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感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探究.doc_第1页
家访感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探究.doc_第2页
家访感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探究.doc_第3页
家访感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探究.doc_第4页
家访感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探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访感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探究通过“访万家,问民情,携手共育人”活动,感受颇深,尤其是有些观点值得关注与探究。例如: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学,吃穿问题由家长解决,而教育问题由老师来管,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你想,同样一个教师在同样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习成绩落后?这其中与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呢?第一:教育孩子时要多用拇指我们中国家长,食指最发达,动不动就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这么笨啊!”孩子在惊吓中成长,哪来的自信心呢?没自信能做好事吗?有的家长跟我说:“我那孩子我说一句他顶十句,一点都不听话。”其实动物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是处于格斗状态的,人是高级动物也不例外。你骂孩子,孩子处于紧张状态,他会有一种自然的自我保护心理,顶撞很正常。而且这时候他很难接受人家的说教,我们不妨换一种方法,把食指变拇指,常夸孩子。当考试稍有进步时,作为家长可以借助于老师的口吻,夸张一点表扬,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当考试不理想时,我们该做的是跟他一起努力,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是纯粹是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的问题,是临考心理欠佳,还是知识落实不够的问题,寻找对策,有的学生需要意志,有的学生需要耐力,有的需要情绪,有的需要方法,有的需要细心,你找对了吗?只有这样孩子才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才愿意和你交流,教育才有效。第二:教育孩子时要全面了解常听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小学成绩和行为习惯都很好,怎么到你们学校就变了呢?这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缺少客观全面,年龄、环境都在变化,高中跟初中,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新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我们要正视它。正是由于不少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存在三过(过度庞爱、过度保护、过度期望)现象,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孩子,因此曾有这样一幕:家长教育孩子时孩子坐在地上哭,父母在旁边捶首顿足。父母说:“我们把心肝都给你了,你还要我们怎么样?”孩子说:“你们生我的时候怎么不要张说明书呢?”是啊,家电什么都有使用说明书,不按使用说明书会出问题的,而我们的孩子没有使用说明书,就要我们更仔细全面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学业特点、阶段特征。例如:有位家长问小孩:“作业完成没有?”小孩说:“今天没有作业。”这句话是不成立的,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低年级时很多时候是以被动的接收性学习方法为主,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已的想法。现在进入高中以后就不提倡这种做法了,学生应该是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布置的作业相对少了,更多的作业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家长协助地找,因此不了解孩子的阶段特征往往会出现部分求知欲强的追求高的同学成绩越来越好,部分同学怕吃苦,有惰性,学习不协调,成绩上来相对难一点。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要真正读懂它是十分不容易的,尤其当孩子上了高中后,孩子的有些行为和心理表现越来越使家长捉摸不透,代沟也随之产生,因此全面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第三:教育孩子时要“理解与爱”有不少家长以望子成龙的,望女成凤为孩子设计“明天”而一旦孩子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就会爱之愈深,痛之愈烈,甚至放任自流。这种缺乏理智的教育,不但不能使孩子成才,反而使孩子成为父母主观愿望的牺牲品。对孩子的教育,应是“爱与理智”并存的,对孩子合理的建议可以给予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给孩子明道理,对不可为的事情,坚决予以否定。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吃喝拉撒是爱,教子吃苦是爱。爱是接纳,爱是付出,爱更是一份责任。只有热爱孩子,关注孩子才能使孩子在我们的理性的期待中独立与成长。还有家长也说,“我每天为孩子起早贪黑,给他做饭,给他洗衣,千里迢迢,租了房子辞了工作,做了专职保姆,可他却不却喜欢听我的话。”其实,这种现象不止在一个家庭中出现过,近半数的学生是不喜欢家长的,这些孩子决不是全盘否定家长的,而只不过是不喜欢家长的某些教育方法,理性的教育实在太迫切需要了。请记住:第一,对孩子们不要采取命令式的教育。这些命令,指令有的是对的,但有相当多的并不符合下一代的实际。我们当年面对或现在工作中面对“领导”的这些不符合实际的指令时,心里也是不喜欢吗?尤其是孩子一天天长大,大了之后,他有一种自主意识,敏锐意识,面对家长的命令,尤其不喜欢,不妨变命令为民主的协商制,在商量的气氛中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认识能力。第二,教育的过程中少唠叨。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对症下药,总是翻来覆去的那几句话,孩子学习不勤奋或者只是觉得他不勤奋了,就说,得努力呀,努力学习呀,努力学习呀,不学习将来没前途等等,这些话也许已经重复几千遍了,设身处地想想,我们当年听上辈讲那些讲了上千遍的故事时,不是也不喜欢听吗?不妨寻找新的话题来激励他,暗示他,他还会为您的知识面宽广而折服!第三,教育的过程中要去掉多余的爱。面对自己已经进入高中的孩子,还像两三岁那样的爱,“每天吃饭时,不但给孩子要盛饭,还要给孩子夹菜”等等。天天如此,尽管付出的是实实在在的,真心实意的爱,还是不能使孩子满意,甚至反倒使孩子更不喜欢自己,不妨去掉这种多余的爱。总之,教育过程中要“爱与理智”并存,不要出现“成人有病,孩子吃药”或是“孩子有病,成人吃药”,更需要的是理性的对症下药。第四:教育孩子时耐心期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才的培养没有几十年精心培养是成不了才的,靠朝夕之功是培养不成的,靠侥幸心理也是断然培养不好孩子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我们所有教师的最大心愿,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很难找到一个适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我想只要我们一道以人为本,以金子般的爱心来对待学生与孩子,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善待每位孩子,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无限热爱中。家长,都是天才的教育家。不相信吧?请问谁教会你们的孩子学会了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汉语)?是谁教会他们动物最高级的动作(直立行走)?是你们!有的人说这不用教也会的,可你真的没教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