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第一节 黄河(一)背景中华文明摇篮之一,早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发源于青藏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渤海,4000余公里,第二长。(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历史上探讨黄河起源:元史表明古人已确定黄河源头所在。青海甘肃(黄河中游段)“几”字形,山西陕西的界河“山陕峡谷“(黄河下游)河南孟津以下地段。经常改道,除大汾河外无主要支流。地上河(仅此段有此属性)(河南开封塔:砖石结构)(二)有记载黄河重大改道之前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河南、山西、甘肃。龙山文化(公元前3000年):诞生于山东,兴盛时向西拓展至湖南湖北。史前时期黄河下游遗址分布图中各文化都有共同的空白处河北阜新地带、华北平原重要组成部分。河流进入华北平原华北地带后处于漫流状态,没有固定的河道,多股并行或河道迁移不定,洪水期流路更加复杂。洪灾导致人们无法在此处定居。夏朝:大禹治水:随山浚川:依照水往低处流的原理进行河道疏导,使其入海。山经大河,禹贡大河(三)第一次重大改道由漫流到有了固定河道春秋时期:人口增多、土地拓展、粮食增多、军队形成,为了拓展疆土,开始修筑河堤。最早是齐国,修堤作为军事屏障。赵国、燕国仿效修堤。各国对土地的需求使河道向内扩展,最终形成一条河道。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以河南濮阳为顶点):汉书 地理志记载的汉志大河 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四)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泛滥持续50余年,因为主要经济区在黄河中下游地带,河北大名是王莽祖坟所在地,王莽迟迟未堵黄河。公元69年,东汉根基稳定,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800年内安流。(五)第三次重大改道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改道程度最高。北流走向: 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开始时逐渐向西移动,直到接近太行山才停止)东流走向:1 .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2 .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1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3 .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 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向南决堤,流向徐州等地,侵占淮河河道。苏东坡记载,到徐州水已变清。)从北至南,每十年就会进行一个周期变动。宋代因此而内忧外患。朝中关于如何治水,分为北流派和东流派。东流派:北流在天津注入海河,已进入大辽境内。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应该堵住北流以防辽人从水路进攻开封。(即保持东流派)北流派:千百年内东流处水位已非常高,无法找到合适水道,而北流只要设好关卡即可。(六)第四次重大改道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南宋初年,女真人南下,宋朝廷为挡住女真人,以水代兵,人为决口自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泗水为淮河支流,容纳不下黄河,河水决堤又形成一些支流。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4/10) 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6/10)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七)第五次重大改道起因:人为决口。蒙古人进入中原,女真人迁都至开封,又南下至河南商丘一带。双方因信息不同,都想以水代兵。蒙古人为决口,然而归德(商丘一带)实际上高于黄河。所以为女真人换来了最后几个月的存活时间。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 夺濉入淮。2.夺汴入淮。3. 夺涡入淮。 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潘季治理。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1. 夺颍入淮(大黄河)。2.贾鲁河(小黄河)。3.夺涡入淮。4.夺濉入淮。5.由曹县、沛县入运河。6.曹县、鱼台入运河。废黄河是第五次夺淮后黄河主干道。(八)第六次重大改道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回到渤海湾入海(九)黄河改道、泛滥原因的探讨自然原因:自然力占主导。地貌循环理论。在地貌营力作用下,平坦地面抬升过程依次经历幼年、壮年和老年发育期,不同阶段地貌起伏变化以及经历时间均不同。外力挤压形成沟壑、腐蚀加剧夷平化 反复进行。土地侵蚀是按其基岩的形态来进行的。黄土高原正处于青年期-but北风吹来了沙子,积在了地表上。地质学家分析至更新世黄土高原至少已经经历了三次堆积、侵蚀交替的轮回期,全新世期间黄土高原虽然仍有高空降沉堆积,但地貌过程则以侵蚀为主。1962年,谭其骧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这里的植被覆盖率直接相关,而植被情况如何又主要决定于生活在这里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But科学分析显示:人为原因 30% ,黄土高原地貌演化仍处于初期或中期阶段,自然侵蚀占绝对优势,治理成效较为有限。人类活动在整个侵蚀总量中仅占较小部分。第二节长江中游河道与主要湖泊的变迁(一)云梦泽云梦: 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是多种地貌的综合体。范围东至大别山麓、幕阜山麓,西至宜昌、宜都一线,北至大洪山区,南缘大江。云梦泽是一个湖泊的概念。但汉代的子虚赋中的云梦不是水体。 云梦泽:云梦的一部分,大的湖泊。在现在的湖北省。云梦泽水体最浩大的时候以30m等高线为界,在枯水期以25m等高线为界。汉水:长江的一级支流 A先秦时期由于长江、汉江泥沙淤积,形成荆江三角洲与武汉西侧泛滥平原两处,云梦泽限于两处平原之间。章华台:观赏性人工高台,配有宫殿。说明路上三角洲已经发展至此。此处为路上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郢:楚都所在。后来被称为江陵 。武汉:地势很高,至此水被束缚住。 长江在荆州处90度转弯,在古代无堤坝束缚。洪水期此处冲破河道,漫溢至中游北段B 秦汉时期荆江三角洲不断向东扩展,汉代设立了华容、云杜县,云梦泽被排挤到华容以南,东、北为沼泽。秦汉时云梦泽面积变小 。古华容在湖北(黑字),不是今天的华容(在湖南)华容道:湖泊中间的细长隆窄线。从三国志的记述中可以发现此路非常泥泞。 C魏晋时期长江携带泥沙继续向南汇集,新扩展的三角洲设立监利县、惠怀县,云梦泽向东移动,基本位于云杜、惠怀、监利以东。 唐宋时期云梦泽主体消失,为一系列小湖取代。云梦消失原因:唐宋前主要为自然原因,其后主要是人类影响。 人类影响湖泊的过程: 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走以下三条道路 陕西-秦岭-四川沿古代运河进入南方洛阳-河南南阳-湖北襄阳 第三条路线造成此地人口激增。 围湖造田,修堤排水开垦农田:元末明初云梦泽消失,变成了江汉平原。 云梦周围主要城市:襄樊 江陵(郢都) 鄂州。(二)荆江河床荆江是长江中游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全长400公里。1.荆江漫流阶段:第四纪以来河槽淹没湖沼之下,并随新构造运动向南掀动荆江漫流向南移动、汇集。2.荆江三角洲分流阶段:形成以江陵为顶点的陆上三角洲,主泓道向南偏,三角洲上的夏水、涌水成为分流水道。路上三角洲泥沙淤积,长江荆州一段是泥沙堆积的松软河道。受第四纪以来的内力影响,长江北岸地壳抬升,泥沙随江水向南岸堆积。拥到了今天长江主干道,北边支道消失。3.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随云梦泽解体,统一河床塑造完。荆江沿岸县治的设置:公安(三国)、石首(西晋)、建宁(北宋),县治自上游向下游增置的时间与荆江河床的形成一致。荆江一段形成河曲洪水期洪水不循弯曲的河道走,而会截弯取直,故荆江段很险。截直取弯的地理学解释:因素1地球自转偏向力,导致原本应该直线运动的物质出现有右偏,南半球相反。 因素2地壳运动 河岸一侧力量加强,以侵蚀为主。带到堆积岸,形成牛扼湖 所以曲流发育截弯取直不断发生。 (三)洞庭湖演变A洞庭湖区原属地堑式盆地,全新世初普遍上升,湖区原为河网切割的平原,留下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先秦汉晋时期有局部沉降,形成小湖泊与沼泽化现象。至东汉三国时期洞庭四水湘、滋、沅、澧仍直接入江。华容隆起为荆江与洞庭湖的分界。B东晋南朝时期江水向南侵蚀力加强,穿过华容隆起进入洞庭湖区,形成广阔湖面。唐宋时期湖面进一步扩大,形成“八百里洞庭”。C垸田:围湖造田的典型。原为洞庭湖所在位置。 垸田导致洪水下泄很难。需要寻找合适的疏导方式。1920世纪藕池、松滋两口形成,通过荆江四口(虎渡、调弦),荆江45泥沙注入湖区,泥沙淤积与人工堤垸,造成湖水萎缩。D:近100年洞庭湖不断萎缩,19世纪后70年,萎缩600平方公里,20世纪前50年萎缩1050平方公里,20世纪5080年代萎缩了1610平方公里。(四)鄱阳湖的变迁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鄱阳湖属于新构造断陷湖盆,全新世以来由于赣江泥沙的淤积,已成为河网切割的平原。留下大量新石器时期遗址,汉代在现在湖区设立过枭阳县。(后来枭阳县只留下一个岛屿)五世纪前后由于湖底下沉,同时赣江北部支流改道,泥沙供给停止,湖面扩大。唐五代宋鄱阳湖向东南方向发展,枭阳县附近均为湖水。明清时期湖面扩展,但湖底逐渐淤浅。近几十年支流携带的泥沙造成湖面自南向北萎缩。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不如湖南开发得快。原因:人口南迁时尤其在早期,人们走湘江到而非赣江道。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唐。后来宋朝赣江道发展原因:宋时都于开封。Especially元祐党人被发配到岭南。就开发出了:开封-运河下江南-逆走长江-鄱阳湖-赣江-岭南的路线,鄱阳湖才开始大发展。文人来至此处。(e.g.唐宋八大家3位是江西的,经济带动文化的标志)(五)太湖水系变化1. 三江时期(震泽):太湖由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入海,湖泊面积较小。2. 湖泊兴盛时期:长江三角洲不等量下降和沿海泥沙的加积,使太湖平原不断向碟形洼地发展(发生侵蚀和泥沙积累形成洼地)。太湖平原地貌的演变,使河流比降发生变化,原来疏通太湖水入海的三江变成海水倒灌的通道。娄江、东江淤积尤甚,主要导水由吴淞江完成。(但吴淞江后来和运河交汇,)自此太湖平原多洪水,且形成众多湖泊。(吴淞江,运河上无风力时有拉纤通道。下面可以走水,纤夫走的石墩道泥沙加剧道路阻塞,河水流通不畅围湖造田不畅。 也即出现了现在的问题:太湖下泄通道不畅通)3.水网系统的形成:五代吴越时期,初步完成了水网系统。太湖水系变迁大致沿着:三江湖泊水网化的方向发展。本节要注意很多图上有很多城市,注意识记,必要的时候再看看ppt第三节 海岸线变迁中国就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千米的岛屿岸线,杭州湾以北地区历史上岸线的变化最明显,主要有渤海湾、黄河三角洲、苏北海岸等。 (全球变暖导致北冰洋的冰山、南极冰盖、格陵兰岛的永久性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上国家版图减少。印度板块向喜马拉雅山脉方向移动。世界形势?怎么笔记里有这一段?)(一)辽东湾海岸辽河平原在第四纪海侵后,滨海部分被淹没,未被淹的地方,因排水不良,形成沼泽。从西汉到唐初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10世纪后海岸线开始由黑山-辽中一线南移。(二)渤海湾海岸变迁贝堤:类似堤坝,但完全由天然形成,海水退去后海生生物留在堤坝上,故命名为贝堤。是海水稳定停留过的证据。渤海湾有三道贝堤。1.殷商时期。2.战国至唐宋时期。3.宋以后。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海河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水下三角形,会如黄河一样形成新的陆地。(三)黄河三角洲范围:北起徒骇河的套儿河河口,南迄小清河口之间,成为三角洲的南、北缘,以利津县东的宁海为顶点。(其实是黄河决口的范围)。新增长的土地形成了内地少见的湿地环境。如以1855年的推测岸线为内界,则1855年以后新淤积而成的三角洲部分为二千九百七十平方公里。黄河三角洲,从年至年间,就造陆平方公里。(四)苏北海岸线变化1.在距今5000-4000年深入内陆30km。此后海水后退,形成数条沙堤、贝堤。2.自西汉至北宋海岸基本稳定在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范公堤的位置。(范仲淹建范公堤,挡住向内陆的海浪,防止农田被影响。曾经的海岸线更向海洋发展。) 3.自黄河第四次改道后海岸不断向东延伸。4.1855年后黄河改道,泥沙的巨额补给源中断,最终海岸线受到海洋侵蚀而微向内移。淤泥质海滩,黄河由此注入海滩为沿岸带来淤泥质海岸,苏北人在海滩上发展养殖业。该地海水浑浊无沙滩不宜发展常规旅游业,可以踩淤泥。(五)长江口岸距今6000500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太空养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计算机供应链管理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Windows激活考试题及答案
- 手工木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瓦屋面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斫琴师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飞机电缆盘箱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幼儿园体能教育提升计划
- 移栽机操作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足部按摩师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洗车实习个人总结
- 阆中古镇管理办法细则
- 幼儿园教师安全管理培训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 公共邮箱使用管理办法
- 农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铝格栅墙面安装方案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肥厚型心肌病(HCM)治疗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水利工程监理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