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ppt_第1页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ppt_第2页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ppt_第3页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ppt_第4页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示例:5000t/a丙烯腈 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第八章 设计示例,示例: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一、设计任务 二、生产方法及反应原理 三、本设计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四、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反应器) 五、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 六、设计结果汇总,一、设计任务,(1)设计项目名称:丙烯腈合成工段 (2)生产方法: 以丙烯、氨、空气为原料,用丙烯氨氧化法合成丙烯腈 (3)生产能力: 年产5000t丙烯腈 (4)原科组成 : 液态丙烯原料含丙烯85(mol),丙烷15(mol);液态氨原料含氨100。 (5)工段产品为丙烯腈水溶液,含丙烯腈约1.8(wt) 由于本例为假定的设计,所以有关设计任务书中的其他项目如设计依据,厂址选择,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原料的供应,燃料的种类水、电、汽的主要来源,与其他工业企业的关系,建厂期限,设计单位,设计进度及设计阶段的规定等内容均从略。,二、生产方法及反应原理,丙烯腈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是合成聚丙烯腈纤维、丁腈橡胶和合成塑料(例如abs树脂)的重要单体。 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是1960年由美国索亥俄(sohio)公司首创并工业化的,现已成为合成丙烯腈的主要方法,丙烯腈的其他生产方法则已相继被淘汰。,丙烯氨氧化法的优点如下: (1)丙烯是目前大量生产的石油化学工业的产品,氨是合成氨工业的产品,这两种原料均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2)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经一步反应便可得到丙烯腈产物 (3)反应的副产物较少,副产物主要是氢氰酸和乙腈,都可以回收利用,而且丙烯腈成品纯度较高。 (4)丙烯氨氧化过程系放热反应,在热平衡上很有利。 (5)反应在常压或低压下进行,对设备无加压要求。 (6)与其他生产方法如乙炔与氢氰酸合成法,环氧乙烷与氢氰酸合成法等比较,可以减少原料的配套设备(如乙炔发生装置和氰化氢合成装置)的建设投资,二、生产方法及反应原理,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an)生产过程的主反应为,二、生产方法及反应原理,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h298=512.5kj/mol 其副反应有生成氢化氰(hcn)、丙烯醛(acl)、乙腈(can)以及丙烯的氧化产物(co2和h2o),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an)生产过 程的副反应有:,二、生产方法及反应原理,三、本设计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230,7080,510,四、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1、小时生产能力,按年工作日300天 丙烯腈损失率3.1 设计裕量6计算 丙烯腈小时产量为,2、反应器的物料衡算,(1)计算依据 丙烯腈产量 758.9k8h即14.32kmolh 原料组成(摩尔分数) :c3h685,c3h815 进反应器的原料配比(摩尔比)为 c3h6:nh3:02:h201:1.05:2.3:3 反应后各产物的单程收率为,四、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物 质 丙烯腈 氰化氢 乙腈 丙烯醛 co2,摩尔收率 0.6 0.065 0.07 0.007 0.12,四、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2、反应器的物料衡算,(1)计算依据 操作压力:进口0.203m pa, 出口0.162m pa 反应器进口气体温度110 反应温度470 出口气体温度360,四、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物料衡算,物料衡算,反应器物料平衡表,四、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反应器热量衡算,四、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h1为进料的 温变热量 h2为反应热 h3为出口物 的温变热量,3、反应器热量衡算,3、反应器热量衡算,五、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查阅有关手册),五、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五、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查阅有关手册),查有关图得,五、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六、设计结果汇总,1、工艺设备一览表,六、设计结果汇总,1、工艺设备一览表,1、工艺设备一览表,六、设计结果汇总,1、工艺设备一览表,六、设计结果汇总,1、工艺设备一览表,六、设计结果汇总,1、工艺设备一览表,六、设计结果汇总,2、原料消耗综合表,六、设计结果汇总,3、能量消耗综合表,六、设计结果汇总,3、能量消耗综合表,(见下表),六、设计结果汇总,3、能量消耗综合表,4、排出物综合表,5、管道流速表,6、工艺流程图,1:空气饱和塔;2:氨蒸发器;3:氨过热器;4:丙烯蒸发器;5:丙烯过热器;6:空气加热器 7:混合器;8:合成反应器;9:废热锅炉;10:锅炉给水器;11:氨中和塔;12: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