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 山东财经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设计) ) 题目:题目: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原因研究以美对华“双反” 调查为视角 学学 院院 国际经贸学院 专专 业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班 级级 08 级 1 班 学学 号号 20080414134 姓姓 名名 王 慧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张晓莹 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二一二年 五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 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王慧 2012 年 04 月 20 日 山东财经大学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山东财经大学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士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 张晓莹 论文作者签名: 王慧 2012 年 04 月 20 日 2012 年 04 月 20 日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3 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原因研究以美对华“双反”调查为视角 摘要:本文选取2000 2011 年度数据,采用负二项计数模型来探究中国频繁遭受 美国“双反”调查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发起“双反”调查的因素包括: 美 国国内经济形势、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美国对华进口渗透率。实证检验后得 出,美国gdp 增长率、美国失业率、中美贸易逆差与美对华“双反”调查数量成正相关, 货币汇率变化与美对华“双反”调查数量成负相关。 关键词:中美贸易 贸易保护 “双反”调查 负二项计数模型 study on the reasons of u.s. trade protection at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nti-dumping and anti-subsidy investigatio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a negative-binomial-counting model to explore what are the primary causes that china frequently encounters both anti-dumping and anti- subsidy from the u.s. by selecting annual data from 2000 to 2011. the causes of the u.s. launching a survey of anti-dumping and anti-subsidy include that the u.s. domestic economic situation, the changes 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 between u.s. dollars and rmb and the u.s. import penetration. among these causes, the u.s. gdp growth, the u.s.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import penetration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s of the u.s. survey in anti-dumping and anti-subsidy. and the exchange rates between u.s. dollars and rmb hav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s of the u.s. survey in anti-dumping and anti-subsidy. key words:sino-us trade; trade protection; anti-dumping and anti-subsidy; negative-binomial-counting model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 目 录 一、文献综述 .1 二、美对华“双反”调查现状 .1 三、影响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因素 .2 (一)美国 gdp 增长率与“双反”数量 2 (二)美国失业率与“双反”数量 .3 (三)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动与 “双反”数量 .3 (四)贸易逆差及进口渗透率上升使“双反”数量增加 .4 四、回归模型及回归结果 .5 (一)负二项模型 .5 (二)模型数据 .5 (三)回归结果 .6 五、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6 参考文献: .7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贸易大国,中美之间也是贸易频繁,交易量大,可近几年来,中美两国贸易摩 擦也逐年增多,涉及到中国出口的各种产品中,范围大,影响广,对中国企业及经济发展起了相当大 的阻碍作用,本文试图研究美对华贸易保护案件频繁发生的原因。 一、文献综述 针对美对华贸易保护案件频繁发生,国内外学者研究后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中美贸易逆 差方面,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提升方面,美国自身的经济困境及政治体制方面,中国经济贸易中的结构 性缺陷方面。在中美贸易逆差方面,马光明和赵峰(2010)认为中美贸易中的美方巨额逆差是其对华实 施贸易保护政策的经济原因,而汇率政策对减小对华逆差作用不大,财政货币政策无法针对对华贸易 逆差,由此,美对华实施贸易保护。杨长湧(2010)则认为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 比,我国地位的提升让美国充满忧虑,而产生中美贸易摩擦。此外,美国内部,一方面,失业率的提 高进一步激化了中美贸易摩擦。赵家章(2010)的论文中指出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将大量赌注压在了制 造业复苏以及出口促进战略上,希望通过提升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另一方面,美国自身政治使得中美贸易成为政治牺牲品。喻坤鹏和邱丹阳(2010)认为美国贸易政治博 弈有三个关键棋手美国总统领导的行政部门、国会和利益集团,他们之间的政治博弈,加上当前 美国贸易政治的局势,使得中国成为美国贸易政治的牺牲品。中国在这些贸易摩擦中,由于经济发展 和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原因。黎慈(2010)认为一方面,低价倾销、 无序增长、重复建设等以求得外贸数量扩张的外贸模式为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提供了口实。另一 方面,中国在外贸上对美国依存度较高容易引起美国动辄以贸易制裁相向。 本文认为,政治方面是因为美国内部经济原因使得选民对政府施压,属于间接原因;中国经济贸 易中的结构性缺陷,也只是一个外因,毕竟有结构性缺陷的不只中国一个。因此,美对华贸易保护原 因只是经济原因。本文以美对华“双反”调查为例分析美对华贸易保护原因,是在美国对华反倾销 反补贴并用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美对华“双反”调查的原因。本文认为美国总统换届以及政 府是否更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并非美对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而是美国自身经济情况决定的,因此, 本文选取美国 gdp 增长率、美国失业率、货币汇率变化、中美贸易逆差作为美国对华发起“双反”调 查可能的影响因素,探究为何美国屡屡发起“双反”调查。得出的结论也与美国对华反倾销反补贴 并用影响因素研究不同,本文实证研究后得出美国 gdp 增长率、美国失业率、中美贸易逆差与美对 华“双反”调查数量成正相关,货币汇率变化与美对华“双反”调查数量成负相关。 二、美对华“双反”调查现状 自 2004 年 1 月截至 2012 年 1 月,美国对中国发起“双反”调查共 62 起。从影响范围来看, 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所涉及的产业分布范围较广,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 及中低技术密集型产品都牵涉其中。更为严峻的是,在反倾销已经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的前提下,反补贴打击的目标往往涉及到作为政府补贴对象的下游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链。具体而言, 与单纯的反倾销措施相比,“双反”调查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乃至最终损害中国出口贸易、国外投 资企业以及作为政府补贴对象的下游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链相关各方的利益,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整 体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而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相当大的阻碍作用。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 美国对华“双反”调查数量 0 5 10 15 20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年份 件数 图2-1 美对华“双反”调查数量散点图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由图 2-1 可知,美对华“双反”调查从 2008 年开始数量急增,2010 年最多,达到 19 件。由于 2008 年,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其经济受了严重影响,这可能是导致美对华“双反”数量急增的原因。 三、影响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因素 (一)美国gdp 增长率与“双反”数量 美国gdp增长率 -4 -2 0 2 4 6 8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p 年份 增长率% 名义gdp同比增长% 实际gdp同比增长% 图3-1美国gdp 增长率与美国对华“双反”数量 注:p=初步数据。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基期为 2005 年。 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2012 年 1 月 27 日发布 结合图 3-1 和图 2-1 可知,当 gdp 增长率增长较快时,“双反”案件数量较多;反之,当 gdp 增 长率下降时,甚至为负数时,“双反”案件数量较少。gdp 增长率反映一国的经济状况,当 gdp 增长 上升时,表明本国经济发展繁荣,反之,当 gdp 下降时,表明本国经济发展衰弱。当 gdp 增长率下降 时,说明经济发展已经很缓慢了,而当 gdp 增长率为负时经济已经倒退发展,而此时,该国会采取措 施,而当该国发现经济开始复苏,会认为采取的措施有效,会继续采取该措施。就如美国,本来美国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3 gdp 增长率一直在下降,但 gdp 还是在增长,突然,2008 年的 gdp 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实际 gdp 增长率在 0 以下时,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表现在“双反”调查数量的增加,虽然 2009 年 gdp 增 长率为负,但可能是惯性问题,在 2010 年 gdp 增长率大幅度回升时,更有力的证明该措施有效,会增 加“双反”调查数量。因此,gdp 增长率与美对华“双反”数量成正相关。 (二)美国失业率与“双反”数量 中国与美国失业率 0.0 2.0 4.0 6.0 8.0 10.0 12.0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年份 失业率% 中国 美国 图3-2 中国与美国失业率 数据来源: 中国失业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城镇登记失业率; 美国失业率数据来源于oecd 官方网站中的调和失业率。 由图 3-2 可知,美国这几年的失业率增长较快,而中国失业率相对稳定。失业率反映一国的经济 状况,失业率越高,经济状况越不好。由于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率攀升幅度大,由此可能导致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为其主要手段之一。美国失业率的连年增加,使美国思考 怎样增加就业率,奥巴马把希望寄托在了美国的制造业身上。2008 年,奥巴马就提出“现在为美国制 造业而战就是在为美国的未来而奋斗”,而在 2012 年 1 月 24 日,奥巴马又一次在国情咨文中吹响“重 返制造业”的号角。1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美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原材料、廉价的 劳动力以及场地,要增加美国制造业工人,就要减少中国制造业工人,进而减少中国产品的产量、进 口量,把中国减少的产量加在美国本土产业上,又开始增加美国工人数量,如此,为减少从中国进口 量,进行“双反”调查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措施,美国失业率与美对华“双反”数量正相关。 (三)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动与 “双反”数量 1 2012 年 02 月 27 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4 汇率变动与“双反”数量 0 5 10 15 20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年份 件数 dr 汇率(元人民币/美元) 图3-3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美对华“双反”数量 注:dr为美对华“双反”数量。数据来源:/gdp,2012-02-19 由图 3-3 可知,开始汇率相对稳定时,美对华“双反”调查数量较少,当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后, 美对华“双反”调查数量急增,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对华“双反”数量具有负相关性。从理论 上来说,汇率变动是货币对外价值的上下波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一国的进出 口贸易,汇率变动对反倾销反补贴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汇率政策是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最常用工具, 逆差国政府往往通过本币贬值(或促使它国货币对本国货币升值)来改变其进出口产品相对价格,降 低进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从而达到减小进口增加出口的目的。基于这种理念,美国不断对华施加政治 经济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试图让美元变成弱势货币而使人民币变成强势货币。而中国人民币升值, 又使中国企业出口价格升高,不仅让中国企业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下降,而且也向外传递了一个信息, 即中国出口产品低于“正常价值”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美国“双反”调查 的可能性增加。因此,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对华“双反”数量具有负相关性。 (四)贸易逆差及进口渗透率上升使“双反”数量增加 中美贸易逆差 0.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4500.00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年份 亿美元 逆差 中国统计 逆差 美国统计 美国从中国进口 中国统计 美国从中国进口 美国统计 美国对中国出口 中国统计 美国对中国出口 美国统计 图3-4 美对华贸易逆差 数据来源: 中国和美国统计值分别来自中国海关和美国商务部。 贸易逆差问题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已经成为美国对中国采取反倾销、反补 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巨额的贸易逆差和大量的进口会增加美国国内企业施 压政府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可能性,一旦提出反倾销反补贴申请,即使最后裁定没 有倾销或补贴事实,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本身也会导致进口下降。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在很大程度上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5 与中美两国对进出口统计数据存在差异( 见图 3-4) 有直接的关系。由图 3-4 可以看出,美国对进口 数据( 即中国出口) 统计的数额总是多于中国统计的数额;相反,其对出口数据( 即中国进口) 统计 的数额总是低于中国统计的数额,由此得出美国统计的贸易逆差总是高于中国统计的结果,即中美贸 易逆差并没有美国认为的那么大,但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仍选择夸大中美贸易逆差来保护本国企业利 益。苏振东(2011)和严敏(2011)在美国对华反倾销反补贴并用影响因素研究中写道美国国会 和美国政府的一些人士认为,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主要是由于中国采取倾销等不公平贸易行为造成的, 这样做严重影响美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利益,不利于两国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美 国频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来缓解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 综上所述,进口激增既是美中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之一,也是产业受到竞争威胁的一种表现,所 以本文以进口渗透率来衡量( 即从中国进口额占美国 gdp 比重) 。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年份 渗透率 渗透率 图3-5 美国进口渗透率(imr)表 数据来源:美从华进口额来自美国商务部,美国gdp值来自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结合图 3-5 和图 2-1 可知,进口渗透率越高,美对华“双反”数量越多,美国对华发起的“双反” 调查数量与贸易逆差及进口渗透率正相关。具体而言,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渗透率越大,表明美对华产 品依赖程度越大,一旦美国国内需求上升,最可能的结果就是通过进口中国产品来满足国内需求,这 就更容易造成中美之间贸易逆差的进一步加大,由此使得美国将采取更多的贸易限制措施来保护国内 相关产业,而“双反”措施正是其比较偏好的政策工具。 四、回归模型及回归结果 (一)负二项模型 本文借鉴苏振东(2011)和严敏(2011) 在研究美国对华反倾销反补贴并用影响因素研究所用的 模型,其中,负二项回归计数模型中的变量系数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具体到本文可得如 下形式的模型: lne( dr = y | x) = 0 + 1gdpr +2uer + 3 imr +4xrat + t (1) (二)模型数据 表 4-1 模型数据 年份 drgdpruerxratimr 200004.10.040 8.280.004645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6 200101.10.047 8.280.004788 200201.80.058 8.280.006060 200302.50.060 8.280.007812 200413.50.055 8.28 0.010570 200523.10.051 8.28 0.012905 200612.70.046 8.07 0.015702 200711.90.046 7.81 0.017620 200811-0.30.058 7.30 0.019169 200910-3.50.093 6.82 0.017383 2010193.00.096 6.65 0.021646 2011171.70.090 6.29 0.024373 注:dr为美对华“双反”调查数量,数据来自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gdpr为美国gdp增长率,数据来自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uer为美国失业率,数据来自oecd 官方网站中的调和失业率;xrat为美国对 中国上一年实际汇率,数据来自/gdp;imr为美国从中国进口渗透率( 即从中国进口额占 美国gdp 比重),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 (三)回归结果 表 4-2 回归结果 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c63.0449030.474722.0687600.0774 gdpr0.6101070.3813091.6000300.1536 uer62.2206977.850230.7992360.4504 xrat-8.1823843.157563-2.5913600.0359 imr25.15520218.65080.1150470.9116 r-squared0.938016 adjusted r-squared0.902597 模型回归的各项系数均符合我们的预期,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 (1)美国 gdp 增长率与美国对华“双反”调查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影响系数为 0.61,表明 在样本期间内,美国 gdp 增长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对中国“双反”调查数量就会相应增加 0.61%, 此变量计量结果与预期假设相符合。 (2)美国失业率与美对华“双反”调查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美国国内失业率增加,会 导致美国政府为保护国内产业及选民利益、增加就业机会,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 措施,由此导致美国对中国发起“双反”数量增加,其影响系数为 62.22,表明在样本期间内,美国 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对中国“双反”调查数量就会相应增加 62.22%,此变量计量结果与预期假 设相符。 (3)实际汇率变动与美国对华“双反”调查数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影响系数为-8.18,说明 美元对人民币上一年实际汇率贬值百分之一时,会使美国对华产品发起“双反”调查的数量增加 8.18%。 此变量计量结果与预期假设相符。 (4)美国从中国进口渗透率与美国对华发起的“双反”调查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影 响系数为 25.15,表明美国从中国进口渗透率提高一个百分点,美国对华发起“双反”调查数量会增 加 25.15%,此变量计量结果与预期假设相符。 总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美国 gdp 增长率、美国失业率、中美贸易 逆差与美对华“双反”调查数量成正相关,货币汇率变化与美对华“双反”调查数量成负相关。其中, 美国失业率产生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有效地解释了美国对华频繁发起“双反”调查的最实质原因,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7 即证明美国失业率是造成当前形势的核心因素之一。 五、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基于上述结论,针对目前中美贸易发展形式以及美国对华“双反”措施实施现状,提出如下政策 建议: 第一,优化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减少对美国的依存度。可以采取抑制高耗能、高排 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 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等措施。我国因人口众多,外贸出口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在 国际市场上占据价格优势,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不大,且大量出口,易被人认为倾销。同时,政 府长期对出口产品进行出口补贴,中国企业为获得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无利也要销售,造成不规范 的定价行为。为此,我们应以扩大进口促产业转型,鼓励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资源进口。 围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和引资机制,办好重要招商展会,推动引进外资结构优 化。围绕拓展境外投资,支持企业跨国收购,“走出去”设立生产基地、研发机构、营销网络和经贸合 作区。借助外事资源,加强海外联谊,充分发挥外事、侨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中国应逐步调 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调整出口产业结构,改变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依存度,这才是治本之道。 第二,建立国际贸易预警机制。随着贸易量的增加,中国企业遭受“双反”调查等贸易摩擦措施 会越来越多,为此,我们应建立健全贸易贸易预警机制。未来企业如想安全出口,一方面需对出口国 家的市场情况和政策做好研究和分析,了解其市场份额、市场形势,按照当地的法律和政策进行出口。 另一方面,各行业需自律,做到理性竞争。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应把眼光放长远,提供高附 加值产品,提升产品品质,体现中国企业形象。另外,企业在保持发展势头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我们 竞争对手的生存现状,对于实力较强的竞争对手,也可多考虑业界合作,共同做大市场,实现互利 共赢。企业应该培养专门的人才、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研究市场形势、贸易摩擦形势,并建立与政府的 联系。中国也应善用世贸等国际平台,解决各种贸易争端,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国际平台本是为各 国间的公平贸易服务的,我国不应只靠自身,也应借助外力,来减少自身的利益损失。中国政府在应 用贸易救济措施方面还处于提高完善过程中,特别是在程序公正和透明度方面,还可做得更规范一些, 避免给外方留下当靶子攻击的借口。 第三,联合利益一致的下游生产商、美国国内经销商乃至消费者集团,更大程度地影响美国商务 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有利于中方的“双反”调查裁决。虽然,美国实施“双反”调查等措施会增 加一部分工作岗位等,但从国民福利角度看,“双反”调查等措施不利于国民福利的增加,甚至还减 少国民福利。美国民众为保证以前的生活水平会支付更大的代价,美国国内经销商也会发现利润下降, 因此,美国国内经销商和消费者团体都是利益受害者,为保证自身利益,他们联合起来更能给美国商 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施加压力,做出有利于中方的“双反”调查裁决。 第四,中国应小心处理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作为一个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体,虽然经济增长比 较稳定,但面对此起彼落的贸易制裁,仍将面对不少挑战。所以,中央需小心处理宽松的财政及货币 政策,以免因出口受挫而影响复苏。中国经济增长稳且快,使得世界上一些国家紧盯我国,若财政货 币政策一步错,那紧盯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