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高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再就是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高考的瓶颈。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一、从整体阅读来看 阅读的本质是吸收,从现实情况看,所读也不可能不讲主次巨细地统统吸收。我们平时读一本书、一篇文章,就算是非常实用,或有较高的审美意义,通常也是用它最富有价值或最感兴趣的内容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完善自己的知识以及审美建构。 那么,高考时怎样使这种“充实”和“完善”的效果达到最优化呢? 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时时确立要点意识,学会博观约取、删繁就简,培养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有“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段落大意”的要求,我们需要明白“归纳”与“概括”的语义,进一步的工作就是总结其方法。 归纳,即归并、集纳的意思。“归纳文章要点”,是指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经过分析、综合后,用一两句简明扼要的话作表达,从而理出文章的全部或是部分内容的要点。 概括,即总括、提炼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中一个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和综合的思维活动,然后用简明的文字表达出它的主要意思。“概括段落大意”无疑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直至弄清文章主旨的基础。 怎样形成这种“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呢?第一,要知道归纳与概括所依据的文字;第二,要掌握归纳与概括常用的方法。说到依据,大致有下列三种: 1.依据位置重要的语句 有的议论文会在开篇提出作者的观点,譬如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不过文章的思想要点在文中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丰富发展的,论述也是多层面的,因此,还要注意把握文中发展了的或派生出的看法、主张。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关注文章中承上启下的文字,文章收束时辨证说理或补充说理的文字。 2.依据文中重要的材料 作者的见解主张是靠材料支撑的,是运用材料阐发的,出色的文章总是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因而文中的重要材料也是归纳思想要点的依据。即使是散文作品,也可验证。 3.依据作者分散的论说 有的文章,作者没有用明确的语句集中表示自己的见解主张,也没有提出现成的结论,而是把自己的看法寓于散论的文句中。这就需要读者总览全文,从作者的散论中辨别筛选出最关键的句子。 “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还有具体操作方法值得总结一下。 1.直接摘引法。即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 2.提取合并法。读者面对繁冗的文字材料,要能分清主次、确定重点,该舍则舍,该留则留,再将提取出来的要素组合连贯的语言。 3.提炼归结法。指在全面了解一段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够用读者自己的语言扼要地揭示相关事情的本质性的东西。这方面要切记,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曲解原文,更不能凭空想象。思考要着眼整体,措词要涵盖全貌。 阅读文章有时有点像拾级而上,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段落大意,最终是为弄清文章主旨。对文章段落大意的概括方法也可以借鉴到概括全文主旨的方面去。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或作品中提出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在一般文章中,通常对叙述描写以及抒情性文章所表达的基本思想称为“主题思想”。在论说性文章中,作者表明的对事情的评价及态度就称之为“中心思想”。 从议论性文章中概括出来的主旨一般是这样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论述了什么问题(指论述的中心或中心论点),其二是揭示文章的价值、意义。 从叙述描写及抒情性作品中概括出来的主旨一般是也是两部分组成:一是叙写了(描述了)什么过程(事件),抒发了(讴歌了、揭示了)有现实意义的情怀(精神风尚、问题)。 在此要特别强一下,概括文章主旨时要防止概括不完整和任意“拔高”的毛病。 二、阅读中的难点来看 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阅读中的评价和鉴赏。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创造思维。它分两方面:正确评价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前者关键是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素质,要注意以下四点要以全面、深入的阅读分析为基础;要全面、辩证地评价文章;评价要有理有据;评价要具体、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 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内容的。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对照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不同的文体应从不同的角度考虑。 记叙文(包括散文)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 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细腻生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 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小说还应从人物塑造是否丰满、典型,情节的安排是否合理、严密、变化、曲折等方面来考虑。 议论文主要从论证方法来考虑,特别是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引申论证等手法及其作用。 从写作原理来说,不管什么文体,都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观点正确,主题鲜明,中心突出;材料典型,内容具体,详略得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通顺、简洁、准确、生动。 近几年高考题,表达技巧主要侧重在作用的分析。要答好这类题目,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要认真理解原文,把握文章宗旨,再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对内容的理解,就可以作出正确的回答了。 三、近年高考情况来看 2009年各省卷有论述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全国各地高考课改区文学作品阅读篇目统计多为散文。辽宁卷遗璞贾平凹、天津卷老 屋楚岩、广东卷耕作的诗人张炜、上海卷春声和春深、安徽卷小说董师傅游湖宗璞、浙江卷小说魔盒(英)大卫洛契佛特、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福建卷人物散文阿庆丰子恺、江苏卷上善若水张笑天、宁夏卷孕妇和牛铁凝、全国卷2哲理散文岳桦任林举。 11份试卷9份散文,所以重点讲讲散文。讲解散文的题型解析: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问:“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 1、词语含义及其特殊用法2、所在句子的含义 (注: 往往和词语的修辞义有关) 3、词句蕴含的情感 【答案】“吞咽”的含义:尽情地享受。(释词)这里用通感(或夸张)的手法(修辞)表达了在冬末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句意+情感) (二)、句子“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答题模式:(分四步)1、表面意思 2、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3、深层含义 4、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三)、作用型 “结构上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从三个方面)1、结构上的作用2内容上的具体体现(简析具体内容)3作者情感态度(如果能表现) “人称使用上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或作用)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选材上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问: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试题类型:1、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插入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插入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2、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强化作者的观点的作用。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前后照应等方面的作用。 3、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公的一生.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 4、引用一个或一些对立或类似的事物、对象.起对比或衬托作用,突出主要对象的特点。.可以起到丰富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的作用.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四)、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其常见的提问方式是:(1)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某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请赏析“”这句话。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五)、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其命题形式是:(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六)、“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模式 1、整体把握,高度概括主要内容(人、事、物) 2、深入研读,全面理解写作意图(观点、感情)肯定、否定,该、不该,表现体现精神品志,感悟思考人生现实、感慨呼吁、爱与恨、忧虑与无奈、坚信和憧憬,歌颂赞美、批判揭露 3.关注标题、首尾和背景 答题模式:主要内容(写什么)写作意图(为什么写) (七)、作品的思路结构 结构特点或方式-08年问: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答题模式:1、指明结构特点或方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 政策环境变化下的战略与风险考核试题及答案
- 企业声誉风险管理与战略决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融软件的技术要求试题及答案
- 博物馆展品安全管理措施计划
-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 班级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计划
- 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计划
- 完善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计划
- 山东省莱城区刘仲莹中学2025年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 2024年乐山市市级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真题
- 2025年下半年湘潭市技师学院招考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舞台剧合作合同协议
- 初级qc考试题及答案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材料力学第4版单辉祖习题答案
- 腹腔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 控制电缆敷设、接线施工方案
- 解除收养关系登记申请书
- 2025米往返接力跑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