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闽派文艺理论批评家高峰论坛发言稿.docx_第1页
20XX闽派文艺理论批评家高峰论坛发言稿.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xx闽派文艺理论批评家高峰论坛发言稿特征码pgtdcbxjfwluoqulfszb * 20xx闽派文艺理论批评家高峰论坛发言稿 我来之前,跟童xx先生通了电话,他非常希望能来参加这次盛会,但是身体状况不允许,特让我代他向各位问好! 多年前,我就跟童老师一起策划,准备编一套“闽籍学者文丛”,现在这个策划选题给了福建人民出版社,他们非常感兴趣。由于童老师工作比较繁忙,正考虑邀请在座的张xx或谢xx老师来牵个头,具体的文稿征集、编选工作由我来做,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我本科就读于xxx师范学院(xx师范大学),硕士在福建师大,博士在北师大,20xx年博士毕业后到文学评论编辑部工作。我的母校闽南师范大学正准备成立一个“闽籍作家、学者研究中心”,届时可能会邀请在座的各位做一些学术指导工作,在此谨表诚挚的谢意! 文艺批评的变革与创新,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据说,我们一年出xxx多部小说,可是这并没有带来文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反而造成了一个文学日益被边缘化、不为人们重视的局面。 当文学突然变成了文化消费品,文艺批评不再是“精神助产术”,而是变成了一种学科化的职业。由于缺乏一种活跃的知识分子生活,这种职业批评貌似专业性参与、理论性反馈,实际上不过是“以学究之陋解诗”(王夫之语),给作品贴上毫无实质意义的理论标签,使批评沦为智力操作游戏。除了生产过剩的、正确的“废话”,这种批评基本上无助于精神切实的生长,既跟不上文学创作的步伐,也提不出多少中肯的意见或看法。 显然,我们的批评家更多是一个知识论意义上的研究者,而不是文学世界的有效介入者、行动者,不是那种用心灵阅读、给文字带来生命的“第十位缪斯”。 值得欣慰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闽派批评家”(如谢冕、童庆炳、孙绍振等)有一种活跃的、敏锐的、精深的鉴赏力,既具备专业素养,又有独立思想和现实情怀;他们禀有钱钟书说的“识英雄于风尘草泽之中,相骐骥于牝牡骊黄以外”;“衡文具眼,迈辈流之上,得风会之先”的远见卓识,因此,不仅能够进入自己所喜爱作家的内心深处,而且以极具前瞻性的慧眼,使人们意识到这些作家的重要性。 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这种能与创作相对称、相媲美,与作家展开富于张力的对话,掷地有声、特具穿透力的批评家。幸运的是,这一精神的血脉在“中坚代”、“青壮代”和“新生代”中得到了延续,我们从中仿佛呼吸到了闽地绵长浓厚的人文气息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一个完整的文学世界是由作家和批评家构成的,没有反思的文学活动是残缺的。在我看来,中国当代文学的贫乏,文艺批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难道不是这样吗?从某种意义上说,“闽派批评家”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这次的盛会不过是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