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讲说明文指导.doc_第1页
十一讲说明文指导.doc_第2页
十一讲说明文指导.doc_第3页
十一讲说明文指导.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一讲:说明文阅读指导说明文是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能等内容的文章。一、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1、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 2、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3、作比较-通过比较,突出说明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严密),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1、考察语言准确性。要注意表示修饰限制的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大多数”、“仅仅”、“主要”等词语。 答题格式:不能,删掉“XX”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XX”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四步答题): 判断,一般是不能删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了“”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4、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 (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词好在哪里?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答题时语言要规范。“”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不能,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答案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1.第段从 地理位置 、 行政区域 、 土地面积 、 人口数量 、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2.第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 华夏文明的发展史(或华夏文明的发展、华夏文明) 。3.选择下列词语,将字母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_C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B_的艺术形式和_A_的文化内涵。4.第段中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用 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珍贵。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答:_ 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6.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怎样的重要地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西部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世界所瞩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西部地区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提示:“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含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说明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把这些地方保留下的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比做“活化石”,说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珍贵。这里的举例子是具体说明所保留下来的“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不是说明他们的“珍贵”,所以答“举例子”不对) 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答案:1 因为它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和供养着大量的鱼类(犹如“热带雨林”,生长着大量的动植物)。(若只答出品种多,或“美不胜收”等只能得1分。) 2 (1)写徐闻珊瑚保护区的位置、面积及生成(发育)史。(2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2)徐闻西海岸珊瑚区形成的原因 (环境)和珊瑚的种类繁多。(2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 3本题是开放性的,答题可从三个角度中任意一个切人:(1)写作上,用形色结合或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写得生动传神。前者如“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 “鲜花,橙黄蓝白红”;后者如 “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 “散落在丛林中的 翡翠、玛瑙,形态各异”。(2)表达方式上用了具体描写的手法把说明对象写得鲜明、生动、形象,例如写珊瑚美如“鲜花”、“翡翠、玛瑙”。(3)语言运用上是不同于前两段,显得形象鲜明生动;多用比喻写出了珊瑚礁的美丽多姿,例如“翡翠、玛瑙”、“鲜花”。(能从以上三个角度中一方面进行分析,且有例子说明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的,可得4分;如果只有角度和效果而无例子分析的,只得2分;若还能写出所写珊瑚礁“美”、“美不胜收”这一特点的,可额外加1分。) 4 (1)珊瑚礁形成不易而要破坏它却很容易,要避免重蹈覆辙。 (2分,大意对即可。若答“要防止过度开放破坏了珊瑚礁”或“要注意珊瑚礁的保护”可给1分)(2)要避免过度开发,才能长久保留美好景观,使人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2分。本题是开放性的,只要扣住原文答得合理即可)植物的报复行为答案:1(1)植物轰轰烈烈的报复情况;(2)植物让敢于冒犯的入侵者刻骨铭心甚至命丧黄泉的情况。(2分,意对即可。) 2当布尔塞拉的叶子部分受损时它会让释放的萜烯类物质快速流遍受损叶片,在几秒内就能覆盖叶面至少一半的面积,迫使虫子窒息或快速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