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习题答案 范钦珊 蔡新著 工程静力学与材_第1页
工程力学习题答案 范钦珊 蔡新著 工程静力学与材_第2页
工程力学习题答案 范钦珊 蔡新著 工程静力学与材_第3页
工程力学习题答案 范钦珊 蔡新著 工程静力学与材_第4页
工程力学习题答案 范钦珊 蔡新著 工程静力学与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a) (b) 习题 1 (a) (b) 习题 1 2 图 C( 1 1 图 a、 b 所示, 别为正交与斜交坐标系。试将同一方 F 分别对两坐标系进行分解和投影,并比较分力与力的投影。 解: ( a),图( c):11 分力:11 , 11 投影: , 讨论: = 90 时,投影与分力的模相等;分力是矢量,投影是代数量。 ( b),图( d): 分力:22 )s s( ,22 投影: , ) FF 90 时,投影与分量的模不等。 1 2 试画出图 a、 b 两情形下各物体的受力图,并进行比较。 比较:图( 图( 同,因两者之 大小也不同。 1 3 试画出图示各物体的受力图。 1c) 2( d) 2 习题 1 3 图 1 4 图 a 所示 为三角架结构。力 用在 B 铰上。杆 计自重,杆 自重为 W。试画出图b、 c、 d 所示的隔离体的受力图,并加以讨论。 A(BF(D A 3 E (习题 1 5 图 Fc) a) 1 5 试画出图示结构中各杆的受力图。 1 6 图示刚性构件 销钉 A 和拉杆 撑,在构件的点 C 作用有一水平力 F。试问如果将力F 沿其作用线移至点 D 或点 E(如图示),是否会改变销钉 A 的受力状况。 解: 由受力图 1 6a, 1 6b 和 1 6c 分析可知, F 从 C 移至 E, A 端受力不变,这是因为力 F 在自身刚体 滑移;而 F 从 C 移至 D,则 A 端受力改变,因为 不同的刚体。 2 1(FF1F(习题 1 6 图 B 1BF(F(F1FB(C F( B 1BF(b) c) 习题 1 8 图 a) 0a) 30xb) 1 7 试画出图示连续梁中的 的受力图。 1 8 图示压路碾子可以在推力或拉力作用下滚过 100的台阶。假定力 F 都是沿着连杆 方向,与水平面成 30 的夹角,碾子重为 250N。试比较这两种情形下所需力 F 的大小。 解: 图( a):5 4n 00 1672F N 图( b): 00 1 9 两种正方形结构所受力 F 均已知。试分别求其中杆 1、 2、 3 所受的力。 解: 图( a): 045 (拉) ) 045 F(受压) 图( b): 033 0 F(受拉) 习题 1 7 图 习题 1 9 图 b) 513F (F ( 5 a) b) 1 10 图示为一绳索拔桩装置。绳索的 E、 C 两点拴在架子上,点 B 与拴在桩 A 上的绳索 接,在点 D 加一铅垂向下的力 F, 视为铅垂, 视为水平。已知 = F = 800N。试求绳 很小时, )。 解: 00F B 10 由图( a)计算结果。 可推出图( b)中 10 100F = 80 2 a b 图 c A: B= M/2 2 3b F A=F B= M /l 2 A=F M /l 2题 1 10 图 6 W = 2T = W 0, 0, W 300 800 = 0 , F A = 3/8W = 23 d M = 0 , F 3 = M/d, F = ) 0, 0, 0, F = M/d (拉) 27 解: W/2=4.6 F = 1.8 0, M + Fl = 0 M= Fl = 4.5 m 2: 对于图( a)中的结构, 二力杆, 力如图所示,根据力偶系平衡的要求,由 对于图( b)中的结构, 二力 杆, 力如习题 3 6b 解 1 图所示,根据力偶系 平衡的要求,由 / 28 解: 二力构件,其受力图如图所示。考虑 衡, A、 B 二处的形成力偶与外加力偶平衡。 A 800 2D 1D 2F 12 9 0 F () 由对称性知 F M/ d() 3: , , M+,60204+, 0) , P=0, 20) 对于图 10 3 0, 0 0, 0() 0, M 0 , M 3: F) = 0 , W 1+ 0 , 13.6 0, 6.4 11 0, W +13.5 0, 51W 3 0 , 6.7 ) , 0, 6.7 ) 3: 以重物为平衡对象: 图( a), 0, W / ( 1) 以整体为平衡对象: 图( b), , C , h+2h+4h=0, 1/2+W() , 1/2W() 3: 以整体为平衡对象 ,有 0 25 6005 W( 5 = 0, 375 N 0, 525 N 以 平衡对象 , 有 12 习题 4 5 1501.2 + 2.4 = 0 107 N 3 以托架 平衡对象 ,有 0, 1) 以杠杆 平衡对象 ,有 0, FWla=0 w2=a/l 4 2 图示直杆 两端 A、 B 处固定。关于其两端的约束力有四种答案。试分析哪一种答案最合理。 正确答案是 D 。 513 图 a 图 b 图 c 图 d 514 1 b 5 :(a) b/(a+b)=0 b/(a+b) =a+b) 截面 : a+b) =a+b) a+b) =0 (b) a+b),M=0 a+b),M=a/(a+b)截面 : - a+b),M=b/(a+b) 截面 : - a+b),M=0 (c) 5/3=0 5/3=7/6截面 : =0 (d) 1/2=15 1/2=截面 : 1/2=截面 : 0,M=0 (e) P,M=截面 : P,M=0 =0 (f) 0,M= FP l/2 0,M= FP l/2 - = FP l/2 =0 5a) x ) = l, M( x) = l x ( 0 x l) x ) = l, M( x) = l + M ( l x 2 l) x ) = l, M( x) = l + 3M ( 2 l x 3 l) x ) = l, M( x) = l + 2M ( 3 l x 4 l) ( b) x ) = -(1/4) M( x) = )ql x (1/2) ( 0 x l) x ) = -(1/4) M( x) =(1/4)l- x) ( l x 2 l) ( c) x ) = M( x) = ql x + ) ( 0 x 2 l) x ) = 0 , M( x) = ( 2 l x 3 l) (d) x) =( 5/4) M( x) =( 5/4) ) (0 x 2l) x) = q(3 , M( x) = (1/2)q( 3 (2 l x 3 l) 16 (c) (d) A B A (A D (e) x) = M( x) =(1/2) (0 x l) x) = , M( x) = ql(x )-(1/2)q( ( l x 2 l) (f) x) = + M( x) = -(1/2)(1/2) ( 0 x l) x) =+ q(2, M( x) = ()(2 (1/2)q(2( l x 2l) 5出 5示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确定 F、 解: ( a) 0AM, 2R () 0yF, 2R () | , |( b) 02 41R () 0 41R () 2R 4141 C () 25| , 2 ( c) 0() 02022 |, 23| ( d) 0 45R () B A B A C (A B D B . ()( 17 A D B 51)( 2 2 B 1( (e) (f) 2A 1 2 51 2 5)( 2(习题 6 (a) 0yF, 43R () 02 03225 5| , 2225| ( e) 0 0 0223 21 0 Q |, 2 ( f) 0AM, 21R () 0yF, 21R () 021 Q 21Q 042221 , 281 1| 21| 6 1 直径 d = 36钢杆 铜杆 C 处连接,杆受力如图所示。若不考虑杆的自重,试: 1求 C、 D 二截面的铅垂位移; 2令 0,设 长度为 全长为 l,杆的总伸长P,写出 E 的表达式。 A B F ql( ( A A C C A B C 18 习题 6 160 80A F 4 kN(a) 解: ( 1)4)(4)(29 4 102 0 0 3 0 0 0101 0 02 0 0 0101 5 00 23 33 8 5 42 5 0 0101 0 09 4 2332 2)AE c 122( ,令 1( 6长为 截面面积为 铝制筒放置在固定刚块上,直径为 钢杆 二者轴线重合、载荷作用线与轴线一致,且已知钢和铝的弹性模量分别为 200 70 60求钢杆上 C 处位移。 解: E ( 其中 0) 33 33 钢杆: 螺旋压紧装置如图所示。现已知工作所受的压紧力为 F = 4紧螺栓螺纹的内径 定螺栓内径 根螺栓材料相同,其许用应力 = 校核各螺栓之强度是否安全。 解: 0 2 6题 6 a) 习题 6 A(b) 19 习题 6 2 0 0 042 0 0 06221 ,安全。 0 062F ,安全 6图示结构中 是圆截面直杆,直径均为 d = 20料都是 ,其许用应力 = 157 求该结构的许可载荷。 解: 0B ( 1) 002322 P A( 2) F 2 31( 3) 24 7102042 3142 316422P( 4) 由( 1)、( 2)得: 2 )31(22 )31(2 2P 5) 比较( 4)、( 5)式,得 = 67.4 据垂直方面的平衡条件,有5co s ,然后将 )4/( 2N C , )4/( 2N C 代入后即可得许可载荷,这种解法对吗?为什么? 解法不对,因为保持平衡时,两杆内应力并不是正好都同时达到许用应力。 6图示的杆系结构中杆 1、 2 为木制,杆 3、 4 为钢制。已知各杆的横截面面积和许用应力如下:杆 1、 2为 4000w= 20杆 3、 4 为 800s= 120求许可载荷 解: 图( a) 03 35 031 3454 图( b) 034 3454 032 35 |21 | 34 601020104 0 0 04343 66 3 35 习题 6 F45 30a) 习题 8 3PF(a) 4F b) 20 习题 6 习题 6 0101 2 05353 663P = 57.6 示由铝板钢板组成的复合材料柱,纵向截荷 过刚性平板沿着柱的中心线施加在其上。 已知 385 70 200 30 20h = 50铝板与钢板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解: 变形谐调: 先导出复合材料柱横截面上正应力与 h 和 间的关系式; ( 1) ( 2) 1 2 2 1 7 03 8 5102 0 0 99 39s ) 0701 7 51 7 5 s E E) 6组合柱 由钢和铸铁制成,其横截面面积宽为 2b、高为 2b 的正方形,钢和铸铁各占一半( )。载荷 过刚性板加到组合柱上。已知钢和铸铁的弹性模量分别为 196 欲使刚性板保持水平位置,试求加力点的位置 x =? 解: 00 M,)23()2()2()2( is xb 1) E 2119698( 2) ( 2)代入( 1)得 324 57 1 直径为 d 的圆截面梁,两端在对称面内承受力偶矩为 M 的力偶作用,如图所示。若已知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为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根据 d、 、 E 可以求得梁所承受的力偶矩 M。现在有 4 种答案,请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21 A 7 3 关于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条件 ,有以下 4 种答案,请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细长梁、弹性范围内加载; (B) 弹性范围内加载、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 (C) 细长梁、弹性范围内加载、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 (D) 细长梁、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 C 7度相同、承受同样的均布载荷 q 作用的梁,有图中所示的 4 种支承方式,如果从 梁的强度考虑,请判断哪一种支承方式最合理。 D 7 5 悬臂梁受力及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图中的尺寸单位为 :梁的 1 1 截面上 A、 解 : C 截面和 D 截面上的最大 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分别为 : C 截面 : +30 103N m 10(108 10106 30 103N m 10(108 10106截面 : +40 103N m 10(108 10106) 40 103N m 10(108 10106以 ,梁的强度不安全。 22 7 画弯矩图如图所示。 强度计算 对于梁 : , q W/60 106 49 10103N/m=m 对于杆 : N/A ,4 q /(4 (20 10 160 106/(4 03N/m=m 所以结构的许可载荷为 q=m 7P1m=20103N1m=20103N m W m/ =20103N m/(16010602523 所以 ,选择 7有辅助梁时 ()/W= 有辅助梁时 ()(3W= (3=(W)= (30.5 a=起重载荷位于 梁处于危险状态。这时 ,梁承受弯曲与轴向压缩的共同作用。 ,l/2+=0,P=22点承受的轴向压缩力 =19052N 首先按照弯曲强度设计 ,然后再对弯曲与压缩载荷共同作用时的强度 进行校核。 W =22 103N 2m/(4 160 106110 1010以 ,选择 A=10=14141 1024 习题 9 再校核弯曲与压缩载荷共同作用时的强度 A=+M/W=19052/(10(22 103 2)/(4 141 101068 106 所以 ,选择 梁的强度是安全的。 7 :(a)为拉弯组合 a=a 3/2 a)+(a/4)/(a(3a/2)2)/6=4/3 FP/b)为单向拉伸 b=FP/ a/ b=4/3 9 6 图示实心圆轴承受外扭转力偶,其力偶矩 T = 3m。试求: 1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 2轴横截面上半径 r = 15内部分承受的扭矩所占全部横截面上扭矩的百分比; 3去掉 r = 15内部分 ,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增加的百分比。 解: 1610316 333a x25 2 42 %015(1616324242 44444 d 43pm a 21(116 x%1(1)21(1 4444m a a a 9 7 图示芯轴 轴套 轴线重合,二者在 B、 C 处连成一体;在 D 处无接触。已知芯轴直径 d = 66套的外径 D = 80厚 = 6二者材料相同,所能承受的最大切应力不得超过 60求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外扭转力偶矩 T。 解:6311pm a x 106016 3 8 71016 661060 9361 m 64322pm a 068(116 d 8 8 3)2017(11016 801060 49362 m 28832 m N m 9 8 由同一材料制成的实心和空心圆轴,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