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岛港现状及发展.doc_第1页
浅析青岛港现状及发展.doc_第2页
浅析青岛港现状及发展.doc_第3页
浅析青岛港现状及发展.doc_第4页
浅析青岛港现状及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青岛港现状及发展来源: 2011-11-20 19:31:20 华人论文网 【摘要】:港口的发展促进了港口城市和腹地的经济快速发展,现代港口的功能正在从传统单一的货物装卸运输功能,逐渐向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和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港口的发展自然是重中之重,本文从青岛港发展现状出发,基于对青岛港口开发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分析,运用SWOT模型对青岛港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劣势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对青岛港发展港口物流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其抓住机遇,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其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词】:青岛港,SWOT分析法,发展现状,港口物流,发展模式【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 port can promote the economy of the port city and the interior land. The modern port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single and traditional one, as a place of transfer goods and transport, to an advanced service system, containing the modern logistic service and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added service. Qingdao is the economical head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growth of his por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city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begins from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Qingdao port. Th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ircumstances of the port, using the SWOT model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Qingdao port. The factors include interior and exterior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etition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port. In the end 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advice about the logistic service of Qingdao port after analysis, suggesting the port hold the chance and strengthen his power to make a more quickly and better development.【KEY WORDS】:Qingdao Port, SWOT,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Logistic Service of the Port, Development Model 引言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的一种开放型经济;或者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本区域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港口的发展促进了港口城市和腹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港口竞争也在日益加剧。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港口的发展自然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对青岛港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进行具体分析。一、青岛港发展现状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我国特大型港口,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现拥有码头18座,泊位82个,其中,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10个,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8个,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5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铁矿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散粮接卸码头;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港实现了跨越发展,港口吞吐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2000多万吨增至2007年的2.65亿吨,跃居世界大港前十强;集装箱吞吐量从2万多标准箱迅猛发展到2007年的900万标准箱,居全国第三;铁矿石进口量居世界第一位,进口原油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外贸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二位,是仅次于上海港的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同时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青岛将从煤炭、油气、铁矿石、集装箱四个方面同时建设青岛港,到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3.2亿吨。1二、青岛港发展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教授于2O世80年代初提出来的,4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挑战(Threat)。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挑战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发展策略。21优势(1)优越的地理位置。青岛港是我国的天然良港,地处我国环渤海经济圈南边、北有天津、大连港,南有连云港、上海港,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西连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亚5国,位于我国北方海岸的中央,是我国沿黄流域经济带最大的出海口,是南来北往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2)交通发达。青岛形成了以港口为枢纽,铁、公、水、管道、航空多渠道的运输体系,使青岛港具有良好的集疏运条件。铁路运输通过胶济线和胶黄线与全国铁路运输网相联,公路运输通过济青、环胶州湾、青烟高速公路与全国公路运输网相联。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开通,使青岛成为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之一,为中亚、西亚及欧洲之间的贸易提供了最便捷通道。总之,目前青岛己形成以海港和空港为枢纽,以铁路、公路为基干的连接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立体交通网络。3(3)港口腹地广,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青岛港的经济腹地为青岛市、山东省及河南、河北和山西省部分地区,青岛港腹地内工业较发达,主要有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采掘、冶金等工业。腹地内矿产资源、建材资源、海产品、食品、冻货、农副产品较为丰富。现在青岛已是一个以轻纺工业、外贸、海洋科研和风景旅游为主要特色的城市。(4)辐射世界主要港口的定期直达航线和基本的航班密度。青岛港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中国沿黄河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中转港、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已形成较发达的,比较规范的区域航运市场。 (5)技术设施条件先进。青岛港拥有目前我国最大的吊重量为70吨、臂长7O米的集装箱桥吊,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装箱运输即时管理系统,能够满足现代物流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提高物流效率。有完善的口岸综合服务与管理体系。(6)港口服务功能多元化,在青岛港落户的有货主、船东、货运代理商、船舶代理商、零售商、商品批发部、包装公司、海关、商检机构等;在港区建有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中心,提供仓储、装卸、包装、运输、加工、配送、拆装箱和信息处理等系列增值服务。2劣势(1)区域经济对港口发展支持度不高。青岛港所处的区位在经济腹地的发展支持力度上与长三角洲、珠三角洲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进出口贸易发展程度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作为物流窗口和枢纽的港口之间的能力差别。以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例,长江三角洲仅上海市就达到5200亿美元8, 珠江三角洲广东省达到6300亿美元9,而山东省则为1226亿美元。从这个意义上看,青岛港与上海港、深圳港的发展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更加难以与韩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港口开展有力的竞争。(2)亚欧大陆桥陇海线的终点是连云港,铁路运输西部货物需中转,胶济铁路一直没有以干线形式向西延伸,济邯段至今未开通正常的客货运而处于试运行阶段。到达青岛港铁路线较为曲折,这大大延滞了货物的运输总时间。(3)主营业务过于单一。港口装卸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仓储能力低,尚不及大连港的一半。而仓储能力恰恰是衡量一个港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4)缺乏资源优化整合。一方面,某些物流资产存量大,设施相对比较陈旧,技术水平低,利用率较低,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但另一方面,某些机械却又在超负荷运转。应对资产设施认真规划,合理使用。(5)缺乏整体规划,现代物流观念薄弱,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盲目发展的混乱局面。专业物流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意识和质量不尽人意。许多企业只是被动的按照客户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6)缺乏物流专业人才,企业缺乏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员工素质不高。尤其是缺乏有实际经验的人才,物流企业欠缺更新观念。3机会青岛港自身优势明显,港区发展框架初步形成,港口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1)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带来了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的跨国界流动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在生产跨国化、贸易自由化推动下,在劳动力成本和社会稳定的优势下,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工厂,这一切给贸易运输主要载体的港口及港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2)西部大开发为青岛港建设提供了支持。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大,物产丰富,盛产农、林、牧各种原材料及东部发展现代工业急需的能源、矿产资源;东部是我国经济贸易集中地,拥有先进的工业系统。东西部形成一种技术资源互补的局势,会产生巨大的贸易量。东西部的贸易经济往来,必将使货流量激增。(3)青岛港已与英国、丹麦等国大型航运企业,中国中远集团联合签署协议,共同出资887亿美元打造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青岛港可以借用中远和国外航运大公司的优势,加大加快自身发展。(4)国际集装箱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为青岛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21世纪,亚太经济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我国加人WTO后,对世界贸易带来了发展商机。而青岛港正处于海上集装箱运输3大干线的远东一北美航线、远东一欧洲航线之上,因而给青岛港发展集装箱运输带来良好的机遇。(5)加入WTO为青岛港参与国际竞争提供软环境保障。我国的关税制度改革,必将有利于日本、韩国、欧洲通过我国的亚欧大陆桥进行贸易;我国的地方保护、行业保护将大减,这也必将促进各地区之间经贸往来,利于吸引货物在青岛港的中转运输。(6)随着青岛港“挺进西海岸,构建青岛新的经济发展重心”的战略决策稳步推进,港口“西移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国内外众多知名船公司纷纷到青岛港开辟新航线。同时,前湾港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港口业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7)集装箱港口深水化、大型化趋势使青岛港更具魅力。为追求成本最小化,必然要求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集装箱枢纽港的水深不能低于12米,青岛港完全能够达到。(8)随着新的欧亚大陆桥的开辟,我国北方港口集装箱陆桥及过境运输稳步发展,这些集装箱陆桥及过境运输将为青岛港带来更多的集装箱运输需求。(9)国家政策支持。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青岛市将从煤炭、油气、铁矿石、集装箱四个方面同时建设青岛港,到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3.2亿吨。4挑战(1)青岛港面临被全面赶超的危险。基于港口对地区和城市经济巨大拉动作用的充分认识,沿海港口城市纷纷提出宏伟的发展规划,以空前力度投入港口建设发展,新一轮港口建设热潮普遍在全国和日韩等周边国家蓬勃兴起。青岛港的竞争优势和能力已明显落后于天津、大连、宁波等港口,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要面对韩国、日本等大型港口的激烈竞争,还要面对国内港口的快速发展和货源争夺,竞争压力非常大,前面标兵越来越远,后面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竞争压力越来越大。(2)货源分流严重。天津油码头管线已通到燕山,青岛港要争夺这块市场的难度很大。大连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矿石码头已建成投产,原来在青岛港中转的东三省货物,主要是铁矿石、原油等基础性大宗物资将直接从大连港进出。河北省京唐港曹妃甸港区2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已开工建设,由于首钢将在曹妃甸建设一座能力为800万吨的钢厂,因此很有可能从青岛港分流进口铁矿石。天津等港口同处环渤海经济圈范围,经济腹地接近甚至重叠交叉,势必分流青岛港现有货源。(3)效益增长面临巨大压力。随着全国一大批大集装箱码头、大矿石码头、大原油码头的建成投产,全国沿海港口新一轮的价格战已经全面打响,港口装卸主业面临着收入全面降价的严重威胁。如矿石方面,大连港为了争揽矿石货源,赔着本、贴着钱也要接卸。煤炭方面,兖州出产的煤到日照港比到青岛港近,而日照港仍然对兖州煤炭实施降价,逼着青岛港的煤炭也得进一步降价。原油方面,随着天津、日照大油码头的投产,价格战将在2004年大幅度降价基础上进一步激烈。由于面临着严峻的价格竞争,给港口主营业务收入造成了空前压力,同时成本明显增加,对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压力。 4)铁路线建设投入不足。物流的特点是顺路而行,你没有路把它引过来,它就会流向别的地方。在山东与西部诸省区缺乏主干道联系的同时,京津唐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凭借京包线、陇海线等东西铁路大动脉,把西部物流引去大部。(5)青岛港口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不能适应生产增长的需要,生产作业严重超负荷运转,港口发展后劲受到严重制约。当前青岛港生产已经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比如:矿石码头使用率高达90%以上(按照国际航运界的发展规律,码头使用率达到70%就必须新建码头),造成煤炭、铁矿石运输紧张,生产面临严重危机;堆场高度超负荷,致使码头运营成本大幅增加。5SWOT分析图见图.1所示。图2.1 SWOT分析图3从图2.l可以看出第1象限具有很好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因此采用发展型战略是比较合适的;而第2象限受到青岛港自身劣势的困扰,应采用改善型战略;第3象限同时受到外部挑战和自身劣势的影响,防守显得尤为重要,采用防御型战略可以应对来自国内及国际港口的巨大挑战;对于第4象限,既有优势又有挑战,采用多元化战略符合它的发展。三、加快青岛港发展的建议根据对青岛港的SWOT分析,下面提出一些促进青岛港发展的建议,以期帮助青岛港充分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做大做强。1、全面规划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尽早、尽快综合规划青岛港前湾港、老港区、开发区、保税区以及物流园区。制定青岛港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明确前湾港与老港区之间的功能分工、航线分工;综合规划集装箱港口的各项用地;优化船队结构。2、加快交通方面建设。铁路方面,积极促成邯济、青银、青红、青太等西向干线,扩大青岛腹地;连接胶济与新石两大铁路干线,优化青岛与陇海沿线的铁路联系。改建桃威铁路,搞好青岛港与鲁中、鲁南地区的铁路衔接,增强港口的辐射带动功能。公路方面,加快青岛烟台、青岛威海、济南黄岛和环渤海高速公路建设。航空方面,按照现代化国际空港的要求,搞好青岛机场的改建和扩建,增强客货集疏运功能。3、货源组织方面建立起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加强货源信息研究,强化对腹地内的经济运行质量、对外贸易状况、货源结构的分析、预测、研究,建立起客户网络、宣传网络和信息网络,特别是对国内市场的供需变化要及时了解、迅速反应,为货源组织决策提供依据,建成北方港口中最有影响的物流信息中心。4、加强综合物流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青岛港一方面要立足现实,尽快建设青黄大桥及前湾港的物流网络,以形成便捷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另一方面要面向全国市场,大力发展自己经济腹地的物流节点,应特别重视济南、徐州、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区域节点。在市场中,真正研究客户的多方面需求,提供优质物流服务,实现原材料、半成品及产品的零库存和产品增值,从而使客户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5、从我国集装箱发展的大局与国际形势分析,在我国北方同时建设3个集装箱枢纽港是不现实的。青岛港站应从世界集装箱港口建设全局的视角来发展自己的集装箱港口,全面分析青岛港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大连、天津集装箱运输分工协作,形成优势互补,推进集装箱港的建设,早日完成支线港到枢纽港的转变。6、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压缩船舶在港停泊总时间,安排以增加设备数量、完善工艺设施、调整堆场布置和提高操作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实施方案,全面提高船舶作业效率,力争单船效率在北方沿海处于领先地位,加大航班密度,优化航线。逐步淘汰不适应航运业和物流变化的落后机种、机型以及技术状况差的老龄设备,围绕装卸发展需要,更新添置具有竞争力的,先进的装卸设备。7、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实现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融资方式由负债融资方式向非负债融资方式转变,由间接融资方式向直接融资方式转变,使用外资贷款从无避险管理方式向有避险管理方式的转变。不断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港口应变能力和再融资能力。实行股份制改革,通过增资配股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港口建设。8、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港口发展特点出发,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做法,出台支持港口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地方财政、税收、海域使用金等方面给予港口优惠,以国有资本金10的形式返还企业,支持港口的建设。二是积极争取青岛港保税等相关政策,以码头保税功能依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