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硫化机的发展历史及使用事项_第1页
文献综述-硫化机的发展历史及使用事项_第2页
文献综述-硫化机的发展历史及使用事项_第3页
文献综述-硫化机的发展历史及使用事项_第4页
文献综述-硫化机的发展历史及使用事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硫化机的发展历史及使用事项 我国硫化机液压技术开始于 1952 年,液压元件最初应用机床和锻造设备,后来应用于工程机械。 1964 年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同时自行设计液压产品,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发展,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我国的液压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液压系统元件新产品系列。工作压力是由液压系统供给的,在硫化机运转中采用高低压工作液配合操作时比较好的,一般是利用低压工作液升起平台,待制品与上层 平板接触后换用高压工作液,这可节省动力的消耗。也有用低压工作液与杠杆配合对制品进行加压的。 硫化机 使用注意事项: 1、在使用之前,应检查热板的绝缘电阻,若过低,应先通电烘干,直到绝缘值达到50下,方可使用 ; 2、在使用搬行过程中应轻拿轻放,文明操作 ; 3、若在野外作业应有可靠的防雨、防水手段,以免被雨水侵袭受潮。 4、当使用其所长完毕,应放置在空气流通,相对湿度不大于 85%,并不受雨侵袭的仓库内,下面枕木垫起,严 禁接放置在地面上。 5、装上螺杆,并拧紧。 6、用一次导线连接电源与电控箱,用二次导线分别连接上加热与电控箱、下加热板与电控箱,用测温元件分别连接上加热板与电控箱、下加热板与电控箱,连接线时应注意与电控箱上标牌对应。 7、用高压软管连接水压板与试压泵,然后开启电控箱 (详见 控箱操作方法 ),并向水压板中注水至硫化压力。 沈阳化工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 - 1 - - 简介 输送带平板硫化机主要用于硫化平型胶带、胶板、高分子等平板累产品的成型,它具有热板单位面积压力大,设备操作可靠、维修量少等优点。平板硫化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硫化所需的压力和温度。压力 由液压系统通过液压缸产生,温度由加热介质(通常为蒸汽、导热油等)所提供。 平带平板硫化机按机架的结构形式主要可分为柱式平带平板硫化机和框式平带平板硫化机两类;按工作层数可有单层和多层之分:按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则可有油压和水压之分。在橡胶工业中,柱式平带平板硫化机是使用较早的一种机型,我国过去使用的平带平板硫化机也多为柱式结构,但目前则多采用框式结构。 平板硫化机优点 1、在一定的中心距下,允许安装较大直径的液压缸,从而可减少液压缸数量,并且结构简单,维修量少。 2、上横梁受力合理,所需的断面模量远比住式 的小,可以减轻重量; 3、制造安装简单,管路配置隐蔽,整机外形整齐美观。 框式平带平板硫化机单个框板的侧向刚度比立柱差,但是由于框式平带平板硫化机的机架均为由多个框板组合而成,因此整机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 平板硫化机参数 项目 350 400 500 600600 700700 公称合模力( 板规格( 350350 400400 500500 600600 700700 热板间距( 125 125 150 150 150 工作层数 2 2 2 2 2 最大液压力 16 16 20 16 16 热 板单 位 面 积压 8 阳化工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 - 2 - - 力( Kg/c ) 柱塞直径( 152 200 200 300 360 加热方式 蒸汽 /油/电 蒸汽 /油/电 蒸汽 /油/电 蒸汽 /油 /电 蒸汽 /油/电 每 块电 热 板 加热功率 2 3 3 作方式 手动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 自动 手动 /自动 电机功率( 4 平板硫化机的作用 橡胶平板硫化机主要用于硫化平型胶带 ,它具有热板单位面积压力大 ,设备操作可靠和维修量少等优点 压力由液压系统通过液压缸产生 ,温度由加热介质所提供 . 平带平板硫化机按机架的结构形式主要可分为柱式平带平板硫化机和框式平带平板硫化机两类;按工作层数可有单层和双层之分 :按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则可有油压和水压之分。 在平板硫化机橡胶工业中 ,柱式平带平板硫化机是使用较早 的一种机型 ,我国过去使用的平带平板硫化机也多为柱式结构 ,但目前则多采用框式结构 具有以下优点 :允许安装较大直径的液压缸 ,从而可减少液压缸数量 ,并且结构简单 ,维修量少。 通用加工设备 1、压延机 普通压延机主要由锟桶、机架、辊距调节装置、辊温调节装置、传动装置、润滑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精密压延机除了具有普通压延机主要零部件和装置外,增加了保证压延精度的装置。压型压延机,用以将胶料压成一定厚度和一定断面形状。万能压延机,能进行擦胶、粘胶和压片各 项工作。实验用压延机,供试验用。 国产纤维帘布压延生产线与国外水平相差不多 , 但控制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已被实践证明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 射线测厚控制技术有待推广应用。钢丝帘布生产设备 ,无论是沈阳化工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 - 3 - - 压延法生产线还是挤出法生产线至今仍需依靠进口解决。 2、帘布裁断设备 用于子午胎生产中高精度纤维帘布裁断机 , 国产机可以实现自动定长、裁断 ; 裁断宽度精度达 裁断角度误差 ,可以满足子午胎生产工艺要求。但裁断帘布块的接头仍需手工操作。因此需要研究解决帘布的自动接取、自动接头和自动卷取问题。在引 进的裁断角度为 90的纤维帘布裁断机上采用真空吸附接取和自动搭接接头与卷取的技术。钢丝帘布和钢丝带束层两种裁断机 , 目前国内轮胎企业使用的均为进口产品。近年来天津市橡塑机械联合有限公司开发了 90钢丝帘布裁断机 , 而带束层钢丝帘布裁断机尚在重新设计开发过程中。不论何种钢丝帘布裁断机要得到国内用户认可尚需时日。 轮胎设备 在发达国家 , 由于子午胎生产已占主导地位 , 斜交胎已逐步退出市场 , 因此国外对斜交胎成型设备的改进提高鲜见报道。台湾开发的指形正包胶囊反包斜交胎成型机 , 是目前水平较高的代表性改进机型。通过引进 ,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在生产这种成型机。现在的问题是 , 使用了约 50 年的成型棒套筒法成型工艺仍然用在这种机器上 , 显然也会影响它的成型质量 , 需研究改进。 国外子午胎成型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可概括为 : 从两次法成型机到一次法成型机 , 再到目前的一次法三鼓和四鼓成型机 , 并配有高精度自动化供料架。三鼓和四鼓全钢载重子午胎成型机国内已有引进 , 由于这种成型机国内外均处于试用阶段 , 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和获得推广应用 , 有待实践验证。 司的最新产品 载子午胎一次法成型机采用了新式控制系统 ;胎体帘布和带束层无张力自动供料、自动对沈阳化工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 - 4 - - 准中心、自动贴合和自动裁断 , 从而单层胎体帘布的轿车子午胎每条胎成型周期可减少至 50 秒。而 司的 V 鼓轻载子午胎成型机 , 将成型工序分配在四个成型鼓上完成 , 进一步缩短了成型周期 , 使成型一条轮胎的时间减少到 35 秒。克虏伯公司最近推出了改进型 2 成型机 , 其自动化程度和成型效率达到了 司公司成型机的水平 我国开发成功了分别适用于意大利倍耐力和美国费尔斯通轮胎制造工艺的全钢丝子午线载重胎一次法成型机 , 和由指形正包胶囊反包第一段成型机和无胶囊定型的第二段成型机组成的两次法轻载子午胎成型机。由此可以看出 , 国内载重子午胎的生产以使用一次法成型机为主 , 轻载子午胎的生产以使用二次法成型机为主。 应该说 , 国内子午胎成型机的开发尚处于模仿起步阶段 , 与国外差距仍较大。 国产轮胎硫化设备经过约 25 年左右的发展 , 无论在品种规格方面还是在技术水平方面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除满足国内市场 ( 包括外资企业 ) 需求外 , 还批量出口到东南亚日本、美国。目前国产硫化机有 15 个规格 , 有 A 型、 B 型、 和 C 型等机型。控制系统根据用户需要可配用 压系统开始采用蒸汽充氮硫化工艺。 为了适应硫化子午胎的精度要求 , 国际上推广应用液压硫化机。国外轿车胎制造企业使用液压硫化机比较普遍 , 通常使用比例在 60%以上 , 有的达 100% 。 目前 , 国内也在开发液压硫化机 , 有用日本三菱技术的 , 也有消化吸收引进设备的 ,主要是用于硫化轻载子午胎。但因缺乏国产优质高性能液压件 , 不得不采用进口件 , 导致整机成本大幅度提高 , 用户难以接受。此外 , 在现有机械连杆式硫 化机的基础上开发高精度新结构硫化机也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之一。桂林橡机厂已经开发出了使上横梁仅作上下垂直运动的机械连杆式硫化机样机 , 可消除传统机械连杆式硫化机运动环节多而导致增大误差及重复精度差的缺点。 希望与建议 沈阳化工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 - 5 - - 1、建立一个有利于技术发展的环境 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 创造一个让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 2、加强基础研究 , 增强开发实力 近二十余年的实践表明 , 虽然橡机行业取得了很大成绩 , 但不能否认 , 在技术上除了“模仿”和“消化吸收”外 , 几乎没有一项是属于自己开发的。因此新产品在技术性能上只能做到和国外同类产品等同。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基础技术和理论的研究 , 探索新的发现 , 增强开发实力。 3、橡机开发要与橡胶制品生产相结合 根据目前国内的机构体制情况 , 不论是橡机生产企业还是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 , 由于本身条件不完备 , 两者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要做到结合 , 必须彼此合作。然而 , 一些单位有怕“技术失密”的思想顾虑 , 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橡机开发成果 , 不是自身完备条件 , 就是加强和兄弟单位的协作 , 两者必具其一。 参 考文献 1蒋志刚 ,平板硫化极硫化参数系统 刊 1999,25; 2陈晓红 ,刘心宁 ,)2400刊 2002,28 3李纪生 ,我国平板硫化机的技术进步与市场分析 刊 1997,23 4李有庆 ,王立柯 ,抽真空平板硫化极电气系统 刊 2001,27 5乐卫勤 ,陈维芳 ,液压硫化机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 刊 1998,25 6 马占星,何月梅。橡胶机械设计(下册)化工工业出版 社 7 刘鸿文,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