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宋代赵州宋氏家族盛衰原因初探 论文关键词宋代;宋氏家族;兴盛;衰落 论文摘要赵州宋氏家族从北宋前期开始崛起,历经三、四代的较为昌盛的时期,之后便逐渐衰落下去,其兴盛时间较短,只有50来年的光景,具有宋代家族忽兴骤衰的一般特征。宋氏家族盛衰的原因既有自身的因素,也同当时宋代的、战争以及重文政策密切相关。 同当时的大多数家族一样,赵州(今河北赵县)宋氏家族也是通过科举兴家。宋绶在真宗大中祥符初年被赐予进士出身,实为家族发达之始。宋绶在仕途上较为顺利,终于位居执政,为宋氏家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他在、史学方面很有成就,奠定了以儒学传家的家风。宋绶的两个儿子敏求、敏修,相继考中进士,虽然在仕途上未能赶得上其父亲,然在文学上的成就超过了宋绶,并进一步将家族的文学传统发扬光大,受到当时士大夫的高度称赞。时人将宋氏家族与钜野晁氏家族相提并论:“宋兴五十载,至咸平、景德中,儒学文章之盛,不归之平棘宋氏,则属之澶渊晁氏。二氏者,天下甲门也。”这是宋氏家族最为风光的时候。到宋敏求的子孙辈,他们大都凭借父祖辈的恩荫步入仕途,中科举者更加少见,并且仕宦上大不如前,多为中下级官吏。元符年间,宋氏家族藏书的焚毁,更是为家族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从宋敏求的儿子辈时,宋氏家族就已经开始衰落。宋辉是南北宋之交的有望振兴宋氏家族的关键人物,但他为官口碑不佳,其名声甚至给宋氏家族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靖康之乱以后,家族支系分散,尽管有中进士者,但也没有显达的,而且在上的造诣也不如前辈那样光彩照人,这时宋氏家族彻底衰落。宋驹以后,宋氏家族再也没有闻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赵州宋氏家族从北宋宋绶开始算起,绵延至南宋,历时将近200年,其兴盛期只有短短的50多年,衰落的时间长达100多年,至南宋宁宗末期,彻底退出了舞台,再也不见有人列籍仕版,甚至没有该家族成员活动的记载。 一、宋氏家族得以维系的原因 1、荫补做官 荫补,又称为“恩荫”、“任子”、“门荫”、“世赏”等,是朝廷根据官员职位、官阶的高低而授给其子弟、亲属、门客以相应的官衔和差遣的制度。宋代是荫补制度最为泛滥的时期,荫补名目繁多,如郊祀荫补、致仕荫补、遗表荫补、转官荫补等等,宋代多数七品以上官员均享有荫补权,尤其是宰辅等高级官员可补数十人之多。荫补制度最大的受惠者是宰辅,他们在职期间乃至去职以后,子弟、亲属都从这项制度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宋代的入仕途径最主要的便是科举和荫补,而在宋代官僚中,荫补入仕者占大多数,据张希清先生估算,宋代平均每年由各种恩荫补官者平均不下500人,比科举每年平均取士约361人的数目大得多。 宋代重视科举出身人,大多数家族是以科举起家,家族成员通过不断参加科考中举做官进而得以显达,维护作为官僚世家的地位,但其他因素如恩荫、婚姻关系等等在维系家族发展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宋代既有一些显著的科举家族,如河南吕氏、东平梁氏、钜野晁氏家族,这些家族中先后有几十位中进士,做高官;也有一些进士较少的家族,如管城毕氏、河内向氏等家族,这些家族中曾出现过宰相等高官,并为子孙的恩荫打下了基础,虽然也有进士,但并非代代中举,子孙凭借祖先的余泽而代代步入仕途,却也能绵延几十年乃至百年之久。以恩荫来维系的家族可以说是宋代大多数家族的一个特征,宋代赵州宋氏家族正是这样家族的代表,宋绶是以科举兴家,官位最高,位至副宰相,从而为子孙后代恩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宋氏家族通过科举入仕者非常有限,据现有资料,该家族中只有第三代宋绶,第四代宋敏求兄弟三人,第七代宋坼,第九代宋驹中进士,只有六人而已。整个两宋时期,宋氏家族的成员差不多都是通过恩荫步入仕途的。 2、家中丰富的藏书是其得以维系的文化保障 赵州宋氏家族作为一个藏书世家而著称于世。宋代延续二世以上的藏书家庭绝大部分是仕宦之家,如新喻刘氏、钜野晁氏、明州史氏等都是宋代著名的仕宦大族。丰富的藏书不仅为家族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更为子孙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资源,使得大多数藏书世家的成员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得以维持儒学家风和门风。 如钜野晁氏自晁迥以下,以翰墨为业者连续六七世,不但藏书之富为世人所称道,而且“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要归功于其家族中丰富的藏书。“自王文献、李文正、毕文简、赵文定四三公,富有九氏百流之书,而晁氏尤瑰富闳溢,所藏至二万卷。故其子孙粹掌励志,错综而藻绩之,皆以文学显名当世。”更为典型的例子是新喻刘氏家族。自刘氏家族的开创者刘式死后,夫人陈氏聚家中藏书于一室,名曰“墨庄”,教五个儿子晨夕苦读之,后皆相继考中进士,以经史之学见重于士大夫。 赵州宋氏家族也是一个有名的藏书世家,藏书达三万多卷,而宋绶、敏求父子都以文学、史学显名当世,后代子孙大都能继承诗书传家的家风。陆友仁便指出了宋氏前后四代家风不衰之故: 宋宣献公绶,杨徽之外孙,徽之无子,尽付以家所藏书。后与父皋同在馆阁,每赐书必得二本,子敏求、敏修,并以文学见称于世,其藏书之盛有以也。 可惜的是宋氏家族的藏书在哲宗元符年间因火灾毁于一旦,对于以学术传家的宋氏家族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损失,对后世子孙的学业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3、良好的家庭和家族成员的潜心向学是其得以维系的内在动力 宋代的人普遍重视家庭教育,认为“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许多家族延师蓄书教子,或由父兄执教,或由母教。宋绶的父亲宋皋长年在馆阁任职,是个饱读诗书的儒学之士,对其子有不小的影响。宋绶的母亲杨氏出身于书香门户,是翰林侍读学士杨徽之的独生女,杨徽之以诗文闻名当世,杨氏又知书达礼,史载她“贤明通书,治家有法”,足以担当治家训子这一重任。宋绶的父亲死后,杨氏“每躬自训教,多有规戒”,使宋绶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杨氏的家教颇为成功。宋绶自小聪颖,史载他“幼聪警,额有奇骨”。而欧阳修记载他的事迹更加体现少年时期他的聪慧过人之处:“宋宣献公绶、夏英公竦,同试童行诵经。有一行者,诵法华经不过,问其习业几年矣,曰:十年也。二公笑且悯之,因各取法华经一部诵之。夏公七日,宋公十日(一作五日),不复遗一字。人性之相远如此。”宋绶最终能够博通经史百家,时人也多把其成就归因于母教,可见除了他自身的努力外,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的成才起了至为重要的作用。 宋敏求的母亲,出身于官宦世家,也有一定的文化。她逝世后,蔡襄为他写挽词,称赞她的贤德:“世阀推台路,嫔贤秉国钧。生缘随迹化,归处觉空真。训子清风在,传家令德新”。 在良好家庭教育的熏陶下,宋氏家族的成员大都好学不倦。如宋人江少虞记载宋绶的好学事迹:“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登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宋敏求酷爱读书,司马光称他:“次道性嗜学,先正宣献公蓄书三万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务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解析2024版
- 投资入股协议书法律风险解析
- 营销内容策略分析-洞察及研究
- 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木渎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 企业流程改善计划书撰写及实施指导
- 益生菌对炎症反应调节-洞察及研究
- 班级环保倡议书演讲稿4篇
- 项目合同管理规范与审批流程模板
- 小学四年级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 GB/T 22076-2008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插头连接尺寸、技术要求、应用指南和试验
- JJG(新) 32 2022 工作用数字温度计检定规程
- 公共伦理学电子教案
- 埃美柯阀门检验报告汇总-391黄铜调节阀
- 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500kV变电站屋外架构组立吊装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注释打印版
- (完整版)污水处理站施工方案
- 生姜检验报告单
- 小型展览馆建筑设计精品ppt
-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配合幻灯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