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866-2017 橡胶 酸消化溶解法》相比于《GB/T 18866-2002 橡胶 酸消化溶解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调整:

  1. 适用范围:虽然两版标准均适用于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酸消化溶解试验,2017版可能根据行业发展和材料变化,对适用的橡胶种类或特定应用场景进行了更加明确或扩展的定义。

  2. 技术方法:2017版标准可能对酸消化溶解的具体操作步骤、所使用的化学试剂种类及浓度、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等技术细节进行了优化或修订,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可能考虑了环保和安全因素。

  3. 设备要求:随着科技进步,新版标准可能会推荐或要求使用更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提升测试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误差。

  4. 结果判定与表达:2017版可能对样品消化后残留物的测定方法、数据处理规则或合格判定标准进行了细化或调整,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科学性。

  5. 精密度与准确度:新标准通常会基于更广泛的数据分析,对试验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提供更详尽的精密度数据,并可能更新了校准、质控和不确定度评估的指导。

  6. 标准物质与参考标准:2017版可能会引入新的标准物质或参考方法,用于校验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验证实验室能力。

  7. 安全与环境:考虑到实验室操作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新标准极有可能加强了在实验过程中关于化学品处理、废弃物处置及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7-07-12 颁布
  • 2018-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8866-2017 橡胶 酸消化溶解法_第1页
GB∕T 18866-2017 橡胶 酸消化溶解法_第2页
GB∕T 18866-2017 橡胶 酸消化溶解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8866-2017 橡胶 酸消化溶解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83060 G 40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188662017 代替 GB/T188662002 橡胶 酸消化溶解法 RubberDissolutionbyaciddigestion (ISO9028:2006,MOD)2017-07-12发布 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1886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代替 橡胶 酸消化溶解法 与 相比 主要技术变 GB/T188662002 。 GB/T188662002 ,化如下 : 增加盐酸溶液的配制方法 见 ( 4.4); 修改了对试样制备的描述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 6 ,2002 6 ); 修改了对试验过程的描述 见 年版的 ( 7.2,2002 7.1)。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 橡胶 酸消化溶解法 英文版 ISO9028:2006 ( )。 本标准与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ISO9028:2006 : 将 过氧化氢 质量分数为 修改为 过氧化氢 质量分数为 见 a) “ , 38%” “ , 30%”( 4.7)。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 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调整的情 b) , , , 况集中反映在第 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 具体调整如下 2 “ ” ,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 代替 GB/T4498.1 ISO247。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 和 代替 GB/T8298 SH/T1154 ISO124。 用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 代替 GB/T12806 ISO1042。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 代替 GB/T15340 ISO1795。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35)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 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 、广州丰力橡胶轮胎有限公司 西双版纳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 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 本标准主 要 起 草 人 韦 帮 风 盛 杰 倪 淑 杰 许 秋 焕 覃 红 阳 张 龚 敏 周 秀 良 商 伟 俊 刀 建 华 : 、 、 、 、 、 、 、 、 、毕学瑞 李小娈 侯晓倩 丁晓英 、 、 、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188662002。 GB/T188662017 橡胶 酸消化溶解法 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 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硝酸或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消化胶乳 生胶 混炼胶及橡胶制品的方法 、 、 。 因为本标准方法操作过程中温度较低 可减少挥发性物质的损失 因此当橡胶制品中有挥发性元 , 。 素或挥发性元 素 的 组 合 如 和 及 时 可 用 本 标 准 方 法 减 少 挥 发 ( As,Sb,Bi Zn+Cl,Cu+Cl Pb+Cl) , 损失 。 如果 不适用 建议使用本标准方法制备待测金属离子的溶液 如作为微量分析用 GB/T4498.1 , ( )。 本方法可以防止挥发性金属衍生物的损失或不溶性金属硅酸盐的形成 在干法灰化含有卤化橡胶或含 ( 有二氧化硅的试样时 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橡 胶 灰 分 的 测 定 第 部 分 马 弗 炉 法 GB/T4498.1 1 : (GB/T4498.12013,ISO247:2006, MOD) 浓缩天然胶乳 总固体含量的测定 GB/T8298 (GB/T82982008,ISO124:1997,MOD)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容量瓶 GB/T12806 (GB/T128062011,ISO1042:1998,NEQ) 天然 合成生胶取样及其制样方法 GB/T15340 、 (GB/T153402008,ISO1795:2000,IDT) 合成橡胶胶乳总固物含量的测定 SH/T1154 (SH/T11542011,ISO124:2008,MOD)3 原理 31 方法 A . 在敞口烧瓶中 试样用硫酸消化后再用硝酸氧化 , 。 如果有硅或硅酸盐存在 为了使所有的硅都以硅的氟化物形式挥发掉 并生成金属硫酸盐 应用硫 , , , 酸和氢氟酸处理 。32 方法 B . 在内衬聚四氟乙烯的压力容器中 用硝酸消化溶解橡胶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