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社会学考试大纲828.doc_第1页
甘肃农业大学社会学考试大纲828.doc_第2页
甘肃农业大学社会学考试大纲828.doc_第3页
甘肃农业大学社会学考试大纲828.doc_第4页
甘肃农业大学社会学考试大纲828.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概论科目大纲科目类型课程类别学术型科目代码828科目三科目四 考查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社会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从而为学生科学认识个人、社会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考试要求社会学概论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在考察考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社会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3623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选择、简答题、论述题。济相关书目1 袁方:社会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3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4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6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7朱力:大转型:中国社会问题透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8科恩:越轨与控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将涉及如下内容:(一)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1、社会学的产生2、社会学的形成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与基本问题5、社会学的知识体系6、社会学的学科特点7、社会学的功能(二) 社会及其构成1、社会的涵义2、社会及其类型3、社会的特点4、社会的构成要素5、文化的含义与分类6、文化的特性7、文化的结构与功能8、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变迁(三) 人的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2、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人的社会化的内容4、社会化的实施机构5、青少年基本社会化及其容易遇到的问题7、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8、个性及其形成9、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10、个性与民族性(四) 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的涵义2、社会互动的类型3、社会互动的意义4、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5、符号互动理论6、常人方法学理论7、社会交换理论8、人际互动理论9、社会角色的涵义10、社会角色的的特点11、社会角色的类型12、社会角色的扮演及扮演中的问题(五) 初级社会群体1、社会群体的涵义2、社会群体的特征3、社会群体的类型4、人类结合成群体的一般原因5、影响社会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6、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7、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8、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9、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10、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11、家庭的涵义与类型12、家庭中的几对重要关系13、家庭的功能及其变化14、家庭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六) 社会组织1、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征2、社会组织的类型与构成要素3、社会组织的结构4、组织目标的含义与功能5、组织的运行6、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7、社会组织的管理(七)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1、社会分化2、马克思的阶级理论3、当代社会中的阶级划分4、等级、身份与种姓5、社会分层6、社会分层的理论与标准、功能7、社会流动的含义与模式8、我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八)社区1、社区的含义及构成2、社区的类型3、社区研究4、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5、城市化的含义、动力及进程6、我国的城市化(九) 社会制度1、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类型2、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3、社会制度的体系4、社会制度的功能5、制度化的含义6、制度变迁7、我国的体制改革 (十) 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的涵义与特点2、认定社会问题的不同观点与看待社会问题的不同角度3、讨论当时主要的热点社会问题(十一) 社会控制1、社会控制的涵义2、社会控制的类型3、社会控制的功能 4、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5、软的方式:习俗、道德与宗教6、硬的方式:政权、法律与纪律7、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8、越轨行为及其类型9、社会学中解释越轨行为的几种理论:失范理论与手段-目标理论;亚文化群体理论与标签理论10、当前我国社会中的越轨行为及其控制(十二)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内容2、社会保障的理念与制度类型3、社会保障的功能4、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5、社会政策的功能6、社会政策过程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重构8、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9、社会工作在保障民生中的地位与功能 (十三) 社会变迁1、社会变迁的涵义2、社会变迁的类型3、引起社会变迁的因素4、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5、汤恩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理论6、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7、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8、社会规划的涵义9、社会规划的特点10、社会规划的类型11、社会指标体系(十四) 社会的现代化1、现代化的涵义2、现代化的内容3、现代化的特征4、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理论模式5、哈贝马斯的“系统-生活世界”两层次现代化理论模式6、后发展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特征7、社会趋同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8、中国的现代化9、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10、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化”(十五)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实证主义方法论2、人文主义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4、全面调查5、抽样调查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