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盛典”致辞_第1页
“迎新盛典”致辞_第2页
“迎新盛典”致辞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迎新盛典”致辞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纪念这样一个大日子,有教育出版社打算出版一套70年来中国教育学术史丛书,其中有一本是教育管理学术史,当中有一个章节是“学校文化建设之发展变革研究”。很荣幸,我受邀担任了这个章节的撰稿人。经过几个月的文献研究与思考,我自认为比较全面和准确地把握了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的脉络和特点,由此发现并总结出了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特有的一种“中国现象”。这种“中国现象”表现在若干方面,其中有一点就是:我国学校文化建设成就,是学校文化实践者、学校文化研究者和学校文化设计者集体创生的结果。尤其是,学校文化设计行业似乎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行业门类,这群从业者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参与,使得我国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打上了中国烙印。诚如我2011年时就在中国教育学刊上发文所提出的命题:“21 世纪以来,以策划为基本手段的学校文化建设运动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继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文化已然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词。”就以今天的这个盛典为例,它是由一家学校文化设计机构发起,涵盖了办学者、研究者和设计者三方代表的一次盛会。并且,这种聚会并非偶然,而是已成为常态,以去年5月份为例,这类三方参加的全国性论坛、研讨就举办了5场。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设计助推学校文化发展”并非言过其实,而是实至名归。单从研究的角度说,与学校文化其它研究领域相比,学校文化设计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更具有综合学科性质,是广泛借鉴了教育文化学、学校管理学、文学、美学、艺术设计学、景观园林学、建筑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原理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二是更注重学校文化战略模型的建构,对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策划的范畴、功能及结构关系有更为细致、更具实操性的探究;三是更注重对调研、诊断、设计、宣导、跟进、评价等实操工具的开发,提供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法技术;四是更注重对学校进行实地的文化战略策划及其案例研究,既可以用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学校文化的升级再造,又可以促进对学校文化及其战略策划的原理和实践的理解与创新。这些研究特点提示我们,要推进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是研究、实践与设计三支队伍的简单结合,而应是三股力量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我们自然要认可术业有专攻,但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呼唤、更希望成为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由此,我非常赞同可道等机构举办这类兼容多种行业多种身份人员共同参与的研讨活动,不仅乐见活动成功,而且乐见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成果转化。我坚信,经过各方相互支撑和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