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测量施工方案1.doc_第1页
某项目测量施工方案1.doc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iii 标段) 【测量施工方案】 第 1 页 共 10 页 目目 录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3 4、施工准备 .3 4.1 技术准备 3 4.2 现场准备 4 4.3 人员准备 4 4.4 材料机具准备 4 5、施工方法 .5 5.1 红线桩、水准点的校核 5 5.2 建筑物定位 5 5.3 控制测量 5 5.4 0.00 以下结构施工测量放线控制6 5.5 0.00 以上结构施工测量放线控制6 5.6 变形监测 7 5.7 装修阶段的测量放线 8 5.8 测量管理 8 6、质量标准 .9 7、注意事项 .9 附图:8#10#楼定位放线引线桩平面布置图 11#13#楼定位放线引线桩平面布置图 8#10#楼定高程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11#13#楼高程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8#11#楼地上内部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12#13#地上内部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iii 标段) 【测量施工方案】 第 2 页 共 10 页 1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序号项 目编 号 1 工程测量规范 gbj50026-2007 2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01-21-95 3 建设工程监理规程 dbj01-41-2002 4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db11-t446-2007 5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三标 段)施工图纸 6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三标 段)施工组织设计 7 测量成果表 2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序序 号号 项项 目目内内 容容 1 建 筑 功 能 普通高层住宅 总建筑面积 80422.15 m2 地上 8117.48 a2-8#楼 9155.92 m2 地下 1038.44 地上 8117.48 a2-9#楼 9155.92 m2 地下 1038.44 地上 8117.48 a2-10#楼 9155.92 m2 地下 1038.44 地上 8117.48 a2-11#楼 9155.92 m2 地下 1038.44 地上 12936.08 a2-12#楼 14148.64 m2 地下 1212.56 地上 12936.08 a2-13#楼 14755.22 m2 地下 1819.14 地上 862.11 a2d-3#楼 862.11 m2 2 建 筑 面 积 地下车库 14032 m2 8#楼11#楼 15/2 a2d-3#楼 2/1 12#楼 20/2 13#楼地下层数 20/33 建 筑 层 数 地下车库层数-1(局部-2 层) 8#楼12#楼 标准层:2.9m;顶层:3m,机房:4.2m;地下一层: 3.3m;地下二层:3m 13#楼 标准层:2.9m;顶层:3m,机房:4.2m;地下一层: 3.3m;地下二层:3m;地下三层:3m。 a2d-3#楼地下夹层:2.1m;首层、二层:4.1m。 4 建 筑 层 高 地下车库地下一、二层:3.9m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iii 标段) 【测量施工方案】 第 3 页 共 10 页 绝对标高 37.2m 室内外高差 0.3m 8#11#楼基础标高 -6.4m 8#11#楼最大基坑底 标高 -9.35m 12#楼基础标高 -6.4m 12#楼最大基坑底标高 -9.65 13#楼基础标高 -9.4m 12#楼最大基坑底标高 -12.35 车库基础标高 -7.4m(- 11.35m) 车库基底标高 -11.95 8#11#楼建筑高度 45m 12#建筑高度 60m 5 建 筑 高 度 13#楼建筑高度 59m a2d-3#楼 10m 8#楼8-18-258#楼8-a8-h 9#楼9-19-259#楼9-a9-h 10#楼10-110-2510#楼10-a10-h 11#楼11-111-2511#楼11-a11-h 12#楼12-112-2512#楼12-a12-h 13#楼13-113-2513#楼13-a13-h a2d-3#楼2526a2d-3#楼ty 纵轴 编号 地下车库 1728 横轴 编号 地下车库 aau 8#11#楼 37.60m 8#11#楼 16.40m 12#、13#楼 46.80m 12#、13#楼 19.60m 6 建 筑 平 面 纵轴 距离 a2d-3#楼 8.4m 横轴 距离 a2d-3#楼 42m 3 3、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3.1 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目地。 3.2 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作到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 3.3 根据测设场区控制网测设本楼控制网。 3.4 定位、放线工作在自检互检合格后上报有关部门验线。 3.5 保护好桩位,使用钢尺应加三差改正。 3.6 注意测量工作的保密、安全,有问题及时上报。 4 4、 施工施工准备准备 4.14.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4.1.1 红线桩及水准点的校核:建筑用地红线桩的坐标、角度和距离的校核;建筑 物定位依据及定位条件的校核;水准点的校核。 4.1.2 施工图纸的校核:总平面图各楼角点坐标校核,建筑物轴线的几何关系;平、 立、剖面节点大样的几何尺寸;各层相对高程与总图是否对应;墙、柱及梁等结构的尺 寸校核;校核结构图与建筑图、设备图是否对应。 4.1.3 发现问题提前解决,并办理好洽商变更手续。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iii 标段) 【测量施工方案】 第 4 页 共 10 页 4.1.4 技术员将洽商变更内容及时通知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班组,以便正确指导施 工。 4.1.5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根据甲方提供测量成果表,建立轴线控制网。 4.24.2现场准备现场准备 4.2.1 根据总平面图及拔地钉桩通知单对红线桩的原始依据进行校核。 4.2.2 校测红线桩的距离、夹角及坐标。 4.2.3 校测水准点的高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三个) 。 4.2.4 与甲方办理红线桩、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对移交后的桩 点进行妥善保护,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 4.34.3人员准备人员准备 项目部配备一名验线人员,每个区段配备 2 名放线人员,均持证上岗。施测人员组织 机构如下: 4.44.4材料机具准备材料机具准备 序号机 具 名 称型 号数 量 1 全站仪 pcs225 2 台 2 水准仪 s3 4 台 3 经纬仪 dxj3-l1 4 台 4 钢卷尺50m 级2 把 5 激光铅直仪 d2j3 2 台 6 塔尺 5m 2 把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iii 标段) 【测量施工方案】 第 5 页 共 10 页 7 盒尺 5m 4 把 8 对讲机好捷通3 对 5 5、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 5.15.1红线桩、水准点的校核红线桩、水准点的校核 根据总平面图及钉桩通知单对红线桩的原始依据进行校核。 采用全站仪的 special mode 菜单中的 coordinates measure 命令校测红线桩的距 离、夹角及坐标。 由于本工程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三个,采用复合测量的方法,校测水准点的高差。 5.25.2建筑物定位建筑物定位 本工程地下部分采用外控法进行测量控制,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 控制网布设:在现场内布设三级控制网。根据各楼主轴线,由测量成果通知单上的 已知桩位引测出每条轴线上的两个点,并做出控制桩作为一级控制网;再根据各楼的坐 标,由一级控制桩引测出二级控制网,二级控制网的桩点均在建筑物的边轴线向内 1000 或 500 上。由各建筑物控制线引测出三级控制网。控制网用电子全站仪施测,精度等级 采用一级(测角中误差9、边长相对中误差 1/24000) ;高程控制网测量精度采用等外 水准技术要求,闭合差20l mm。 各楼基础部分设横纵轴线控制线;地上部分每个流水段保证有 3 个可以通视的控制 点。 建筑物定位:根据定位依据桩测设建筑物四廓各大角处的控制桩。以各轴线的控制 桩测设建筑物四大角。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提请监理部门验线。 控制桩的保护要求: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搭设护架, 不得撞碰,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35.3控制测量控制测量 5.3.1 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建筑物的几何特点,矩形部分控制网采用矩形网,采用轴线法施测,误差分布 比较均匀;如有曲线部分,采用极坐标法施测; 控制桩位置应选择在基坑变形区之外,采用埋深 80100cm 的砼柱墩,上固定钢筋 做永久标记; 控制网起始轴线应进行轴线调直,直线误差应小于5;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iii 标段) 【测量施工方案】 第 6 页 共 10 页 控制网用电子全站仪施测采用二级建筑方格网。 平面控制网轴线(见附图) 5.3.2 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确定施工现场 3 个高程控制点,视距不大于 75m; 建筑场区高程控制网应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法建立,工作基点设置在远离建筑物不少 于 25m 的位置上,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应满足建筑物每个角点同时有两个高程控制点通视; 应在施工中校测控制点高程,采用直接水准测量法由工作基点导出高程控制点的即 时高程值,高程控制应采用复合测法; 控制网用电子水准仪施测,精度等级采用三等(4mm) ; 控制点可采用墙上抹灰固定铁钉进行设置; 控制网在使用期间应定期复测,冻融及雨季后各复测一次。 控制网在使用期间应定期复测,周期一般为三个月,若发现变形,及时调整坐标成 果。 5.45.40.000.00 以下结构施工测量放线控制以下结构施工测量放线控制 5.4.1 轴线投测 槽边线控制:土方施工单位完工后,对基槽基底标高及定位桩进行复查、校核、验 收。 平面控制网经校测后,向垫层上投测四廓主轴线,闭合调整后加密细部轴线; 除对矩形测角、测边外,还应加对角线的方向与距离测量,以加强图形强度; 地面整体平面控制格网的纵横轴线测设到防水保护层面层后,应测设出柱行列中轴 线,相邻柱中心间距的测量允许误差为 1mm; 5.4.2 高程传递 用钢尺竖直向基坑内传递高程,用经纬仪高程校测,要求精度为3mm; 在每楼塔吊上引测出-6.5m,作为临时标高控制点,效差不大于 3mm,作为基础施工 的高程依据。 5.55.50.000.00 以上结构施工测量放线控制以上结构施工测量放线控制 5.5.1 平面放线 内控点测设:首层以上各层的轴线由有内控点采用铅垂线法向上引测,首层楼板混 凝土浇筑后,依据建筑物控制网测设内控点。内控点应组成闭合图形,位置详见附图,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iii 标段) 【测量施工方案】 第 7 页 共 10 页 布设方案应提交监理审批。在各楼层或施工段上形成闭和图形,投测后必须校核边长和 夹角,边长相对中误差 1/20000,测角中误差10。内控点依据二级控制网上桩点测设, 测设后仔细校核,准确无误后定点,进行保护。 依据每段上的两个内控点放出该段的轴线、结构构件边线、控制线,测设过程中随 时与第三个控制点进行校核。 利用激光铅直仪进行层间的轴线传递。 段与段之间的位置线,必须随时较核,如出现误差,必须找出原因,予以更正。 5.5.2 高程测设 高程控制采用悬挂钢尺法,由基坑上的高程控制点直接引测,以便减少测站数,提 高引测精度,但应注意悬挂标准中午和进行钢尺的尺长和温度改正。 高程控制点应安排在外墙转角或楼梯间处,保证引测时不抗线。 高程控制应有由层标高控制线向上引测,每次引测均应由首层(0.000)开始垂直 向上用钢尺量具,同样要注意悬挂标准重物,并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每次引测还应由 首层三个不同地方向上引测,然后在同层进行闭合校核,校核无误后(精度不合调整) , 经监理验收后方可使用。标高引测时应注意层高和全高的控制,层高允许误差3mm,全 高20mm。 每层标高引测:应尽量能从首层标高向上引测,降低因楼层数累计的误差。各高程 控制点在每层应能组成闭合图形,相互做校核。 5.65.6变形监测变形监测 由甲方委托具有相当资质的单位进行对主体建筑的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沉降量超 过 30mm 应通知结构设计。观测单位应按要求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由设计部门提出要求,在施工期间进行埋设,观测点应足够 数量,以便测出整个基础的沉陷、倾斜与弯曲,并且能够绘出等沉陷值曲线。同时,还 应考虑建筑物的规模、型式和结构特征,以及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 观测点应牢固地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便于观测,并尽量保证在整个变形观测期间不受 损坏。 布点时应以点数最少,而有能测出需要的回弹量为原则,一般多是在建筑物的纵横 轴线上布置观测点。 施工期间,可以按荷载增加的过程进行观测,即从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第一次观 测,当荷载增加到 25%时,观测一次,以后每增加 15%观测一次,其中首次必须按时进行,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iii 标段) 【测量施工方案】 第 8 页 共 10 页 观测数据必须完整、准确,以便获得正确的原始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5.6.2 数据处理 原始观测记录应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擦改和转抄; 凡划改的数字和超限划去的成果,均应注明原因及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 平差计算成果、图表及各种检验、分析资料,应完整、清晰、无误; 使用的图式、符号,应统一规格,描绘工整,注记清楚; 变形观测任务完成后,应提交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变形分析成果以及技术报 告等资料。 5.75.7装修阶段的测量放线装修阶段的测量放线 5.7.1 装修工程施工前,应对已完成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测量,并将数据提交装修放 样人员,以便依据结构现状进行放样工作。 5.7.2 装修施工的放线应依据结构控制线施测,对地面、墙面、吊顶、屋面装饰测 量基线应顾及结构现状,按设计图纸进行必要的分割调整。 5.7.3 地面十字直角定位线及分格线量距精度应高于 1/10000,测设直角精度应高 于20,在结构四周墙面或柱面上应弹测建筑完成面上 500mm 或 1000mm 水平线,作为地 面和天花吊顶的控制线。 5.7.4 室内吊顶的标高由标高控制线,用钢尺量距至设计高度,在四周墙上弹测吊 顶线,在结构顶板上按实际空间匀称确定十字直角定位线,有一条与外墙面平行。. 5.7.5 外墙装饰设计有分格要求时,应按高于 1/10000 的精度测定分格线,并在建 筑物外墙转角处吊出铅垂钢丝,以便控制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及板块出墙位置,铅垂钢 丝用经纬仪校测,两次投测误差小于 2mm。室内墙面应按 1/3000 的精度控制竖直,分格 精度同室外墙面 5.85.8测量管理测量管理 5.8.1 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测量仪器均应进行计量检定。测距仪需经国家级计量检定机 构进行检定;普通光学经纬仪、光学水准以及 50m 钢尺需经省市级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 定;对于测力计量、盒尺、水平尺等普通计量器具应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自检;对 于在检定期内的经纬仪、水准仪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 5.8.2 测量记录管理 各项测量记录要做到原始真实、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记录应当场填写 总装备部小汤山退休干部住房及综合教育科研中心项目(a2 iii 标段) 【测量施工方案】 第 9 页 共 10 页 清楚,不允许转抄撰写,要保持记录的原始性,并妥善保管在工程结束后交有关部门保 存。 5.8.3 测量计算 测量计算工作要做到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结果可靠,在计算过程中要 做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