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y8 5 9 2 t s 学号堕堕! 丝竺塑圣 密级 困北京眼襄拳院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题目:邀壹垡釜窒匈显丝墨盔篓苤煎宜 英文题目:列e 跹正丑鲑赳西出蛙巳逝嵫一 到i 【日坦主丛量e 一 姓名:金篁 专业:煎i 兰苤堂 导师:匪童i j 二oo 六年三月 摘要: 城市公共空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当前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与自然原生态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矛盾,环境的 恶化使人类逐渐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湿地生态系 统以其低投资、低运行费、高生态环境效益和美学价值等诸多优点被 引入城市公共空间。 本文从生态和艺术这两个角度出发,试图为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提供一 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文章首先从探讨城市生态环境入手,引入湿地和湿地景 观,进而回顾公共空间中的景观历程,指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趋势正 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湿地景观;接着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详细探讨城市湿地景 观的艺术创造方法,进而探讨其美学观、价值取向等文化意蕴。最后通过几 个实例来分析城市湿地景观的合理性,并展望湿地景观的前景,提出在生态 的基础上建设艺术的理想栖居地。 关键词:湿地景观;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创造;审美;文化意蕴 a b s t r a c t t h ea r t0 ft h ew e t l a n dl a n d s c a p e i nc i t yp u b l i c s p a c e s n o w a d a y s ,t h e r ei saf i e r c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b e t w e e nn a t u r ea n dt h ee x p a n s eo f c i t y i nt h ed e c l i n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 ,p e o p l ea r ea w a r eo ft h a tt h eh e a l t h yl i f ei st h e c r i t i c a lf a c t o ro ft h ec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w e t l a n dl a n d s c a p ei sa d o p t e di nt h ec i t y p u b l i cs p a c ew i t hl o wi n v e s t m e n t ,l o wc i r c u l a t i o nf e e ,h i g he c o s y s t e m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b e n e f i ta n da e s t h e t i cw o r t h t h i st h e s i sw r i t ei nt e r m so ft h ee c o l o g ya n da e s t h e t i c s ,a n dt r yt of i n da f e a s i b l em e t h o dt os o l v et h ed e c l i n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o fc i t y i tb e g a nw i t hn a t u r e w e t l a n dr e s o u r c e sa n dc o n s t r u c t e dw e t l a n ds y s t e m ,t h e nl o o k e d b a c kt h e h i s t o r yo fc i t yw e t l a n dl a n d s c a p e ,a n dp o i n t e dt h a tt h ec i t yw e t l a n dl a n d s c a p ei st h e t e n d e n c yi nt h ef u t u r e t h et h e s i sd i s c u s e st h ea r t i s t i cd e s i g nm e t h o d sa n dt h e c u l t u r eo fc i t yw e t l a n dl a n d s c a p e i nt h ee n do ft h ep a p e r ,s e v e r a le x a m p l e sw e r e a n a l y z e dt op r o v et h er a t i o n a l i t yo ft h ew e t l a n dl a n d s c a p e k e yw o r d s :w e t l a n dl a n d s c a p e ;c i t yp u b l i cs p a c e ;a r td e s i g n ;a e s t h e t i c s ; c u l t u r e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a 翟签字日期:2 。o 占年弓月于e l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服装学院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服装学院。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学校可阻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詹遣 翩躲胁玎 签字日期:工o o g 年;月;e l签字日期:毋胪多年月厂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城市公共空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社会背景 本选题是基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湿地系统、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现状、景观生态 学、环境伦理学等理论背景而提出来的。正是处于这样的背景之下,使得“城市公共空间 湿地景观的艺术研究”课题成为可能和必要。 ( 一) 、我国水资源现状 据统计,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 为2 8 0 0 0 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 的6 ,但人均只有2 3 0 0 立方米,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 ,在世界 上名列1 2 1 位,是全球1 3 个人均 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 全国6 7 0 个城市中,有4 0 0 个城市 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1 0 8 个严重 缺水,而北方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图1 翟篇充分毂大自然的思洚t 这样 更加突出。o3 同时,水质大范围污 染使水域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每年污水排放量巨大,大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基本未经 处理就排入河湖。“根据2 0 0 1 年我国七大水系断面监测,达到三类水质可以进入自来水厂 的最低要求的仅占2 9 5 ,劣五类水质高达4 4 ;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 0 的地区遭到 定程度的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的比较严重。”。”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地 表水遭受污染的状况相当严重,地下水资源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污染,淡水资源越来越少,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图1 ) 。 同时,我国污水处理普遍存在处理水平低、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 题。据国家环保总局2 0 0 1 年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城市污水处理设施, f l 】中固教育报2 0 0 4 年4 月5u ,第7 版 【2 】王祥荣编著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p 2 4 0 【3 1h p p f f :w w w n u j i a n g n g oc n 中国民间组织推介建立节能社会中的新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城市公共窄间湿地景观岂术研究 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川遗些数据充分证明,我国的水资源形式 不容乐观,很有必要发展一种更加经济、健康、生态的污水处理方式,形成良性水循环, 提高有限的水资源的使用率。 ( 二) 、湿地系统 湿她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 过渡地带,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它具有独特的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特征。“湿地 是地球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最重要生存环境之 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o “湿地及占地球表 面面积的6 ,却为世界上2 0 的生物提供了生境, 这还不包括许多湿地中未知的生命形式”。1 这其 中包括不少的亚洲及世界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物 种,如胭脂鱼、丹顶鹤、扬子鳄等( 图2 、图3 ) 。 同时,湿地对净化水体和空气的质量改善和调节 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不但具有多种生态服务 功能,而且还可以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国际湿地组 织认识到了湿地的作用,把每年的2 月2 日定为国 际湿地日,并在国际湿地公约“3 中写道“考 图2 湿地是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地 图3湿地动物悠刚自# 的生活 虑到湿地的调节水分循环和维持湿地特有的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功能;相信 湿地具有巨大经济、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其损失将不可弥补;期望现在及将来 阻止湿地的被逐步侵蚀及丧失;” 但是由于经济落后、认识滞后等诸多原因,全球的湿地资源正遭受史无前例的破坏。 在城市化过程中建筑用地日益扩张,污水肆意排放,不同类型湿地的面积逐渐变小、污染, 有些地区已经开始消失,有些地区湿地受到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物种减少,居民的生产、 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人类社会在不断文明化的同时,也毁坏了自然环境,并为此付出 了惨重的代价。因此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的保护和合理 的开发利用成为当前课题研究的热点。 【1 】h p p f f :w w w , n u j i a n g n g o c n 中国民间组织推介建立节能社会中的新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2 】俞孔坚t 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k 们交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3 ,p 1 5 4 【3 】严承高,张明祥,王建春湿地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林业资源管理,2 0 0 0 年第l 期,p 4 2 【4 】于1 9 7 1 年2 月2 日订于拉姆萨尔,又称拉姆萨尔公约,是关于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周际重要湿地保护公约。 2 城市公拱窄问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 三) 、中国的自然观念 在古代,中国人就开始以“五行”来表述客观世界,认为金、木、水、火、土,是自 然力- 物的源泉,其运动遵循阴阳之道,这是中国哲学的起点也是中国的自然观念的起点。 古代中国关于宇宙的本原有着许多种解释,其中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自然观 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最有影响力的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于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 然”就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这种自然观念成为中国人对待生命和外部世界所持有的独 特的态度,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看来,这种观念显得尤为 正确。置身于自然,体验融合于自然的愉悦,从而获得 心灵上的平静,体现生命的真正精神,这种自然观逐渐 成为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图4 ) 。 中国古代特有的山水文化,也是促使中国的自然观 形成的因素之一。山水文化大约形成于两汉以后,道家 学说的传播和山水诗画的发展促使其逐渐成熟。由于当 时文人厌恶战争,纷纷投入自然的怀抱抒发内心情感, 这种表达自然之美的山水文化在诗歌、山水画、音乐、 园林等方面都有深刻体现,这类山水文化成为古代中国 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人文现象,自然观更集中地表现在人居环 图4 道法自然是中国自然观念的 境的设计中,中国的自然观念培育了独特的中国城市文 皿“ 化。小到私家庭院大到阜宫苑围,以至整个城市的规划, 无不以自然生境为摹本,来营造舒适的住居环境。在社会文明化进程中,环境的破坏已经 成为城市发展的根本阻碍,城市表面的繁荣却潜伏了深深的环境危机。因此,在当前的城 市建设中更应反映中国的自然观念。人们向往自然生境,在自然中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源, 自然应当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 四) 、景观生态学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及环境恶化,人们开始对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生态观念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之,因此,景观规划艺术开始结合生态 学,在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建立协调的关系,景观生态学成为景观规划设计 域市公共空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的基础,使人类的进步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在理论上形成了明确的认识。1 9 6 9 年,景观 规划生态主义方法的倡导者伊恩l 麦克哈格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将生态确立为 景观设计的准绳。11 9 8 6 年,理查德福尔曼和迈克尔戈德罗恩合著的景观生态学 一书出版,提出了这门学科。0 1 景观生态学在协调景观各个因素( 如景观构成的特征、分 布及功能与变化) 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地、动态地方法去观察和研究景观规划对生态过程 产生的影响,以及景观中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景 观生态学认为自然万物是景观的一部分,人也是景观的一部分,人类作为整个生态循环的 一个环节,其活动和影响与环境之间要形成良性循环。自然生态学与人类的文化美学结合 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景观生态系统。 城市公共空间的湿地景观设计正是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再现,关注自然生态和人文艺术 是湿地景观的设计初衷。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来评价湿地景观,具有科学意义,也是探讨本 课题,进行湿地景观艺术设计的科学依据。 ( 五) 、环境伦理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 坏开始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使 得人类不得不对自身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问 题进行重新思考。早在1 8 6 7 年约翰缪尔 就倡导尊重“所有其他创造物的权利”,1 9 1 5 年施韦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观。0 1 自从1 9 4 6 年奥尔利利奥波德提出在沙 郡年鉴中提出“大地伦理( l a n de t h i c ) ” 的观念开始,环境伦理学才开始f 式发展起 图5 动物、植物与人类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 来。“环境伦理思想强调了人类应当改变 对自然的征服而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将动 物、植物和人类放在同样的平等地位,保持生态的完整、美丽和稳定,创造和谐共生的世 界( 图5 ) 。 “以人为本”的传统设计思维把人作为一切发展的中心,而很少将自然环境与人的地 【l 】唐军- 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2 】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f 3 】陈六打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重庆:重庆火学出版社2 0 0 3 ,p 3 4 【4 】唐军- 追问百年西方景叫建筑学的价值批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4 5 1 腿 眦 城市公共空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位平等起来,这种思维方式下的城市发展必然会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当前的城市现状时 刻提醒我们,应发展一种新的环境伦理学来研究环境与入的关系,作为一种道德标准,以 尊重所有其他创造物的权利。环境伦理不仅继承传统社会伦理,更加强调对自然的依赖和 尊重。2 0 世纪7 0 年代前后在美国率先开始的对环境伦理的讨论。 环境伦理在我国的哲学中同样有较深刻的表现,以“仁民爱物”、“天人合一”为核心 的思想原则在社会道德、政治、自然资源等方面都有具体体现。而从目前的城市环境现状 来看,人本思想所带来的结果是惨重的,重新找回自然和生命是城市建设的宗旨之一,而 对于湿地系统的重视和研究,正反映了人与动植物的和谐共生、尊重多种生命存在的环境 伦理学精神。 二、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恶化的冲击,人来到这世界上应该拥有健康、艺 术的生活环境,如今挤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现代城市居民却被剥夺了大自然赋予的权利, 失落在技术和财富的炫耀中。这种尴尬的境地引发诸多“城市病”,而城市建设者和开发 商们却无视城市恶化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质量,要么无端搬抄国外形式,要么故弄噱头概念 炒作,表面的“生态”以巨大的经济浪费为代价,非但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对提高环境 质量毫无帮助,甚至走向反面,恶化城市环境、扰乱城市形象。久居现代城市文明中的人 们渴望享受乡野式的生活环境,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碧波荡漾、鱼鸟成群。而从溻 地生态净化系统着手设计城市景观,在提高环境生态质量的同时,以其独特的视觉审美和 意境寓文化、教育、娱乐等人文因素于健康环境之中,寻求生念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才是 根本解决之道。因而本课题对于如何更生态、更艺术的建设城市景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课题在反都市化扩张的趋势下,以湿地技术为基础,以城市公共空间为切入点,从 艺术设计的角度探讨湿地生态系统与城市环境的艺术结合。通过分析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 能,研究如何在生态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人文艺术美,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高城市质 量,为市民创造一个既健康又有艺术氛围的情感空问。 三、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通过考察自然环境中最具生态价值的形态湿地系统,来了解其生态原理,寻求湿 地作为景观与城市的艺术结合,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湿地可以广泛地应用在 城市公共卒间湿地景观岂术研究 城市中的各个空间环境类型中,本课题只就城市公共空间这一个角度来具体论述湿地景观 艺术。 从人文艺术的角度将湿地生态系统与城市环境结合起来,是本课题的核心目的,论文 将详细论证湿地技术与人文艺术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实现的方法和途径。 四、课题研究框架 图6 课题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空间混地景跏艺术研究 引子:城市建设人工湿地的生态意义 引1 一则新闻的启示 申城住宅区将现人工湿地生态活水住宅可能流行 徐汇区蒲汇塘河的河水流八某住宅小区之前水质黑而差,但当它流经小区内一片人工湿地、并被过 滤后就会变得像景观水那样清爽干净一这一幕将在这片人工活水区建成之后成为现实。 记者近日从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了解到,作为市建委有关课题的示范点之一,一个在局部范围内 具有净化功能的小型高效“人工湿地系统”已经开建。这是本市首个建在住宅小区内、具有昔观效果的 高净化率人工湿地系统。 刚刚开园不久的梦清园因其上海首个活水公园的美名而大受关注。那么,小区内的人工活水区是怎 么样一种形态呢? 上海湿地资源在城市绿化建设的应用途径研究课题负责人崔心红博士表示,“活 水”首先要能顺畅地流动循环,其次,它应有一定的净化能力,维持景观7 k 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建 设小区水环境景观前,需进行大量的测算。 沪上以人工湖、人工水景为卖点的水景观住宅曾经热闹一时,业内人士预测,拥有湿地号观的生态 活水住宅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流行。记者了解到,湿地资源课题组已经在普陀区万里小区附近的横港河、 闵行区、桃花源田庄小区内的河道等进行试点并取得成功。此外,上海的一些大型绿地建设也纷纷引进 了湿地,例如大宁灵石公园年内将建成2 万平方米人工湿地、宝山区海滨街道东部也拟建成一座大型城 市森林湿地公园。 从事湿地园林研究的专家指出,上海湿地资源丰富,利用湿地来净化水体切实可行,但关键是构建 一个高效率的湿地体系,即湿地的植物配置、净化能力必须与该地区的水体污染负荷相匹配,为景观水 体营造一个取法于自然湿地又不同于自然湿地的生态结构。 小区内的漂亮水景以怎样的形态出现才能既美化环境、又科学环保? 主管部i 1 也正在探索。记者从 上海水务部门了解到,针对小区景现水体的设计、建造和维护,有关人员正在着手制订详细的建设规范, 首个住宅水景建设规范有望于下半年出台。 一一引自新闻晨报 城市公共空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引2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意义 从上面的新闻可以看出,湿地技术作为城市污水治理的方法,已经开始与环境景观艺 术相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湿地以其完善的净水系统、高效的净化效果、优美的 自然元素、方便的维护管理,开始吸引人们的视线。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采用湿地的自然生 态原理,结合人文艺术创造重新构建生态循环,不仅可以改善水质,维持区域的良性生态 水循环,同时湿地的植物、水、动物等景观都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提高了城市空间环境 的美学品质,给市民以清新自然、优美舒适的环境。湿地景观作为改善水质、改善空气, 进而改善整个城市生态循环圈的生态景观设计,值得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领域内进 行深入探讨,以寻求为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湿地景观岂术研究 第一章湿地与湿地景观 一、湿地 既然湿地对于城市甚至整个人类生存环境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那么目前我国的湿地系 统究竟是什么一种状态,它作为净水功能的原理是什么? 湿地又是如何作为一种特有的景 观形式被人们欣赏和营造呢? ( 一) 、湿地的定义 湿地一词源于英文w e t l a n d ,是介 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 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综合体,由地表积 水、土壤透水基质和水生或湿生植物 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具 有独特的水文、土壤、动植物特征。 沼泽、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 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等都可称做 图7黄舳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 图7 ) 。目前一般采用国际湿 ( 引自园林构成要素一水体) 地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即湿地是 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 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位时水深不超过6 m 的水域。”湿地是一种自然综合体,是具 有重要的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是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和孳生地,也是若干原材料和能源 的地矿资源。”。1 据有关资料,“全世界共有湿地8 5 亿h m 2 ,占陆地总面积的6 4 ,我国 大约有湿地o 6 3 亿h 抒,天然湿地0 2 5 亿h i n 2 ,人工湿地0 3 8 亿h 甜。”。1 如黑龙江扎龙 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青藏高原湿地等都是我国珍贵的湿地资源。 湿地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有其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显著特点:( 1 ) 、湿 地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有季节性或常年性积水,水是导致湿地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 2 ) 、水导致了土壤潜育化,有明显的潜育层和泥炭层;( 3 ) 、受水的影响,湿地生长有 i 】h p p t :w w w e w sn e t c n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国际渝地公约 【2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睦们交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h l 版社,2 0 0 3 【3 】俞孔坚,车迪华,孟亚凡中国同林: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营造2 0 0 1 年第2 期 9 城市公共空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种类丰富的湿生、水生植物;( 4 ) 、湿地的丰富资源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水生 动物和鸟禽类动物种类繁多,我国湿地中生存的鸟类已知有3 0 0 多种,鱼类1 0 4 0 种,高 等植物8 2 5 种,被子植物6 3 9 种,其中许多是濒危或具有重大科学研究意义的类群。“1 由此看出,湿地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地球 上具有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为多种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条件,并孕育了丰富的原材 料和地矿资源。 ( 二) 、湿地的污水净化生态原理 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可以蓄水并净化水质。其他功能如改善小气候,平衡生 态,丰富物种等生态功能是其他生态系统也可以实现的,并不是其独有的功能。 有旬老话叫“流水不腐”,说 明流动的水体可以保持新鲜的质 量。经实验证明,污染过的水体 的确具有一种天然自净现象,经 过一系列过程,重新恢复到可利 用状态。当污水顺流而下流经一 段距离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有 机污染物逐渐得到了降解,恢复 到原先的洁净状态,这就是污染 水体的自净现象( 图8 ) 。经过分 析得知,在这个污水自净的过程 中,有稀释和沉淀等物理作用, 也有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 应等化学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生 物的分解、吸收作用。“生物有机 体对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同化 和异化作用能力是相当惊人的, 几乎所有的有机污染物都能够被 微生物分解,甚至有毒的元素也 木t 膏一 图8亦体在自然台毫流动过程中透渐得到了净化 ( 引自基于湿地生态技术的城市空间设计) 巷 一越 蠢 鲁帆 曩_ 生琦 圈9 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生植物净化污水原理 ( 引自基于湿地生态技术的城市空间设计) 【ij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3 ,p i5 4 o 城市公共空间湿地景j l ! i l 艺术研究 能被不少微生物作为营养物质分解、利用。”“3 因此,湿地中丰富的生物有机体对污水的 净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图9 ) 。 湿地系统中存在的污水净化过程,币是水体天然自净原理的体现。在净化效率方面, 经实践证明,湿地系统拥有丰富的微生物和净水植物,其污水自净效率要比天然流动水体 的自净效率高得多。 在7 0 年代中期我国对利用湿地生态系统 净化水质的研究中,对多种水生植物处理污水 的方式和效果进行实验和分析。近几十年来科 研人员的大量研究证明,湿地水生植物可以“吸 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可增加水 体中的氧气含量,或有抑制有害藻类繁殖的能 力”。1 ,提高水体的自挣能力。所涉及的 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 水植物等。挺水植物主要有茭白、芦苇、香蒲、 水葱、灯心草、菖蒲、慈姑等;浮叶植物及漂 浮植物主要有凤眼莲、满江红、水花生、菱、 水鳖、浮萍、荇菜、马来8 艮子菜等;沉水植物 图10 。 篙鬈黧裟生植物 主要有金鱼藻、伊乐藻、轮叶黑藻等。0 1 不同 的植物有不同的净化功能,如风眼莲可除去b o d 5 、氨、磷;水葱吸收分解酚等“3 同 时,这些水生植物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湿地系统中的水生植物成为 重点研究对象( 图1 0 ) 。 ( 三) 、湿地的意义 作为水域和陆地间过渡的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众多野生动植物重要的生存、繁殖的 场所和濒危生物的栖息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率最高的区域,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湿地 系统对污水有一定的自净功能,以更为经济、更为生态的方式解决了现代城市水环境污染 的问题。同时对提高空气的质量,涵养水分,调节区域气候,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改善和 调节人居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湿地系统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多种社会经济 【l 】刘向晖- 基于湿地生态技术的城市空间设计 硕十学位论文 重庆:重庆大学,2 0 0 1 2 】刘向辉基于湿地生态技术的城市空问设计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重庆大学,2 0 0 1 f 3 柳骅夏宜平水生植物遗景中国园林,2 0 0 3 年第3 期,p 6 0 1 4 】刘向晖基于湿地生态技术的城市空间设计 硕上学位论文 重庆:重庆人学,2 0 0 1 城市公共空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效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近些年来,国际湿地组织也认识到了湿地系统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在国际湿 地公约中写道:“考虑到湿地的调节水分循环和维持湿地特有的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 的基本生态功能:相信湿地具有巨大经济、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其损失将不可 弥补;期望现在及将来阻止湿地的被逐步侵蚀及丧失;”湿地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生态 学与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湿地自然元素的独特审美感受也为城市带来了新的 气息,为环境艺术设计者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 四) 、城市化背景下湿地的现状及傈护 对于城市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志中的定义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出现,不 仅带来了文明和进步,相应地,也产生了人类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早期的渔猎阶段,人和 其他动物一样生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只是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简单的一员,对 自然界的影响力很小;在农业社会的半自然生活状态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作用仍然有限: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看到了城市生活的种种好处:科技的进步、 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得到了空前地满足。但人们却没有注意到,盲目的城 市化进程忽视了生态环境的维护,工业生产对生存环境的严重污染,各种城市病等负面影 响逐渐暴露出来。以长期发展的眼光来 看,这种盲i i 的城市发展非但不能提高 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会损害人类的生 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后果。 由于经济的落后、城市发展过程中 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以及观 念认识上的错误等诸多原因,湿地系统 的现状和人类对湿地的了解情况不容乐 观,全球的湿地资源正遭受破坏( 图】1 ) 。 不同类型湿地的面积逐渐变小、污染甚 至逐渐消失,污水肆意排放,湿地受到 图ll 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被污染、破坏 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只。r 中国沿海地 引自“水景公共艺术3 区累计已丧失滨海潍涂湿地面积约u 9 城市公共卒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万h m 2 ,另因城乡工矿占用湿地约1 0 0 万h m 2 ,两项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 0 。然而沿 海滩涂的开发仍呈逐年上升趋势。”“3 曾经清澈见底的河流变成了排泄污水的沟渠,滨水 地带成为充满垃圾和污水的场所,城市生态系统退化,各种野生动植物逐渐消失,居民的 生产、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些湿地对于改善城市总体 环境质量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却往往被人们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可 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继续发展的关键,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 用,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热点。 湿地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在国际上逐渐得到重视。1 9 7 1 年2 月2r 订于 拉姆萨尔,经t 9 8 2 年3 月1 2 曰议定书修正的国际湿地公约( 又称拉姆萨尔公约) , 就是为了督促世界各国保护湿地系统而制定的国际性的重要湿地约定。该湿地公约强调了 人类同生存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重视湿地的基本生态功能,并认为湿地具有巨大经济、 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一旦湿地系统遭受破坏,其损失将不可弥补。该湿地公约 督促各国联合起来对湿地及其动植物加以保护,阻止侵蚀湿地的行为。湿地公约已经 成为国际上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其缔约国已超过1 2 0 个,超过1 0 0 0 块湿地地区加入国 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达到8 0 0 0 万公顷。我国1 1 前已有7 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 录,它们是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青海省鸟岛自然保护区、江西省郡阳湖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海南省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米埔自然保护 区。 自7 0 年代以来,不少国家也成立了专门的湿地研究组织,如美国成立了湿地科学家 协会,加拿大建立了湿地工作组。湿地系统保护工作在我国也逐渐开展起来,并建立了对 湿地进行专项研究的各项科研项目,“目前正在开展的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 利用项目,是全球环境基金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目的在于消除 项目区内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因子,保护项目区内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湿地生态 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同时,开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将从示范中获得的经验推广到 中国类似的湿地。”。1 建设部颁布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试行) 要求城市湿地 公园必须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方针,在维护湿地系统生 态平衡的基础上,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很显然,保护湿地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f 1 1 许长新,邱珍英沿海滩涂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海洋开发与管理,2 0 0 4 年第6 期,p i o 【2 】严力蛟人工湿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蓝天园林,2 0 0 4 年4 月总第2 1 期 1 3 严力蛟人工湿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蓝天园林,2 0 0 4 年4 月总第2 1 期 城市公共空问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二、湿地景观 由于各学科的研究着重点不同,目前国内外对湿地系统的应用实践主要体现在生态 学、环境工程和景观设计等方面。生态学主要偏向于研究湿地系统的自然生态保护以及恢 复,环境工程学偏向于研究运用湿地生态技术防治城市的水污染问题,环境艺术学中的景 观艺术设计专业则偏向于滨水地带的自然湿地景观艺术设计和城市内部的人工湿地景观 艺术的设计。作为环境景观专业来说,湿地的功能美、形态美和生境之美,及其带给人的 意境体验的研究,成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 一) 、湿地景观的定义 “景观”一词的基本含义非常明确,“景”是客观存在的风景、景色:“观”指主体 的动作,观望、欣赏。“景观”指有观赏价值的风景。“景观”的概念,在不同领域的含义 有很大的差异,有地理景观、社会景观、科学景观甚至政治景观。在艺术设计领域,1 8 世 纪英国学派的园林设计师将风景绘画作为园林的设计摹本,从而“景观”同“园艺”联系 在一起,成为艺术设计行业的一部分。“3 而正如汤姆特纳所言“景观艺术就意味着按入 的需要将宜人的艺术与自然结合起来川”说明景观在生态的基础上,结合了人类文明和美 学特征,形成了完整的景观三价体系( 生态、社会、美学) 。也就是说,大自然加入了人 类的印痕渗透了人类的文化,才被称之为景观,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规划出适合人类 居住和生活的栖居地。这种景观的定义 就将景观设计同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精 神联系起来。 湿地景观,顾名思义,也就是湿地 系统与“景观”艺术的结合。湿地系统 将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资源,而且通过 人类的改造上升为蕴涵着人文精神和艺 术审美的景观艺术,成为城市建设和生 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1 2 ) 。以前, 荒滩野岭、沼泽、沣地曾经是与人们的 图1 2生态技术与人文艺术相结台的湿地景观 城市文明生活相矛盾而被废弃和改造的 ( 1 自庭院承最商林设计 【1 】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p 6 【2 【英】汤姆特纳- 英国园林设计,p 3 3 城市公共窄问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地方,现在人们认识到它们的生态、艺术、经济的重要价值,利用其生态原理,净化城市 污水,同时把这种自然美逐渐纳入到城市生活的视野中。人们逐渐发现,自然原生状态中 的景观艺术比人类工业文明制造出的景观更健康、更令人感动。 ( 二) 、湿地景观艺术设计的源流和发展 自然湿地系统在污水处理方面被证明是非常生态、合理、有效的方式,人工湿地技术 的研究也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而在艺术审美方面,湿地景观艺术虽然也是在近几年才提出 的概念,但实际上,湿地景观之美早已被古人所赞美并应用在人居环境当中,我们经常会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发现“湿地景观”的影子( 图1 3 ) 。 追溯中国湿地景观设计的渊源,可以发现其历史非常的悠久。今天湿地景观设计的美 学概念,其实际含义类同于我国的庭园、园林的水景观设计。中国自造园之始,就特别注 意湿地水景观的应用,或借用自然水景,或挖池自造,将池沼、大泽看作有神性的地方。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园林周文王的“灵囿”,就修筑灵沼,有诗文记载“王在灵沼,於刃 鱼跃”。“1 班固在西都赋中说:“神池、灵沼,往往而在”,将灵沼象神池一样看待。 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西望大泽, 后稷所潜也”。可见,古代帝王对于湿地的 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开始欣赏沼泽湿 地之美了。“1 秦汉之前的园囿中,灵台始终是景观中 的主体,水体只是衬托地位,而到了春秋战 国时期以至秦统一,海岛仙山成为继灵沼之 后的人工山水理想模式,是历史延续最久的 一种景观形式。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水体在 园林景观中的地位,进而水景、水生动植物 以及水上建筑都得到了发展。 汉朝时帝王权贵修建园林渐成风尚,上 林苑中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 圈1 3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湿地水景 附属水体,而且具备太液池、昆明池这样的 引自“园林理水艺术3 f l 】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 0 0 0 ,p 2 【2 】柳骅,夏宜平水生植物造景中国园林,2 0 0 3 年第3 期,p 5 9 城市公共空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大型水体。私家造园也开始逐渐兴起,在当时的私家园林中普遍追求模拟自然山水形式, 向往清新、充满野趣的小型湿地水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为了躲避战乱逃避现实,那时的文人多隐居山林,造园追 求田园村舍的自然情趣。由于佛教逐渐传入并形成一定规模,寺院增多,人们开始广修寺 观园林,多以利用、模拟自然为主。据北魏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景明寺“寺 有三池,萑蒲菱藕,水物生焉。或黄甲紫鳞,出没于繁藻,或青凫白雁,浮沉于绿水。”, 描述了当时湿地中的水生动植物之美。 隋统一了战局后皇家苑囿规模宏大,特别是隋炀帝于洛阳建造的西苑,凿湖海,构建 海岛仙山,建造风格奢靡华丽。到了唐代,全国园林发展极盛,大多建在山林之中,崇尚 依山近水的自然格局。唐明宫后苑挖池,名“太液”,池中筑岛。私家园囿的营造也逐渐 达到了中国园林的高峰阶段,位于长安东南角的芙蓉园足以曲江风景为主的风景胜地,水 面呈不规则形状,池中种植莲荷、蒲草。唐代诗人张籍曾描绘道:“紫蒲生湿岸,青鸭喜 新波”。陕西蓝田之西王维的辋川别业中也有不少水景,据辋川集中曾记载了多种湿 地水景观。成都浣溪畔的杜甫草堂利用天然水景显示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同日 来”的自然情调。 宋代复家名园艮岳中也有湿地水景 的表现,宋徽宗在艮岳池中描述园 内的雁( 砚) 池到:“池水清溉涟漪,凫 鹰浮泳其面,栖息石间,不可胜计”。3 元明清专业的造园理论和职业的造 园家出现,使景观技术也更成熟。到了 清朝,造园已相当普遍,寻常百姓也会 在自家的小院中造景。因自然条件和气 候的特殊情况,北方园林有不同于南方 图1 4 + 翟雾雾鬻 园林的特色,江南水乡的造园手法也因 为清朝皇帝几次南巡后被带回京都,南 方湿地自然条件有利于湿地景观形成,而北方气候干旱,为了效仿江南水乡的景园效果, 人工水景在北方应用广泛( 图1 4 ) 。 中国湿地水景观审美从最初的自然发生发展到后来的规模样式,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l 】朱钧珍囝林理水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 0 0 0 ,p 2 2 j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牛大学出版社1 9 9 9 ,p 2 0 6 1 6 城市公共空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虽然当时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发展没有引发环境和水体的严重污染,湿地的净水功能没有得 到充分的认识,但是湿地景观的美学价值早已被发现,并成为传统园林美学的一部分。从 现代的角度来看,我们在湿地景观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一种原始的生态保护观念,自 始至终指导着古代中国人对待自然的行为方式,并培养了一种对自然风景欣赏的独特品 位。而在现代文明中生活的城市居民与湿地生态美距离越来越远,直到严重的环境污染妨 碍了日常生活甚至健康,人们才意识到一直以来古人对湿地美景的重视不无道理,研究湿 地的生态原理,恢复城市中的湿地生态环境,让湿地景观为都市生活更好的服务,让其他 生物也有在城市中生活的权利,这些都成为现代城市建设需要考虑的一部分。 ( 三)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人工湿地生态技术 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严重的环境和水体污染,要求要以生态的观念改造和 建设新型健康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全力保护原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而对于失去的湿地或 缺少自然生机,以及水污染严重的城市空间,就需要人工湿地技术来补充和改善其生态循 环。朱熹有诗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 可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湿地系统,将成为城市用水的“源头活水”。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w e t l a n g e c 0 1 0 9 i c a l s y s t e m ,简称w e s ) 是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发 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人工湿地,顾名思义,是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人为 创造的一个适宜于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生长的生态系统,以便更方便、更有效的净化水质。 “3 它是一项具有生态内涵的新型废水处理工艺。与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相比,人工湿地技术 可以灵活选择实施的地点,根据不同类型的污染水源,有目的地构建起不同类型的人工湿 地。虽然人工湿地也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但通过人工的监控,可以对各 类污水加以有效处理。污水负荷量要比自然湿地大的多,并可灵活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使 污水处理能力大大超过了自然湿地。 与其他的人工污水处理方法相比,人工湿地技术最大的特点是:污水处理能力强、出 水水质好、运行维护管理方便、投资与运行费用低。另外人工湿地技术模拟自然湿地系统 处理城市污染水体的同时,还有一个明显优点,在建设时渗透当地的文化、艺术,并依据 园林美学,提高人工湿地景观的人文艺术性,这使人工湿地系统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与视 觉形象,形成独特的人文生态景观艺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教育场所。人工湿地 技术成为湿地景观在城市中实现的手段之一,以其种类丰富、形态优美的生物物种与人文 【1 】陈六汀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 0 0 3 ,p 3 8 2 j 俞孔坚,李迪华,盂亚凡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营造中国园林,2 0 0 12 p 2 7 17 城市公共卒间湿地景观艺术研究 艺术结合,给城市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美感。目前,人工湿地生念系统逐渐发展成熟并广 泛地投入运行。 1 、人工湿地技术污水处理原理 人工湿地技术采用自然湿地 系统的污水处理原理,利用湿地 植物对多种污染物质具有很强的 吸收、净化的能力,将各种湿地 植物栽植于浅塘,通过物理、化 学和生物等多种作用的优化组合 来进行水质净化,在这个过程中, 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被物理或 化学作用净化,使进入湿地系统 中的污水逐渐恢复为可用水。 图1 5 。嚣篙矍鬻鉴需地技术净化污水原理 人工湿地中的物理作用主要 是过滤和沉积作用。人工填埋的透水土壤基质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是一个活的过滤 器,当污水流入湿地,经过基质层和植物茎叶和根系,其中悬浮物被有效过滤和截留,并 最终沉积在基质层中。由于植物、基质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人工湿地中可以发生各种 化学反应过程,如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氧化还原反应等。通过这些过程,污水得 以逐步清洁净化( 图1 5 ) 。人工湿地系统去除的污染物种类非常广泛,包括b o d 、c o d ( c h e m i c a lo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单位年底培训课件
- 支委会记录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
- 2026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化学高三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报告:2025年实施方案与前景展望
- 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2025年产业链产业链协同创新报告
- 2025年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与供应链管理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2025年安全防护体系与市场发展趋势报告
- 单元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 一例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 CCTV路亚基础知识讲座
- 手机查询健康体检报告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JJG 643-2024标准表法流量标准装置
- 《宠物内科病防治》课程教学标准
- 2024年无人机相关项目招商引资方案
- 中职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赋能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四章课件
- 应急救护知识题库(550道)(一)
- 08690-幼儿园卫生消毒知识培训(课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