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读安娜的起因是在网上的几个朋友的写得很好看的书评,每看完一篇我就想,要去找来看看了,每下一次决心就给我增添一次心理压力,因为安娜应该就是那种我知道很好而又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看得到它的好的书。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以前只在中学看过复活,也算是完成暑假作业,看完以后老实不客气地不喜欢,那个岁数的比现在更在乎文字是不是花团锦簇,情节是不是跌宕起伏,这本书连带托尔斯泰这个名字给我的印象一直像暑假里的午觉,昏沉沉,灰扑扑,没完没了。有了这样的先入为主,我很担心这次读安娜会像以前很多次一样,翻了几页就撂下了。还好,事实证明,如果年龄给我带来任何优点的话,那一定是日益增长的耐心;事实还证明,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少的一些书,是值得勉强自己读下去的;当然事实还证明,有鼓励你去勉强读这些书的朋友,是非常难得的。我不敢说我看懂了安娜这本书全部的好,但是至少,我懂得这是一本让我敬仰的书。李碧华说张爱玲是口古井,不同的人都能从里面淘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淘宝应该用这句话来作广告)。我觉得不只是张爱,一部能称得上伟大的作品,一定要够丰富够有弹性,让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好来。在这本有名的书的有名的开篇里面作者说,幸福的家庭大多相同,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而和我生活中看到和经历的一样,这位宽厚的作者笔下的所有家庭都各不相同,照这个理论逆推回去,所有家庭都是不幸的 看,托尔斯泰也有他不动声色的调皮。不管逻辑如何,这一句被引用至俗滥的话,正好给这本恢宏的著作一个明确的基调,这是一本关于家庭和伦理的小说。安娜和沃伦斯基的相逢,就像石子投入湖水,一层层的涟漪荡漾开去,成就了结构恢宏,涵盖广阔又不失细腻的画卷 是画卷,不是画面,因为阅读过程中你几乎可以看到一双大手缓缓拉开帷幕,抽丝剥茧地向你耐心地讲述爱情,伦理,婚姻,政治,生死和因果。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大智若愚的写作方式,叙事当中没有时空颠倒,没有人称转换,几乎没有任何花样和技巧,托尔斯泰老老实实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即不是上帝,也不单纯是看客,讲述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又怎么结束。而他笔下的人也老老实实地生活,恋爱,争吵,思考,分分合合,跟现实生活一样,有时候平缓的让人不耐烦,有时候又充满了匪夷所思的转折。可是整本书的结构又不可谓不精巧,安娜和沃伦斯基在舞会上火星撞地球一样的偶遇,从起因到结果,几乎没有从安娜和沃伦斯基的角度正面描述过,可是最没有想象力的读者也不难理解这是一场怎样的相逢。安娜和列文两条线索,两位主角,也几乎没有过任何正面交流(除了安娜自杀前的一次),却共同串起了一幅跨越莫斯科,彼得堡,乡间,国外,跨越一百多年前的俄罗斯的政界,社交界,农村和学术界的浮世绘。无怪乎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位杰出的建筑师。我一直搞不清楚文体之间的差别,特别是小说和散文,好像虚构非虚构这个界限不能说服我它们之间的不同,因为在我看来任何写作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虚构,作者读取信息然后把信息传达出来,谁能保证百分之百是给事实照了个相而已。读安娜的时候突然想起以前学组织学的时候的一个概念,punctuated equilibrium,好像也是从生物学里面借过来用来描述组织的生存状态的:大部分组织都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这一点相对的平衡还经常被打破,所以变化是绝对的,不过是程度不同。我想小说是不是相对散文来说更多动态。篇幅短的小说可以和散文没多大区别,描写一个静态的切面,就像王家卫的电影,一个一个的画面拼接起来。但是篇幅长的小说却离不开动态的平衡,哪怕是给人物画工笔画像,也少不了情节的推动。情节不一定是狗血,任何打破或者可能打破这种平衡的因素都是情节。安娜超越好看而成为文学史上的巅峰,原因很多,我想其中之一也许就是他几乎还原了人生原汁原味的动态的平衡,打破平衡的是可大可小的情节,可以是故事开始的奥勃朗斯基的家庭纠纷,可以是安娜和沃伦斯基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也可以是列文的求婚未遂,以及他在路上和基蒂的不期而遇,也可以琐碎到列文的一次出猎,让他醍醐灌顶的一场对话,甚至是书的结尾的一次仰望星空。一再向我推荐这本书的小友似乎很钟情于一个比喻,他老说托尔斯泰的小说就像一条大河,平缓,宽阔,深沉。看完安娜之后我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钟情于这个比喻,因为实在再也找不到更恰当的比喻来形容这本书了。原来觉得安娜有标题党之嫌,因为她的戏份相对列文来说不算主导,可是合上书以后我就不这么想了。对于这本浩瀚的巨著而言,安娜的故事是线索,也是让读者思路清晰地跟着书里的人物顺着河流旅行的浮标。的确,书里面所有人物都跟现实中的人一样,在人生这条河上载沉载浮,顺着河流向未知的远方奔流。当安娜的故事嘎然而止的时候,列文得以继续他的旅行,也继续他的漂泊,那个近乎开放式的结局,似乎在暗示着一切都没有结束:对于一切活着的人而言,生命就像一条永不停止的河流,每一天,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变化的可能,都是一次不不同规模的变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