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女主人公形象之比较研究.docx_第1页
《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女主人公形象之比较研究.docx_第2页
《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女主人公形象之比较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它既是女性的颂歌 也是女性的悲剧。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它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0 描写了四起姻缘 情节起伏曲折故事饶有趣味通篇充满着机智与幽默0 是简奥斯丁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虽然这两部小说风格各异,但由于他们所描写的都是婚姻爱情,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性格都十分鲜明,细腻感人,富有典型性,很有研究价值和特色,并且从两个女主人公林黛玉与伊丽莎白的形象比较研究中,可以探究出中英文化的差异。关键词:红楼梦;傲慢与偏见;女主人公;形象;比较研究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四百多个人物,他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以精雕细琢的功夫,围绕贾林的爱情悲剧写了一大批可爱而丰满的人物形象,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它既是女性的颂歌也是女性的悲剧。小说中描写了许多受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少女少妇,如因追求叛逆爱情而死的林黛玉,心比天高、嫉恶如仇、含冤屈死的晴雯,温和多情、被王熙凤迫害致死的尤二姐,出嫁一年便被丈夫折磨死的贾迎春等,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时候,充分地展现了她们各自的特征。红楼梦中的人物有血有肉,呼之欲出,仿佛就在我们身边,都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物。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它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0 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0 描写了四起姻缘情节起伏曲折故事饶有趣味0 通篇充满着机智与幽默0 是简奥斯丁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人物数量没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多,但也成功地塑造了伊丽莎白、吉英、班纳特太太、咖苔琳夫人、彬格莱小姐等女性人物形象。奥斯丁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通过对每个家庭日常生活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时代意识在每个人的命运、性格、思想意识和情感世界投下的印痕。她刻画了像黛玉一样性格孤僻且有叛逆性的伊丽莎白,温柔敦厚如宝钗的吉英,愚蠢狡诈而粗俗如宝蟾的彬格莱小姐,荒淫放荡如秦可卿的丽迪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惜春的曼丽等。这些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个性突出,再现了时代的典型心理特征。虽然这两部小说风格各异,两位作者生活的环境不同,但由于他们所描写的都是婚姻爱情,反映的都是社会上层人物的生活,所取素材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作品中人物形象性格都十分鲜明,细腻感人,富有典型性,笔者在本文中着重比较两个女主人公林黛玉与伊丽莎白之间形象的差异,以探究中西文化的差异。林黛玉既是红楼梦里最出众的女性之一,也是作者倾全力刻画的人物。她美丽、聪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敢于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她生于美女辈出的姑苏城,“生的聪明俊秀,与众不同”(第三回),曹雪芹赋予她许多人所不及的敏捷才思,说她是做诗的好手,诗作堪称一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元春省亲的当晚,元春让大家做诗,黛玉当时决定大展其才,压倒众人。这个思想在当时了不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弱点就是缺乏竞争意识,因为中国历来都是强调中庸的,枪打出头鸟。林黛玉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让别人了解、重用、欣赏的自我价值意识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遗憾的是,元春只让她们做一首,林黛玉很快写了一首,得了一个并列冠军,作者写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尽管贾母念及亡女怜爱她,但她自知寄人篱下,反表现出孤高自尊。她谨慎从事,冷静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应对有度,举止有礼。她辞谢邢夫人留饭,在王夫人和贾母处择座,都反映出她聪慧而又有良好的教养。在众人眼里,她“年龄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颦颦”二字,准确地勾画出她的神情,也透露出她与这个等级森严,礼仪繁多的封建贵族家庭很不投合。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没有生活自主权,有的只是“三从四德”。她寄住的贾家是外戚家,在这里她不能取得与贾家子孙同等的地位,加上贾府环境的龌龊势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其幼小的心灵早已铭刻着自卑,内心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也因此造成了她的性格孤僻。但是她个性极强,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常以“比刀子还厉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如第八回中,林黛玉探望宝钗,“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宝玉与宝钗在一起,心生醋意,“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娟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在这里,反映了黛玉的心眼狭小、讲话刻薄的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她的天性聪颖、说话尖刻、博学多才、爱耍小性儿、孤高不群、多愁善感的性格,就一步步显现了出来。如第十九回写“黛玉因看见宝玉左边腮上有钮扣大小的一块血渍,便欠身凑近前来,以手抚之细看,又道:这又是谁的指甲刮破了%宝玉侧身,一面躲,一面笑道:不是刮的,只怕是才刚替他们淘漉胭脂膏子,蹭上了一点儿。说着,便找手帕子要揩拭。黛玉便用自己的帕子替他揩拭了。”在这儿我们看到的是黛玉温存体贴的一面。第二十回又写黛玉“俏语谑娇音”,对宝玉说出许多无情的话,什么“你管我呢$ ”“我死,与你何干$ ”“偏说死$ 我这会子就死$ 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如何%”在这儿我们看到的是黛玉冰冷固执的一面。第二十三回写到牡丹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词句,竟使她落泪不止。如果说以前看到的是尖刻外露的林黛玉,这一回则是情柔内向的林黛玉。在这儿,我们又充分地看到了她复杂心情的一面。总之,从十九回“静日玉生香”、二十三回“读曲”、二十七回“葬花”、二十九回“情重愈斟情”到三十二回宝玉“诉肺腑”等著名篇章,都细致地描写了黛玉的复杂性格及心理活动,曹雪芹以他天才的艺术手法,对那种“三日好了,两日恼了”的复杂微妙的恋爱心理,作了极其生动的描绘。就拿她的嫉妒性格来说,在她的心目中,宝钗是她爱情上的劲敌,这并不单在容貌性格方面,主要是因为宝钗的言谈举止稳重大方,符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标准。准确地说,她的情敌绝不仅仅是宝钗一个人,而是整个社会,自然她便显得势单力薄,手足无措。所以说,她的嫉妒性格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说嫉妒是她的缺点,不如说是她聪明之所在。同时林黛玉也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她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并且在爱情问题上,她不同于伊丽莎白,她是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没有两情相悦& 更没有山盟海誓。男男女女的婚姻大事都应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初到贾府& 贾府上下哪个不喜欢她,尤其是贾母对她万般怜爱,比嫡亲的孙女还好,可一旦得知她与宝玉有私情,却说出了一番听起来似乎是至理名言,事实上却极不尽情理的话:“孩子们从小儿在一起顽,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得人事,就该要分别些,才是做女孩儿的本分,我才心里疼他。若他心里有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人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 第九十七回( 由此可见,贾母平时的嘘寒问暖都是假的,一触及到封建礼教,就露出了本来的面目。以贾府这样的封建贵族之家& 他们的婚姻标准必定是从门第、根基、家产、人物这几方面来定的。林黛玉不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这些标准,她又没有亲人能够为她做主,在她与宝玉的恋爱过程中,由于封建环境的压力,薛宝钗、史湘云的中途插入,她时常处于忧郁、矛盾、痛苦之中,惟恐失去宝玉。但是传统的封建观念和千金小姐的身份又使她不便直率地表露出自己的感情,结果只能烦恼、伤心、哭泣,多愁善感,她只有通过自己出色的文学才能,靠经常吟诗赋词来抒发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忧郁、烦恼和缠绵的爱情。尽管贾宝玉与她互为知己,真心相爱,但由于贾宝玉在爱情上的不专一,加之封建家族之间利益维系、相互利用和赤裸裸的利益交换的婚姻决定,他们最终没能走到一起。残酷的现实吞噬了她苦苦追求的爱情,也吞噬了这位“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多愁多泪的少女的生命。在她生活的那个封建社会,婚姻也打上了金钱利益的烙印,她对爱情的执着、对现实的执着、对人生的执着,与封建社会所宣扬的礼教相违背,也与贾府利益相抵触,这种徒劳的叛逆只会给人物带来悲剧命运。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英国,也不管女人是无才有德还是有才有德,她们面临的生活道路是一样的,那就是嫁人,尽一个妻子与母亲的责任,这是社会传统赋予女人的命运。同时,在中国,女孩儿在婚姻大事上是不能自己做主的,而在英国社会,女人也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即使她爱上了某个男人,也不能先开口,而应耐心等待对方来求婚,如果主动表示感情,则会被认为有失体统。但在通往婚姻的道路上 中英社会中的女性表现出的种种不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英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