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工程学论文花溪大道绿化带规划设计.doc_第1页
草坪工程学论文花溪大道绿化带规划设计.doc_第2页
草坪工程学论文花溪大道绿化带规划设计.doc_第3页
草坪工程学论文花溪大道绿化带规划设计.doc_第4页
草坪工程学论文花溪大道绿化带规划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坪工程学作业花溪大道绿化带规划设计学 院: 动物科学学院 专 业: 草业科学 班 级: ? 学 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2014年 6 月 2 日花溪大道绿化带规划设计事实上,在这之前,我市各大交通要道已形成一定规模和意义上的景观大道,并为市民提供了交通便利和旅游文化享受。毋庸置疑的是,贵阳各大通道不但通往各处美景,而且其道路本身亦形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那么花溪大道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如果在这迷人的蓝图中我们再认真的规划设计的话,相信更让游人流连忘返,孜孜不倦,更亲切的贴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第一部分 现状分析一、工程概况 1.文化解读花溪大道(延伸段)是贵阳连接黔南州惠水、长顺、罗甸等县的南出口通道,沿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贵州第一状元赵以炯的出生地、历史文化名镇青岩古镇和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花溪拥有十里河滩湿地公园,这里呈现出来的湿地景观让人沉醉:春天,玉兰花、迎春花等迎风绽放,夏天的十里河滩凉风阵阵、绿树环绕,秋天路边的梧桐和银杏变得金黄般绚烂,而冬天,两岸的山峦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此外,黄金大道等自然景观亦不逊色,尤其是秋天来临的时候,河边的枫树层林尽染,好不迷人。2.绿化现状目前,花溪大道(延伸段)道路长度17.99公里(花溪溪北路口至惠水界),通道绿化由路旁一排行道树和山头绿化构成,景观单一、质量不高。如今,花溪大道景观植物为法国梧桐、樱花、香樟、广玉兰、布朗李等植物。3.前景规划在现有基础上,规划配置桃、竹、茶等树种,形成“春观花、夏观叶、秋观果、冬常绿”的四季景观,切合“桃李花溪,文化传承”的文化主题。4.气象概况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属于典型的山区气候。春季、冬季季风交替,气温回升缓慢,寒潮频繁,天气多变,气温波动大,易出现冰雹等天气。夏季则水热同季,光照充足,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天气,降雨变率大,易出现旱涝等灾害。秋季气温下降快,易出现秋霜、多锦雨天气。冬季气温低,凝冻大,雾多日照少。土壤:土壤类型多样,有黄壤、石灰土、水稻土、紫色土、潮土和沼泽土等6大类,17个亚类,33个土属,75个土种。全区黄壤面积33826公顷,石灰土面积32319公顷,水稻土面积18563公顷,紫色土面积1349公顷,潮土面积259公顷,沼泽土面积21公顷。日照:花溪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898.11084.7小时。夏季日照时数为427.8小时,占年日照总量的39%;春季为269.9小时,占25%;冬季126.4小时,占12%;秋季为260.7小时,站4%。热量:全县年平均气温10.615.3,城区12.8,最高年13.7,最低年12。最热月7月22.3,夏季平均气温21.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5.4;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2,极端最低气温10.1。年总积温4429.56108.3。春秋两季温度变化大,春温上升慢,秋温下降也慢,大于等于10积温在4000左右。降水:花溪区年平均降水量962.51419.2mm,城区1258.5mm,最多年降水量为1656.4mm,最少年降水量为869.8mm。5.水能资源:花溪区多年平均水资源10.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87亿立方米,占67.82%;地下水3.26亿立方米,占32.18%。花溪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3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9.62%,其中属于地方小水电的可开发量6万千瓦,开发条件较好。首先是落差集中,大部分为饮水式开发,引水距离短,工程简单,淹没损失少,单位造价低。多数电站集中于鱼梁河干支流上,开发区范围不大,同时具有较大的单站容量,1000千瓦以上的电站有6处,最大单站容量可达14400千瓦。2、 区位分析为了充分发挥花溪区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指导花溪区绿化建设,加强全区绿化工作的规划管理,编制花溪区绿地系统规划。花溪区正融入“贵阳小时经济圈“和“重庆三小时经济辐射圈”。逐步形成为连接贵阳、遵义和黔南之间的次区域中心。3、 规划的依据1、 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3、 对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勘察。4、 贵阳市绿化条例(1999年10月20日) 5、花溪区城总体规划(修编)(19962010年) 6、花溪区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 7、花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部分 绿地景观设计一、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城市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设计是建立在一种动态的基础上,其服务主体是道路交通,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设计风格的整体性,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动态条件下司乘人员的心理感受和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满足道路交通视距要求,以保证道路行车安全。 道路绿地规划 二、 指导思想充分发挥道路绿地的“生态廊道”功能,吧城内、城外的绿地连成一体,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网络。道路绿地要利用植物材料的柔性来软化硬质环境,运用形式多样的艺术手法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道路景观,形成一街一景的道路绿地景观。为体现贵阳市卫星城市的地域特色和较为一致的绿化认知特色;花溪区行道树选择以樟科樟属的常绿树种为主。 三、 城区道路绿化规划和指标 在花溪区现有道路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绿化系统,增加道路绿化面积。 道路绿化的主要形式有行道树、分车带、隔离带、中心环岛绿化等。其中行道树应是道路绿化的主要形式。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主干道的分车绿化带宽度不宜小于2.0米,行道树绿化带宽度不得小于1.0米。四、具体设计(一)设计主题对道路绿化的景观元素加以控制目的在于更好地体现设计中所明确的各段道路的景观主题与特色。因此在对各景观元素加以控制之前必须先确定每段道路景观系统的整体风格。在每一路段都种植不同季节性的植物花卉。(二)规划原则1、安全性原则本次规划设计的几条道路都属于市级快速干道或者交通干道具有较高的设计车速。设计时对交通安全的考虑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防眩光:分隔带灌木的合理配置,可以遮挡住对面车道迎面车灯光,避免眩光效应,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2)线性预告,视线诱导:沿途的花木绿带,可以显示道路的线形变化,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预判前方道路线形,利于安全驾驶。2、以人为本原则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合理规划布局,使其服务辐射范围能相互衔接;在公园的空间处理、景观塑造、设施布置及植物配置等方面,要充分考虑游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实现人性化的关怀。 3、 可操作性原则充分利用花溪水库水体、植被和花溪公园现状地形的特点,合理规划设计,使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4、生态性原则在公园规划建设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不能破坏原有植被,不能破坏现有森林生态系统,不能污染水体。(三)选用的植物及其花卉从花溪气候、地理情况出发,以营建独特花溪绿化特色为指标,拟定以下树种为1、花溪区基调树种香果树、红豆树、乌桕、花榈木、樱花、冬青、山杜英、枫香、鹅掌楸、广玉兰、枇杷、酸枣、闽楠、石楠、总状山矾、复叶栾、悬铃木、杨梅、银杏、猴樟、香樟、金钱松、银荆、楝树、檫木、皂荚、枫杨、盐肤木。樟树 Cinnamomum ssp. 常绿乔木,树形高大雄伟。枝叶茂密、浓荫遍地,四季常青。合欢 Albizzia julibrissn Duraz. 落叶乔木,花形美丽,叶形美观。是较好的观花、观叶植物。2、县花建议从下列树种选择川山茶 Camellia japomica Linn. 常绿灌木,树姿优美,叶色常绿,花大色艳,花期长久。月季 Rosa chinensis Jack. 落叶灌木,世界名花,花形、花色丰富。第三部分 专项设计及部分建议一、竖向设计道路的竖向设计主要集中在15米绿化带中,微地形的处理,有利于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利用地形组织空间,引导人们的视线,使得草地更生动、自然。种植设计结合地形起伏,形成良好的植物群落观赏面,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二、人行道铺装设计人行道铺装的风格也是实现道路绿地景观风格的最主要手段之一。铺地风格的控制内容主要包括铺地的色彩、材料、铺地风格形式等。不同颜色搭配、不同材质组合而形成的富有“韵律”的人行道铺装则成为最富于“表情”的景观要素,并以其导向性和装饰性服务于整体环境。人行道铺装设计原则:l 不同材料、尺度、质感、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形成与该段道路设计主题相统一的风格。铺地的色彩是衬托风景的背景,须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人行道铺装材料为:透水行道砖、广场砖、透水性花砖路面等。l 突出节点处(十字路口及公交停靠站)的铺装设计,节点与道路上的铺装衔接自然。l 人行道在交叉路口、单位入口、广场入口等路口应设缘石坡道,人行道应设盲道,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50 m,盲道设置在距树池0.250.5 m处。三、景观小品1、景石整个道路设计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而城市化的雕塑小品并不适合追求自然的群落栽植形式的设计。因此,在本次设计中大量使用了园林中的传统小品景石。置石虽是一种静物,却具有一种动势,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生气勃勃,能勃发出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2、指示牌、垃圾桶、坐凳、公交候车亭指示牌、垃圾桶、坐凳、公交候车亭均属于功能性的小品,因为涉及到人的参与则应适宜于人体的尺度。四、喷灌设施道路采用浇灌形式,全段浇灌工程管道是喷灌。每15m一个喷头的设计,保证整个植物不会缺水。结语据观测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