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元典章》校《元史》.doc_第1页
读《元典章》校《元史》.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读元典章校元史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明初修元史,成书仓促,叙事疏谬,多受学者批评。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元史,集十余名专家数年之力,广泛采集元史不同版本、诸家续修元史和各种元代史料,写出校勘记2 800余条,订正了元史文字中大量的讹倒衍脱之处,允称善本。然校书如扫落叶,以元史卷帙之多、错谬之众,要想将其中的错误全部校理无遗,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本文拟以元典章为来源,对校点本未曾校出的元史错误举例若干,或有助于元史的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学术界一般认为,元史本纪、志、表部分的史料价值高于列传。因为除元末顺帝一朝以外,本纪内容皆取材于元十三朝实录,志、表内容皆取材于经世大典。实录、经世大典现均已亡佚,故而元史本纪、志、表的材料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就现在来看基本上已可视为元史的第一手资料。此言大体无误。不过如具体分析,本纪和志当中的一部分记载,今天仍然可以找到其最初的材料来源。因为无论实录和经世大典,主要都是抄撮、排比朝廷公文而成,这些公文原件,有一部分保存在元典章、通制条格、宪台通纪、庙学典礼等元代政书之中,今天尚能看到。这几种政书,又以元典章内容最为丰富,材料最为完整和原始。就元典章与元史纪、志相重复的内容而言,即使作为纪、志材料来源的实录和经世大典仍存于世,它们对有关问题记载的原始性也要逊于元典章。校点本元史已经大量利用元典章文书的内容进行校勘,但似乎利用得还不是完全充分。在70年代初,大陆地区尚无法看到元刻本元典章,只能使用错误万出的沈刻本,辅以陈垣元典章校补,辗转相校,十分不便,有所漏校也是比较正常的。现在我们已经通用元刻本元典章,对勘元史比过去方便多了。当然,即使是元刻本元典章,错误仍然极多,元史纪、志可以校正它的地方同样不少。本文暂且讨论以元典章校元史的问题,至于以元史校元典章,容日后有机会另行探讨。以下谨就对读元典章所见元史错误,分类陈述,敬请指正。一  删节公文不当,致乖原意 中华书局校点本元史卷首的出版说明,申明其校勘原则是“只校订史文的讹倒衍脱,不涉及史实的考订”。元史纪、志中有一类较为多见的错误,就是对原始公文删节、改写不当,以致有失原意(当然,这类错误既可能出现于元史编纂之时,也有可能在实录和经世大典中已经发生,具体细节绝大部分已不得其详)。严格说来,这种错误也属于史文“讹倒衍脱”之列,只不过其讹误并非一二字那么简单,而是一句甚或几句话,错得相对复杂一些。对这类错误,校点本元史有出校之例。如元史卷一六世祖纪十三: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丁卯朔,禁蒙古人往回回地为商贾者”。校点本本卷校勘记根据通制条格卷二七杂令蒙古男女过海和元典章卷五七刑部十九诸禁杂禁禁下番等物两条原始公文,正确地指出元史此条记载“原意全乖,蒙古人应作将蒙古人口”,从而纠正了元史将原始公文中的宾语当作主语的谬误。这一类错误,通过对读元典章,还可以找到并改正若干。举例如下。1.元史卷一六世祖纪十三至元二十七年五月条(校点本337页):丙寅,江西行省言:“吉、赣、湖南、广东、福建,以禁弓矢,贼益发。乞依内郡例,许尉兵持弓矢。”从之。这段记载的原始公文,见于元典章卷三五兵部二军器拘收弓箭库里顿放:尚书省咨,至元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奏过事内一件:“江西行省官人每与将文书来,吉、赣等处地面,湖南、广东、福建这地面相连着有。每年草贼生发呵,出备军器,聚集弓手人每收捕来。年时江南地面汉儿南人休把弓手(引者按,手字误,当据下引通制条格卷二七作箭)禁断时分,这里的弓手拘收了来。如今依着汉儿城子里与了的体例里与的说将来有。俺商量的,在先中书省官人奏,每一个路里十副弓箭,散府里、州里七副弓箭,县里五副弓箭,教把呵,怎生?么道奏呵,是也,那般者,么道圣旨了来。如今依着那体例,路里十副,散府、州里七副,县里五副教执把,城子里达鲁花赤达达畏吾儿回回人每教管者。若收捕贼的勾当有呵,巡军根底教执把弓箭。无勾当时,拘收库里放着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好人根底委付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这条材料亦见于通制条格卷二七杂令兵仗应给不应给,文字基本相同,唯奏事时间误作至元二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不难看出,本文件“许尉兵持弓矢”,指的只是湖南、广东、福建交界地区的“吉、赣等处地面”。元史将湖南、广东、福建三地区与吉、赣并列,一并作为“以禁弓矢,贼益发”和“依内郡例,许尉兵持弓矢”的范围,是错误的。    2.元史卷一八成宗纪一元贞元年闰四月条(393页):       庚申,河南行省亏两淮岁办盐十万引、钞五千锭,遣扎剌而带等往鞫实,命随其罪之轻重治之。陕西行省增羡盐钞一万二千五百余锭,山东都转运使司别思葛等增羡盐钞四千余锭,各赐衣以旌其能。此条详见元典章卷九吏部三官制三场务官恢办钱粮增亏赏罚:元贞元年八月,福建行省准中书省咨,元贞元年闰四月十六日奏过事内一件:“汉儿、蛮子田地里合办的差发、税粮、盐等诸色钱粮数目,各处委付着的行省官人每,并钱粮勾当里委付着的当该人每,去年勾当里在意向前,比合办额外增余的也有,办上额的也有,办不上额亏了的也有。南京省管着的两淮盐的勾当里行的人,每年时的勾当里怠慢,亏了五千定钞、十万引盐的上头,前者有车驾出大都来的那一日,失剌怯儿奏了,差的扎剌儿歹脱帖木儿、户部张尚书两个去来。做贼的勾当里入去来的人每,勘当得缘故是实,就那里要了罪过的勾当里,合着居役的交居役者,合罢了的交罢了。京兆府盐的勾当里委付着的人每,去年比额多办出一万二千五百余定来。怯烈歹也先帖木儿等年时那里有来的省官每根底,做记验,与袄子;盐运司里向前干办来的人每根底,添与散官呵,怎生?又济南运司的盐课,在先年分不曾办额来。去年别思哈等除额外,多办出四千余定来。这的每根底,做记验,各与一个袄子。怎生?”奏呵,“您的是也。向前在意来的每根底,添名分,更与赏者。”圣旨了也。钦此。按元典章所谓“南京省”,即元史中的河南行省,“京兆府”代指陕西行省,“济南运司”即山东都转运使司。由元典章原文可见,元贞元年奉命前往河南行省查办亏空事件的,是“扎剌儿歹脱帖木儿”和“户部张尚书”两个人,“扎剌儿歹脱帖木儿”也就是“扎剌儿部的脱帖木儿”,“扎剌儿歹”是部族名。元史误将其当作人名,所谓“遣扎剌而带等往鞫实”,应当改为“遣脱帖木儿等往鞫实”。如所周知,元代蒙古人有名无姓,又常以部族名命人名,男称“某某(部族名)歹(或台、带、  等同音字)”,女称“某某真”。以某部族名命名的人,未必出自该部族,甚至就目前所知绝大部分例子而言,都肯定并非该部族成员1。当元史载籍中出现“某某歹(或台、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