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2013-2014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1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2014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2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2014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3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2014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4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2014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命题人:赖冰 审题人:张兆金 2013-11-4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的学者将战国与春秋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道、法、墨、儒B道、法、儒、墨 C法、儒、道、墨D儒、道、墨、法2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行书律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还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根据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A秦朝法律严明,且分类很细B秦朝时儒家经典书在民间流传较为畅通C秦朝时邮驿通信制度逐步规范化D秦朝以此保证政令畅达和统治阶级巩固统治3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欶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D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5下列有关隋唐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激轮转”,发明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车 B“海上霸王”,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C“千峰翠色”,越窑青瓷中出现了极品秘色瓷 D“灯火不绝”,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出现了夜市6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7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8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洪亮吉曾言:“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至矣故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由此分析洪亮吉人口论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认识到人口激增会带来社会动乱B发现了清代人口增长的客观规律C肯定了人口多是国家富强的前提D意识到盛世之下隐藏着人口危机9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 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10大庾岭商路位于江西大余县。自隋唐以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岭广州,特别是明清时期,这条被称之为“京广大水道”的流通路线成为全国漕运和南北货物对流的运输线。非凡的历史条件使大庾岭商道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干线。“非凡的历史条件”指的是( )A江西商品经济的繁荣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C西方的殖民侵略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的措施11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12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1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14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的是( )A不断发展的民主制度B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C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D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15“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D人人生而平等16西方史学家弗里曼在1873年指出:“我们不应当怀疑,当不同国家发展到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某些发明的时候,这些文明生活里的许多重大发明就会在遥远的时代和遥远的地方,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发明出来。”按照弗里曼的意思,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A特定的发明是特定环境的产物B历史上的发明都是偶然的C现实知识是研究历史的基础D研究历史应该与国情结合17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18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反对君主专制B主张三权分立 C主张社会契约D提倡人民主权19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B平等 C共和D法制20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21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巩固农村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 D恢复农民的产品支配自主权22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 )A自由放任B国家干预C科技进步D知识经济23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24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ABCD 25按照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宇宙中应当存在一种绝对静止的“以太”,人无法感觉它,但它能传递电、磁、力,光亦借助它才能传播。但两个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和莫雷进行了一次著名实验,证明这种“以太”是不存在的。最终解决此物理学疑团的是( )A牛顿B爱因斯坦C普朗克D玻尔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二、必做题。(本大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5分)26(15分)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二 我们既然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政府形式,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立宪体制不愧为现代世界所产生的最稳定持久的政治结构。它经受了领土大扩张、对外战争、痛苦的内乱和国际关系的考验。 我将向国会要求对付危机的最后手段向紧急状况开战的广泛行政权力,如同确实遭受外敌入侵时应该授予我的大权。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临时约法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 有关法律、法规文本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5分)(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4分)(3)根据材料二, 你认为罗斯福所指的 “立宪体制”在罗斯福时期以及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起了什么影响?(3分)(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不同时期的法制建设对政治民主化建设所产生的重要影响。(3分)27(20分) 古今中外,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和谐都有过许多思考与实践。材料一 (洪武元年)诏曰:“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明会典卷十七,户部四,田土。材料二 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他的“大同”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主张里。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刘雅丽略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观与和谐社会材料三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2011年8月6日)警察的行动致人死亡,点燃了伦敦的夜空。怒火此起彼伏,蔓延英国多个城市。现代快报2011年8月14日伦敦与巴黎骚乱对比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6分)(2)在20世纪20年代的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就民生方面提出了哪些有利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6分)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的“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3)结合材料三,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2分)简要概括其出现的原因。(2分)。三、材料选做题请考生在第28、29二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各15分。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清代幕府制度日臻完善(幕府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特殊的制度,中央政府允许军政官员为了弥补正规官僚制度的缺陷和满足官员们个人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在 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自主任用才识之士佐理政务、军务及其他各项事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封踌大吏们在处理解决中外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都必须考虑到涉外因素,因此,幕府制度其内部结构所涉之职名、职能、具体管理方式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地方督抚对新型人才的引进直接导致幕府中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新型人才增多,又因为洋务和外交已在幕府中占据主导地位,督抚大员幕府的主要职能也便发生了重大改变,地 处沿海及中原的督抚大员的幕府几乎成了主办经济和外交的衙门。 摘编自王玥试论制约晚清幕府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材料二 晚清社会的变动,幕府体制逐渐暴露其弊端。1907年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政体改革,设幕职并分科治事,作为外官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将省级各衙门的幕友 (又称“幕僚”、“师爷”,是封建官僚延请的办理文书、刑名、钱谷等的佐助人员,是地方统治者自行聘请的顾问、参谋和秘书)正式列入职官范围,而且对应中央新官制,设置了一些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的行政机构。幕职分科基本满足了社会变化带来的新的政务需求。幕友变为吏部正式备案的幕职,由对幕主个人负责转而对政府和国家负责,有助于提高行政效 率。摘编自关晓红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1)根据材料概括淸朝前期和晚期幕府改革所选用人员的身份地位、佐理政务的变化。(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29【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面这两张照片均拍摄于1945年的某一次国际会议,图一是苏美英的三巨头苏共总书记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图二是苏美英的三巨头苏共总书记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艾德礼。(1)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及内容?(9分)(2)英国首相为什么换人了?这说明了什么?(6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CD ACDD C DBC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AABDBAABACB26(15分)(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者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1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2)政治方面: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等;(1分)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1分)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