75.8 7 5.8斗渠 公里 397.8 5 03.8 5 03.8农渠 公里 1 1 6 3 2 38 3 2 38 3毛渠 公里 7 1 3.7 21 2 5 2 1 25(四)工程总投资的调整和投资控制由于武引一期工程减少期长达13年,又经历了国家外汇价格调整和物价膨胀的时期,工程总投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7年批准恢复建设时工程总投资为4.85亿元,中期调整为18.06亿元。对此,中国国际咨询工程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于1997年进行了调概评审。具体调概内容见表5.表5 概算调整汇总表序号工程项目初设概算调概评审核增1建筑工程 35914106183702242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615305324383金结设备及安装工程539169811594临时工程48291289880695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348282824806其它费用396025634216747基本预备费2295632440298价差预备费011751117519利用外资工程增加费01081108110建设期世行贷款利息091649164总投资48500180569132069调概评审认为,影响总投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1)1987年批准的项目总投资为工程静态总投资,未考虑动态总投资。同时,人为压低材料及工程单价,造成投资预算不足。(2)物价上涨。初步设计概算采用的是1985年的物价水平,各种材料价格较低,如水泥仅为117128元/吨,钢材1173元/吨左右;而在物价放开后,各种材料价格均大幅度上涨,水泥达285元/吨以上,钢材达2800元/吨以上。物价上涨造成投资增加约35423万元。(3)政策性调整。原初步设计概算采用1985年标准和相应的概算编制办法,在物价放开时期,编制办法作出了相应的修改,水利部出台了19914 3号文和1994284号文,对取费标准进行了大幅度调高,如人工费由15元日调至1 76元日,机械台班费由l 4 68 3元调至34604元。调整增加投资约45000万元。 (4)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汇率风险及相应费用增加。原批准初步设计概算时未用世界银行贷款,后因省市地方资金不足,1992年向世界银行贷款6000万美元,后增至6767万美元,造成投资增加约10245万元。 (5)工程量增加。由于项目立项审批时,为人为控制工程投资不超过5亿元,无理砍掉了一些必要的项目,在实际实施中又必须把工程量加回来;为保证工程设计效益目标和完善灌溉条件,实施中增补建设部分渠系工程;同时对部分设计工程量不足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调整,造成投资增加24618万元。(6)不可预见费增加17841万元。工程调概对项目投资增加的合理性及评价认为,本项目从批准复建到项目竣工,其投资增加约1 3亿元之多,其原因主要是在项目报批过程中对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时所发生的动态因素、政策性因素 (物价上涨、工程建设管理费用增加、工程量增加等)考虑不周。但从调整概算后到项目竣工时的投资控制和工程质量看,可以确定项目投资的概算调整是合理的,项目完工后的财务决算说明了这一点,其各项投资总和未超出概算调整后的l 806亿元。武引一期工程的投资和资金来源及筹措情况见表6和表7,结果如上所述,工程投资基本按计划完成。表6 项目投资对比表 (亿元) 工程项目批准初步设 计概算概算调整财务决算 审计比初步设计 概算比概算。调整总投资 4.85 18.06 1 7.7 5 +1 3.31 0.31建筑安装工程 3.58 15.55 1 3.82 +1 0.24 1.7 3设备及安装工程 0.1 5 0.48 0.42 +0.27 一O06待摊投资 0.51 1.59 3.44 +2.93 +1.8 5其它投资 0.61 0.44 0.07 0.54 一O37表7 资金筹措情况表*序号 资金来源单位 金额 实际完成 资金到位率() 1一中央拨款亿元4.614.61100 2省级拨款亿元2.062.06100 3绵阳市财政亿元4.284.0194 4国债专项贷款亿元0.600.60100 5世界银行贷款亿元4.594.59100 6社会投资亿元0.8 00.8 0100 7社会集资亿元1.121O896总计亿元18O61 7.7598*注:截止200年12月(五)建设工程质量和管理的评价武引一期工程是国家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关系到该灌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灌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百年大计。四川省各级政府极为重视,于1995年对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了项目业主负责制,一配套工程实行“分级负责、建管结合、投资包干、限期完成”的做法,并把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劣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达到了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较好的目的。具体做法有,由绵阳市到灌区各县组建武引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组建灌区各县(市、区)武引建设管理局作为境内分干渠、支渠等各项工程建设的业主,承担建设管理任务,并签定“定任务、定投资、定质量、定效益、定工期”目标责任书,将工程建设质量放在首位;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形式确定采购和施工队伍,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中标的部门有四川省水电工程局、中国水电五局、水电八局、水电十局、铁道部二局五处、铁十八局二处等国内资深单位,为项目建设取得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建“武都引水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站”以及武都引水工程中小型配套项目质量监督站,分别对大型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工程建设进行监督;聘请四川省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甲级监理单位)作为监理单位,按照“FIDIC”条款对工程投资、质量、进度、合同和信息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与此同时,设计单位的设计代表常驻工地现场,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质量检测验收工作;各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承包合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负责施工程序和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检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由以上看出,武都引水工程建设项目形成了政府监督、建设单位检测、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自查、设计单位参与的横纵结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了工程的建设质量。根据上述情况,后评价认为武引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了科学、合理、可行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其采购和施工注重质量,并由有甲级监理资格的部门进行监理和控制,有效地确保了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和最终建设目标的实现。该项目建设在管理和工程质量保证上是成功的。经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情况如前表3所示。本项目工程建设完毕后,经实际运行和1998年8月2 0日特大 暴雨洪水的考验,没有发现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隐患,工程运行安全、正常,证明工程建设质量是好的。三、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一)贷款偿还能力分析水利项目是社会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财务盈利能力。武引一期公益性水利项目,主要功能是引水灌溉农田,农业和社会效益显著,但没有财务盈利能力。该项目主要财务收入是发电和供水,2000年发电收入1960万元(含税);供水应收入880万元,实收4 4 5万元;两项收入不能维持发电和供水的日常运转。虽然国家水利产业政策规定,农田灌排骨干工程等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甲类项目的维护运行管理费用由各级财政预算支付”,实际目前还难以做到,因此,武引工程管理单位无还贷能力。初步测算,武引一期工程目前债务余额约5亿元,如果今后六年如果水电费征收顺利,仍有约4亿元债务需要绵阳市统一考虑解决。目前的现状是,2000年武引一期的水费征收十分困难,以位于武都的长城钢铁公司为例,每年引用武引水7000万方。由于该国营企业严重亏损,无力支付水电费,经省、市政府协调,每年征收工程维护费1 0万元,实际只缴4万元水费,这无疑加重了武引的负担,影响到武引一期的贷款偿还。此外,电站的实际发电量达不到设计能力;2 0 0 1年为了满足“西电东送”的要求,四川省调低了上网电价,使武引一期电站的实际营业收入有所下降。总之,武引一期还债能力是比较差的。(二)引水和灌溉效益评价表8 武引一期工程引水和灌溉直接效益一览表 项目 单位19881991199419972000灌溉面积 万亩O0526100农业供水 万方O020 38614830000城市供水 万方O7 000750084008400发电装机万千瓦O1.7 61.761.761.76发电量 万度001 04511003610577武引一期工程引水和灌溉的直接效益如表8所示,农业灌溉面积达1 00万亩,引水总量每年约4亿立方米,发电装机1.76万千瓦,年发电量l亿度左右,引水灌溉和发电效益显著。与项目立项时预计的灌溉面积l 27万亩相比,灌溉面积少了27万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引水总量不足由于武引工程拦蓄季节性来水的武都水库项目有待在二期建设,目前武引一期工程没有足够的水量可引,加之近十年的气候异常,年年干旱,从涪江的引水总量难以满足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限制了灌溉面积的扩大。2、 农毛渠建设滞后虽然武弓l一期斗渠以上主要由国家投资部分的工程完成得很好,但由于多种原因,部分乡村农民自己投资建设的农毛渠相对滞后,例如三台县约有6 0的农毛渠尚未建成,影响到灌溉效益的发挥。3、 水资源的浪费据调查,武引一期灌区农业用水仍然是漫灌式传统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水价偏低,实际价格只是成本价的三分之一,加之水费收取尚待立法后实施,加重了水资源的浪费。(三)项目农业效益的有无对比应该看到,九十年代以来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迅速地发展,然而,这种发展不仅仅是水利灌溉产生的,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政策变化、粮价升降、良种的推广使用、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产品结构的调整、种植养殖业的发展等等。可以肯定,该地区如果没有该项目,农业和经济也会有一定的发展。为此,项目后评价必须进行有无对比,在评价项目效益时剔除那些非项目因素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力图找出该项目的真实效益。在本项目评价中,有无对比的核心是测算出在项目后评价时,假定项目区无项目的效益情况,用无项目的数据与有项目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差别进行评价。而判别项目区无项目的办法,则是找到一个非项目区的“对照物”,以其在无项目条件下的发展状况来推算项目区无项目的数据。为此,评价选择项目区的观义镇与非项目区的玛瑙镇作为有无对比的测算的“对照物”;以该工程梓潼县引水段开工前的1996年为对比的起始年,一期完工的2000年为对比年。先从两镇项目前后的变化测算出观义镇(项目区)无项目的情况,然后进行项目区的有无对比,找出项目的效益。并通过整个梓潼县项目区与非项目区的对比,进行梓潼县项目区的有无对比,再用有无对比比值加以调整,得出比较准确的效益指标(详见附件一)。观义镇(项目区)与玛瑙镇(非项目区)均位于梓潼县的南部,两镇相邻,隔梓江河相望,镇政府所在地相距仅2 0公里,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完全相同。两个镇的农业生产及社会基本条件也大 表9 观义镇与玛瑙镇2000年的基本情况行政村粳产人口耕地面积耕地(计量单位)(个)(户)(人)(亩)(亩人)观义镇(项目区)1l323910538178741.69玛瑙镇(非项目区)11292410034152121.52致相同,都辖有11个行政村,农户3 0 00户左右,人口l万人左右,人均耕地也相差无几,详见表9。根据调查,项目区和非项目区在项目建设前后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如表l 0所示。从表中不难看出,项目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非项目区同期的发展。表10 项目区与非项目区主要农业效益指标对比表农业增加值GDP农村人均纯收入灌溉水量计量单位万元万元元万方项目区项目前136016941165169(观义镇)项目后153524871673291前后对比+175+79 3+508+122非项目区项目前1380175 0828161(玛瑙镇)项目后14442178884220前后对比+64+428+56+59项目区与非非项目区644285659项目区项目项目区17579 3508122前后的对比差别1ll36545263从非项目区在项目建设前后的发展水平,可以测算出项目区假定无项目时的发展水平,从而可以进行项目的有无对比,详见表11。表ll 项目区主要效益的有无对比农业增加值GDP增加值农村人均纯收入灌溉水量计量单位万元万元元万方项目区(观义镇)有项目153524871673291无项目142317801244220有无对比+112+707+429+71 以此为基础,经梓潼县重点调查数据的修正(详见附件一),项目区有无对比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参数如表1 2。表12 武引工程主要效益指标的测算参数增加灌溉供水量增加农业产值增加GDP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立方米)(元)(元)(元)11.562.760.70 根据表12的测算参数,武引一期工程2000年灌溉供水3亿立方米,扣除输水过程中的损耗,到达田间地头的水量约2亿立方米,所产生的GDP增加值约为5.52亿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加147元,效益十分明显。(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1关于武引一期工程后评价经济评价测算的说明为了便于测算,将一些条件进行简化:即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8.06亿元,其中有世行贷款6 7 67万美元,建设期7年(实际13年,将前7年的投入累计至建设期的第l年),国内资金分年投资比例为24、8、8、9、23、l6、l2,世行贷款分年投资比例为11、2、9、22、29、27;流动资金200万元,计算期末偿还;年费用600万元;所有税收取0;项目生产期3 0年。根据后评价有无对比结果,武引一期后评价中经济评价的主要参数是:1立方水的农业增加值为l.5元;GDP增加值为27元;l度电的社会GDP增加值为2元。2000年农业毛供水量3亿立方米,按农户实际净用量2亿立方米计,每立方水的农业增加值为l.5元,农业直接效益为3亿元。2000年工业和城市毛供水量8400万方,按用户实际净消耗量5460万方计,每立方水的GDP增加值以27元计,经济效益约为l.5亿元。2000年实际发电5000万度,GDP增加值约l亿元。原则上凡项目为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均应计为项目的效益,从实际出发,本测算只计灌溉、发电、城镇和工业供水的效益。2经济效益结果按此测算,工程的年总效益为55亿元。项目(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2 3(i=1 2)。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好的。四、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武引一期这一大型综合水利工程的建成,。将影响四川省绵阳市的江油、游仙、三台、梓潼、盐亭以及遂宁市的射洪等六个县市,形成l27万亩灌溉面积的项目影响区域,影响人口约100万人,对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详见附件二)。 (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供给得到保证,使得水稻制种、优质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水产品养殖、水果种植和小家禽何养等成为可能。改变了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产量低、农民收入低的状况。仅就江油市龙凤镇的调查表明,2000年,杂交水稻一项就使全镇农民收入比项目建成前增加179.5万元,其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4300余亩扩大到7900余亩,渔业产量由45.2吨增加到123.6吨。此外,梓潼县项目区有无项目对比结果表明,每增加1立方农业灌溉供水,可增加农业增加值l.5元,GDP增加值约2.7元。由此可见,武都引水一期工程的建成,增加了灌溉能力,有效地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增加值提高,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二)地方和农民参与使他们明确了本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期工程建设涉及6个县,4 0 0多万人口,实施较为困难。但由于发动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参与,在建设过程中又适时解决了部分地区的旱情,确保了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使得地方各级政府和农民深刻体会到该工程的建设确实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保证具有深远影响,从而积极行动起来,出资出力(农民集资筹款8 6 00万元、出工以劳折资1 329 0万元),保证了工程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同时,也使工程的运行管理和进一步的开发得到良好的保证。 (三)增加农民收入、扶贫效果显著本项目建成后,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民在经济作物生产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其它生产,外出务工。据梓潼县项目区和非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对比,从项目前的1996年到项目建成后的2000年的5年间,项目区比非项目区收入净增145元,增幅十分显著。同时,灌溉增加了提高收入的门路和机会,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农村贫困问题缓解。据调查统计,项目区贫困人口由l 9 8 8年的l 53万人下降为2000年的3.2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2.11下降为2.6。 (四)征地移民顺利实施征地和移民的实施,不但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使该部分移民的住房条件、从业结构、人均收入得到了较大改观。种植业人数由95下降到53,从事二、三产业工作人数由5上升到47;移民人均收入由搬迁前的800一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人均13501950元,增长6 5;住房结构从原来的85土木草房,变成97以上的砖混结构住房,住房面积也有所扩大。(五)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改善本项目建成后,给灌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确保林业供水条件,对荒山复垦或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灌区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野生动物品种和经济林木品种增加,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据梓潼县项目区l8个乡镇调查,森林面积从1988年的1.3公顷扩大到2000年的2.5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9上升到38;植树成活率从70提高到l00。(六)增加就业机会经初步测算,工程自开工以来每年平均创造了96 8 7个就业机会,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农村妇女劳力。由于工程建设、维护保养和供水管理,每年还安排了近2000个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消化了农村的部分富余劳力,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同时,武都引水工程完成后,灌区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用水得到基本保证,大部分耕地实现了自流灌溉,每年无需安排大量的劳动力抽水、引水、看水,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例如,江油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在武都引水工程完成后不断增加,至2000年底,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达到10余万人,平均每年递增l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农民带来了较多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七)解决了抗旱和饮水的困难武引灌区是多年的干旱地区,冬、春旱灾频繁发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缺乏,阻碍经济的发展;而在夏季的7、8、9三个月又经常出现集中降雨,经常发生季节性涝灾,造成农业减产和水土流失,农民收入下降,贫困人口增加。武引工程建成后,增加了蓄水量,起到了抗旱防涝的作用。同时,武引一期的建成,使一些地方长期以来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得到了比较充足的水源,彻底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八)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小城镇建设武引工程建设对原有基础水利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新修建了大量的主干渠、干渠、支渠、分支渠、斗渠、隧洞、渡槽、提灌站和倒洪管等设施以及机耕路、专用道,形成了有效灌溉和工程维护网络,大大提高了该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能力。与此同时,因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使得农村经济结构得以进行调整,第二、三产业有条件大力发展,解放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灌区内各个县市得以重新调整发展规划,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供水条件。五、项目的目标评价和持续性分析(一)项目目标评价1、项目原定目标1)国家计委批复的建设项目目标根据国家计委1987989号文批复的意见,武引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在四川腹心人口稠密的丘陵地区兴修水利,解除干旱,会大幅度增加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此,国家计委同意武都弓l水工程规划,弓l涪江水源,分期解决绵阳、广元、遂宁、南充四个市部分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批准恢复一期工程建设的规划范围:项目将灌溉涪江以东、梓潼江以西农田127万亩。2)世界银行评估提出的项目目标项目前期世界银行评估团提出的项目目标涉及到整个“四川农业项目”,与武引一期工程目标相关的条款如下: 一一通过增加灌溉田地和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抗旱,来提高现有作物,特别是水稻的生产能力; 一一制订运行维护计划和灌溉系统制订政策,包括收取水费来足额支付运行维护费用; 一一增加项目下贫困边远地区农民收入,特别注重帮助贫困妇女。2、项目目标实际实现情况及评价(详见附件三一项目逻辑框架)1)项目投入项目总投资l 8o6亿元,比原计划48 5亿元超出l 32 1亿元,但是超概主要是外部政策性影响造成的,并且,调概经过国家计委批准,资金均已到位,总投资变化亦属一正常的。 原计划工程1996年完工,实际2000年完工,工期拖延4年。工期延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还是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影响工程进度,这是需要认真进行总结的。2)项目产出项目的建设是按照原定目标实现的,详见前表3争表4。在实施中取消红岩水库,增加沉抗水库,增加了灌溉面积,使项目更加合理;世行贷款取消造纸项目,增加灌溉内容也是合理的。3)项目效果 项目建成后基本实现了国家计委提出的项目目标。项日实现了规划灌区的建设目标,灌溉面积已达到l 0 0万亩,目前略低于原定目标;灌溉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重点调查项目区的复种指数由原来的1.48提高到1.90,增幅是非项目区的4倍;经济作物有大幅度增长,但粮食产量略有减少。 灌溉面积没有达到原定目标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调节水库,由于没有涪江武都水库,无法储存季节性来水,造成灌溉水量总体不足,不能按农业作物生长需要供水,同时又在雨季造成大量水资源流失。其次,农民建设农毛渠的资金短缺,配套水渠建设滞后”造成部分田地无法及时灌溉,降低了引水工程的利用率。此外,目前灌区水稻田的灌溉方式比较原始,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这些问题要在今后运营管理和武引二期建设中引起重视,加以解决。据调查,项目区粮食作物产量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粮价下降,稻谷、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价格2000年比1995年下降了约三分之一。虽然引水灌溉后粮食作物单产提高,但每亩粮食作物的毛利从300元降到100元,农民对种商品粮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世行原定的通过增加水稻产量来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很难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引水灌溉,大大提高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性,农民从单一生产粮食转向种植品种更新、种植养殖结合,农林牧副渔并举,真正开展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改革。从项目区和非项目区实地调查情况看,项目区经济结构的粮经比为3:7或4:6,粮食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而非项目区的粮经比在6:4或更大,这些地方的农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武引工程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个实际效果及其今后的深远影响在项目立项初期是没有估计到的。从以上项目的实际效果可以肯定,该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好的。根据测算,武引一期可直接增加当地年农业增加值3亿元以上,年经济效益在5。5亿元左右,EtRR达到2 3。同时,武引管理局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稳定的运营管理机构,正在制订和颁布合理的水价及征收办法。只要按市场规律和依法办事,灌溉水费的征管不仅可以保证灌溉工程的日常运营,仍有一定的还债能力。 综上所述,武引一期项目不仅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而且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更大,效果更为显著。4)项目影响项目的建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社会影响,详见附件二 “社会评价报告”。其社会影响的主要方面包括: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参与;增加农民收入和扶贫;顺利实施征地搬迁;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改善;增加了就业机会;达到抗旱的目的;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等。武引一期工程的完成,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调整农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明显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减少贫困,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二)项目持续性评价 1、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 首先,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关注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宏观政策的支持将是该工程继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广大农民兴修水利的高度积极性,特别是非项目区的群众盼望引水工程,盼望脱贫致富的愿望是项目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三,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关心支持,是项目持续发展的依靠,特别是有关水利工程和水价的立法,世行贷款的偿还等离不开省市政府的具体政策的支持。最后,随着改革的进程,武引管理部门的涿他改萋和不断进取,建设得力的班子和制度,将是落实项日持续发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 2、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一,引水资源不足,特别是没有水库,无法扩大蓄水能力,从资源上难以保证项目的持续发展。第二,该项目农民已经集资和投劳达到2.19亿元,人均约200元,再进行农毛渠的建设投资十分困难,农毛渠建设的滞后将影响项目的效益发挥。第三,灌溉中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水价的制订和执行尚不规范,若不采取得力措施,项目的持续性将受到严重影响。第四,水费、电费是否能够顺利征收,世行贷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