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720-2011 铝塑复合板铝板厚度的测定_第1页
DB32∕T 1720-2011 铝塑复合板铝板厚度的测定_第2页
DB32∕T 1720-2011 铝塑复合板铝板厚度的测定_第3页
DB32∕T 1720-2011 铝塑复合板铝板厚度的测定_第4页
DB32∕T 1720-2011 铝塑复合板铝板厚度的测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 2011-04-20 发布2011-06 -20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CS 71.040.50 G31 备案号:30508-2011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 DB32/T17202011 铝塑复合板 铝板厚度的测定 Aluminium-platic composite panel Determination of aluminum thickness DB32/T17202011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铝塑复合板 铝板厚度测定的剥离法、超声波测厚法、影像测量法。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工程复合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朱宇宏 汪晓磊 王燕。 DB32/T17202011 铝塑复合板铝板厚度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塑复合板 铝板厚度测定的术语和定义、状态调节、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铝塑复合板中铝板厚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62-2005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厚度测量 显微镜法 GB/T 11344-2008 无损检测 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法测厚方法 GB/T 17748-2008 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 GB/T 22412-2008 普通装饰用铝塑复合板 3术语和定义 GB/T 6462-2005、GB/T 11344-2008、GB/T 17748-2008和GB/T 22412-2008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铝板厚度 Aluminum thickness 铝塑复合板所用铝材的厚度(不包括涂层)。 3.2 影像测量法 Image measurement 采用读数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投影仪、影像测量仪等光学仪器,通过影像分析进行测量的方法。 4状态调节 试样应在温度232,湿度50%10%的标准环境下至少调节24h,除有特别规定外,均应在此条 件下进行试验。 5测定方法 5.1剥离法(A 法) 5.1.1 适用于铝板可正常剥离,且剥离过程对铝板厚度无影响的试样,需破坏试样。 5.1.2 仪器 5.1.2.1 螺旋测微器,最小分度值为 0.001mm。 5.1.2.2 涡流测厚仪,准确度 0.5m,可用于非磁性基材。 5.1.2.3 恒温油浴,温度 1805 5.1.3 样品 样品的制取位置应距边缘 50mm,样品规格 100mm100mm,数量 3 块,样品表面应光滑平整,边缘 应无毛刺。 DB32/T17202011 5.1.4 操作步骤 5.1.4.1 用涡流测厚仪测量铝板表面涂层厚度。 5.1.4.2将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至 1805,趁热将刀片插入铝塑复合层中,撬起铝板,将铝板 从试样上剥离。 1 5.1.4.3 将剥离下的铝板放入恒温油浴中,去除表面粘结材料后取出。 5.1.4.4 将铝板表面擦净,进行状态调节。 5.1.4.5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带涂层的铝板厚度,测量部位应与涂层厚度测量部位一致 5.1.4.6 铝板厚度按式(1)计算: 10 hhh=(1) 式中: h铝板厚度,单位为毫米; 0 h带涂层的铝板厚度,单位为毫米; 1 h涂层厚度,单位为毫米。 5.1.4.7每块样品的每一面测量四角和中心五个部位。以正反两面全部测量值的最小值和算术平均值 作为试验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2 超声波测厚法(B 法) 5.2.1 适用于已制成幕墙等成品的初判,铝板厚度测试范围视探头而定,不破坏试样。 5.2.2仪器 超声波测厚仪,准确度0.001mm,探头测量范围0.15mm1.00mm。 5.2.3 样品 样品可采用整张板或在板上制取样品,样品的制取位置应距边缘 50mm,样品规格 100mm100mm, 数量 3 块,样品表面应光滑平整,边缘应无毛刺。 5.2.4 操作步骤 5.2.4.1 用和被测样品同材质的标准样块对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校准,并设定声速数据。 5.2.4.2 使用超声波测厚仪对试样正反两面分别测量其铝板厚度。 5.2.4.3 每块样品的每一面测量四角和中心五个部位。 以正反两面全部测量值的最小值和算术平均值作 为试验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3 影像测量法(C 法) 5.3.1 适用于所有试样,需破坏试样。 5.3.2 仪器 5.3.3 放大倍率不小于200倍,准确度0.001mm。 5.3.4 样品制备 样品的制取位置应距边缘50mm,样品规格100mm100mm,数量3块,样品表面应光滑平整,边缘应 无毛刺,样品按GB/T 6462-2005进行镶嵌、研磨、抛光、侵蚀处理。镶嵌采用冷镶法。 5.3.5 操作步骤 5.3.5.1 测量前,对仪器进行精度和线性的校准。 5.3.5.2 将试样安放于影像测量仪观测台上, 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