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 七 年级( 上 册)教 案科目 数 学 教师 中 数 组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20102011 学年 下 学期20010 -2011 学年度 下 学期 数学 学科教学进度表周别教学内容(课或章或单元)教学活动时数备注1正数与负数(2),练习(1)32有理数(1),数轴(1),相反数(1)绝对值(2)53有理数的加法(2),减法(3)54有理数的乘法(2),除法(3)55有理数的乘方(2),科学记数法(1),近似数(2)56练习(2),讲评练习(2),测验(1)57讲评试卷(2),整式(3)58整式的加法(2),减法(3)59练习(2),讲评练习(1),测验讲评(2)510一元一次方程(2),等式的性质(2)511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512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51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514练习讲评(3),测验讲评(2)515几何图形(2),点、线、面、体(3)516直线、射线、线段(4),练习(1)517角(2),角的比较与运算(3),518方程余角和补角(2),练习、讲评(3)519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2),测验、讲评520总复习521期末考试2223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有理数的乘法(1)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归纳、猜测等能力;2.能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3.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利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运算教学难点利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运算教学过程探索1(1)商店降价销售某种产品,若每件降5元,售出60件,问与降价前比,销售额减少了多少?(2) 商店降价销售某种产品,若每件提价-5元,售出60件,与提价前比,销售额增加了多少?(3)商店降价销售某种产品,若每件提价a元,售出60件,问与提价前比,销售额增加了多少?探索2(1)登山队攀登一座高峰,每登高1km,气温下降6,登高3km后,气温下降多少?(2)登山队攀登一座高峰,每登高1km,气温上升-6,登高3km后,气温上升多少?(3)登山队攀登一座高峰,每登高1km,气温上升-6,登高-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探索3(1)23=_;(2)-23=_;(3)2(-3)=_;(4)(-2)(-3)=_;(5)30=_;(6)-30=_.法则归纳两数相乘,同号得_,异号得_,并把_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_.旧课复习1.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2的倒数是多少?7.29的倒数呢? 2.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2的相反数是多少? 呢?探索4在有理数范围内,我们仍然规定: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2的倒数是多少?-7.29的倒数呢? -的倒数是_;0的倒数_.3. _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若a+b=0,则a、b互为_数,若ab=1,则a、b互为_数.4.计算:(1)(-6)4=_=_;(2) -=_=_.5.在数-5,1,-3,5,-2中任取3个相乘,哪3个数相乘的积最大? 哪3个数相乘的积最小? 个人修改教后反思: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有理数的乘法(2)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请同学们先合作做个游戏: 用9张扑克牌(可以替代的纸片也行)全部反面向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任意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看看能否使所有的牌都正面向上? 结果怎么样,你能明白其中的数学道理吗?二、探究新知 1、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234(5),23(-4)(5),2(3) (4)(5),(2) (3) (4) (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2、利用所得到的规律,看看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三、新知应用1、例题3,(p40页)例3,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 7.8(8.1)o (19.6)师生小结2、练习 计算1)、58(7)(0.25) 2)、3) 四、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感受是:五、自我检测一、选择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c.0(-2)(-3) d.(-7)-(-15)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c.(-5)(-2)(-4)=-40 d.(-3)(-2)(-4)=-24二、计算 1、(-7.6)0.5; 2、 3、;.4、 ;5、 .个人修改教后反思: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获得解决问题经验.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教学难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极其表示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看下面的故事:从前,有个“聪明的乞丐”他要到了一块面包。他想,天天要饭太辛苦,如果我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第二天再吃剩余面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这样下去,我就永远不要去要饭了!请你们交流讨论,再算一算,如果把整块面包看成整体“1”,那第十天他将吃到面包.、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就能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许多很细的面条.想想看,捏合次后,就可以拉出根面条.二、合作探究1、分小组合作学习页内容,然后再完成好下面的问题1)叫乘方,叫做幂,在式子中,叫做,叫做.2)式子表示的意义是3)从运算上看式子,可以读作,从结果上看式子,可以读作.三、新知应用1、将下列各式写成乘方(即幂)的形式:1)(.)(.)(.)(.)(.).2)(个)2、例题,p41例1师生共同完成从例题1 可以知道: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数,负数的奇次幂是 数,负数的偶次幂是 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 .3、思考:(2)4和24意义一样吗?为什么? 1页四、新知应用 完成p42页第一题五、小结1、请你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作个小结2、我们已经学习了五种运算,请把下表补充完整:运算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结果和个人修改教后反思: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有理数的乘方(2)教学目标1、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培养并提高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在2+(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 种运算.2、请你们以4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上面这个式子应该先算 、再算 、最后算 .二、交流反馈1、由上可以知道,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三、巩固练习1、p43例题3,请你试练2、师生共同探讨p43例题43、练习计算 四、回顾、思考1、以后遇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2、对于你来说,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五、自我检测计算: 1、(1)102+(2)34 2、(5)33 3、4、(10)4+(4)2(3+32)25、六、作业 p47第三题新 课 标 第 一 网个人修改教后反思: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有理数的除法(1)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3、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学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师生活动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 米,列出的算式为 .2)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 分钟.列出的算式为 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大小:8(4) 8(一); (15)3 (15); (一1)(一2) (1)(一)再相互交流、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方法进行类比与对比,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 2|、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2,运用法则计算:(1)(15)(3); (2)(12)(一); (3)(8)(一)3,师生共同完成p34例5.三、新知应用1、练习:p352、p35例6、例7、3、练习: p36第1、2题 1页四、回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存在的问题是:五、检测练习1、计算(1)(+48)(+6); (2) ; (3)4(-2); (4)0(-1000).2、计算.(1)(-1155)(-11)(+3)(-5); (2)375;六、作业1、p38第4、6、7(1、3、5、7)题2、选做题p3912个人修改教后反思: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有理数的除法(2)教学目标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计算 1)(0.0318)(1.4) 2)2+(8)2二、探究新知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 法,再算 法。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6p37页内容(带计算器的同学跟着操作、练习)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5、阅读p36,并动手做做三、新知应用1、计算1)、186(2) 2)11+(22)3(11)3)(0.1)(100)2、师生小结四、回顾与反思请你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五、自我检测1、选择题1)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 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 c.都是负数 d.都是非负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c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1的倒数是-13)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有相反数 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 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4)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a.异号两数相乘 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 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5)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 a.(-3)=3(-3) b. c.8-(-2)=8+2 d.2-7=(+2)+(-7)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b.0-2=-2; c.; d.(-2)(-4)=22、计算1)6(12)(3) 2)3(4)+(28)73)(48)8(25)(6) 4)六、作业1、p39第7题(4、5、7、8)、 第8题2、选做题:p39第10、11、12、1314、15题个人修改教后反思: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1.3.1 有理数的加法(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3.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4.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利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运算教学难点利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运算教学过程探索11.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2.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3.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再向左运动,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你的答案.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同号两数相加,取_,并把绝对值_.这条法则包括两种情况:(1)两个正数相加,显然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3)+(+5)=+8;(2)两个负数相加,取_号,并把_相加.例如(-3)+(-5) = -(3+5) = -8.答案-8之所以取-号,是因为_,8是由_的绝对值和_的绝对值相_而得.练习1.上午6时的气温是,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6时下降, 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2.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蓝队胜黄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3.第一天向北走,第二天又向北走,两天一共向北走多少km?4.仿照(-3)+(-5) = -(3+5)= -8的格式解答:(1)-10+(-30)=(2)(-100)+(-200) = (3)(-188)+(-309)=探索21.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元呢? 新 课 标 第 一 网2.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前半部分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的符号,并用_减去_.例如(+6)+(-2) = +(6-2) = +4.答案+4之所以取+号,是因为两个加数(+6与-2)中_的绝对值较大;答案+4的绝对值4是由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得到.又例,计算(-8)+(+3)时,先取_号,这是因为两个加数中,_的绝对值较大.然后再用较大的绝对值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得_,于是最后得到答案是_.计算的过程可以写成(-8)+(+3) = -(8-3) = -5.议一议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不对?练习1.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黄队胜蓝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3. 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 把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作负数,结果如下:-3.5,+1.2,-2.7. 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标准重量多少?4.仿照(-8)+(+3) =-(8-3) = -5的格式解题: (1)(-3)+(+8)= (2)-5+(+4)= (3)(-100)+(+30)= (4)(-100)+(+109)=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后半部分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例如(+3)+(-3) = _,(-108)+(+108) = _.例题学习p21.例1,例2 p22.练习2(按例1格式算.)作业p29.习题 1, p32.习题 8,9,10个人修改教后反思: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1.3.1 有理数的加法(3)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能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教学重点利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运算教学难点利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运算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小学时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几条?2.猜一猜: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这两条运算律仍然适用吗?3.(1)计算30+(-20)=_=_,-20+30=_=_;(2)8+(-5)+(-4)=_=_, 8+(-5)+(-4)=_=_.你猜对了吗?试一试你会用文字表述加法的两条运算律吗?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的这两条运算律吗?例题学习 22.例3例题探索p23.例4.你认为例4的两种解法哪一种比较好?练习 p23.练习1作业p23.练习2,p30.习题2【备用素材】1.(1) 两个数都是负数,它们的和一定是负数吗?为什么?(2) 两个数的和是负数,这两个数一定都是负数吗?为什么?2.(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红队以4:1胜黄队,这说明红队进_球,失_球,净胜_球;而黄队则进_球,失_球,净胜_球. (2)某赛季,申花足球队第一场比赛赢了2个球(5比3);第二场比赛输了3个球(1比4),两场比赛该队净胜几个球?3.某地,去年9月1日的平均气温是28,第二天平均气温比第一天上升了2,第三天平均气温比第二天上升了-5(下暴雨!),问第三天平均气温是多少,请画出(温度计)示意图.4.各举两个反例说明以下的说法是错误的:(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2)两个数的和是0,这两个数都是0.*(3)若a0,b0,且|a|b|,则a+b=-(|a|-|b|).5.(1)小学所遇到的加法运算,两个加数的和会小于任何一个加数吗?(2)a+b会小于a吗?为什么?6.若用表示+10,用表示-10,用表示+1,用表示-1.则表示_;表示_.+=(+)+( +)+_=_.结果表示的数是_.7.有一批食品罐头,标准质量为每听454克.现抽取10听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单位:克):听号12345678910质量444459454459454454449454459464若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y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依照上表的数据列出这10听罐头与标准质量的差值表(单位:克):听号12345678910y分别用上面两个表格的数据求出10听罐头的总质量,比较这两种方法.8.小钱上周五以收盘价买进股票1000股,每股20元.下表为本周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按收盘价即交易结束时的价格计算):星期一二三四五每股涨价(元)+0.6-1.3+1+0.7-2(1)到本周三收盘时,小钱所持股票每股多少元?(2)本周内,股票最高价出现在星期几?是多少元?(3)已知小钱买进股票时付了4的手续费,卖出时又付成交额4的手续费和3的交易税,如果小钱在本周末以收盘价卖出全部股票,他的收益如何?9.小京同学在计算16+(-24)+22+(-17)+(-56)+56时, 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先把正负数分别相加,得16+22+56+(-24)+(-17)+(-56).你认为这样算能使运算简便吗?你认为还有其它方法吗?10.用简便方法计算:(1)1033.78+(-26)+(-39)+(-38);(2)12.7+(-24.6)+(-29.1)+6.8;(3)1.3+0.5+(-0.5)+0.3+(-0.7)+3.2+(-0.3)+0.7;(4)(-109)+(-267)+(+108)+268; 个人修改教后反思: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有理数的减法(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3、体验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转化思想.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郎玛峰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154米,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试试看,计算的算式应该是 .能算出来吗,画草图试试2、长春某天的气温是2c3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3(2).想想看,温差到底是多少呢?那么,3(2)= .二、探究新知1、还记得吗,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2、请你与同桌伙伴一起探究、交流:要计算3(2)=?,实际上也就是要求:?+(2)=3,所以这个数(差)应该是 .也就是3(2)=5.再看看,3+2= .所以3(2) 3+2!由上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 .3、换两个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1(3)= , 1+3= ,所以1(3) 1+3.0(3)= , 0+3= ,所以0(3) 0+3.4、师生归纳1)法则 2)字母表示三、新知应用1、例题例1 计算:(1) (3)(5); (2)07;(3) 7.2(4.8); (4)3请同学们先尝试解决例2、解答准备题1 3页2、练习 p231、2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检测练习1、计算:(1)(37)(47); (2)(53)16;(3)(210)87; (4)1.3(2.7);(5); (6)(2)(1);(7)(66)7; (18)(15)(28).2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1)表示数8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w w w .x k b 1.c o m个人修改教后反思: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有理数的减法(2)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的变化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记作+4.5千米3.2千米+1.1千米1.4千米请你们想一想,并和同伴一起交流,算算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 千米.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是 二、探究新知1、现在我们来研究(20)+(+3)(5)(+7),该怎么计算呢?还是先自己独立动动手吧!2、怎么样,计算出来了吗,是怎样计算的,与同伴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3、师生共同归纳:遇到一个式子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第一步应该先把减法转化为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如:(20)(3)(5)(7) 有加法也有减法=(20)(3)(5)(7) 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20357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 ”或者“负20加3加5减7”.4、师生完整写出解题过程三、解决问题1、解决引例中的问题,再比较前面的方法,你的感觉是 2、例题:计算4.4(4)(2)(2)12.43、练习:计算 1)(7)(+5)+(4)(10) 2)三、巩固1、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2、p241、23、计算1)2718+(7)32 四、作业1、p255 2、p26第8题、14题 个人修改教后反思:初中 七 年级( 上 册)教 案科目 数 学 教师 中 数 组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20102011 学年 下 学期20010 -2011 学年度 下 学期 数学 学科教学进度表周别教学内容(课或章或单元)教学活动时数备注1正数与负数(2),练习(1)32有理数(1),数轴(1),相反数(1)绝对值(2)53有理数的加法(2),减法(3)54有理数的乘法(2),除法(3)55有理数的乘方(2),科学记数法(1),近似数(2)56练习(2),讲评练习(2),测验(1)57讲评试卷(2),整式(3)58整式的加法(2),减法(3)59练习(2),讲评练习(1),测验讲评(2)510一元一次方程(2),等式的性质(2)511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512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51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514练习讲评(3),测验讲评(2)515几何图形(2),点、线、面、体(3)516直线、射线、线段(4),练习(1)517角(2),角的比较与运算(3),518方程余角和补角(2),练习、讲评(3)519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2),测验、讲评520总复习521总复习522期末考试2324教案课题正数和负数课型新知课教学目标1、 在了解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2、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 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概念教学难点负数的概念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个人修改(一)新课引入师: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些数,我们把它叫做什么数?生:自然数师:为了表示“没有”,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生:自然数0师: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生:分数(小数)师:可见数的概念是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别类型的数呢?如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高出海平面8848.13米,我市某天最高气温是零上8摄氏度。请学生用数表示这些量,遭遇表示困难。师:为了能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1、1正数与负数(二)新课讲解 1、 相反意义的量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投影片显示)(1)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2)温从零上6摄氏度下降到零下6摄氏度;(3)风筝上升10米或下降5米。 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有两个量 (2)有相反的意义 请学生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教师归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有: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2、 正数与负数师: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由师生讨论后得出: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读作正)号来表示,同时把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读作负)号来表示。师:例如,如果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那么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表示(1)、(2)两题。生:(1)如果向东行驶2.5千米记作+2.5千米(读作正2.5千米),那么向西行驶1.5千米记作-1.5千米(读作负1.5千米);(2)如果上升10米记作+10米(读作正10米),那么下降5米记作-5米(读作负5米)。师:像+6,+10,+2.5等前面放有“+”号的数叫做正数,像-6,-5,-1.5等前面放有“-”号的数叫做负数。正号可以省略不写,如+5可以写成5,但负数的负号能省略不写吗?生:(讨论后得出)不能。师:(以温度计为例)温度计中的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因此得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练习1、 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练习1,2,32、 补充练习(1)在-2,+2.5,0, ,-0.35,11中,正数是 ,负数是 ;(2)如果向东为正,那么走-50米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0米又表示什么意思?(3)欧洲人以地面一层记为0,那么1楼、2楼、3楼就表示为0,1,2那么地下第二层表示为 。(四)小结1、 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2、 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3、 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很大的区别。(五)作业 书p6 1-4。教后反思:教案课题有理数课型新知课教学目标1说出有理数的意义。2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3说出数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有理数包括哪些数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分类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个人修改(一)复习导入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6,3.8,0,4,6.2,3.8,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分类数的名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即 2有理数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方法也常常不同,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 先把有理数按“整”和“分”来分类,再把每类按“正”与“负”来分类,如下表:(2)先把有理数按“正”和“负”来分类,再把每类按“整”和“分”来分类3数的集合我们曾经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同样把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合;把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分数集合;把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合。(三)变式训练,培养能力(1)把有理数6.4,9,10,0.021,1,8.5,25,0,100按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分成四个集合。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四)归纳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和两种分类方法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要特别注意“0”不是正数,但是整数。(五)布置作业书p17 1-2教后反思:教案课题数轴课型新知课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知道任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惟一的点与之对应.2.会比较数轴上数的大小,初步理解有理数的有序性.3.充分利用数轴使数与形结合起来.教学重点1.在理解数轴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轴的三要素,并且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难点1.数轴的画法. 2.如何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温度计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个人修改(一)新课引入我们经常见温度计,你们会读吗?生齐声会.师好.现在我们看图填空(出示投影片2.2 a)生+5 0 10 (二)新课讲解刚才我们知道了数轴的特征,现在来根据数轴的特征画一条数轴.(师生共画,教师叙述数轴的画法)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例1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分析:已知数轴上的点,指出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由图形变成数,像看温度计.(口答)解:点a表示2;点b表示2;点c表示0;点d表示1;例2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5,0,5,4,分析:画数轴时注意画法.(学生上黑板板书)把给定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是把“数”变成“形”.注意在数轴上画点表示这些数时,点是实心点; 师大家做得挺好.画数轴时也注意了三要素.下面我们再画一数轴,在数轴上把+2和2表示出来,并回答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2表示的点在原点的右边,2表示的点在原点的左边,并且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2个单位长度.(三)、练习1.写出三对非零的相反数,在数轴上将它们表示出来,并比较其中三个负数的大小.2.在数轴上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什么数?解:+2或2.(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互为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单独存在.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五)作业 p13 1-2教后反思:教案课题相反数课型新知课教学目标1. 借助数轴,使学生了解相反数的概念2. 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个人修改(一)新课引入 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 2、填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 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 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二)新课讲解 相反数的概念: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概念的理解: (1)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在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推广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制造业委托代理招聘及员工培训服务协议
- 说话礼仪知识培训课件
- 语言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合作合同范本联盟协议
- 2025租房合同简单示例模板
- 红酒培训知识与礼仪教案课件
- 红酒培训基础知识书籍课件
- 2025二手设备采购合同
- 2025文具耗材采购协议合同范本
- DZ∕T 021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正式版)
- 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
- 人体常见病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如何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培训课件
- (高清版)DZT 0017-2023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 《应收应付管理》课件
- 上半年合法性审查工作总结
- 《MySQL网络数据库项目化教程(新形态活页式)》 课件 3.1.1 -3.1.2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 《成功的八大心态》课件
- GB/T 43586-2023聚烯烃冷拉伸套管膜
- 审核员工作手册HandBook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