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料峭(xio)孺慕(r)黔首(qin)仓颉(ji)B滂沱(tu) 裙裾(j) 蠕动(r) 氤氲(yn)C羯鼓(ji) 舔舐(sh) 蓊郁(wn) 弓弦(xun)D忐忑(tn) 充沛(pi) 咀嚼(ju) 擎天(jn)解析:选B。A.“峭”读“qio”;C.“弦”读“xin”;D.“擎”读“qn”。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文化中关于宇宙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我们的祖先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B春天料料峭峭的风一夜劲吹,皑皑的白雪竟飘飞而下,似乎又回到了寒冷的冬天。C谷底沟壑泛起层层绿意,刚刚还层次错落的涧溪、沟壑和山林似用画笔轻轻抹过,平展如画,托住了你,也托住了你忐忐忑忑的心。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解析:选A。想入非非:喻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是贬义。句中用其褒义,正确。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台湾作家、诗人余光中对李白非常景仰,他写的有关钦佩这位“谪仙人”的诗歌也不少,如戏李白,形象地展示了李白诗歌恢弘的气势与豪迈。B莺飞燕语的扬州,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漾着兰花草的幽香。C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D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解析:选B。A.成分残缺,在“豪迈”后加“的性格”;C.搭配不当,应在“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补出谓语“并提供”;D.介词赘余,去掉“在中”。4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其中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_,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雨不但可嗅,_。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A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B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冲着隔夜的寒气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C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更可以听,可观。听听那冷雨D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冲着隔夜的寒气更可以听,可观。听听那冷雨解析:选A。中,按照逻辑顺序应是“冲着”,“踏着”,目的是和下文“探入”衔接;句要注意下文“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那么,衔接较好的只能是“幽暗”。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暗,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粼粼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嗒嗒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斜雨,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5作者将雨比喻为“温柔的灰美人”,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的含意?答:_答案:文章中反复使用“灰色”,这是作者的感情基调,心理底色。“温柔”是形容雨给作者带来的精神慰藉。“美人”是对雨的赞美,也是作者对雨的渴慕。因为雨让作者产生了许多联想,带来了对故园的思念。 6“在古老的大陆上”一段,是作者对过去听雨的回忆,在这一段中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雨?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在这一段中,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雨”。共用了三个比喻。其一,将雨比喻成“古老的琴”;其二,将雨比喻成“耳熟的童谣”“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其三,将雨比喻成“蚕吃桑叶的声音”。这些声音都给作者带来了美好的回忆。7作者为什么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答:_答案:“雨”的“单调”是说明大陆的雨和台湾的雨没有两样,过去的雨和现在的雨也没有什么两样;雨没有变化而人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离了故国家园,听雨能让人产生联想、产生思念,所以“雨”是耐听的音乐,是回忆的音乐。8文章最后一段说“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作者为什么用“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答:_答案:“青苔”生于潮湿而人迹罕至的地方,历久而成,身处远离祖国的作者借“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以形象表达埋藏于心底的那份记忆的深邃与遥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听雨季羡林“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慨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不同。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有删节)9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答:_答案:听雨时的喜悦感受;联想古人听雨有不同的境界;点出听雨喜悦的原因,表现自己的人生境界。10第三段中“我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第五段中却说“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答:_答案:不矛盾。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也是个文人,也能感受到雨中的诗意,所以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现在听到雨声想到的是麦子获救之类的世俗现实民生问题,所以说是俗人。11从文中来看,听雨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文中主要写到了哪些人生境界?请概括出来。答:_答案:执着于个人悲喜。超越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关注民生。三、语言表达12为下面一段新闻用对联形式拟一个标题。近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到台湾高雄光兴街159号,拜会著名诗人余光中,并向这位83岁的老翁敬献2007年赠送给台湾台中禅寺的同源桥的模型,同时还送上自己两幅书法作品,一条幅上抄写着余老的诗乡愁,另一条幅上是自己近日写的诗云彩,这两首诗均表达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朱炳仁接过余老手中的图册感慨万分,虔诚地说:“今日我特地带着为您写的诗云彩来拜访您,您的那首乡愁在大陆,上至总理下至儿童如今都已经吟颂了,虽然相隔40年,但我俩的情怀是一致的,您的乡愁写的是两岸的昨天,我的云彩写的是两岸的今天,但愿我的云彩能解您的乡愁。”余光中先生听了很高兴,马上拿起笔在朱炳仁先生用毛笔书写的乡愁、云彩两首诗的条幅上题了字“两岸交流日,乡愁自解时”“海峡隔两岸,不阻云彩飞”,接着两人又谈到能否在海峡两岸召开乡愁和云彩的朗诵会和演唱会时,余老又说:“我下阶段会有很多活动在大陆,是可以结合进行的。”答:_答案:(示例)朱炳仁赴台送云彩,余光中握手言乡愁。13下面是柯灵先生为台湾散文选作序时的一段话,请你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将这段话重新表述。(60字以内)他玄想中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萧的甜味,釜形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彩的火花”。答:_答案:他想象中的散文,应该是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械传动防护罩安装与使用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5仪器管理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 车辆设备维护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直线和平面垂直教学课件
- 泡沫阻燃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乳粉无菌生产防潮措施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车辆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新闻
- 食醋酸度调节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石棉纤维热处理工艺质量监控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无人机原理课件
- 2025年河北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及备考指导
- 宁德新能源verify测试题库
- 2023年甘肃公交建集团清傅项目收费运营工作人员招聘笔试真题
- 酒店运营管理课件
- 2022年红河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肺心病(课)课件
- 中国烟草PPT模板
- 急性淋巴管炎的护理查房
- 江苏省综合评标专家库题库
-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玉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