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2888.6-2016 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标准 第6部分:应急指挥系统_第1页
DB32∕T2888.6-2016 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标准 第6部分:应急指挥系统_第2页
DB32∕T2888.6-2016 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标准 第6部分:应急指挥系统_第3页
DB32∕T2888.6-2016 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标准 第6部分:应急指挥系统_第4页
DB32∕T2888.6-2016 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标准 第6部分:应急指挥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35.240 L77 备案号:49017-2016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888.6-2016 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 标准 第 6 部分:应急指挥系统 Jiangsu Province Nation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Test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 Part 6 : Emergency Command System 2016 - 03 - 10 发布 2016 - 04 - 10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2/T 2888.6-2016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系统组成 .2 5 突发事件管理决策系统 .2 5.1 考试信息预警系统 .2 5.2 突发事件应急系统 .3 5.3 应急处理技术要求 .4 6 视频通讯指挥系统 .4 6.1 视频通讯指挥系统功能标准 .5 6.2 MCU 技术要求 6 6.3 视频会议会场建设要求 10 DB32/T 2888.6-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标准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考试综合业务系统 第3部分: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第4部分:作弊防控系统 第5部分: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 第6部分:应急指挥系统 本部分为DB32/T 2888-2016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标准的第6部分。 本部分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苏苏测软件检测技术有限公 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马彪、王蕊、钱建良、陈栋、李锐、谢佩章、章群皓、袁昌荣。 DB32/T 2888.6-2016 1 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标准 第 6 部分:应急指挥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应急指挥系统的系统组成、突发事件管理决策系统、 视频通讯指挥系统。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中应急指挥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 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T 4959-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T 15381-94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390-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 GBJ 7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T 118-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YJ 25-8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JGJ/T 1619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YD/T 1171-2001 IP 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YD 5032-97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ISO/IEC-13818-1 MPEG 音视频封装标准(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 Systems- Part 1) ISO/IEC-14496-2 MPEG4 视频编码标准(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Part 2:Visual) ISO/IEC-11172-3 MPEG 音频编码标准(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at up to about 1,5 Mbit/s - Part 3: Audio)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DB32/T 2888.6-2016 2 3.1 多点控制单元 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 一个数字处理单元。 当有3个或3个以上的会议终端设备进行通讯时, 需要一个或多个的信号汇接处 理,使多个终端可通过该端口设备在一个会议中进行通信,实现音频的混合和切换,保证音频及视频的 连续性。 3.2 视频终端 Video Terminal 集成视频和语音处理的芯片,完成音视频的编解码,配合MCU完成视频会议的召开,提供音频、视 频、网络等接口。 3.3 服务质量 Qos Quality of service 可为不同的网络应用和网络流量提供可控和可预见的服务。通过QoS,以太网系统能够对网络上传 输的视频流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提供优先服务,从而保证较低的时延。 3.4 CRC(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 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 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若CRC校验不通过,系统重复向硬盘复制数据,陷入 死循环, 导致复制过程无法完成。 出现循环冗余检查错误的可能原因非常多, 硬件软件的故障都有可能。 3.5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 一个数字电话网络国际标准,是一种典型的电路交换网络系统。 4 系统组成 应急指挥系统用于考试机构在整个考试全程中针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 事发应对、 事中处置和善 后管理全程,由突发事件管理决策系统与视频通讯指挥系统组成。 5 突发事件管理决策系统 5.1 考试信息预警系统 考试预警是指建立分布式逐级监测和处理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网络, 实现对突发事件的评估与预警触 发启动。 5.1.1 预警信息类别管理 DB32/T 2888.6-2016 3 定义各种预警事件,以便针对不同类别的信息建立相应的预警模型。信息类别包括天气、交通、保 密等。 5.1.2 预警模型管理 收集预警信息规则、案例,按不同信息类别制定各自的预警模型。预警模型包括信息描述、可选参 数、参数范围、触发条件等等。模型库由指定权限的用户进行维护管理。 5.1.3 预警信息监控 通过定义各种预警事件,根据事件预测预警模型,当模型输出结果为异常情况时,系统应能够通过 预先设定的途径进行报警,并自动通过电话、传真、Email、短信等相应方式提醒突发事件指挥机构和 相关人员。 5.1.4 预警信息发布 预警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形成可对社会公开发布的预警信息, 通过新闻媒体发布让考生获 知并做好预防措施。 预警信息发布必须严格管理,只有拥有信息发布权限的用户才能发布信息。 预警信息能够即时自动刷新, 刷新间隔可由系统管理员设置, 保障预警信息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响应 和处理。 5.1.5 预警信息内容 预警信息主要包括天气信息、交通预警信息、保密预警信息等。 5.2 突发事件应急系统 应急处置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应急处置信息平台和应急处置通讯系统几个方面。 5.2.1 应急预案管理 实现突发考务事件应急分级管理,按照突发考务事件的级别制定、存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根据实 际工作进行滚动修正、完善、管理,并实现应急预案的检索调用功能,提供应急预案图示功能,为工作 人员正确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信息服务。 5.2.2 突发事件案例库管理 收集、整理相关专家、部门提交的突发考务事件,支持突发事件案例的输入与管理;建立完备的突 发事件历史档案记录,提供管理、维护、查询功能,为突发考务事件的预测、预警、处理提供借鉴。 5.2.3 突发事件考务预测评估 在案例库的基础上,对已发生的突发考务事件所引发的性质、后果做出评估,提取考务突发事件的 规律,形成相应的知识库,支持新发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为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5.2.4 决策支持系统 对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推演, 并从知识库中提取实际突发考务事件应急处理过程的知识, 并决策出应 急预案。 5.2.5 应急预案处置与指挥调度管理 DB32/T 2888.6-2016 4 根据对突发事件做出的评估判断,启用相应的应急预案,与系统已建立的综合资源数据库连接,提 取应急预案实施不同阶段的考务信息、地理空间信息、机构与人员信息等;管理突发考务事件处理一系 列工作流的激活、管理,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实现对人力、财力、物力的统一调度组织。 5.2.6 突发考务事件信息采集与实时跟踪 应实现突发考务事件信息的手工输入和自动加载,支持多种类型(图形、属性、文本、多媒体信息 等)突发事件发生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基本信息等)的维护,实时跟踪、维护突发事件最新动态信 息, 为根据事态走势采取正确措施提供信息支持。 同时, 完成突发考务事件信息与基础空间数据的集成。 5.2.7 突发事件通讯管理 建设、管理、维护、查询各应急预案所涉及联动的单位、组织、工作人员的各类通讯方式,便于迅 速开展人员组织、部门协调,保证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 5.2.8 突发事件背景数据管理 收集、管理、维护、查询突发考务事件的相关背景资料信息,为准确、及时判别事件真相、判断事 态走势提供依据。 5.2.9 突发考务事件综合检索、查询与发布 建立基于GIS平台的突发事件展示、发布平台,支持按地域、时间、类型突发事件统计与查询,支 持常见的突发事件符号显示,支持突发考务事件相关统计数据、文本、多媒体信息展示。 5.2.10 突发考务事件专题制图 支持各种类型突发考务事件统计地图、专题地图的制作。 5.2.11 突发考务事件综合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获取突发事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规律, 统计事件对安全、舆论、交通、 经济影响情况,完成突发考务事件的宏观影响评价。 5.2.12 预案、文件、执行、反馈 对于影响较大的事件,处理结果将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根据预案快速形成正式的文件,并在网 上快速审批,然后通过信息系统、统一消息系统下发。 5.3 应急处理技术要求 应急处置系统的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a) 突发事件信息采集支持图形、属性、文本、多媒体等四种信息格式; b) 案例数据库通过突发事件库可以动态更新; c) 应急预案库不仅仅存储案例文本,同时保存流程处理信息; d) 突发事件标绘结果能在3秒钟内保存; e) 突发事件查询、统计、分析在4秒钟内完成; f) 通讯支持电话录音、手机短信(无线讯号未屏蔽区域)、传真、IP电话、邮件、即时通讯等多 种方式。 6 视频通讯指挥系统 DB32/T 2888.6-2016 5 视频通讯指挥系统是应急指挥的基础, 兼顾远程会议及日常通讯的需要, 可方便开展远程行政会议、 远程调度会和远程技术培训等业务。需要实现江苏省与国家及各市之间的互联,实现多点的双向视频、 音频通信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并且支持以下三种会议方式: a) 全网性视频会议的召开; b) 任何两点间视频会议的召开; c) 可同时进行多个多点会议的召开; 视频通讯指挥系统应当基于ITU-T H.323协议,兼容ITU-T H.320 / IETF SIP协议标准,系统运行 在IP网络上,采用星型组网结构。在省市考务指挥中心配置MCU 1套(含视频终端),直接与省市考试 机构数据网络的核心交换机相连,同时,在县级分会场配置1台分体式视频终端,在校级分会场配置用 户终端。另外,在主会场控制室,配置一台PC机,运行会议管理并可组织召开多点会议。 省、市、县级视频会议管理中心部署如图1: 图 1 省、市、县级视频会议管理中心部署示意图 6.1 视频通讯指挥系统功能标准 6.1.1 支持H.323和H.320标准。 6.1.2 系统的带宽速率在128K1920K之间可调。在整个网络中,本系统具有带宽占有优先权,低速率 终端的接入不影响高速率终端的接入速率,避免全网降速,系统应允许不同速率的终端同时召开会议, 以确保视频会议的正常召开。 6.1.3 系统具有灵活可靠的会议控制方式: a) 导演控制方式:即能定义会议和会场、增加或删除会场、选择广播者、搜寻会场场景、结束会 议等。 b) 语音控制方式:即系统可根据音频的比较切换音量最强发言者的画面广播给所有会场。 6.1.4 MCU可任意指定某个分会场发言。系统具有会场轮循功能。系统进行会场轮循(浏览)时,只允 许主会场浏览各分会场,各分会场不得随主会场浏览,即分会场始终收看的是主会场的画面。在MCU批 准后,任意会场都可以浏览轮循画面。 6.1.5 支持画中画分屏模式,可实现多种位置、多种尺寸、多幅画面的画中画(1,2, 3,4,9,16 等); 6.1.6 在开会过程中,支持动态分屏切换,会议不中断,不掉点。 6.1.7 支持组播功能,以方便会议内容在局域网内的组播。 DB32/T 2888.6-2016 6 6.1.8 系统有QoS质量保证。 6.1.9 系统具有良好的升级功能和可靠的安全保密性能, 具有良好的用户操作/管理界面和中文操作菜 单。 6.1.10 支持视频终端设备动态双视频流功能。 6.1.11 配合视频终端,支持汉字会标。 6.2 MCU 技术要求 省考试机构作为本省的视频会议系统中心, 实现与本省各地市考试机构视频系统的连接, 同时与教 育部考试中心MCU级联时,需要遵循以下要求: 6.2.1 基本要求 a) MCU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不能包含PC架构,不采用Windows等非实时操作系统。 b) MCU和其控制系统要采用全中文化界面。 c) MCU需要支持H.264协议,至少支持到768K H.264会议码流。 d) MCU必须支持ITU-T H.323 V4和H.320标准,具有完成H.323视频终端的接入、视频交换、音频 混合的能力。支持标准的H.225、H.245、RTP、RTCP等协议。 e) MCU必须支持H.239双视频流传递功能,可以满足用户会场图像和会议内容胶片同步传送的需 求。 f) 各地终端均可以成为发言人,看分屏画面,其他会场看该会场的单屏画面。 g) 可兼容所有的硬件和软件终端。 h) 支持H.239双流/DuoVideo。 i) 控制界面为英文或中文。 j) 双电源冗余。 6.2.2 音频要求 a) 系统必须支持ITU-T的G.711、 G.722、 G.728等音频协议, 支持同一会议中不同音频协议的转换。 b) 同一个会议中,支持各种音频协议之间的适配,并可具有多路语音混音功能。能够实现远端闭 音、远端静音,并能够在MCU控制远端会场终端发送和接收电平大小调节。 c) 具有自动唇音同步,误差应不可察觉,音频视频相对延迟=N 的 768Kps 以上带宽视频会议的能力。 (N 为各省考虑接入视频会议的点数) 视频 要求 1 支持 H.261,H.263,H.264 视频编码自动转换。 2 支持 ITU 50 场/秒以上(含 50 场/秒)的编码技术。 3 具备 XGA(1024*768)的图像分辨率。 4 具备动态多分屏功能(16 分屏以上,含 16 分屏) 。 音频 要求 1 多种协议自动混音,如:G.711、G.722、G.722.1、G.723、G.728、G.729 等协议。 H.239数据 双流性能 要求 1 支持 ITU H.239 双流标准,双流图像分辨率达到 1024768。 2 分屏和 AES 加密会议下支持 H.239 双流会议。 3 支持双路动态视频(如主摄像机图像+DVD 图像、主摄像机图像+实物展台图像等)传输, 传送 PC 画面实现动态无失真。 管理 要求 1 能正确无误地将多个会场的呼叫按呼叫顺序逐个进行接入, 建立多点视频会议; 并且在会 议过程中, MCU 应保证除非有外界因素影响外, 否则决不会自动释放会议中的任何用户 (即 “掉点”现象) 。 2 支持模板会议、周期预约会议等特种会议。 3 支持轮巡模式、导演控制、远端镜头控制等功能。 4 MCU 管理界面能够在线显示所有状态(包括硬件、会议、会议点等等) ,能显示当前正在 使用的硬件资源状态, 管理界面上显示线路状态, 并可记录 24 小时之内状态(包括误码率、 CRC 错误等),具备历史事件记录,错误报告等。 5 具备专业的系统管理软件,采用中文界面,管理方便易操作。 网络 要求 1 支持标准 QOS 机制,具有网络纠错机制。 2 支持 ISDN、Ethernet 等多种网络接入。 3 支持混网、混速、混协议组建会议。 安全 要求 1 从结构到功能都必须具备很高的安全特性,具备 AES 加密功能。 2 具有 MCU 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 DB32/T 2888.6-2016 9 指标指标 性性 能能 要要 求求 MCU级联要 求 1 要求级联级数不受限制,完全实现多级 MCU 级联下的图像、 声音、 数据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且可以将终端邀请到指定 MCU 的会议上。 其它 要求 1 具备普通电话和手机接入的功能 (如 MCU 本身不具备该功能, 需增加其它设备配合实现可 以) 。 2 支持 7*24 小时连续开机。 6.2.8 终端技术要求 视频会议系统终端与国家接入时, 为保证视频终端接入到视频会议系统后, 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稳 定性,终端技术要求如表2。 表 2 终端技术要求 指标指标 性性 能能 要要 求求 基本 要求 1 符合 ITU H.320、H.323 等标准。 2 采用分体式结构,并具备安装到 19 英寸标准机架的能力。 或一体化式结构。 3 支持中文界面管理。 4 可以显示当时的传输速率,音、视频协议、网络状态等信息。 5 支持双路动态视频(如主摄像机图像+DVD 图像、主摄像机图像+实物展台图像等)传输, 传送 PC 画面实现动态无失真。 6 具备动态回声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