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doc_第1页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doc_第2页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doc_第3页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doc_第4页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是艺术精品,民族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一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简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3、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杜甫简单生平以及他的几篇著作。2、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一 导入揭题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们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能用一些四个字的词语来描述吗?学生自由发言,积累词语。我从你们可爱的小嘴巴里听出了春天的美丽,春天多好呀!唐代诗人杜甫也特别喜欢春天,他还把他看到的春景写成了一首诗呢:师范读诗句。这首诗的名字叫:绝句。析题:绝句是古诗的一种题材,并不代表诗句的意思。相机指导写:绝二、疏通句读,初知诗意师:读过这首诗吗?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个别读师: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象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来读,一个字一个字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师范读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有点夸张地读)师:好,下面我不说了。看看怎么读?谁愿师范读给大家?请一名学生读(可能会读得不太好,读得很好笑)。师:给他掌声。师:谢谢他,有些地方他是自己的创造。师范读,引导生读师:虽然我们读得有些夸张,但是我们倾听自己的朗读,就会陶醉在自己的朗读中。师:再请一个同学来读。一学生读,师给她配以手势指导。三、想像画面,领悟诗情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听着这充满感情的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耳中仿佛听到了什么?(1)听到了黄鹂的叫声。出示:黄鹂:也叫黄莺,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这叫声鸣唱的是什么?是春天,是美好,怎不叫人喜爱,谁来读读?师:一个“鸣”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2)翠柳师: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师: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么?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声音么?把春天的美读一读。 (3)一行白鹭上青天师: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成群结队的白鹭鸟,在春暖花开季节从南方越冬而北归。青天:蔚蓝色的天空。师:“翠”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同样,还有黄,青,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鲜明的色彩。师:白鹭那一种思乡归故里的迫切心情,被诗人精准地用一个“上”字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作者描写的是白鹭的思乡,其实写的是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静中有动,有声有色的画面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把你的感受带到诗中去读一读。指名读前两句。作者把目光从眼前的一棵柳树,投向了远处一望无际的青天。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脑海里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的眼前。出示: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我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师: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句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师:多少诗人赞美过春天啊!贺知章曾赞美春天的柳树是:咏 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杜甫也曾写下“春夜喜雨”:春 夜 喜 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师: 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莺歌燕舞,生机勃勃,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此时,作者的心里和我们一样,是愉悦的,欢快的,舒畅的。往远处望,你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西岭:指草堂西北的岷山。千秋雪:指千秋万代积累下来,终年不化的积雪。千秋:时间很长。是虚词,上节课我们曾学过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西岭千秋雪: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我们不妨来换其他的字来体会一下。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有,嵌)生:“有”太一般了。生:“嵌”像一幅画镶嵌在窗框这中,只是静态的画)师: “含”字它把诗人的位置点出来了原来诗人是在室内通过窗户向外看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都收入诗人眼底。 “含”字用得真妙。把理解加进去读一读。(5)诗人凭窗远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叹不已,一低头,却又看见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船只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船靠岸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万里”指路途遥远。此刻杜甫正在“三年望东吴”,颇有离蜀去吴之意。一个“泊”字,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怎样?(更加思念家乡)把这种心情带进诗中去读一读。四、指导朗读,再现画面师:短短的28个字的七言绝句,杜甫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就让我们一起再一次将所见到的,所听到的留在心中。让我们来美美地体会春天的景物所带给我们的新的愉悦。 古筝起,指名读,师生齐读。五、感情演唱,画面呈现春天不仅有诗,有画,还有那美妙的音乐,你听(播放绝句音乐)六拓展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春天的画就在我们的眼前,春天的诗就在我们的脑海里。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绝句的画面:读、写、画、说学生交流。七、小结我们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画,一首生机勃勃的诗,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无处不是画,无处不是诗!让我们再来一起感受那春天的气息吧!再次吟诵全诗。 2、学生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 ()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2、学习第二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鲜艳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好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莺歌燕舞,生机勃勃,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 (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解释?(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长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满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 5、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叹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却又看见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2)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