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师人物心理分析这部在2004年上映的电影与其说是一部惊悚片,不如说更像是一部悬疑片。惊悚片的目的是让观众惊恐尖叫,而悬疑片的兴趣则在于设置悬念。如果说所有的故事都是导演安排的介于知与不知之间的游戏,那么机械师中做得最好的部分正是对于信息的不断隐藏与发掘。导演通过把握前面反复出现的小细节与事实真相的对应关系,可以比较容易的掌控剧情发展的节奏。这种方式虽然有别于动作片中对于节奏的把握,但是同样能使观众自始至终都保持一种紧张状态。对于这些导演来说,一点点神秘的不可知因素极有可能比飞机坠毁和大楼坍塌更为有效。如果观众能够忽略掉贯穿影片中所有意义明确的指向性细节,忘掉寻找两者之间实际上无处不在的联系,那么他们也就被成功的引入了圈套。而在讲述精神病患者的影片中,这样的神秘因素通常来自于“叙述者”的想象空间,即代表其第二人格的主人公的某些不合理行为,比如机械师中,在艾文的身上就体现出主人公特雷弗的部分人格。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对剖析现代人的精神产生出浓厚的兴趣,以至于这种影片几乎随处可见。机械师的主人公特雷弗是一个颇让人同情的角色,因为已经他差不多一年没怎么合眼了,如今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过度的失眠也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以至于他常常产生一些幻觉,比如身边有一个只有他才看得见的名叫艾文的工友,家里贴着一张由六个字母组成的神秘纸条等等。精神上的恍惚终于造成了现实中的工伤事故,一个叫米勒的工友因此而失去了一条手臂。在特雷弗的幻象中,他与一对发生车祸的母子是很好的朋友,后来那个小男孩的死亡则是由于癫痫病的发作。电影到了最后终于真相大白,特雷弗之所以夜不能寐并产生种种幻觉,是因为他曾经开车与一对母子相撞,而那个孩子当场丧命。肇事后,特雷弗在惊惶之下逃离了现场。让我们先来看看艾文这个特雷弗想象出来的人物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前面已经提到,艾文这个看起来与特雷弗毫无共同点的人物,其实可以理解成是特雷弗的无意识创造出来的一个用来自我逃避的形象。请注意他的首次出场是特雷弗在车内点烟时,这就让观众联想到车祸发生时特雷弗所做的类似的动作。在后来的工伤事故中,艾文这个想象中的人物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特雷弗的自我判断中,是艾文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使他误撞了机器开关,从而导致了工伤事故。而当特雷弗试图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辩护时,其他工友却告诉他艾文并不存在,这就使特雷弗进一步陷入恐惧与不安之中。其实其他工友的排挤和责难,可以理解为在特雷弗的想象中,一旦自首所要面临的社会压力。如果这样理解,那么米勒的工伤事故就可以看成是车祸的象征表象。后来当特雷弗遇见米勒时,米勒已经原谅了他,这种态度反而使现实中尚未自首的特雷弗感到羞愧难当。而他自己险些失去手臂,以及他与米勒的冲突,不过是在这一矛盾心态下假设他人的险恶用心,从而替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和心灵上的慰藉。如果说特雷弗的意识中一直认为自己应该遵守社会的道德准则,那么他在潜意识里无疑一直在回避思考这个问题。而此时,他人的态度使特雷弗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冲突更加激烈其实这种冲突早已远远超越了正常人的心理界限。这种因意识的抗拒而造成的病态现象,弗洛伊德称之为“压抑”。而当那些由于抗拒而被拒之门外的无意识本能冲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以一种更大更强的作用力直接或变形的进入意识领域。这种无意识的“转移”和本能冲动的发泄,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歇斯底里症(可以参考与疯人院有关的电影,如十二猴子),还有艺术升华。在机械师中,则是通过梦的方式。弗洛伊德曾经将梦分成三种类型:儿童的梦、化妆的梦和焦虑的梦。机械师中的梦无疑属于第三种。弗洛伊德认为:“焦虑的梦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化装,好像是已经躲开检查者的注意似的。这种梦常常是毫无隐蔽的欲望的满足,但这个欲望当然不是梦者所要承认的,而是他已经摒斥的那个欲望。”很明显,特雷弗的“欲望”就是要逃避良心和道德上的谴责。虽然在弗洛伊德看来,梦和过失都是在意识放松时的平和转移方式,但是片中的主人公特雷弗显然不会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他一直处于半梦半醒的浑噩状态之中,已经分不出梦境与现实的区别了。而且,他的梦境也不同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每天所做的梦,而是由导演一手策划、精心营造出的一种氛围。因此他的梦是有颜色的,如同一幅写实而残酷的风景画。破旧的房间,低沉的乌云,主人公干枯的身体,一开头就令人毛骨悚然的抛尸场景,这些对于现代人敏感脆弱的神经都是巨大的冲击。通过梦的方式,影片相当流畅的表现出一种沉凝肃穆的悲观与癫狂。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说:“由代替物(即梦的内容、元素)出发,利用一系列联想,总可以得到原来的对象。”的确,特雷弗还想象了自己与受害母子之间的接触。观众可以发现,时间永远停留在事故发生的那一时刻。餐厅与玛丽亚(就是车祸中的那个女人)家中的摆设就是特雷弗家中的旧物,而玛丽亚的形象则借鉴了特雷弗母亲的细节。两人的谈话涉及到了母亲节、死亡和墓地,这些都有着很明显的暗示作用。旋转木马前那对母子的留影,其实就是特雷弗童年时与母亲的合影。而在“666地狱之旅”(游乐场里的一个探险游戏)的最后,需要玩家从地狱之门和获救的出口中做出选择,男孩则因为坚持选择死亡之门而癫痫发作,这让特雷弗“减轻”了自身的罪恶感。此外,特雷弗与玛丽亚的对话细节也应该给以重视,如“我能问你个问题吗”、“要我的律师在场吗”、“你不用给我那么多的小费”这些看起来似乎随意,其实早就被导演埋下了伏笔。再说说在片中一个很重要的伏笔贴纸,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贴纸上的六个字母。特雷弗一直在猜测这几个字母,以便能够成功拼出这个单词。但是可怕的是,这几个神秘的字母一直在不断变化,让人难以琢磨(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波兰斯基的失婴记里女主角用字母拼图拼单词的情节)。从MOTHER,TUCKER,MILLER,最后终于到KILLER。虽然后来艾文承认是其所为,但既然艾文只是想象中的人物,那么贴纸也就得看成是灵魂深处的良心招唤了。最后把特雷弗撞倒的车里恰巧也是一对母子,这恐怕是因为特雷弗在潜意识中也希望用毁灭肉体的方式来得到解脱吧。如果说,无意识的欲望才是梦的起源,那就难怪特雷弗在想象中一直试图为自己寻找一条解脱之路了。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也可以用来分析这个电影。特雷弗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人,时刻提防着不道德的冲动,就不得不用许多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渣委托处理协议书
- 酒店事故赔偿协议书
- 路政改革扩建协议书
- 酒店经营管理协议书
- 邻居违建协商协议书
- 门面转让退款协议书
- 项目资料移交协议书
- 解除店长职位协议书
- 邻居物资互换协议书
- 隐名股东股东协议书
-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时评类作文分析 课件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课本问题课后研讨题》参考答案-5398920
- 强制执行后还款和解协议书范本(2篇)
-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先秦文学-
-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第7课时 2.3.2 向量的坐标表示(2)教案 苏教版必修4
- 民办非企业年审年度工作总结
- 2024年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解读1
- 《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课件
-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 中央2024年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汽车起重机技术规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