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事迹范文_第1页
百善孝为先事迹范文_第2页
百善孝为先事迹范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3 百善孝为先事迹范文 百善孝为先 记数十年如一日照顾老人的张光华 百善孝为先。朱德总司令对父母的孝敬是有口皆碑的。他幼年在家时,对父母就非常敬重老顺,乡亲们常对他赞不绝口。他后来从军当上军官,向父母寄物汇款恪尽孝道。当他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非常悲痛,写了感人肺腑的母亲的回忆,以寄托他对母亲的无限思念。 老人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尊老孝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石马河街道通用社区南桥晓月小区,时常能看见一位年近 60 的老人推着一位头发花白,行动不便且听说都 略显吃力的百岁老人在小区里休闲。百岁老人名叫张顺清,今年 103 岁,是一位老红军,虽然身体虚弱,但他脸上时常流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因为他有一个孝顺的儿子,这就是那位推着他在小区散步的年近 6 旬的老人张光华。张顺清遇人便夸:“我之所以能活到今天,全靠我那孝顺儿子的照顾”。 一、三重压力,独自承担 张光华的父亲张顺清 1932 年参加红军, 1982 年生了一场病后,身体每况愈下,丧失了劳动力;其爱人是智力残疾人,腿不慎摔断,在张光华的母亲 1974 年过世后,家庭生活的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3 重担全部落在了张光华一人身上, 1989 年随着女儿的出生 ,家庭生活更加困难,病重的父亲、残疾的爱人、年幼的孩子,象三座大山一样压得张光华喘不过气。为了撑起这个特殊的家庭,张光华早出晚归、废寝忘食,一天工作 18 小时,在种好自己田地的同时还要帮别人做杂活、打零工,以此获得微薄的报酬补贴家用,用爱和信念让一个家庭的希望得以延续。 二、敬老孝老,数十年如一日 1992 年父亲红军身份落实,按照政策,一家人从农村迁到城市,父亲调到造纸厂,只在单位领生活费。因父亲年龄已高,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从那时起,张光华就开始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每天坚持帮他洗漱、接粪便,坚持为他按摩。为了让老人心情愉快,只要天气好,家住 4楼的张光华都坚持背老人到院子里和邻里聊天。张光华是个用心的人,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他很快熟悉了父亲的病情,什么时候要吃药,该用什么样的药,身体那个部位要按摩,张光华都熟记在心,俨然成了半个“私家医生”。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在张光华的悉心照料下, 103 岁的老人虽然行动不便,但面色依然红润,思路依然清晰。周围邻居和社会上的热心人被张光华的举动感染,也纷纷加入到照顾老人的行列中,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 三、舍己为家,无怨无悔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3 张光华的父亲退休工 资不高,爱人是智力残疾人,女儿要读书,自己早年在农村务农,一直以打零工为生,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高,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收入少且不稳定,家庭生活困难。但他从没有在家人面前叫过苦,为了节省开支,他至今没给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平时有个小病小灾的,也总是一个人硬挺过去,因没有及时医治,如今身上落下了慢性病,但他仍然无怨无悔,还乐观地说,正是因为自己身上的病痛,才更能体会到父亲的不易,更加坚定了我照顾好父亲的信心,尽量减轻父亲的痛苦,让他好好享受晚年生活。 张光华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他在平凡的生活 中传承了我们中华名族尊老孝老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孝老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