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doc_第1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doc_第2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doc_第3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doc_第4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地理试题(A)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下图是印度、尼日利亚、中国、英国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四点中,表示我国的是( ) A. a B. b C. c D. d2.急需引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国家是( ) A. a B. b C. c D. d读右图(a、b、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回答34题:3.图中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B.C. D.4.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C.采取移民政策D.鼓励人员出国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据此回答56题: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7页)5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A.韩国B.印度C.新西兰D.俄罗斯6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据图回答78题。7.19512000年,该国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8.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9读“制约中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则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A水资源 B耕地资源 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011题。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甲人口数20006500l 50010000死亡率()0. 60. 62. 5乙人口数3500600050010000死亡率()0. 80. 72. 20. 8110. 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 0. 775 B. 3. 7 C. 0. 885 D. 0. 9511.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7页)A. 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B. 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C. 发展中国家总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 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之比例高12.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 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 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右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315题。13.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14.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15.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A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人口老龄化C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人口老龄化 D.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下面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618题。16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慢17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A阶段 B阶段 C阶段 D阶段18该城市在今后人口工作中应()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A B C D高一地理试题(第3页,共7页)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回答1920题。19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城市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率最高的是()A B C D20城市可能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21如下图,该区域人口南多北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温度 C水源 D交通22.2001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C、缓解了人口迁出区的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正常的迁移23.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数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C.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D.当全球人口约为100亿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为降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据此回答2425题。24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这种“城乡倒置”现象主要是高一地理试题(第4页,共7页)A计划生育的结果 B人口迁移的结果 C环境作用的结果 D医疗手段作用的结果2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针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合理的做法是A进一步控制生育,减少人口数量 B迁出人口,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C增加社会福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改善环境质量,发展第三产业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2627题。26.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A.abc B.acd C.abd D.bcd27.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 B.b C.c D.d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2829题。28.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29.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提高粮食进口量,减缓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D推广良种,提高单产30.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消费水平上升 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自然灾害的增多A B C D高一地理试题(第5页,共7页)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地理试题(A)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 (11分)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资料,回答问题。19902000年人口增长人口数(亿)年平均增长率(%)1990年2000年中国11.312.61.07印度8.510.01.62世界53601.32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2000年)少年儿童组(014岁)成年组(1564岁)老年组(65岁)中国22.89%70.15%6.96%印度33.30%61.70%5.00% (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较大的是_,原因是该国_。(2)表中显示中国成年组比例远高于印度,但是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3)据人口年龄结构表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该人口问题对人口的直接影响是_、_。列举一个我国已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城市_,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32(13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高一地理试题(第6页,共7页)材料二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3分)(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2分)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8分)33.(16分)阅读下面的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上海市连续10年来人口呈负增长,2004年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妇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材料二:四川是我国大省,但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平武至盐源为界(如下图甲),东西人口差异悬殊。近年来,在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图乙中的a、b、c、d代表四种不同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状况,其中表示上海的是 ,表示四川省的是 。(2分)(2)试比较川西、川东的人口分布情况,并简述原因。(4分)(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评价这种现象出现的地理意义?(6分)(4)上海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口 现象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4分)高一地理试题(第7页,共7页)级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地理试题(A)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CCABCABBCDBAD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BBDBDCBCCBCDA二、综合题31(1)人口基数大 印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上升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上海关爱老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制度等32(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C(3)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33(1)c b (2)川西地区人口稀少,川东地区人口稠密 原因:川西地区自然条件差,以高山、高原地形为主,气候恶劣;川东为四川盆地,自然环境优越,地势平坦,亚热带气候,水热充足。(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是由于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和经商引起的。人口流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